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及对其早期离床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53例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产妇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首次离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泌乳时间均更短,且观察组产妇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更少(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0%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显著促进产妇术后的康复进程,并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应用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84名剖宫产产妇,根据顺序编码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产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仪表、治疗环境、心理指导、护理服务态度及不良事件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泌乳始动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可及时提升产妇恢复期间舒适感,促进产后快速康复,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94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每组47例。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疼痛、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 h、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专业性更强,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个性化综合护理模式对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后中的应用。方法 以80例前置胎盘产妇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个性化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态、产后出血、母婴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焦虑状态问卷(SAI)、焦虑特质问卷(TAI)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生理、独立性、人际关系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综合护理可缓解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后消极情绪,减少术后出血量,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且可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2名剖宫产产妇,结合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护理的36名产妇入选为对照组,实施个性化护理的36名产妇入选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进食、拔管、泌乳及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有助于促进产妇术后恢复,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保障产妇产后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产妇实施产后综合康复护理理念对促进康复与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本次纳入对象为本院产科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6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数字随机法均分成两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实施产后综合康复护理理念,比较两组产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初次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乳汁分泌时间、产后24 hVAS评分与48 h宫底高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护理满意度为98.7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7.50%与77.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理念可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后康复,将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并提高护理满意度,还可加快产后泌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模式对宫外孕腹腔镜术后患者满意度、恢复情况、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行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及48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宫外孕腹腔镜术后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体化临床路径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一体化临床路径护理)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每组50例。比较两组胃肠功能、疼痛评分、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泌乳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体化临床路径护理可缩短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轻产妇术后疼痛,改善其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系统化护理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2例宫外孕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24 h和48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的19.44%(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加速康复妇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8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骰子方法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6 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1.88%(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加速康复妇科围手术期中,具有较好效果,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女性产后康复中应用产后访视与保健的效果。方法 选取9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产后康复,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后访视与保健。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产妇认知行为与健康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4.44%,低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认知行为、新生儿护理认知行为以及健康保健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后康复过程中应用产后访视及保健后,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健康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止血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宫腔填塞法止血,研究组采用B-Lynch缝合术止血。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止血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23例止血成功,占比65.71%;12例止血失败,占比34.29%。研究组中32例止血成功,占比91.43%;3例止血失败,占比8.57%。研究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异常、白细胞降低、胃肠道反应、腹痛、感染及宫腔粘连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确切,止血成功率较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产妇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针对性盆底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58例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盆底肌恢复、治疗依从性等。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0%,低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I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泌尿生殖障碍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针对性盆底康复护理,能够改善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个体化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8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每组41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率、皮质醇、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率、皮质醇、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4.63%(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不良情绪及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产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应对方式评分、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维度及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恶露排净时间、术后排尿时间、出现泌乳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效果满意,能够调节产妇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其恢复进程,且产妇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护理效果差异,探讨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6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快速康复组,各48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快速康复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快速康复组SAS评分(46.10±4.60)分、SDS评分(45.21±4.87)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的(48.22±5.06)分、(48.34±4.95)分(P<0.05)。快速康复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护理组,术后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快速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20.83%低于常规护理组的6.25%(P<0.05)。结论 在围术期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快速康复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模式在卵巢囊肿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卵巢囊肿手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基于需要层次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95%低于对照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采取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术后康复效果,提升自护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孕妇实施孕产期闭环式管理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产检的150例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再次妊娠的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孕妇进行规范孕期保健和产检,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闭环式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孕妇产前情况、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孕期增重、产前体质量指数(BMI)及产前胎儿体重评估明显小于对照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率、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钳助产术率、中转剖宫产术率、产后24 h出血率、产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率2.67%、巨大儿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12.00%、5.33%,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孕妇实施孕产期闭环式管理,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接受剖宫产产妇,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肺栓塞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肺栓塞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32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25.0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中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