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2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比较两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20周、妊娠36周和产后1周后,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免费为计划怀孕的已婚育龄夫妇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对2007~2010在兴国县28所医院住院分娩的30425例围生儿的出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009~2010年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后的15301例作为观察组,2007~2008年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前的151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生儿的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围生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300‰,对照组的则为14.084‰,两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布在城市的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840‰,在农村的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129‰,两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结论: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对计划怀孕的已婚育龄夫妇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明显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新产程标准下全产程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64例产妇,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32例。对照组使用以往产程标准,研究组在新产程标准下实施全产程分娩镇痛。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时间、新生儿评分、体质量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下对产妇使用全产程分娩镇痛操作方式,能够缩短分娩时间,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缩宫素引产时间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98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为研究对象,使用缩宫素进行引产,按引产时间分组,缩宫素引产时间<12 h为研究组,缩宫素引产时间≥12 h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分娩结局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平均产次多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阴道助产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转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缩宫素引产时间≥12 h时,分娩结局较差,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针对此类情况需重新评估,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分娩方式,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孕前保健是通过评估和改善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减少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通过孕前优生指导配合规范化的孕前保健和检查,能够及早防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评估孕妇及胎儿的安危,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行为生活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联。方法 选取1000例行定期孕检并建立回访档案的孕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前检查及孕期指导,试验组采取行为生活综合指导干预。回访所有研究对象的妊娠结局,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行为生活方式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各不良妊娠结局(APO)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妊娠结局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差、频繁精神紧张及低迷、噪音暴露、高脂饮食、缺乏锻炼是APO的显著风险因素(P<0.05)。结论 睡眠质量差、频繁精神紧张及低迷、噪音暴露、高脂饮食、缺乏锻炼会显著增加APO的发生风险,而营养饮食指导及干预、有氧运动锻炼指导及健康知识宣教与身心行为干预能显著降低APO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正>不良孕产史是指发生过孕期流产、死胎死产、出生缺陷、新生儿或婴儿死亡以及先天发育相关疾病的生育史。国内外文献报道不良孕产史夫妇再次孕育不健康胚胎/胎儿的风险较普通群体显著升高[1,2],部分遗传因素相关的不良妊娠史夫妇家族成员发病风险也相应升高。不良孕产史夫妇及其家族成员再生育咨询,有助于确定孕前及孕期不良妊娠风险暴露的干预方案,制订科学的备孕及孕期管理计划,有效降低不良孕产再发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妊娠结局和新生儿近期影响。方法选取HPV感染的孕妇116例为研究组,其中下生殖道疣55例,亚临床感染59例,潜伏感染2例。另选取HPV阴性的孕妇18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合并其他感染情况、妊娠结局、新生儿患病情况及分娩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合并其他感染如风疹病毒等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及阴道分娩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发现新生儿呼吸道乳头瘤患者;研究组经阴道分娩者羊水、脐静脉血感染率及胎盘病理检查阳性率等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下生殖道HPV感染发生新生儿呼吸道乳头状瘤率低,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患病率影响不大,也不会增加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下生殖道HPV感染孕妇易合并其他下生殖道感染,如风疹病毒等。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高达19.0%~70%。妊娠合并SLE常见的不良妊娠结局包括狼疮复燃、流产、早产、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狼疮等。当SLE同时伴有特异性抗体如抗磷脂抗体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上升28.4%;伴有Ro/La抗体时,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2%。SLE缓解期在医生指导下计划妊娠、孕期严密监测、个体化及多学科管理是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产妇孕期增重及妊娠结局情况,为孕期保健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镇江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12月分娩的3801例单胎产妇,比较经产妇与初产妇的年龄、孕龄、孕前体重、孕期增重(GWG)、分娩信息等临床资料。结果:经产妇的年龄、孕次、孕前BMI、新生儿体重高于初产妇,孕龄、GWG低于初产妇(P均0.05)。经产妇巨大儿和早产的发生率高于初产妇(P均0.05)。孕前高体重产妇(孕前BMI≥24.0kg/m2)中,经产妇GWG达标率高于初产妇(P0.05)。孕前正常体重的产妇(18.5kg/m2≤BMI24.0kg/m2)中,经产妇低体重儿、早产发生率高于初产妇(P均0.05)。结论:经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需做好孕期保健指导,应重点关注体重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结局、妊娠结局、血糖控制水平、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情况、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2h 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饮食控制、血糖监测、定期运动、体重监测、定期产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血糖监测、定期运动、体重监测、定期产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阴道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宫颈机能不全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宫缩抑制剂治疗,试验组实施经阴道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新生儿基本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孕周延长时间、妊娠终止时间长于对照组,早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体质量大于对照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 对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实施经阴道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疗效确切,可改善孕妇妊娠结局,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有助于指导孕妇孕期体重控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在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成功分娩的608例孕前正常体重的单胎产妇,按孕期增重率R值分组,比较各组的年龄、妊娠结局和新生胎儿体重指数,观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孕前正常体重的孕妇中,孕期增重率R值为20~40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孕期增重率R值低于20或高于40。结论:合理控制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率能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如何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方法:充分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优势,对符合生育政策且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免费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指导。结果:待孕夫妇自觉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树立优生优育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结论:通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规范化操作,个性化服务,可有效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为更好开展孕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22年在北京市海淀区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4 592例服务对象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592例服务对象中评估出有风险因素12 078例,评估出人数最多的风险因素前三位分别为营养风险因素(40.30%)、行为风险因素(39.20%)、生殖风险因素(31.17%),评估出人数最少的风险因素为环境风险因素(4.48%)。不同性别的评估具有营养风险因素、慢病风险因素、感染风险因素、生殖风险因素、行为风险因素及社会心理风险因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发现风险因素,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对于健康婚育和减少出生缺陷有着重要意义,应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开展孕前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6.
孕前保健门诊病例105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前保健是降低出生缺陷和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一级预防措施,是婚前保健的后续以及孕产期保健的前移。如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孕前保健显著地降低了自然流产率。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于2007年5月底成立了女性孕前保健门诊,实施孕前疾病筛查、孕前优生咨询与指导。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孕前保健服务,对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的就诊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如何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方法:充分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及其他服务优势,对即符合生育政策且准备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免费实施孕前优检及指导。结果:待孕夫妇自觉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树立优生优育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结论:通过孕前优生健康教育规范化操作,个性化服务,可有效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合并妊娠包括孕前糖尿病(pre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PGDM)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据统计,我国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为8.8%,根据不同妊娠年龄段划分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0~30岁:1.2%;30~40岁:3.0%;40~50岁:7.3%。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母婴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流产、子痫前期和早产常见于该类患者,死胎、先天畸形、巨大儿、产伤、围产期死亡和新生儿低血糖等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较背景人群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孕期可能快速进展。随着糖尿病发病年龄的提前和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由于高龄、孕前超重和肥胖、GDM病史等高危孕产妇比例增加,糖尿病合并妊娠的高危人群比例将进一步增加[1]。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进行产后随访,回顾性分析影响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变化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门诊产前检查并分娩的GDM患者236例,产后42d回访者158例,记录其孕前和孕期信息,包括:孕期年龄、身高、孕前体重、有否糖尿病家族史、孕期使用胰岛素情况、孕期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新生儿出生时情况;并按OGTT试验结果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高危因素筛查。结果研究组为60例糖耐量异常者,包括39例IGT/IFG患者和21例DM患者;对照组为98例糖耐量正常者,比较两组患者孕前、孕期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可见高龄、糖尿病家族史、孕期应用胰岛素、合并子痫前期、早产是产后发生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高危因素的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应针对性地对GDM患者进行产后临床筛查和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长(GWG)与妊娠合并疾病及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门诊定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3541例足月单胎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妇按孕前体质指数(BMI)和不同孕期体重增长(GWG)分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合并疾病及结局的关系。结果:孕妇孕期体重平均增加(16.0±4.9)kg,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341.6±425.9)g,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分别占2.1%及5.1%。根据IOM推荐孕期GWG分组,GWG过低、过高组孕妇与正常孕妇的巨大儿、剖宫产数、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超重、肥胖能增加妊娠期糖尿病(OR=2.7,2.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5.4,OR=7.7)、巨大儿(OR=1.6,OR=8.9)、剖宫产(OR=1.4,OR=1.7)的发生风险,而GWG过高增加剖宫产的发生风险(OR=1.5)。结论:孕前BMI不仅影响妊娠合并疾病的发生,也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临床上应特别重视孕前宣教及体检,建议育龄期妇女达到合适的体质指数后怀孕。孕期过度体重增长增大了不良妊娠结局(巨大儿、剖宫产)的发生率,临床上可参照IOM推荐体重增长范围进行孕妇体重控制,加强孕期的健康教育和体重随访。同时建议利用大数据多方调研,得出适合中国各地区的孕期体重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