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踝关节骨折患者常合并后踝骨折及下胫腓联合损伤,经下胫腓联合金属螺钉固定是当前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主流,但该术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可能的并发症。近年多项研究提出,采用后踝骨折复位固定,可充分恢复下胫腓后韧带的张力,进而来稳定下胫腓联合。相关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相对于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后踝骨折复位固定能够提供更好的旋转稳定性,提高下胫腓联合的复位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下胫腓联合不稳定的发生率及下胫腓联合螺钉的使用率,因此,临床中应高度重视后踝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本文就后踝骨折固定对下胫腓联合稳定性影响的相关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35例后Pilon骨折病例资料,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处理后踝骨折,通过踝关节X线片检查评估骨折复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随访评估患者患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36个月,平均16.8个月,31例获得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2例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加强换药后愈合,无医源性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9周,平均13.9周,无内固定移动、松动或断裂。踝关节功能评分按AOFAS评分标准:优26例,良6例,一般3例,差0例,优良率91.43%。结论 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治疗后Pilon骨折固定牢固,后踝显露充分,骨折复位固定及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拉力螺钉技术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问题。病例和方法50名下颌骨颏部、下颌角、髁突骨折患者,男37例,女13例;中位年龄31岁(15~65岁),接受拉力螺钉固定。术后1~2周及3~4个月复诊。拍摄下颌曲面断层片、开口后前位片,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咬合关系及开口度、开口型等情况。结果①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未见感染征象;②39例颏部骨折患者中,除3例(7·69%)术中拉力螺钉固定后骨折线轻度错位外,其余病例复位均良好;2例下颌角骨折患者术中复位良好;17例髁突骨折患者,除1例拉力螺钉固定松脱,手术去除螺钉外,11例髁突骨断端位置理想,5例髁突位置仍有轻度移位。术后3至4个月复诊,所有患者咬合关系均良好,X线片示骨折线愈合良好;16例(17侧)髁突骨折患者开口度均大于35mm,其中2例患者开口有2~3mm偏斜。结论拉力螺钉技术应用最少的植入物即可获得坚强固定的效果,操作简单,费用相对低廉,二期取钉手术简化,因此在下颌骨骨折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螺钉内固定术与微型接骨板跨关节内固定术对足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98例足跖跗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45例,行螺钉内固定术)和B组(53例,行微型接骨板跨关节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足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A组,B组负重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物取出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与A组(77.78%)比较,B组足关节功能优良率(96.23%)明显升高(P<0.05)。两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螺钉内固定术,微型接骨板跨关节内固定术可有效促进足跖跗关节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缩短负重锻炼时间和内固定物取出时间,从而可有效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前臂双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内固定术,观察固定的强度、效果,早期功能锻炼的情况,手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至骨折愈合。结果38例患者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术后X线片示即刻固定牢靠、允许早期积极的功能锻炼。骨折按期愈合,前臂的功能优良。无骨不连、畸形愈合或尺桡骨间骨桥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前臂尺桡骨骨折时不干扰髓内的血运,应力分布均匀,能够达到即刻的坚强固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前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跟骨骨折不同部位固定螺钉所承受的应力,对不同内固定方式进行生物力学探讨。方法根据Mimics10.1中重建符合Dicom 3.0标准的跟骨CT图像,结合有限元软件ANSYS10.0生成最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SOLIDWORKS模型,设计生成1枚接骨板,6枚接骨板冠状面固定螺钉及2枚跟骨矢状面固定螺钉。自足跟及跟腱附着点处分别垂直向上对模型施加320N和160N载荷,观察不同部位固定螺钉的Vonmises应力分布。结果 6枚接骨板冠状面固定螺钉中,距下关节面上部的螺钉在骨皮质处承受的载荷最大,其他螺钉所受应力依次递减,跟骨前下端近跟骰关节处承受的载荷最小。2枚跟骨矢状面固定螺钉中,跟骨内1/3处固定螺钉所承受的应力达跟骨外1/3处螺钉的2倍以上。接骨板螺钉与矢状面固定螺钉在距下关节的应力分布明显不同,接骨板螺钉所承受的应力达矢状面螺钉6倍以上,具有对距下关节上部更强的支撑作用。结论钢板冠状面螺钉固定跟骨较矢状面螺钉对距下关节面有更强的支持作用,矢状面螺钉固定时内侧螺钉承载的应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三踝骨折患者予改良纵向弧形切口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1)予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n=41)予改良纵向弧形切口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康复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踝关节活动度及随访6个月时的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114.71±11.54)min vs(116.23±12.85)min,P> 0.05];出血量[(182.40±35.15)ml vs(187.68±37.20)ml],骨折愈合时间[(8.07±1.12)周vs(8.18±1.06)周,P> 0.05];术前VAS评分[(6.24±1.21)分vs(6.17±1.25)分,P> 0.05],术后3 d的VAS评分[(2.10±0.65)分vs(3.86±0.71)分,P <0.05];治疗后跖屈活动度[(43.16°±5.06°)v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手术治疗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上海市同济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汉普爱医院和杭州萧山中医院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1533例,对其中131例在骨折复位内固定的同时行三角韧带修复手术,男74例,女57例;年龄17~83岁,平均33.2岁。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42例,其中内踝前丘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深层断裂患者5例;旋前外旋型Ⅲ度损伤36例,Ⅳ度损伤48例;旋前外展型Ⅲ度损伤5例; AO/OTA分类:43-B2型3例,44-B2型9例,44-B3型48例,44-C1型21例,44-C2型24例,44-C3型26例。在进行完骨折内固定后,术中均进行外旋应力试验,发现踝关节不稳定后,给予修复三角韧带。术后随访临床检查、影像学评估、美国骨科足踝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SF-36评分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获Ⅰ期愈合,106例获得27个月(12~72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4.5周(9~16周)。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评分:91.4分(83~100分),疼痛VAS为1.2分(0~6分),SF-36评分为91.2分(80-96分),患者均未出现踝关节不稳定。结论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患者,需要合理的临床评估选择治疗方案,根据断裂的部位选择适当的手术缝合方法,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踝后内侧入路双头加压螺钉治疗距骨后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18例距骨后突骨折患者,男16例,女2例;年龄24~66岁,平均42岁。均系闭合性损伤。其中单纯距骨后突骨折4例,合并距下关节脱位13例,合并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1例,所有患者均经CT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待局部软组织水肿消退后,行经内踝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根据临床检查、影像学评估、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无伤口感染、无胫神经、肌腱损伤、无距骨无菌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AOFAS后足踝评分优14例,良3例,优良率94.4%。结论踝后内侧入路应用Herbert螺钉治疗距骨后突骨折,不仅能够清晰显露骨折处及关节面,避免内踝截骨,而且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踝关节骨折属于创伤骨科中常见的损伤疾病,其发生率位居关节内骨折首位,约占全身骨折的3.9%。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主要经外科手术进行复位和坚强内固定,但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常存在一系列的并发症。随着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理念的提出,如何使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快速康复成为临床上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和筛选了近几年来相关文献中有关中西医针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的方法,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并发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对三踝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踝一体化诊治中心进行手术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研究组采用NMES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常规20磅弹力带抗阻训练治疗4周,两组患者平衡训练2周后做步态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大腿周径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Ankle Foot Society and Ankle,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足落地强度、动态平衡能力、步速以及跌倒风险。结果 经过6周康复训练,两组患者的大腿周径差、AOFAS评分均具有显著差异(P <0.01),且研究组的大腿周径差、AOF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足落地强度(97.30,98.30)、动态平衡能力(91.00,92.60)、步速(99.00,100.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1.50,84.20)、(85.30,86.2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采用锚钉修复与皮质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皮质螺钉固定,n=39)与观察组(锚钉修复治疗,n=43),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于术前、术后6个月拍摄踝关节X线片来测量内踝间隙、距骨倾斜角,评估复位维持效果,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两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另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以评估手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98.75±21.03)min vs(121.08±27.65)min]、术中透视次数[(15.93±4.75)次vs(23.75±6.42)次]、住院时间[(14.94±2.05)d vs(17.26±2.18)d]、骨折愈合时间[(12.37±1.10)周vs(13.57±1.21)周],P <0.05;术后内踝间隙[(2.39±0.92)mm vs(3.18±1.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对Da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抗滑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Da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抗滑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00%vs 64.00%,P <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在疼痛评分上,两组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在踝关节功能上,两组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术后6个月较术前均显著提高(P <0.05),且观察组术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52.83±4.61)分]高于对照组的(43.51±3.9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抗滑钢板内固定应用于Dani...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3管型钢板在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二期内固定辅助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在苏州瑞华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6例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1例。急诊行清创,腓骨采用钢板或髓内针固定,胫骨远端采用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修复血管神经及肌腱,根据创面情况采用皮瓣或植皮修复。伤口愈合及皮瓣或植皮存活后,取外固定支架更换为内固定。先用1/3管型钢板辅助复位固定,再用主力钢板确定性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下肢功能,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例患者行内固定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2~31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5~8.0个月,平均5.5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骨不连、再骨折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判定优良率: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3.33%。结论 1/3管型钢板在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塑形治疗老年人跟骨后结节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年龄大于60岁跟骨后结节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塑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AOFAS后足评分系统评定随访终点功能。结果 17例平均67.2岁,随访时间1.2-7.1年,平均4.3年。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1例伤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后转归良好。术后随访终点AOFAS后足评分91.2分。讨论跟骨后结节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发病的高峰年龄在70岁左右, 当踝关节强力背屈、直接应力或者膝关节伸直位时腓肠肌等长收缩时,跟骨由于骨质疏松,力学性能下降,不能承受跟腱的牵拉导致撕脱骨折。这与年轻人由于纵向暴力造成的经过跟骨内侧结节的原发骨折线的机理是不同的。多数文献建议手术治疗,而老年患者由于往往合并糖尿病、高血脂、下肢血管瘤功能不良等疾病,使皮肤风险增加。同时内固定选择不同导致的文献结果不一。笔者通过锁定钢板塑形,将后结节骨块固定于跟骨内下方致密骨小梁,获得骨折块的初始稳定与良好的长期效果。结论锁定钢板塑形固定,可以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跟骨后结节骨折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应当注意内固定对皮肤的激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骨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对口支援的方法。方法分析汶川地震后收入彭州市人民医院的756例骨科患者的特点及骨科专科救援的组织管理方法。结果获得完整病例资料的骨科患者共756例,合并骨折550例(占72.8%),其中上肢骨折162例(29.4%),下肢骨折295例(53.7%),脊椎骨折占93例(16.9%)。结论钳‘对地震所致的骨折特点,及时、专业的救治可取的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美容观点探讨外伤性颌面部骨折手术入路的切口设计。方法对14例面中部骨折及29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切口或附加下睑缘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耳屏后缘切口,行骨折复位及小(微)型钛板内固定术。结果14例面中部骨折中,13例骨折及面部外形全部恢复良好。1例出现轻度睑内翻,术后一周消失。2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面部外观对称。所有病例术后伤口一期愈合,切口隐蔽、细微,无1例感染。结论冠状切口及附加下睑缘切口、口内前庭切口治疗颌面部骨折,切口隐蔽、美观,术区暴露清楚、直视下内固定方便,术后患者反映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逆行髓内钉与加压空心螺钉在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足畸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足畸形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采用逆行髓内钉固定(髓内钉组),30例采用加压空心螺钉固定(螺钉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疗效,并记录随访期间关节融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6(27.4±8.7)个月。髓内钉组1例、螺钉组2例患者术后出现浅表伤口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及换药对症治疗3周后治愈。56例获得一期融合,总体融合率为96.55%,螺钉组2例患者出现骨延迟愈合;髓内钉组平均融合时间为(3.6±0.5)个月,螺钉组平均融合时间为(3.7±1.2)个月。髓内钉组、螺钉组VAS评分分别由术前(7.3±2.3)分、(7.2±2.5)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1.6±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加压冰敷联合康复护理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南通市海门区第二人民医院关节外科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参照组进行康复护理,研究组进行加压冰敷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并且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步行、疼痛、足踝运动、功能与自主活动评分和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理后上述踝关节功能评分和参照组比较均明显更高(P <0.05)。研究组护理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参照组比较均明显更短(P <0.05)。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参照组比较明显更低(P <0.05)。结论 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在加压冰敷的基础上展开康复护理可以对其踝关节功能恢复起到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加快其康复进程,降低畸形愈合以及浅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4例由金属接骨物引起的皮肤病,并作了有关文献复习。例1:因左小腿骨折采用金属钉固定,11年后左小腿发生溃疡经局部治疗和休息而愈。次年出现痒疹,初在小腿,后波及全身,分批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一切治疗无效,去除金属钉后几天皮疹消失。用金属钉的合金材料斑试,48小时出现湿疹样变。例2:因工伤引起左下肢骨折,在安放金属接骨物后一个月,出现大片湿疹样皮疹,位在四肢及躯干,特别是在疤痕周围。由于治疗的需要,保留金属接骨物等待骨折愈合,在此10个月内皮疹分批出现,治疗无效。一旦去除金属接骨物后皮疹很快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