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6 Gy137Cs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后,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o)水平的变化及对脂多糖刺激反应性的远期影响.方法 将实验小鼠分为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假照射组不接受照射,照射组给予6Gyγ射线照射.照射后10周,将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小鼠按组别分别提前24 h和1h腹腔注射脂多糖(20 m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0μl/只).取小鼠外周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小鼠血清中IL-10、IL-6和TNF-t的水平.结果 假照射组小鼠在给予脂多糖刺激1h后,血清中IL-10、IL-6和TNF-α水平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t=7.31、2.71和15.09,P分别为<0.01、<0.05和<0.01).照射组小鼠在给予脂多糖刺激1h后,血清中IL-10、IL-6和TNF-α水平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t=4.14、7.18和5.14,P均<0.01).与假照射组相比,照射组小鼠在给予脂多糖刺激24h后,TNF-α和IL-6水平无明显变化,IL-10水平升高了19.9%(t=2.84,P<0.05).结论 经6Gyγ射线照射后10周,小鼠免疫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在接受脂多糖刺激后,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小鼠的抗感染能力也有差异.脂多糖对辐射后小鼠血清中IL-10、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小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建立小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方法雌性C57BL/6小鼠90只,随机分作2组:(1)对照组(36只)不做任何处理;(2)照射组(54只)全肺单次照射12Gy。于照射后1、24、72h和1、2、4、8、16、24周,取照射组及相同鼠龄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分别用HE、Masson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和胶原纤维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来观察肺组织基底膜连续性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表达。用碱水解法来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小鼠的肺组织在照射后存在明显的病理组织学上的改变,早期以急性炎症反应为主,表现为肺充血、水肿、肺间质增厚,后期肺损伤以肺泡间隔的进行性纤维化为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法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病理组织学改变,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小鼠的肺组织的基底膜连续性中断,并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表达明显增多;同时,对照组湿肺羟脯氨酸含量为(0·763±0·029)μg/mg,照射组湿肺羟脯氨酸含量(0·875±0·009)μg/mg明显增高(P<0·05)。结论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寻找有效的细胞因子拮抗剂来减轻腹部火器伤后机体的损伤以促进机体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伤后1、2、4、8、12 h和24 h组,每组6只,实验各组建立猪腹部肠管火器伤模型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实验组各组动物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在伤后12 h为(94.36±10.18)ng/L,IL-6在伤后12 h为(1 218.35±74.00)ng/L,二者均于伤后12 h达到高峰。结论TNF-α、IL-6参与了腹部肠管火器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引起腹部肠管火器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邢源  叶雨萌  喻超  郝延辉  李杨  安芳 《军事医学》2021,45(9):641-645,659
目的 探讨RT-03对照射后小胶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小胶质细胞(BV-2)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C组),照射组(R组),RT-03低、中、高剂量组(L,M和H组).采用60Co γ射线单次照射细胞,剂量为8 Gy,照射后即刻加入10、100和1000 ng/ml RT-03处理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6、IL-13和γ干扰素(IFN-γ)等炎性因子的表达,以及小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的表达.结果 与C组相比,照射后R组细胞增殖活力降低,细胞凋亡增加,Iba-1、TNF-α、IL-4和IFN-γ表达升高;与R组相比,RT-03处理后,细胞Iba-1、TNF-α、IL-1β、IL-4的表达降低,增殖和凋亡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RT-03能抑制照射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并降低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天普洛安)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TNF-α及IL-6的影响,试图寻找一种预防或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有效途径。方法 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24只。照射组及治疗组动物麻醉后,行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一次,剂量为25 Gy。照射组照射后通过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000 U·kg-1·d-1),共计7 d。对照组和照射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照射后2 h、4、8和24周处死动物,取部分肺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另提取组织蛋白用免疫印迹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血清中IL-6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照射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及血清中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并在第4周时达到顶峰(q=5.63、6.21,P<0.01);治疗组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第4周时也增加明显,但是与照射组相比明显下降(q=4.97、7.42,P<0.01)。结论 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时TNF-α及IL-6水平明显升高,在放射性肺损伤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其水平,并抑制炎性反应,从而能有效地防治放射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连花清瘟(Lianhuaqingwen,LHQW)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给药组(照射+0.42g/kg组)、单纯照射组和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其他2组均以6 MV X射线右肺单次20 Gy照射制作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给药组从照射前3 d开始至照射后第28天给予连花清瘟干膏粉溶液连续灌胃,空白对照组和单纯照射组灌生理盐水。照射后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并于第1、14和28天处死大鼠观察肺病理切片,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单纯照射组比较,给药组的一般状况改善,病理形态学上,肺组织急性炎性反应明显减轻;给药组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明显减少,治疗后14和28 d损伤肺组织中TNF-α和IL-6 mRNA表达均较单纯照射组低(tTNF-αmRNA=3.714、2.144,tIL-6 mRNA=3.589、2.883,P<0.05);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较单纯照射组亦显著性降低(tTNF-α=7.372、2.891,tIL-6=6.335、3.257,P<0.05)。结论 连花清瘟能够改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大鼠的一般情况,减轻损伤肺组织的炎性反应,其机制与下调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抑制相关炎性介质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放疗后海马区神经发生与小鼠放射性脑损伤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 10 d龄C57BL/6J小鼠24只给予10 Gy 6MV X射线全脑照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放射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在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5、3、6、12、24、48、72 h,1、2、4、8、16、24周),取脑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双皮质蛋白(DCX)、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海马区神经发生水平,ED1标记小胶质细胞激活情况,TUNEL标记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脑组织TNF-α、IL-1β表达水平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照射后不同时间点血浆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照射后急性期表现为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海马区齿状回神经细胞逐渐出现变性、坏死、凋亡,慢性期间质水肿消退,炎性细胞减少,海马齿状回出现细胞再生呈极性分布.受照后各时间点,DCX阳性细胞和PCNA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减少(F =4.9 ~12.5,5.2~15.7,P<0.05),受照后ED1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增多(F=20.8,P<0.05).TUNEL标记凋亡神经元在放疗后6h可见,于48 h达到峰值(F=15.1,P<0.05);照射后0.5h,γ-H2AX焦点形成达到高峰(F=18.4,P<0.05),后逐渐减少.照射后脑组织TNF-α和IL-1β表达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t=16.3、12.7,P<0.05);血浆TNF-α照射后3h开始升高,至1周达到峰值(F=10.5,P<0.05),随后逐渐降低.Morris水迷宫实验照射组和对照组相比,照后1、2、3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时间的延长,4、5、6d照射组躲避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F=7.01、8.17、4.22,P<0.05).结论 10 Gy全脑照射后,建立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发现海马区神经发生受到抑制和小胶质细胞激活可能是小鼠放射性脑损伤认知损害产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Ⅰ类重组蛋白RH005对小鼠放射性间质性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75只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RH005组,每组25只。采用20 Gy X射线单次全胸照射复制放射性间质性肺炎模型,剂量率为400 mu/min。RH005组小鼠在照射后24 h予以腹腔注射RH005,5μg/kg,1次/d,连续给药30 d;对照组和照射组小鼠予以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照射后1个月,通过小鼠肺功能检测、肺组织病理观察、肺泡腔面积定量分析、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免疫组化检测等方法,研究RH005对小鼠放射性间质性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20 Gy X射线全胸照射可致小鼠放射性间质性肺炎,表现为照射后1个月,照射组小鼠吸气峰值、呼气峰值和每分钟通气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且肺泡腔面积减小;TNF-α及TGF-β表达增高。RH005组小鼠吸气峰值、呼气峰值和每分钟通气量均较照射组显著增加;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较照射组减轻,肺泡腔面积较照射组显著增加;TNF-α及TGF-β的表达较照射组显著减少。结论 RH005能够减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一种糖基纳米颗粒对辐射诱导的早期肺组织巨噬细胞极化以及活性氧清除的效果。方法 将20只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药组、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照射组和照射 + 给药组进行X射线全肺照射。通过流式细胞仪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肺组织巨噬细胞的极化比例,利用PCR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通过2'',7''-二氯二氢荧光素的氧化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肺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相比于照射组,照射+治疗组的ROS荧光信号强度明显降低(t=15.76,P<0.05)。同时,照射+治疗组的肺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提高(t=2.89,P < 0.05),且精氨酸酶1(ARG-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3.32、2.90、2.85、4.55、2.88,P < 0.05)。结论 糖基纳米颗粒能够有效促进辐射诱导的肺组织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同时能有效清除辐照区域的ROS,降低辐照组织的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放射线诱导重组质粒pEgr-1-endostatin-TNF-α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及其与射线协同抗肿瘤效应。方法 Lewis肺癌荷瘤鼠2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照射组、质粒组、质粒+照射组。将重组质粒pEgr-1-endostatin-TNF-α注射到荷瘤鼠肿瘤内,24 h后对质粒+照射组采用γ射线肿瘤局部照射10 Gy,诱导目的基因表达,ELISA法测定小鼠不同时间血清中的内皮抑素及TNF-α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CD31的表达,与HE染色分别计算肿瘤血管密度,测量肿瘤大小,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质粒+照射组内皮抑素及TNF-α表达量明显增加,第2周表达量达到高峰,分别为(52.64±4.19)和(12.01±0.87)ng/ml,持续到第4周仍有较高浓度表达,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726,P<0.05)。质粒+对照组HE染色肿瘤组织血管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4.7±0.8)与(10.0±1.2)个/视野, t=14.063, P<0.05],肿瘤生长较对照组和照射组受到明显抑制[(5907.2±78.6)、(4653.4±32.8)和(763.5±12.3) mm3, F=16.415,P <0.05)]。结论 重组质粒pEgr-1-endostatin-TNF-α可以通过射线的诱导在小鼠体内表达,与单纯放疗相比较表现出明显的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和控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接受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血液中TNF-α、TGF-β、IL-10水平变化与放射性肺炎(RP)的关系。方法 对69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Ⅲ期肺癌或食管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于放疗前、放疗剂量达40~50 Gy时及放疗后检测血浆中TNF-α、TGF-β和IL-10水平,并计算IL-10/TNF-α比值。结果 28例患者发生RP。RP者中放疗前TGF-β、TNF-α、IL-10和IL-10/TNF-α分别为(15.2±13.4)μg/L、(28.4±13.4)、(24.1±17.1)ng/L和1.01±0.86;放疗中TNF-α升高达(36.1±15.5)ng/L(t=2.01,P=0.040),IL-10下降达(18.8±10.8)ng/L(t=1.40,P=0.166),IL-10/TNF-α下降为0.62±0.55(t=1.90,P=0.063);放疗后TNF-α高于放疗前[(36.9±15.5)ng/L;t=-2.20,P=0.032],IL-10和IL-10/TNF-α分别为(13.7±6.2)ng/L和0.41±0.21,明显低于放疗前(t=3.03,P=0.005;t=3.60,P=0.001);TGF-β在放疗前、中、后均相似(P>0.05)。在无RP者中放疗前TGF-β、TNF-α、IL-10和IL-10/TNF-α与放疗中、后均相似(P>0.05)。RP者与无RP 者中放疗前TGF-β相似(t=0.54,P=0.594),放疗中前者TNF-α明显高于后者(t=2.02,P=0.048),放疗后前者IL-10和IL-10/TNF-α明显低于后者(t=2.50,P=0.015;t=4.63,P=0.000)。结论 TNF-α和IL-10水平变化与RP发生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其变化可早期预测RP发生,可作为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易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腹盆腔放疗照射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其与肠源性感染的关系。方法 模拟腹盆腔放疗照射BALB/c小鼠,2.0 Gy/d,连续照射5 d/周,分别于照射3周、5周和6周后停照1周的时间点收集回肠组织及其内容物样本。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抗菌肽和促炎性因子的表达;用PCR检测细菌在小鼠体内的移位情况;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分析肠道微生态的特征。结果 腹盆腔照射诱发了肠道潘氏细胞隐窝素-1和-4表达紊乱,照射3周或照射6周后停照1周,小鼠回肠隐窝素-1和-4均呈现显著性降低(t=-7.43、-3.54、-4.72、-4.27,P<0.05);而照射5周小鼠回肠隐窝素-1和-4表达明显升高(t=6.15、5.75,P<0.05)。放疗模拟照射3和5周时小鼠肠道微生物区系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显著降低(t=-3.49、-4.19、-3.44、-4.97,P<0.05),呈现以乳酸杆菌等益生菌减少,大肠杆菌和弗氏志贺氏菌等条件致病菌增多为特征的微生态失调。受照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和血液中的细菌DNA阳性率明显增高。照射3和5周后回肠组织IL-1β、IL-6和TNF-α显著性高表达(t=4.85、6.16、7.71、4.60、4.86、5.97,P<0.05);照射6周后停照1周时,肠道促炎性因子的表达量有所回落,但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仍显著性高表达(t=3.67、5.88,P<0.05)。结论 腹盆腔放疗可诱发肠道抗菌肽表达紊乱,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调,进而导致肠源性细菌移位及感染性炎症的发生。微生态可能成为减轻放疗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有效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对小剂量重复照射下不同时相大鼠血清、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66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表法分为照射加中药组(A组)30只、单纯照射组(B组)30只、健康对照组(C组)6只。6MV直线加速器对前2组大鼠右肺进行分次照射(5 Gy/次,1次/周,累积剂量最高为30 Gy),每组各6只大鼠于照射后第4、6、8、12及26周处死,C组于第4周末处死,取血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取肺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相血清、肺组织中TGF-β1、TNF-α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B组大鼠血清、肺组织中TGF-β1、TNF-α于照射第4周增高,第12周达高峰,第26周略下降;A组各时相大鼠血清、肺组织中TGF-β1、TNF-α蛋白表达趋势与B组相同,但低于B组。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具有抑制TGF-β1 、TNF-α合成分泌的作用及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GF-β1、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于放疗引起脑损伤保护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6~8周龄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单纯照射组:全脑照射20 Gy;照射加药组:全脑20 Gy照射后参芪扶正注射液(20 mg/kg)治疗4周;水迷宫检测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放射性脑损伤后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急性脑损伤后炎性因子TNF-α与IL-1β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后海马区的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各组NF-κB p65的胞质胞核表达水平。结果 Morris水迷宫显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改善小鼠放射性脑损伤后的认知功能障碍(t=6.34、6.70,P<0.05);PCR显示照射后TNF-α在3 h表达最高,随后下降,在4周又达到较高水平,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下调TNF-α表达水平(t=11.34、9.70、6.07,P<0.05);IL-1β在照射后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在72 h达到较高水平,其后开始下降,而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降低照射后IL-1β表达水平(t=12.27、5.70、7.52,P<0.05);免疫荧光显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抑制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激活(t=12.35、8.64、7.82,P<0.05);小胶质细胞p65免疫荧光显示参芪扶正注射液照射后NF-κB p65胞质、胞核的转位。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NF-κB p65的胞质、胞核转位,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从而下调炎性因子的表达,起到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OXO4-DRI能否逆转放射性肺纤维化(RIPF)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FOXO4-DRI组、照射组、照射+ FOXO4-DRI组, 照射组和照射+ FOXO4-DRI组小鼠右侧全胸接受17 Gy X射线照射, FOXO4-DRI组和照射+ FOXO4-DRI组小鼠照射后第16周和第20周分别腹腔注射FOXO4-DRI。照射后第24周收集小鼠右肺组织, 进行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 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col1α1和α-SMA的表达;β-半乳糖苷酶(β-gal)染色观察衰老细胞;活性氧试剂盒检测肺组织活性氧水平;RT-PCR检测P21、P16Ink4a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FOXO4-DRI减少了RIPF小鼠肺组织中胶原组织的沉积(t=6.18, P<0.05), 降低了col1α1和α-SMA的表达(t=4.69、3.20, P<0.05)。FOXO4-DRI减少了RIPF小鼠肺组织中β-gal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照后所致肺损伤潜伏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α(IL-1α)和白介素-1β(IL-1β)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在肺炎和肺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这些变化是否持续存在;这些变化在纤维化拮抗和敏感小鼠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川贝母对卵清蛋白(OVA)致敏哮喘小鼠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OVA模型组(腹腔注射0.2 mg OVA致敏)、地塞米松组(建模成功后腹腔注射0.5 mg/kg地塞米松)及川贝母低、中、高剂量组(建模成功后灌胃7.0 mg/kg、14.0 mg/kg、21.0 mg/kg川贝母),每组10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气道酚红排泄量;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及炎性细胞数量;眼球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IL-13、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收集肺组织,采用RT-q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Janus激酶3(JAK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6(STAT6)、IL-4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VA模型组小鼠气道酚红排泄量明显降低,BALF中BDNF含量及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血清中IgE、IL-4、IL-13、TNF-α浓度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8.
X射线照射对小鼠辅助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对小鼠辅助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100只BALB/c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包括健康对照组和X射线照射组(分别予2、4和6 Gy 照射),每组25只。于照射前、照射后7、14、21和28 d,对小鼠一般情况进行观察,对外周血进行白细胞计数,用蛋白芯片检测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并用ELISA确证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结果 照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14 d降至最低, 同一时间点的下降程度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 (F=86.267,P<0.05)。芯片法初筛提示,细胞因子IFN-γ、TGF-β、IL-6、IL-17上调,IL-5、IL-23、TNF-α下调。ELISA检测可见,IL-17浓度随辐射剂量增高而明显增高,6 Gy组在7、14和21 d均明显高于对照(t=23.743、21.759和17.662,P<0.05);IFN-γ/IL-4浓度在2和4 Gy照射后无明显变化,6 Gy照射后在7、14、21和28 d均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t=8.335、9.982、6.990和3.074,P<0.05),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14 d达高峰。结论 低于致死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使小鼠血清IFN-γ、TGF-β、IL-6、IL-17细胞因子浓度升高,呈Th1细胞偏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SD)对骨髓造血干细胞放射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6~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56只,以60Co γ射线对小鼠进行全身照射5.0、7.5 Gy。通过睡眠障碍仪建立SD模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Con组)、睡眠障碍组(SD组)、单纯照射组(IR组)、照后SD组(IR+SD组)、照后SD给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组(IR+SD+PBS组)、照后SD给GSK2795039组(IR+SD+GSK组)、照后SD给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IR+SD+NAC组),共7组,每组8只。取小鼠尾静脉血,检测5.0 Gy受照后外周血变化;并观察7.5 Gy照后小鼠生存率。采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骨髓细胞致密性与细胞数量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造血干细胞(LSK)的数量,以及凋亡水平和细胞周期变化,分析LSK的活性氧(ROS)、线粒体来源活性氧(mtROS)等指标。采用酶标仪检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NADPH)和谷胱甘肽(GSSG/GSH)观察LSK的氧化应激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分选小鼠LSK细胞,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NOX1-4、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 与IR组相比,IR+SD组小鼠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恢复显著减慢(t=4.39、6.37,P<0.05),骨髓细胞计数由(2.14±0.38)×107降至(3.59±0.29)×107(t=8.55,P<0.05),LSK细胞的G0期比例显著降低,凋亡比例显著升高(t=7.53、8.21,P<0.05),ROS、mtROS、NADP+/NADPH水平均显著升高(t=22.99、29.47、3.77,P<0.05)。IR情况下,SD进一步促进NOX2及Caspase-1活化及下游IL-1β、IL-6、IL-18、TNF-α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升高(t=6.95、6.01、8.39、4.91、5.56,P<0.05)。抑制NOX2-ROS可以挽救SD诱导的照后造血损伤加重,从而显著减少LSK凋亡比例以及炎症因子表达,最终加速LSK的损伤恢复(t=9.24、3.92,P<0.05)。结论 SD促进了IR介导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损伤,主要通过激活NOX2-ROS-Caspase-1轴使细胞内炎症因子和ROS水平升高,促进细胞凋亡,最终抑制骨髓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20.
体外循环对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对全身炎症反应(SIR)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自体肺组(利用杂种犬自体肺作为氧合器)和人工肺组(常规体外循环,利用鼓泡肺作为氧合器).两组采用相同的心肌保护、心脏停跳方法(冷晶体停跳液),CBP持续1小时,于CPB前、CPB开始30分钟、停机后5、60分钟、2、4小时取血标本,用ELSISA法测定血浆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TNF-α及白介素-10(IL-10)水平.所得数据用SAS6.14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转流后各组血浆中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其中人工肺组在不同时点明显高于自体肺组(P<0.05);CPB开始后血浆中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人工肺组在不同时点低于自体肺组(P<0.05).结论 心脏手术CPB诱导了SIR及抗炎反应,自体CPB降低了血浆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促使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生成,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