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宝鑫 《实用全科医学》2011,9(3):397-397,485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昆明理工大学校医院自2007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符合急性酒精中毒诊断标准的396例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9例,对照组197例。两组动作失调、躁动、语无伦次、眼球震颤、呕吐、嗜睡、昏迷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加用纳洛酮,纳洛酮首次用量为:兴奋期及共济失调期0.4~0.8 mg,一般无需重复用药。昏睡或昏迷期用纳洛酮0.8 mg,根据病情1 h仍未清醒者,重复使用纳洛酮0.4~0.8 mg直至清醒并准确记录患者清醒时间。结果治疗组清醒时间(150±50)m in,对照组清醒时间(280±70)m in,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表明盐酸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具有显效快、疗程短、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纳美芬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2012年治疗的117例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饮酒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纳洛酮0.8mg静脉注射后,再使用0.8mg静滴。治疗组使用纳美芬0.2mg静脉注射后,再使用0.2mg静滴。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4h内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和显著率较对照组明显。结论纳美芬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中的作用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唤醒刺激对急性酒精中毒并中重度昏迷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医院接收的急性酒精中毒并中重度昏迷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均纳入40例患者。所有患者都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用唤醒刺激。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恢复清醒的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清醒时间为(94.3±25.8)min,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清醒时间为(234.9±58.4)min,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几率为2.50%,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几率为22.5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酒精中毒并中重度昏迷的患者中,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唤醒刺激,能够缩短患者恢复清醒时间,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中毒现象消失快,患者意识提前恢复清醒,缩短了治疗时间,能在短时间内独立行走.结论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以使患者快速恢复意识,缩短昏迷时间,在临床上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急重症,其中毒导致的昏迷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治疗是否及时、准确、有效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因而昏迷期的急诊救治尤为重要。我们总结近4年来58例急性酒精中毒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性昏迷患者的血糖与意识障碍的关系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在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41例接受纳洛酮治疗)和研究组(41例接受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如ALT、AST、GGT水平,以及血压恢复时间、清醒时间等。结果研究组血压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肝功能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研究组GGT、AST、AL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接受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可显著改善ALT、AST、GGT水平,促进病症恢复。  相似文献   

7.
陈茹  张延  董知国 《当代医学》2014,(10):34-35
目的:探讨急诊观察治疗期间实行风险管理对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3月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酒精中毒昏迷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风险管理组和急救处理组(n=49),观察2组患者临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急救,都能恢复意识,清醒时间为(2.72±0.43)h,较前相比Glasgow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管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观察治疗期间对酒精昏迷的患者加以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冶  黄永阳 《吉林医学》2009,30(17):1989-199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给予静脉滴注纳洛酮1.2mg和2.8mg,观察两组患者清醒时间。结果:大剂量组患者清醒时间较小剂量组明显缩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9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酒精中毒疗效的观察。方法将96例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均给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两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意识恢复,神志清醒,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方面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31例急性酒精中毒性昏迷急救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酒精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由酒精中毒导致的昏迷在临床上亦常见到。作者总结近年来我科31例急性酒清中毒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酒精中毒性昏迷患者的血糖改变与昏迷关系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31例急性酒精中毒性昏迷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门诊急诊或住院患者,病史记录完整,无合并症,其中男23例,女8例,平均年龄26岁±70岁,饮酒时间为40~180min。12 临床表现 31例急性酒精中毒性昏迷中,深昏迷3例,浅至中度昏迷28例,呕吐20例,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运用对急性酒精中毒抢救的效果。方法:将36例急性酒精中毒后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临床观察36例急性酒精中毒者,进一步了解纳洛酮联合麝香注射液对急性酒精中毒抢救的疗效。结果:两者联合运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见效快,疗效确切。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纳洛酮联合使用能缩短急性酒精中毒意识障碍患者的清醒时间,解除呼吸抑制及中枢抑制症状,使昏迷患者很快清醒。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1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效果。方法以我院2007年6月~2009年12月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组126例,应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74例,单独应用纳洛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患者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昏迷期患者中毒症状消失平均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例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组治愈率73.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确切,标本兼治,无明显毒副作用,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斌 《当代医学》2009,15(1):70-71
目的观察果糖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睡期与一般治疗后清醒时间差别,分析果糖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价值。方法66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例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35例用10%的果糖注射液500ml、补充维生素;对照组31例用一般治疗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补充维生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后清醒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果糖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见效快、疗效佳,优于一般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132-1133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安眠药与酒精混合中毒的疗效。方法:86例急性安眠药与酒精混合中毒患者按入院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小计量纳洛酮和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催醒时间、醒后症状维持时间、醒后症状、治疗前后Glasgow昏迷评分以及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催醒时间、醒后症状维持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观察组患者醒后出现意识不清、头晕乏力、肠胃不适等症状比例皆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lasgow昏迷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lasgow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PACHE-Ⅱ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安眠药合并酒精中毒的疗效尚佳,可显著减轻患者中毒反应,促使患者尽快清醒,减少醒后不良症状的发生及其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乙酰谷酰胺针联合纳洛酮针中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的治疗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乙酰谷酰胺针联合纳洛酮针治疗,对照组单用纳洛酮针,观察12小时内患者昏迷症状改善情况及昏迷症状改善的时间情况.结果:组间有效、显效、无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自身前后对照,两组患者昏迷症状均改善,以观察组昏迷改善时间更加显著.结论:乙酰谷酰胺针联合纳洛酮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的疗效确切,优于单纯纳洛酮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睡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酒精中毒昏睡期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独纳络酮治疗的为对照组,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意识恢复的时间和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结果:观察组49例意识恢复时间151.1±60.1min,运动功能恢复时间240.3±52.5min,对照组49例意识恢复时间219.8±80.2min,运动功能恢复时间312.5±65.2min。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和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睡期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纳络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代谢紊乱特点和有效治疗,方法:总结62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意识状态与血压变化,血钾,钠,氯,CO2-CP,pH,RBC,血糖,尿酮体的指标变化及治疗后的效果观察。结果:62例中低血压发生率69.3%,其中昏迷高达92.5%,昏迷组低钠,低钾,低氯合并酸中毒,高血糖,酮尿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昏睡组,治疗后6h临床症状恢复,各种检验指标〉90%。结论:重度酒精中毒时,存在低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急性酒精中毒后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针、西咪替丁、维生素C、维生素B6、ATP、纳洛酮、甘露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麝香注射液;对两组平均清醒时间、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平均清醒时间为(3.54±1.25) h,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为(2.72±1.02)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无一例死亡,全部治愈.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液能缩短急性酒精中毒意识障碍患者的清醒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醒脑静配伍盐酸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急性酒精中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除给予补液、利尿、补充维生素基础治疗外,对照组静脉推注纳洛酮,实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同时静脉注射醒脑静.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减轻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和疗效.结果 共济失调期患者两种给药方式症状减轻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昏迷期患者症状减轻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χ2 =6.561,P=0.038.结论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显著,中毒症状消失快,治疗时间较短,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用纳美芬与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们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用纳美芬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用纳洛酮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2、3 h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纳美芬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可缩短患者意识清醒的时间,减轻其临床症状。该药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首选药物之一。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