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伟  时昭红  高晓阳  刘怡  黄茵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0):1366-1367
目的 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诊治体会.方法 经普通内镜检查发现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15例,放大染色后观察腺管开口类型,并行内镜下治疗.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5例LST患者,位于直肠7例,乙状结肠3例,升结肠2例,降结肠2例,盲肠1例.内镜下大体形态分型:颗粒均一型3例,结节混合型7例,扁平隆起型4例,假凹陷型1例.腺管开口类型:ⅢL型6例,Ⅳ型7例,Ⅳ+VA型2例.内镜治疗术后病理类型最多的是管状绒毛状腺瘤,其次为管状腺瘤.术前放大染色内镜观察与术后病理结果不一致者2例.结论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应提高认识,内镜下黏膜染色结合放大内镜可提高病变检出率,确定病变范围并指导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LST因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其生长方式不同于一般的隆起样肿瘤,本文总结39例LST在染色及放大内镜后行EMR及EPMR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 内镜检查发现肠道黏膜发红或粗糙、血管网不清或消失等病变,行染色后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类型.结果 2年中共发现39例LST病变.其中黏膜内癌1例,锯齿状肿瘤1例.39个病变内镜分型颗粒均一型18个,结节混合型20个,假凹陷型1个.病变最大为35 mm×43 mm;11~20 mm 12个,21~30 mm 15个,30 mm以上12个.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ⅢL型21个,其中17个为管状腺瘤;Ⅳ型14个,其中10个为绒毛状腺瘤;Ⅴ型1个,为黏膜内癌.所有病例均行EMR或EPMR切除.结论 应用黏膜染色技术和放大内镜有助于LST的诊断,内镜窄带成像术能缩短检查时间.LST的腺管开口大多数表现为ⅢL型或Ⅳ型,ⅢL型腺管开口多为管状腺瘤,Ⅳ型腺管开口多为绒毛状腺瘤,一旦出现Ⅴ型腺管开口则表明已经有癌变发生.无症状人群的检查也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下大体形态、腺管开口(Pit)类型、病理形态及内镜下处理等进行研究.方法 记录所有大肠LST的电子肠镜下病变大体形态,所有病变均行超声肠镜检查,观察病变的Pit类型.结果 8例患者共检出9个病灶,病变部位:升结肠2个,横结肠1个,降结肠1个,乙状结肠2个,直肠3个.电子肠镜下病变大体形态:颗粒均一型1个,结节混合型5个,扁平隆起型3个,假凹陷型0个;Pit类型:Ⅱ型2个,ⅢL型4个,Ⅳ型3个.病理形态:管状腺瘤4个,绒毛状管状腺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3个,增生性息肉伴腺瘤样改变2个.8个病灶行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1个病灶行外科手术.结论 大肠LST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特殊性,处理方法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EPMR.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下大体形态、腺管开口(Pit)类型、病理形态及内镜下处理等进行研究。方法记录所有大肠LST的电子肠镜下病变大体形态,所有病变均行超声肠镜检查,观察病变的Pit类型。结果8例患者共检出9个病灶,病变部位:升结肠2个,横结肠1个,降结肠1个,乙状结肠2个,直肠3个。电子肠镜下病变大体形态:颗粒均一型1个,结节混合型5个,扁平隆起型3个,假凹陷型0个;Pit类型:Ⅱ型2个,ⅢL型4个,Ⅳ型3个。病理形态:管状腺瘤4个,绒毛状管状腺瘤伴中重度异型增生3个,增生性息肉伴腺瘤样改变2个。8个病灶行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1个病灶行外科手术。结论大肠LST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特殊性,处理方法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EPMR。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肠黏膜病变腺管开口分型对大肠肿瘤或非肿瘤性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腺管开口分型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组织异常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内镜下黏膜染色结合放大内镜法观察72例大肠黏膜病变腺管开口分型,据Kudo分型判断病变的肿瘤或非肿瘤性,对照病理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病变中的Survivin蛋白的表达,比较大肠病变腺管开口类型与其表达关系。结果大肠病变腺管开口分型对非瘤性病变诊断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5.5%;对腺瘤性病变诊断敏感性达97.1%;特异性为91.9%。随着大肠病变腺管开口分型序数升高,Survivin蛋白的表达率也呈递增趋势。结论染色放大内镜下大肠黏膜病变腺管开口对区分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病变与病理诊断具有高度一致性。Survivin基因表达是大肠癌的发生进程中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6.
结肠表面型病变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表面型病变内镜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 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共行结肠镜检查2168例,结肠镜检查采用单人操作法,退镜时行全程电子放大染色,若发现结肠表面型病变,对腺管开口进行分型,判断其性质和浸润程度.根据病变的大小分别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结果 在432例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696枚.有93例患者发现表面型病变94个,其中炎性病变20个,增生性病变10个,管状腺瘤43个,绒毛状腺瘤18个,早期大肠癌3个.大肠腺管开口类型:炎性病变和增生性病变的腺管开口以Ⅱ型为主,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以ⅢL、Ⅳ型为主,早期大肠癌以Ⅴ型为主.结论 应用电子放大染色内镜有助于结肠表面型病变的诊断和及时的内镜下治疗.腺瘤病变的腺管开口大多数表现为Ⅲ L或Ⅳ型,一旦出现Ⅴ型腺管开口则表明已经有癌变发生.  相似文献   

7.
结肠表面型病变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表面型病变内镜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共行结肠镜检查2168例,结肠镜检查采用单人操作法,退镜时行全程电子放大染色,若发现结肠表面型病变,对腺管开口进行分型,判断其性质和浸润程度。根据病变的大小分别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结果在432例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696枚。有93例患者发现表面型病变94个,其中炎性病变20个,增生性病变10个,管状腺瘤43个,绒毛状腺瘤18个,早期大肠癌3个。大肠腺管开口类型:炎性病变和增生性病变的腺管开口以Ⅱ型为主,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以ⅢL、Ⅳ型为主,早期大肠癌以Ⅴ型为主。结论应用电子放大染色内镜有助于结肠表面型病变的诊断和及时的内镜下治疗。腺瘤病变的腺管开口大多数表现为ⅢL或Ⅳ型,一旦出现Ⅴ型腺管开口则表明已经有癌变发生。  相似文献   

8.
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对大肠息肉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腺管一口分型对大肠息肉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放大内镜检查中发现息肉性病变后,对病灶及直肠喷洒靛胭脂,采用放大内镜观察病灶黏膜腺开口形态,按Kudo分型作病灶性质判断,并与切除或活检组织作病理学比较。[结果]检出大肠息肉性病变共309个,非肿瘤性息肉188个,占60.8%,其中增生性息肉132个(42.7%),炎症性息肉51个(16.5%),幼年性息肉5个(1.6%);腺瘤性息肉108个,占35.0%;进展期大肠癌13例(4.2%)。非肿瘤性息肉腺管开口均为Ⅰ、Ⅱ型腺管开口;腺瘤型息肉腺管开口为Ⅲ_L、Ⅳ型分别占23%、10.4%,而Ⅳ型腺管开口中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3例,表现为Ⅴ_N型腺管开口;13例进展期癌均表现为黏膜腺管开口破坏无结构,为Ⅴ_N型。[结论]大肠腺管开口对于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以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Ⅴ型腺管开口高度提示癌的可能。对指导及时的内镜治疗或手术切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术前活检病理和术后病理结果,探讨影响术前活检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为提高活检准确性和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异,并对手术前后病理加重与病理相同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手术前后病理结果一致49例,一致率为54.44%,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前后病理加重与病理相同者在病变直径≥30mm、病变大体分型及腺管开口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活检不能完全确定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病变性质,需联合病变直径、大体分型和腺管开口类型等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活检,以提高术前诊断率,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消化道平坦型及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内镜下诊断的黏膜平坦型病变和黏膜下肿物8例均使用Hook刀行ESD切除:(1)黏膜瘸变常规染色.黏膜下病变用活检钳推之有活动感.(2)在病变边缘做标志.(3)黏膜下注射使病变和固有肌层分离.(4)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5)剥离病变下方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灶.[结果]Barrett's食管2例,胃平滑肌瘤1例,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病理报为管状-绒毛状腺瘤1例,乙状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病理报为管状-绒毛状腺瘤并中-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直径类癌1例.直肠黏膜下平滑肌瘤2例.所有病变均得到病理证实.病变直径1.5~2.5 cm.所有平坦型黏膜病变基底及边缘完整.黏膜下病变包膜完整.7例成功切除,1例穿孔转开腹手术.[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消化道黏膜平坦型病变及黏膜下肿瘤可行、有效,切除病灶完整,但要开展黏膜下剥离术(ESD)应非常慎重.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病变,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内镜下染色技术的成熟,对胃、肠道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方法不断增多.2006年9月至2009年4月,我们在行内镜检查时,对消化道息肉样病变黏膜表面喷洒2%的醋酸溶液,结合放大内镜技术,并与亚甲蓝染色对比,同时观察黏膜表面的小凹、边缘结构、腺管开口形态,以达到对早期肿瘤诊断率的提高,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子肠镜下靛胭脂黏膜染色联合黏膜切除对大肠侧向发育肿瘤(LST)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00例肠镜检查中发现的可疑黏膜病灶,行镜下喷洒0.4%靛胭脂黏膜染色,镜下观察病灶大小并形态分型,病灶黏膜可随充吸气变形者及黏膜下注射液体黏膜抬举征呈阳性者行内镜黏膜切除(MER)或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未能行黏膜切除者行镜下活检,病灶黏膜送病理检查。结果发现45例患者共47个LST病灶,检出率为l、l%。分型;颗粒型33(70.2%)和非颗粒型14(29、8%)。大小;10~19mm25个(53.2%),20~30mm14个(29.8%),〉30mm8个(17.0%)。病理检查黏膜局部癌变7例(5例SM癌,2例sML癌),LST病灶中早期大肠癌捡出率为14.9%,进展期大肠癌3例,良性腺瘤37个(78.7%)。结论普通电子肠镜结合黏膜染色能够有效的发现大肠LST病灶,联合镜下黏膜切除根除LST病灶对早期大肠癌防治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腺瘤癌变过程中其表面腺管开口变化与PCNA、survivin mRNA在各型腺管开口中表达关系的研究。方法标本分别以腺管开口类型及病理组织学分为6组。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中PCNA mRNA及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PCNAmRNA在大肠黏膜腺管开口Ⅰ型、Ⅱ型、ⅢL型、Ⅳ型、Ⅴ1型、ⅤN型6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3)、12.5%(1/8)、38.9%(7/18)、66.7%(12/18)、75.0%(3/4)、100.0%(9/9),survivin mRNA为0%(0/13)、12.5%(1/8)、22.2%(4/18)、44.4%(8/18)、50.0%(2/4)、77.8%(7/9)。PCNA mRNA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大肠黏膜、炎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及癌6组中分别为0%(0/10)、16.7%(2/12)、35.3%(6/17)、63.6%(7/11)、75.0%(6/8)、91.7%(11/12),survivin mRNA为0%(0/10)、8.3%(1/12)、23.5%(4/17)、45.5%(5/11)、50.0%(4/8)、和66.7%(8/12),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PCNA mRNA及survivin mRNA在腺管开口类型分组其表达强度变化,能较客观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凋亡状态,并且与病理类型分组得出相同的结果,能即刻将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联合使用色素内镜技术和靶向取材技术,提高大肠平坦型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常规结肠镜检查发现平坦型病变34例,通过肠镜活检孔于病变部位喷洒靛胭脂染色剂,观察病变范围和腺管开口类型,经粘膜剥离术切除病变组织,所切除病变组织分别行常规随机取材和实体显微镜下靶向取材,对照两者取材方法在病理学诊断上的差异性。结果色素内镜联合靶向取材技术组病理结果:炎症性病变6例,增生性息肉4例,腺瘤性息肉24例(腺瘤性息肉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8例,腺瘤性息肉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例);对照组炎症性病变12例,增生性息肉4例,腺瘤性息肉18例(腺瘤性息肉伴低级别上皮内廇变17例,腺瘤性息肉伴高级别上皮内廇变1例)。两组在高级别上皮内廇变的检出率上有差异性(P〈0.05)。结论大肠平坦型病变具有较高的恶变倾向,色素内镜联合靶向取材技术有助于提高大肠平坦型病变的诊断率,并有望提高大肠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病变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与病理组织的关系。方法137例经常规内镜观察食管黏膜有粗糙、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病变及30例食管黏膜正常的志愿者,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观察病变部位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并在其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将放大内镜下毛细血管袢的形态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7例食管病变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鳞癌27例,其中早期食管癌15例;高级别瘤变2l例;低级别瘤变23例;食管炎66例。食管癌组85.18%(23/27)为Ⅳ型IPCL、14.82%(4/27)为Ⅲ型IPCL,高级别瘤变组76.19%(16/21)为Ⅲ型IPCL、23.81%(5/21)为Ⅳ型IPCL,低级别瘤变组56.52%(13/23)为Ⅲ型IPCL、43.48%(10/23)为Ⅱ型IPCL,食管炎组90.91%(60/66)为Ⅱ型IPCL、9.09%(6/66)为I型IPCL,正常对照组100%IPCL分型为I型。食管癌、高级别瘤变的IPCL与食管炎、正常对照组的IPC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食管黏膜IPCL的形态类型可以初步判定食管病变的良、恶性,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可应用于食管癌的普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放大色素结肠镜结合Kudo分型检查大肠癌未后吻合口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9年8月~12月来我院内镜随诊的104例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检查,先于吻合口行常规结肠镜观察,然后用0.25%靛胭脂染色后放大观察,计算检出病变个数,并对病变进行镜下诊断,最后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在104例患者中共计检出病变118个,常规结肠镜检出病变99个,其中平坦型病变12个(12/118,10.2%),放大色素结肠镜检出病变118个,其中平坦型病变31个(31/118,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结肠镜对肿瘤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4.1%、81.7%、74.7%,放大色素结肠镜对肿瘤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5%、97.4%、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大色素结肠镜对大肠吻合口平坦型病变、肿瘤性病变的检出及诊断明显优于常规结肠镜,可以作为一种大肠癌术后内镜随访的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放大内镜下胃良、恶性溃疡小凹形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Olympus GIF-H260Z型电子放大内镜对67例胃溃疡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利用其放大功能观察溃疡周围胃小凹形态改变,并指导内镜下病理组织学的取材.结果 67例病变中55例为良性溃疡,12例为恶性溃疡,周边小凹开口呈F型,其中3例为重叠E型改变.结论 胃溃疡周边小凹形态改变与病灶的良、恶性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NBI-ME)对结直肠病变进行观察,研究NBI-ME内镜技术对发现结直肠新生性病变的优势,以及对结直肠肿瘤性病变判断的精准度.方法 680例患者进行了完整普通肠镜、NBI-ME、色素内镜检查.对新生性病变分别用普通光镜、NBI-ME模式及色素放大方法观察病变表面结构,记录微血管形态(MP)和腺管开口分型(pit),对病变性质的判断结果与病理诊断比较.结果 NBI-ME在385例患者发现新生性病变513个,而普通光镜只检出其中的74.1%(380/51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色素内镜能检出86.0%(441/513),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普通光镜漏检主要为微小病变及平坦型病变.NBI-ME对判断病变肿瘤性或非肿瘤性准确率为94.2%,敏感性90.2%,特异性95.3%,显著高于普通光镜和色素内镜(P〈0.001).结论 NBI-ME内镜技术有利于发现微小病变和平坦型病变,能清晰观察病变表面pit形态结构、微血管形态,对判断病变肿瘤性或非肿瘤的准确率明显比普通内镜和色素内镜高,检查操作时转换模式方便,NBI-ME将成为发现结直肠新生性病变和鉴别是否肿瘤性的更有效的内镜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病变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LST病变患者100例,均行染色放大镜或NBI检查。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ESD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EMR组采用黏膜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ESD组在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及局部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EMR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ESD组平均手术时间较EMR组显著延长,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20mm中,ESD组整块切除率明显高于EMR组,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变﹥20mm中,ESD组整块切除率与完全切除率明显高于EMR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在治疗结直肠LST病变中整块切除率和复发率明显优于EMR,尤其适用于较大直径的病变,现已成为临床治疗结直肠LST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放大内镜下胃溃疡小凹分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下胃良、恶性溃疡小凹形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Olympus GF-H260Z型电子放大内镜对67例胃溃疡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利用其放大功能观察溃疡周围胃小凹形态改变,并指导内镜下病理组织学的取材。结果67例病变中55例为良性溃疡,12例为恶性溃疡,周边小凹开口呈F型,其中3例为重叠E型改变。结论胃溃疡周边小凹形态改变与病灶的良、恶性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