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111例短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经验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1例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腹率2.7%(3/111);手术时间(155±45)min,术中出血量(129±80)ml;淋巴结清扫(12.6±5.8)枚;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65.4±10.1)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5/111);术后住院时间(9.6±2.2)d;随访时间(11.8±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 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保留微创优势的同时降低了手术难度,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与传统开腹根治性手术的围手术期情况,了解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对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69例大于等于8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限期性根治手术,其中26例接受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男13例,女13例,平均(83.91±3.02)岁(80~90岁);43例接受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男29例,女14例,平均(83.70±3.43)岁(80~91岁)。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评估(ASA评分)、术前合并症情况、手术病理分级(Dukes分期)、术中及术后血气分析变化、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间的ASA评分无显著差异(Ⅰ级5:8,Ⅱ级19:32,Ⅲ级2:3,P>0.05),伴随的合并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9/26,73.1%vs.26/43,60.5%,P>0.05)。腹腔镜组术中未出现高碳酸血症。术后24h与72h出现血气分析异常,分别为5人及2人,与开腹组的18人和7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恢复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2.27±0.46)dvs.(3.68±0.58)d](P<0.05);术后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开腹组[(14.55±7.21)dvs.(22.16±18.99)d](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6/26,23.1%vs.18/43,41.9%,P<0.05);两组手术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其中腹腔镜组死亡率3.85%,开腹组手术死亡率4.65%(P>0.05)。结论:8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选择腹腔镜辅助根治术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同时腹腔镜手术不会增加术后死亡率。因此,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对于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LapDisc手助腹腔镜技术完成16例结直肠癌根治术。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0~260分钟,平均180分钟。术中出血50~200ml,平均120ml,术后无死亡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随访6~24月,平均8.8月,未见切口种植复发。结论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降低腹腔镜手术难度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与单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51例手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HALS组)和47例单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LA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术中指标、手术疗效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等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中转开腹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ALS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5.8±21.4)min、(98.7±12.5)ml;L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6.9±32.8)min、(117.4±20.7)ml,HALS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LA组(P0.01);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疗效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恢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中损伤较小且能够达到与单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相同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经蓝碟(LapDisc)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LapDisc手助腹腔镜技术完成2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260min,平均140min。术中出血50~200ml,平均110ml。术后无死亡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随访6~23个月,平均8.6月,未见切口种植复发。结论 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降低标准腹腔镜手术难度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同步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结直肠疾病诊治中心2009年8月—2010年3月实施的6例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同步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83±45)min,术中平均出血(165±70)ml;术后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69.4±10.5)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3.2)d;6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6例均予以化疗并随访至术后30个月,其中1例患者因肿瘤腹腔广泛转移而死亡,其余5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同步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3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辅助组(A组,n=31)与手助腹腔镜组(B组,n=32),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切口满意度。结果:B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量均低于A组(P0.0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A组长(P0.01)。两组术后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1)。B组切口满意度评分低于A组(P0.01)。结论: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手助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降低手术中转率、学习曲线短等优点,但腹腔镜辅助手术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疼痛、切口满意度方面更具优势,在临床应用时应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取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评价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7月完成的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 结果:实施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02例,中转开腹2例(1.96%)。成功完成手术100例,全胃切除术53例,远端胃切除术39例,近端胃切除术8例;联合胆囊切除术4例,联合左肝外叶部分切除术2例,联合胰体尾部分切除+脾切除术1例。平均手术切口长度(6.81±0.29)cm;术中出血量(244.10±117.02)mL;手术时间(172.28±24.02)min;病理检获淋巴结数(17.10±5.70)枚;术后住院时间(10.20±3.84)d。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相关并发症率9%(9/100)。术后随访时间1~12个月,失访率6%(6/100),同时性肝转移3例,异时性淋巴结转移1例,局部复发1例。 结论:手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靠,近期疗效良好,且并不会增加肿瘤在腹腔转移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至2008年4月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术18例及开腹直肠癌前切术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48.06±77.48)min、(180.6±16.9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4.44±46.17)ml、(107.60±79.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淋巴结清除数分别为(11.5±2.75)枚、(11.16±3.02)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4);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0±0.77)d、(4.28±1.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患者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康复快,根治效果达到开腹手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在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多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9.09%,对照组10.87%,两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无病进展生存期(12.5个月vs.9个月)、中位生存期(34.3个月vs.22.7个月)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气腹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5例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均在非气腹腹腔镜下进行操作。结果全组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71.5 15.6)min;手术清除淋巴结(14.1士1.4)个,切除标本长度结肠癌为(23.8士2.3)cm,直肠癌为(19.4士1.5)cm。术后切口感染3例,未发生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非气腹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可达到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常规开腹术后患者疼痛反应及细胞免疫水平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6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组(32例)和开腹组(28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组行常规开腹术。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和T细胞亚群水平等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的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VAS评分及镇痛药使用次数均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的CD3、CD4水平高于开腹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为6.25%(2/32)低于开腹组32.14%(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上,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中创伤小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低,且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和免疫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与传统根治手术疗效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和传统根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比较同一手术组32例腹腔镜和71例传统手术结直肠癌根治病例的出血量、输血人数、手术时间、吗啡用量、术后住院日和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同时观察手术切除肿瘤的大小、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随诊肿瘤的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出血量、输血人数、术后吗啡用量和术后住院日分别为(131±90)ml,3例,(12.7±3.9)mg,(7.6±2.0)d,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腹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2.5±4.3)枚和(11.9±6.4)枚、直肠肿瘤远端切缘分别为(3.1±1.5)f和(2.9±1.0)f,复发率分别为3.1%和2.9%,转移率分别为6.2%和6.0%,死亡率分别为3.1%和4.5%。上述观察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可以达到与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同样的根治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40例学习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彭勃  黎明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10):736-738
目的:探讨外科医师如何尽快掌握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6月我院为40例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分为4组,每组10例,以每10例手术患者为一手术学习曲线阶段,比较各阶段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结果:4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方面无明显差别。手术时间A组(300±20.4)min,1例中转开腹,B组(180±11.5)min,C组(180±21.2)min,D组(130±18.1)min(P<0.001)。术中出血由(100±13.5)ml降至(50±11.5)ml(P<0.05),术后住院天数由18.4d降至14.3d(P<0.05)。4组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约30例后即可达到较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0例结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210例中无一例手术死亡,168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结直肠或结肛吻合术;42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中出血平均70.5 ml;手术时间平均110 m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全部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根治性切除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65.8±23.6)m in,术中平均出血量(163.6±89.3)mL,术后腹腔平均引流量(176.5±56.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3.5 d。手术中无邻近脏器及输尿管损伤,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排尿障碍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全部患者于手术后72 h内下床活动并恢复肠道功能,平均住院时间(7.6±2.3)d。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等优点,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老年患者经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人直肠肿瘤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总结腹腔镜辅助与开放直肠癌根治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患者直肠肿瘤的经验。比较同期21例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与26例开放手术(开腹组)的安全性、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2.3%)显著高于腹腔镜组(14.3%)(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与进食时间分别为(2.9±0.5)d、(3.5±0.3)d,与开腹组(4.2±0.7)d、(5.1±0.6)d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人直肠肿瘤安全有效,对于老年直肠癌患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3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观察组)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胃肠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切除肿瘤直径及切除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出血少、并发症少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其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近期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机体炎症反应的比较。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3年10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于新昌县人民医院诊断为结直肠癌并行根治手术治疗的7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40例(腹腔镜组,n=40),开腹胃癌根治术的38例(开腹组,n=38)。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及住院日)及比较两组病人术前1天、术后1天和3天外周静脉血中炎症反应的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C反应蛋白(CRP)。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显著小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第一次通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日优于开腹组(P0.05);术前1天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的WBC、N、CRP均较术前升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术后1天和3天时腹腔镜组WBC、N、CRP升高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相对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及术后炎症反应轻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各项临床指标的对比研究,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为117例≥60岁结直肠癌患者行肿瘤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A组)55例,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B组)62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一般情况(ASA评分)、手术病理分级(Dukes分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前及术后心肺功能、术中气道压力、酸碱平衡、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标本淋巴结阳性率等围手术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ASA评分、合并症、病理分级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患者心功能指标心脏指数、射血分数、肺功能指标动脉血PaCO2、pH值腹腔镜组均有所增高(P0.05),但术后1d再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道压力腹腔镜组明显增高,可通过麻醉改变呼吸指数调整。腹腔镜组胃肠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术后相应并发症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死亡率、术后淋巴结获取数、阳性率及直肠癌环周切缘阳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具有出血少、康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