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自杀是15~34岁年龄段第1位的重要死亡原因[1].大学生自杀不仅给其家庭造成巨大痛苦和伤害,也是社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对自杀风险进行评估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重要措施,而自杀意念是自杀风险的重要指标,因此了解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是预防自杀的关键环节之一[2].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压力普遍加大,自杀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公共问题和卫生问题.在我国自杀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4%[1].在15~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排列在第1位[2~3].自杀行为包括3个方面:即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从预防角度来讲,自杀意念是干预自杀行为的关键点,是预防自杀行为的起始阶段[4].作者调查了城市及农村居民对自杀的态度、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心理健康状况,为自杀干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自杀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自杀意念是自杀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和危险因素,故监测大学生自杀意念状况,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对预防该人群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随人群特征、时间变化大,迄今为止其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仍不太清楚[1].有学者指出,学业压力是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重要诱因之一[2].而学业压力的产生既可与学习兴趣的缺失、学习技能不当有关,也可以源自曾有的不良学习经历.不同类型的学习问题给个体带来的压力体验不同,其可能采取的应对方式也可产生差异.到底哪些学习问题与自杀意念有关?为了解以上问题,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本研究对1060名大学本科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之间虽然没有必然联系,但它反映了个体某个时期的消极思想动态,是导致自杀行为发生主要心理过程和必然阶段,是自杀死亡的强危险因素[1].防御机制是个体在应付各种挫折情景时,为防止和减轻焦虑等精神压力而采取的一系列习惯性适应行为[2].研究表明,有自杀意念者心理健康水平往往较低,防御机制的使用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3-4].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防御机制特点,为自杀预防与干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杀意念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若干方法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杀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一般认为自杀过程经历:产生自杀意念——制定自杀计划——采取自杀行为3个阶段[1]。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自杀风险评价措施中,自杀意念是一个最重要的评价指标。[2]。因此,对自杀意念进行研究,及早发现自杀意念,并及时对其进行干预,对自杀预防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也应注意到自杀意念流行病学研究中存在诸多方法学问题,如关于自杀意念研究中的操作性定义、判断有无自杀意念的标准尚未统一等,妨碍了自杀意念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笔者现就自杀意念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几个方法学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抑郁在高中生死亡态度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意念是采取自杀行为之前的想法,往往是自杀行为的先兆.据不同的调查,我国中学生自杀意念的检出率在15%~28%之间;影响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因素包括身体状况、电子(网络)游戏时间、饮酒及药物成瘾、学习成绩等外部环境因素,以及抑郁情绪、绝望感、焦虑感等内部心理因素,结合其他以中学生之外的群体为对象的研究,均能发现自杀意念相关的最主要的内部心理因素是抑郁情绪[1-3].  相似文献   

7.
自杀对人类健康已构成重大威胁,同时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损失.据WHO估计2000年全世界有100万人自杀死亡,约有1000万~2000万人自杀未遂,而有自杀意念者更多[1].中国目前已属世界上自杀高发地区,每年自杀死亡人数已达20万,即每3 min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2].1993年我国自杀率为22.2/10万.据预测我国自杀率仍有上升趋势[1,3].因此,重视、研究、预防自杀对社会建设和社会安定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贵阳市城区中年人自杀危险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防止自杀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特设计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8.
唐山市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人格因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人才竞争异常激烈,对于处在激烈的学习竞争和就业竞争中的大学生来说,自杀问题越来越严重,自杀原因越来越复杂化,越来越难以防范.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将自杀行为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1].自杀意念是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者的早期心理活动.我国80年代以来开始探讨自杀问题.自杀是指蓄意采取某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其心理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自杀动机或自杀意念的形成阶段、内心矛盾冲突阶段和行为选择或平静阶段.  相似文献   

9.
王元元  王万荣 《安徽医学》2011,32(11):1899-1901
运用文献复习法探讨了高职高专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比对实际社会支持与领悟社会支持在降低其自杀意念中的不同作用,发现在影响高职高专生自杀意念的各种因素中,领悟社会支持程度高低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培养高职高专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是降低其自杀意念的有效途径之一,对高职高专生的自杀预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抑郁症自杀风险因素及其评估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以期为抑郁症患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借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抑郁症自杀风险因素,用不同的评估方法研究。结果研宄表明,在死于自杀的人中,接近90%的人在他们自杀时表现出精神障碍,而抑郁是最常见的导致自杀的精神障碍,抑郁是重要的预测自杀意念的因素,抑郁会增加个体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结论生存理由影响自杀意念,它是抑郁对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自杀观念又称自杀意念(suicide ideation)是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没有采取实现此目的的外显行动.具有隐蔽性、广泛性、偶发性的特点[1].近十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青春期少年中自杀观念和自杀未遂出现率明显增高,自杀尤其是青春期自杀愈来愈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医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2):157-161
自杀意念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探索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是预防自杀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自杀意念的评估和测量、危险因素、保护性因素及群体差异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自杀意念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杀率高于同龄人,是同龄人的2~4倍,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1].大学生的自杀行为不仅造成了个人及其家庭的重大损失,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大学生出现自杀等严重后果提供一定的依据.为了排除大学生因刚入校适应不良或将分配对未来的担忧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郴州市湘南学院大二本科的学生进行抽样研究,了解在一般本科大学中大学生在普通学校环境下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水平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虐待对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的影响,了解受虐待儿童产生自杀意念的情况.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受虐待儿童和正常儿童各80名进行结构式访谈,并评定死亡概念问卷和自杀意念量表,分析两组之间死亡概念认知水平、认知特点和自杀意念的差异.结果受虐待组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儿童(水平Ⅲ:75.00%vs 88.75%,P<0.05),对死亡特征和死亡外延的认识比对照组差(P<0.01),受虐待组儿童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和自杀意念强度均高于正常儿童[1年内:35.00%vs11.25%,(0.82±0.65)分vs(0.35±0.21)分,P<0.01].结论虐待可对儿童的死亡认知发展过程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使受虐待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识偏离正常,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急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科学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的社会人口学问卷调查表、健康状况问卷(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150名海南省某精神病院急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照料者的自杀意念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5.3%(38/150)。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经济状况、有无慢性病及不同患者病程、有无暴力、住院行为的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受教育程度高、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及患者病程长的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强(OR=3.736、8.868、83.333、42.754,均P<0.05)。结论 急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的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针对上述自杀意念风险较高的人群,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予更多的社会关怀及支持,以最大限度预防自杀。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对某高校1 0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只有22.9%的大学生有明确的生命意义?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检出率为6.0%?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生命价值?生活态度及生活自主三个维度对自杀意念具有预测作用,其中,生命价值维度对自杀意念最具预测力?因此,可利用生命意义感预测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提早进行自杀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针对军人容易掩饰自杀意念这一问题,探究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进而根据危险因素评估军人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方法 使用问卷对海军官兵的抑郁、焦虑、主观睡眠质量、生活满意感、幸福感、自杀意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①抑郁、焦虑、主观睡眠质量、生活满意感和幸福感与自杀意念相关(|r|=0.117~0.285),有自杀意念组和无自杀意念组在父母关系、抑郁、焦虑、主观睡眠质量、生活满意感和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②Logistics回归模型中包含抑郁(P=0.017)、幸福感(P=0.029)二个有效的因子;③幸福感在主观睡眠质量和自杀意念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66.37%。结论 抑郁程度越高、幸福感越低,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越高。主观睡眠质量影响自杀意念的机制也许是其降低了个体的幸福感,进而增加了产生自杀意念的风险。这些危险因素的测量不易引发个体掩饰,而且提示了具体的心理短板,有利于对自杀的早期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8.
姜春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109-2110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损失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排列,将自杀列为中国第四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根据卫生部的死亡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平均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2],200万人自杀未遂[3].自杀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极大的消极影响,但是这一问题才刚刚被认识,本文针对我国的情况对自杀的概念、自杀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自杀的预防做一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倾向与应激、抑郁的关系,为预防心理危机发生,降低自杀危险性提供有效对策.方法 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13)和自编自杀意念调查表对718名低年级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生自杀意念倾向检出率分别为23.7%和36.7%.应激水平高的学生出现自杀意念的危险性是低者的2.40倍;重度抑郁者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性是无者的1.88倍.多因素分析:应激水平高、抑郁程度重的女生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倾向.结论 对应激能力差、抑郁明显的自杀意念学生实施早期有效的学校干预,有利于心理危机和自杀的预防.  相似文献   

20.
低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倾向与应激抑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低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倾向与应激、抑郁的关系,为预防心理危机发生,降低自杀危险性提供有效对策。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13)和自编自杀意念调查表对718名低年级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自杀意念倾向检出率分别为23.7%和36.7%。应激水平高的学生出现自杀意念的危险性是低者的2.40倍;重度抑郁者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性是无者的1.88倍。多因素分析:应激水平高、抑郁程度重的女生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倾向。结论对应激能力差、抑郁明显的自杀意念学生实施早期有效的学校干预,有利于心理危机和自杀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