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由颅脑损伤导致的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有时为小脑)轴突的弥漫性损伤,其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恢复困难.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高压氧治疗并常规治疗48例DAI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常规治疗的DAI患者45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由颅脑损伤导致的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有时为小脑)轴突的弥漫性损伤,其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恢复困难.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高压氧治疗并常规治疗48例DAI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常规治疗的DAI患者45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3.0T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临床诊断为DAI的患者31例,均行常规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及SWI.结果 在31例患者中,SWI能较常规序列上清楚地更多显示脑内微小出血灶.结论 在DAI患者中,SWI可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在诊断DAI和在治疗方案的制订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压氧早期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疗效和机制. 方法 45例DA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高压氧治疗组25例,观察治疗前后颅内压以及GCS评分平均值的变化和预后情况. 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早期颅内压值明显降低,GCS评分平均值曲线抬高,预后良好率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高压氧辅助治疗DAI患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何鹏  陆俊地  杨锦平  蔡泽伟  林铮 《人民军医》2004,47(10):573-574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最严重的原发性弥漫性脑损伤,是引起死亡、植物生存和严重致残的主要原因。1997年1月~2003年9月,我院共收治DAI87例,现就其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7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头部伤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在颅脑损伤死亡患者中占29%~43%。对DAI的发病机制、损伤特点、影像学特征、分型、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于2001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治76例DAI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临床可疑DAI病例行常规TSE、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SWI扫描.结果:SWI可清楚显示18例DAI的颅内异常小出血灶,表现为点状、条索状、类圆形或环形的低信号影,检出率为72%.常规TSE序列检出7例,检出率为28%,FLAIR序列检出12例,检出率为48%,DWI序列检出14例,检出率为56%.结论:SWI能非常敏感地检出外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内小出血灶.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由暴力随着惯性由浅入深向前造成深部结构的脑损伤,导致轴索的不同程度损伤,临床上常表现为较长时间的昏迷[1].有研究表明,在致死性闭合性脑损伤的脑切片中,几乎均可发现DAI的存在[2].我科2002年1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重型DAI患者(Levi改良分级Ⅲ以上、GCS评分<6分)66例,其中自2005年3月开始,我科对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常规行早期呼吸支持,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降低了死亡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40例DAI患者,均行常规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DWI及SWI,对所得数据在工作站用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分析、统计.结果 在40例DAI患者中,磁共振常规序列共发现36个出血灶,在DWI上共发现44个出血灶,在SWI上共发现376个出血灶,GCS评分13~ 15分25例,9~12分11例,≤8分4例,GCS评分较低者其出血灶数较多,且出血灶范围较大者其GCS评分亦较低.结论 在DAI患者中,SWI能较常规序列及DWI上显示更多脑内微小出血灶,GCS评分高低与出血灶数目多少及大小有明显相关性.SWI可为临床早期诊断DAI和在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评估预后中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发性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后植物生存、重残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占颅脑损伤死亡患者的29%~ 43%[1,3]。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小儿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其伤情也有特殊性。但目前对小儿DAI的临床诊治研究报道较少,有待深入探讨。我院于2001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12例小儿DAI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联合DWI和常规MRI对非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常规MRI对非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以及推测非出血性DAI病灶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变化的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和影像证实的非出血性DAI患者的常规MRI和DWI资料,比较两者对非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数目,并测量DWI所发现病灶的ADC值.结果 DWI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序列共发现各期非出血性DAI病灶121个,17例患者中15例胼胝体受累;其中DWI显示病灶但FLAIR显示为阴性的各期病灶总数为47个,而FLAIR显示病灶但DWI显示为阴性的各期病灶总数为25个;非出血性DAI病灶的ADC值可以降低、升高或者无变化.结论 对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非出血性DAI病灶的显示,DWI比FALIR序列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DWI和FALIR可以提高非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率,非出血性DAI病灶的ADC值的升高和降低反映了轴索损伤的程度不同,有助于临床准确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2.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诊断价值与序列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MR各序列成像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价值,优化MRI显示DAI的最佳序列组合.材料和方法对23例DAI患者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T2WI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场回波序列(FE)T2*WI、快速场回波-平面回波(FFE-EPI)T2*WI扫描,比较各种序列对DAI的显示率,分析其信号特征.结果82个病灶中47个为非出血性病灶,FLAIR显示47个,常规序列显示42个,FLAIR序列对非出血性DAI病灶显示多于常规序列.35个为出血性病灶,FE显示35个,常规序列显示21个,FE和FFE-EPI序列对出血性DAI的检出率、对比度明显高于常规序列.结论FLAIR FE或FFE-EPI序列组合可以准确诊断不同类型的DA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发生率、临床症状、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1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比较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组和对照组(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伤后6个月采用GOS评分分析其预后.结果142例患者中生存并成功随访94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16例(17%),且其在GCS评分、昏迷时间、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预后较差(P<0.05),与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密切相关(OR=11.25,95%CI 7.65~16.54).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重,DAI增加其发作风险,此类患者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综合治疗弥慢性轴索损伤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原发性颅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 ,其临床特点是病情危重 ,治疗困难 ,死亡率高。为了探讨高压氧 (HBO)对其疗效的影响 ,我们收集从 1992年 5月~ 1996年 5月和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两组 DAI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发现应用 HBO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结果 ,现报告如下 ,供同道们参考。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76例 ,我们将 1992年 5月~1996年 5月收治的 DAI 36例 ,由于未用 HBO治疗 ,定为对照组 ;而将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DAI 40例 ,由于应用 HBO治疗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拟诊DAI病例常规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和磁共振扩散加权(DWI)及磁敏感加权(SWI)扫描。结果 SWI可清楚显示29例DAI的颅内异常小出血灶,表现为点状、条索状、类圆形或串珠状的低信号影,检出率为72.5%,常规T2WI序列检出率为27.5%(11/40),FLAIR序列检出率为47.5%(19/40),DWI序列检出率为55.0%(22/40)。结论 SWI能非常敏感地检出外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内小出血灶。  相似文献   

16.
对于交通事故导致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CT及常规MRI检查显示的损伤情况不能充分解释临床症状.其中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些患者存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 [1-3].Adams等[4]在1982年将DAI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提出来.DAI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使颅脑产生旋转加速度,即由于外伤后脑组织内部易发生剪应力作用,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损伤.CT及常规MRI检查对DAI不敏感,无法显示脑白质纤维束损伤及细小针尖样小出血灶.目前,功能MRI成像方法如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可以显示在CT及常规MRI上无法显示的病变,明显提高DAI的检出率.因此,笔者就较为常见的几种功能MRI成像技术诊断DAI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应用DWI和ADC预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昏迷时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预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昏迷时间的应用。方法:将57例伤后2h~20d、临床与影像诊断均符合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患者,进行磁共振常规 T1WI、T2WI和DWI检查,在其DWI表观扩散系数图上测定兴趣区ADC值。昏迷时间预测模型的建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预测的昏迷时间与患者实际昏迷的时间非常接近。结论:昏迷时间预测模型可为临床提供昏迷时间预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 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临床诊断和分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6例DAI患者均行3.0 T 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SWI,比较不同序列对DAI腩内病灶的显示率并分析其信号特征,评价SWI在DAI检查、诊断和分级中的作用.结果 各序列显示脑内各部位DAI病灶平均检出数依次为:T1WI (0.327 +0.910)、T2 WI (0.523±1.332)、FLAIR(1.179±2.832)、DWI(1.417±3.579)、SWI (5.340±10.483),其中SWI序列检出DAI病灶的数目最多,共检出DAI出血灶833个,与T1WI、T2WI、FLAIR和DW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42、14.29、15.34、20.36,P<0.001).在SWI表现为斑点状或小结节低信号改变,位于白质及皮髓交界区病灶排列呈甩鞭样或串珠状,具有特征性.在SWI上,38.46%(10/26例)患者为DAI分级Ⅰ级,26.92%(7/26例)患者为DAI分级Ⅱ级,34.62%(9/26例)患者为DAI分级Ⅲ级,DAI分级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之间具有相关性(r=-0.759,P=0.00026),DAI的SWI分级能较好地反映DAI的损伤程度.结论 SWI对DAI出血性病灶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较常规MRI其他序列检出更多、更小病灶,其呈甩鞭样或串珠状排列更能体现DAI的损伤特点,较常规MRI序列更好地对DAI进行分级诊断,为临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 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40例DAI患者,均行常规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DWI及SWI,对所得数据在工作站用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分析、统计。结果在40例DAI患者中,磁共振常规序列共发现36个出血灶,在DWI上共发现44个出血灶,在SWI上共发现376个出血灶,GCS评分13~15分25例,9~12分11例,≤8分4例,GCS评分较低者其出血灶数较多,且出血灶范围较大者其GCS评分亦较低。结论在DAI患者中,SWI能较常规序列及DWI上显示更多脑内微小出血灶,GCS评分高低与出血灶数目多少及大小有明显相关性。SWI可为临床早期诊断DAI和在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评估预后中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分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在颅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诊断中的价值及SWI上病灶数目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21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DAI患者,分别在外伤后15 d内行3.0T MR常规序列(T1WI 、T2WI 和FLAIR)及高分辨SWI序列扫描,并观察患者病灶形态、分布、数目等,对比分析SWI和常规MR序列对DAI病灶显示的敏感性及信号特征,并与哥拉斯哥昏迷计分表(GCS)评分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1例DAI患者中,MRI常规扫描共发现183个病灶,其中T1WI检出32个,T2WI检出65个,FLAIR检出86个;SWI序列共检出467个病灶.DAI出血灶的分布形态在SWI上表现多样,皮髓质交界区的病灶多呈斑点状或串珠状;脑白质和小脑病灶多呈团状或点片状;基底节、脑干病灶多呈斑片或点状.SWI序列发现病灶数量明显多于常规MR(t = -2.210,P< 0.05).SWI显示DAI的病灶数目与患者GCS评分呈负相关(r = -0.849,P<0.05).结论 SWI对脑内微出血灶的检出明显优于常规MRI,并且病灶的数量与患者GCS评分密切相关,对DAI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