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蜂蜇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和解放军第四五二医院自2000年以来行血液净化治疗的47例蜂蛰伤并发MODS患者,按血液净化方式分A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B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比分析两组的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少尿期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液净化开始前的肌酐、APACHEⅡ评分和血液净化治疗48h之APACHEⅡ评分.结果 两组死亡率、血液净化治疗前肌酐、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机械通气时间、少尿期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血液净化治疗48 h之A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相比,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蜂蜇伤并发MODS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心脏术后重症肾衰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恒进  张苗  孙琤  戈海  王东进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0):1327-133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心脏术后重症急性肾衰竭(ARF)的效果和时机选择。方法31例行CBP治疗的重症ARF患者分为生存组(A组)和死亡组(B纽)。观测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氧舍指数(PaO2/FiO2)、肾功能(Cr、BUN)、MOD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比较2组CBP距ARF和尿量〈0.5ml/(Kg·h)时间。结果CBP前B组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CBP后,仅A组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下降;CBP后2组Cr、BUN降低,MAP、PaO2/FiO,升高;B组的CBP距ARF和尿量〈0.5ml/(Kg·h)时间长于A组(P均〈0.05)。结论CBP治疗心脏术后重症ARF是安全有效的,尽早行CBP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必净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疗疗效.方法 将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19例、B组(常规治疗+血必净组)22例、C组[常规治疗+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18例、D组(常规治疗+血必净+ CVVH组)17例,观察四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 h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肌酐、血尿素氮、尿量、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四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四组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肌酐、血尿素氮、尿量、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D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APACHEⅡ评分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例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D组下降更明显,与A、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血液净化方式.方法 将40例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和B组,每组20例.A组患者每周2次常规血液透析加每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B组患者每周2次常规血液透析加每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加两周1次血液灌流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压、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TⅡ)、肾素(RA)水平、甲状旁腺素(PTH)浓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ET、ATⅡ、RA、PTH 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灌流(HP)治疗是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HA330血液灌流(HP)治疗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并已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医院确诊的80例脓毒症伴AK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单纯CVVH治疗,36例)和试验组(CVVH联合HA330HP治疗,44例)。连续治疗3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脏器功能指标和氧合指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结果 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治疗3 d后,试验组炎症因子水平、血清胱抑素C(CysC)和血肌酐(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PaO2/Fi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CVVH治疗较单纯CVVH治疗对脓毒症...  相似文献   

6.
贾志缃 《健康向导》2009,15(3):24-25
血液净化疗法包括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滤过(HDF)、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血浆置换(PP)、血液灌流(HP)、免疫吸附、人工肝、腹膜透析(PD)等。  相似文献   

7.
将某医院急诊科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仅采取常规治疗的28例作为对照组(A组),剩余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加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组(B组)和常规治疗加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胃肠洗消溶液鼻饲治疗组(C组),并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C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上升快、呼吸衰竭、中间综合征发生率低,ICU治疗时间短,死亡率低,且C组疗效优于B组(均P0.05),但C组与B组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治疗3 d、5 d、10 d后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同一治疗时间B组、C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A组(P0.05),C组APACHEⅡ评分低于B组(P0.05)。提示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联合胃肠洗消溶液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比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对比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提升百草枯患者中毒治疗效果,对于患者临床治疗工作实施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保障,且在患者临床治疗控制中,可以为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控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开始时间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9.5-2010.12于本院ICU住院的5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诊断脓毒症后进行血液滤过的时间分为早期血液滤过组(诊断脓毒症48小时内),和晚期血液滤过组(诊断脓毒症后大于48小时).进行不同时段的CBP治疗,观察及统计其对血流动力学、氧合功能、生化指标、住ICU时问及预后的影响.结果:A,B组在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死亡危险性R(%)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从CBP开始治疗10天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死亡危险性R(%)均有明显下降,且A组下降更多,与B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出ICU时,虽然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但SOFA评分、死亡危险性R(%)A组比B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A组较B组人住ICU时间短,亦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血白细胞、血肌酐、尿素氮、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内毒素(LPS)浓度均有降低,但A组降低更明显(P<0.05).CBP对脓毒血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早期(48小时内)介入,可以提高脓毒血症患者的救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大黄治疗急性重度阿维菌素中毒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一般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大黄鼻饲,观察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血压平稳时间、机械通气时问、72h后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组在意识恢复时间、血压平稳时间、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大黄可以有效治疗急性重度阿维菌素中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改善尿毒症瘙痒症状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在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血透患者中,抽取240例有瘙痒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采取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记录3组患者的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微球蛋白和血肌酐,比较这些指标的变化。结果 3种血液净化方式均可使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明显下降(P<0.05);B组和C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及微球蛋白在治疗前后变化明显(P<0.01),且B组和C组患者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在采用血液透析维持治疗的同时,若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或加血液灌流的治疗,皮肤的瘙痒症状可得到有效改善,生活和工作质量也会得以明显的提升,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VVH)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肾脏疾患和非肾脏病危重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CVVH技术治疗41例危重患者,分别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定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结果有好转15例,治愈6例,BUN、Scr、CV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CVVH为救治MODS等危重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适量、足够时间应用CVVH可提高MODS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序贯性血液灌流治疗对急性蜂蜇伤横纹肌溶解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45例群蜂蜇伤出现横纹肌溶解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蜂蜇伤12 h后接受血液灌流,观察组(B组):蜂蜇伤12 h进行早期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蜂蜇伤后48 h、 96 h血液主要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IL-1β,IL-6变化。结果 B组急性肾损伤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也较A组短;患者在蜂蜇伤后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酐、血红蛋白、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清IL-1β、 IL-6水平也均低于A组(P0.05)。结论早期序贯性血液灌流治疗能够减少蜂蛰伤急性肾损伤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血液滤过、腹腔镜下置管引流和丹参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价值。方法30例SAP患者分为两组,A组20例行常规治疗,同时施行血液滤过、腹腔镜下置管引流,应用施他宁和丹参等扩张胰腺微循环药物;B组10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支持治疗,应用抑制胰腺分泌药,如施他宁、胰酶抑制剂及抗生素等),分别观察TNF、IL-6、IL-8、Balthazar CT积分、APACHEⅡ积分。结果A组TNF、IL-6、IL-8、Balthazar CT积分、APACHEⅡ积分较B组显著降低(P<0.05)。病死率A组为15%,B组为30%。结论联合血液滤过、腹腔镜等方法治疗SAP可提高SAP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681-168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间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30例)和对照组(血液透析,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肾素活性(PR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BP、DBP、ATⅡ、PRA、Hcy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SBP、DBP、ATⅡ、PRA、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可控制患者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纯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液净化对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采用单纯血浆置换(PE)进行治疗的1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血浆置换(PE)+血液灌流(HP)+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归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理指标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CRP、SCr、PaO_2/FiO_2及APACHEⅡ评分均比治疗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G、CRP、SCr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PaO_2/FiO_2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PE及PE+HP+CRRT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对于患者生理指标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中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HLSAP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肝损害型毒蕈中毒临床疗效。方法13例毒蕈毒素致肝损害(其中1例并发中毒性心肌炎),在药物治疗同时,13例均联合应用血液透析(HD)加血液灌流(HP)。结果根据病情不同,其中2例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3例行血浆置换(PE),进行抢救治疗,成功率100%。结论根据病情及早选择不同的血液净化治疗,病情恢复快、预后好,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HD)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以血液体外循环为特征之一的治疗技术,迄今已有80多年历史;最近20多年在血液透析基础上逐步发展出一系列血液净化技术,包括:单纯超滤(IUF)、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浆置换(PE)、血液灌流(HP)、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免疫吸附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除去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血液透析仍然是最广泛使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主要用于尿毒症病人的维持性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3种常用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PTH)清除效果。方法对进行维持性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HD+HP)、血液透析滤过组(HDF)和血液透析组(HD)3组。记录单次透析前后的PTH值。结果(HD+HP)组和HDF组治疗前后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患者治疗前后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清除PTH,两者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清除PTH。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化指标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宁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进行心电监护、吸氧、清水洗胃,静脉推注阿托品等常规综合治疗)和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治疗前、治疗72 h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钙蛋白T(c 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水平,以及治疗后的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昏迷至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均缩短,阿托品用量减少;与治疗前比,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与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降低幅度均更大(均P<0.05);研究组患者存活率(66.67%)高于对照组(56.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能够快速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