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常规心电图改变探讨对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24例为RVMI组,未合并RVMI的下壁心肌梗死患者28例作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电图对比分析.结果 RVMI组常规心电图主要改变:87.5%STⅢ↑/STⅡ↑≥1、83%STv2 ↓/STavF ↑≤0.5、75%STy3 ↓/STⅢ↑≤1、91.6%STavL ↑≥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辅助改变:梗死性电轴左偏、高度房室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常规心电图是RVMI简单可靠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选择我院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患者25例为RVMI组,未合并RVMI的下壁心肌梗死(MI)患者2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常规心电图。结果RVMI组STⅢ↑/STⅡ↑≥1、STV2↓/STaVF↑≤0.5、STV3↓/STⅢ≤1、STaVL↓≥1、电轴左偏、高度房室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各项指标检出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TⅢ↑/STⅡ↑≥1、STV2↓/STaVF↑≤0.5、STV3↓/STⅢ≤1、STaVL↓≥1、电轴左偏、高度房室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可作为下壁合并RVMI的参考指征。  相似文献   

3.
梁勇  孙芸芸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1):1253-1254
目的探讨STV3R~V6R↑≥1 mm及STⅢ↑/STⅡ↑≥1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ARV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ARⅥ组26例,其中心电图25例STV3R~V6R↑≥1mm,24例STⅢ↑/STⅡ↑≥1,对照组38例,其中心电图1例STV3R~V6R↑≥1mm,2例STⅢ↑/STⅡ↑≥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STV3R~V6R↑≥1 mm及STⅢ↑/STⅡ↑≥1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STV3R~V6R↑≥1 mm是诊断ARⅥ的主要依据,而STⅢ↑/STⅡ↑≥1可作为诊断ARVI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STV3 R~V6R↑≥ 1mm及STⅢ↑ /STⅡ↑≥ 1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ARV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以探讨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 :ARVI组 2 6例 ,其中心电图 2 5例STV3 R~V6R↑≥ 1mm ,2 4例STⅢ↑ /STⅡ↑≥ 1,对照组3 8例 ,其中心电图 1例STV3 R~V6R↑≥ 1mm ,2例STⅢ↑ /STⅡ↑≥ 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在STV3 R~V6R↑≥ 1mm及STⅢ↑ /STⅡ↑≥ 1间 ,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STV3 R~V6R↑≥ 1mm是诊断ARVI的主要依据 ,而STⅢ↑ /STⅡ↑≥ 1可作为诊断ARVI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25例首次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MI)患者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并加作 V_7~V_9、V_3R~V_7R、CR_3R~CR_7R,发现合并右室梗塞者43例。结果提示:急性下壁或下后壁 MI时,除 STⅢ/Ⅱ>1可作为右室梗塞的诊断依据之一外,STaVL↓/aVF↑≤50%,STV_2+V_3↓/Ⅱ+Ⅲ↑≤50%可作为常规12导联 ECG 诊断右室梗塞的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右心室梗死早期心电图不同导联ST段改变的诊断意义.方法 连续选择2000~2005年首次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住入我院心内科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治资料, 其中91例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重点分析心电图不同导联ST段改变与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以及对急性右心室梗死诊断的意义.结果 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分别为右冠脉(RCA)病变组73例(80%),左回旋支(LCX)病变组18例(20%).显示ST段抬高V4R≥1 mV阳性发生率、抬高程度Ⅲ>Ⅱ导联、ST段下移程度aVL>Ⅰ导联,RCA组明显多于LC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1).结论 利用常规心电图检测不同导联的ST段改变有助于识别梗死相关动脉,可以早期判定急性右室梗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累及右心室或侧后壁时 ,对心电图胸前导联 ST段改变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 1 8例首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下壁导联 ST段抬高幅度与胸前导联 ST段改变均呈负相关 (P均 <0 .0 1 )。在 1 6例同时合并右室梗死的患者中 ,胸前导联 ST段改变幅度〔V2 导联为 (0 .6 3± 1 .82 ) mm〕及与下壁导联 ST段抬高的比值 (V2 / a VF为0 .84± 1 .6 1 )均高于单纯下壁梗死组〔V2 导联为 (0 .35± 1 .6 5 ) m m,V2 / a VF为 0 .2 9± 1 .2 8〕;而 38例同时合并侧后壁梗死的患者胸前导联 ST段压低的幅度〔V2 导联为 (- 1 .2 0± 1 .5 2 ) mm〕及与下壁导联 ST段抬高的比值 (V2 / a VF为 - 0 .33± 1 .1 5 )均低于单纯下壁梗死组 ,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或 P<0 .0 5 )。如去掉累及右室梗死和侧后壁梗死的病例 ,可使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下壁导联与胸前导联 ST段的相关性显著提高 (r=- 0 .797,P<0 .0 1 )。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同时合并右室梗死可使心电图胸前导联 ST段趋于抬高 ;而合并侧后壁梗死则使胸前导联 ST段进一步降低 ,二者呈相反关系。  相似文献   

8.
心电图常规12导联及在胸导联仍是目前诊断在室心肌梗死较简单、可靠的方法。现选择我院1995年6月~1998年6月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演变均符合急性了壁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46例,对其心电图改变与冠脉造影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死的(RVMI)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1.1对象46例患者除外来支阻滞、心包炎和慢性肺部疾患。根据冠脉造影为急性下壁并右室心肌梗死者为RVMI组(18例),急性于壁未合并右室心肌梗死者为对照组(28例)。RVMI组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1~86岁,平均56±10.8岁。1.2方法患者就诊即刻描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76例为右冠状动脉(RCA)闭塞(A组),24例为左回旋支冠状动脉(LCX)闭塞(B组). 结果 心电图ST段抬高STⅢ>STⅡ及ST段压低STAVL>ST I A组显著高于B组(均P<0.05);ST段抬高STⅢ0.1 mV A组显著高于B组(P<0.05);胸前导联V1~6ST段压低患者中,合并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病变的患者显著高于胸前导联V1~6ST段无压低者(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A组[(51±14)%]显著低于B组[(57±10)%](P<0.05);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总的住院病死率6%,均为A组,但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住院病死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者中心源性休克占83.3%. 结论 心电图Ⅲ、Ⅱ、I、AVL、及V4R导联ST段变化能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提示LAD病变,RCA闭塞所致下壁心肌梗死LVEF低于LCX闭塞者,心源性休克为死亡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右心室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WMI)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前瞻性研究92例急性IWMI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入院时心电图V4R-V6R导联ST段是否抬高将患者分为IWMI合并RVMI组(34例)和单纯IWMI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①单纯IWMI患者较IWMI合并RVMI患者有较高的冠心病家族史(P〈0.05)。②IWMI合并RVMI的惠者出现低血压、颈静脉怒张和Kussmaul征的比例明显增加(均为P〈0.01)。③IWMI合并RVMI患者需要更多的容量负荷(P〈0.01)和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维持血压(P〈0.01)。④IWMI合并RVMI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P〈0.05)。结论与单纯IWMI患者比较。IWMI合并RVMI患者冠心病家族史较少,低血压、颈静脉怒张、Kussmaul征均较常见。病死率较高,治疗上更多需要容量负荷和应用正性肌力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单纯性下壁心肌梗塞为对照,探讨右室心肌梗塞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12导联心电图特征.材料与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间诊治的22例右室心肌梗塞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列入研究组,同期48例单纯下壁心肌梗塞患者列入对照组,回顾性观察两组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T段抬高幅度比较,研究组Ⅲ>ⅡI的检出率为90.1%,对照组仅4.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检验特异性为90.1%;ST段在V2导联中压低幅度和aVF导联中抬高幅度的比值比较,研究组≤0.5的患者比例为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比例4.2%,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检验特异性为90%.结论:利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是否合并有右室心肌梗塞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当ST段抬高幅度出现Ⅲ> Ⅱ时,或ST段在V2导联中压低幅度和aVF导联中抬高幅度的比值≤0.5时,均提示较大可能性的右室心肌梗塞发生.  相似文献   

12.
高琴  欧宁  刘品发  张素琴 《临床荟萃》2006,21(15):1095-1096
心电图(ECG)目前仍然是急性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的基石.随着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和相关罪犯血管的关系逐渐被人们熟知.用心电图ST段的偏移早期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罪犯血管更具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原地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Ⅱ、Ⅲ和V1~3导联ST段抬高比值和Ⅰ导联ST段下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罪犯血管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计算心电图Ⅱ、Ⅲ、aVF、ΣQ及ΣST来评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情及预后。方法:对8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详细观察,并做常规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检查。结果:ΣQ≥10mm和ΣST≥5mm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ΣQ<10mm和ΣST<5mm的患者(P<0.01);ΣQ≥10mm和ΣTS≥5mm患者心衰、心源性休克以及住院病死率与ΣQ<10mm和ΣTS<5mm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常规心电图Ⅱ、Ⅲ、aVF导联ΣQ≥10mm和ΣST≥5mm来评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预后是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8导联心电图(18导ECG)诊断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均行常规心电图和18导ECG检查并比较诊断价值。结果综合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28例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42例其他类型心肌梗死。18导ECG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为92. 86%(26/28),其他类型心肌梗死检出率为95. 24%(40/42),常规心电图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和其他类型心肌梗死的检出率分别为67. 86%(19/28)和71. 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18导ECG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高于常规心电图,漏诊率和误诊率低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其他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患者V1~V3 ST段轻度下降、RV1轻度升高、V7~V9 ST段轻度抬高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18导ECG可用于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诊断,可与患者临床症状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相结合,减少误诊、漏诊,提高疾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室壁运动特点,探讨其评价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5例初发确诊AMI患者(AMI组)及4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其中AMI组根据心电图特征分为非ST段抬高型(NSTEMI)亚组和ST段抬高型(STEMI)亚组(包括左室前壁、下壁及右室心肌梗死),比较各组常规超声参数及STI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MI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大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STEMI亚组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右室射血分数(R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壁心肌梗死与下壁心肌梗死患者LVEF比较未见明显差异;STEMI亚组LVEF低于NSTEMI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PSS)、峰值径向应变(RPSS)、峰值环向应变(CPS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STEMI亚组心外膜LPSS及CPSS均高于STEMI亚组,心内膜LPSS及CPS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TEMI亚组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右室LPSS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均显示,整体LPSS与LVEF相关性最好。结论 STI技术可准确评价不同类型AMI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特点,准确检测AMI的受累范围及程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对(ECG)右冠状动脉与左回旋支阻塞的识别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6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根据CAG确定罪犯血管,以12导联体表心电图(部分加做右胸导联)中ST段改变作为判别标准。结果该61例患者中,右冠状动脉(RCA)与左回旋支(LCX)为罪犯血管者分别为51例及10例。ST段改变为以下表现者:Ⅲ↑≥Ⅱ↑,V4R↑≥0·05mv,aVL↓≥0·1mv及V3-4↓,在RCA阻塞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CX阻塞组,识别RCA阻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90%、96%、69%及80%、100%、90%、70%;ST段改变为以下表现者:aVR↓≥0·1mv,I↑,V1-2↓,V5-6↑,在LCX阻塞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CA阻塞组,其识别LCX阻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60%、90%、70%及94%、98%、94%、100%。结论上述心电图ST段改变指标有助于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罪犯血管为RCA抑或LCX的初步判别。  相似文献   

17.
急性右心室梗死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全 《中国综合临床》2000,16(10):732-733
心电图是早期诊断急性右室梗死 (RVMI)的最佳方法 [1 ,2 ]。本文对 RVMI的体表 ECG改变 ,简要综述如下。1  RVMI的常规胸导联 ECG改变   RVMI可引起 V1 ~ V6 ST段抬高 ,多见于 V1 ~V3导联 ,其幅度由 V1 ~ V6 导联逐渐减低 ,但并不出现病理性 Q波。V1ST段抬高≥ 1.0 mm,应疑及合并 RVMI。若出现 V1 的 ST段抬高 ,而同时 V2 有 ST段压低的不协调现象 ,则可能是并发RVMI的重要征象 ,但需除外急性间隔心肌缺血 [2 ]。国内马虹 [3 ]提出 ST段 V2 压低 ,a VF抬高≤ 5 0 % ,是 RVMI的早期表现。当 RVMI严重 ,而左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4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均做心电图检查.并于发病后4周内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42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16例(占38.1%),多支血管病变26例(占61.9%),其中伴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者23例(占88.5%)。11例急性下壁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8例(占72.7%)。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者提示多支血管病变,伴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多提示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右胸头胸导联心电图诊断左心室下壁合并右心室梗死的临床意义,我院急诊科于1997年以来对38例左心室下壁心肌梗死合并16例右心室梗死的病人,应用右胸导联(V3R—V7R、CR4R、MR、EM)右胸头胸导联(HV3R—HV7R)心电图的Q波,分布及ST—T特征性改变情况对比观察,现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3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中合并右心室梗死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1岁)。凡急性左心室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均常规做右胸头胸导联。心电图描记:纸速25mm/s,标准电压10mm/mv,描记常规12导联及右胸导联V3R…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右心室功能参数变化在检测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价值.方法 入组原位心脏移植并于术后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28 例,分为心脏移植术后排异组7 例及非排异组21 例,均经心内膜活检证实;无相关心脏疾病病史,辅助检查均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25 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应用脉冲多普勒记录三尖瓣、肺动脉瓣血流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采集右心室全容积三维图像.结果 排异组、非排异组的左房内径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排异组、非排异组、正常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非排异组、排异组的右心室Tei 指数指标呈递增趋势,排异组右心室Tei指数明显高于非排异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非排异组、排异组的右心室射血分数呈递减的趋势,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与右心室Tei 指数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 =-0.332,P =0.024);右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的局部射血分数无论是排异组还是非排异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排异组右心室流入道的射血分数较非排异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右心室Tei 指数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价右心室整体收缩功能,且有助于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预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