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心电学工作者观察到,冲动传经房室结的过程中,可以折返而发生心房及/或心室回波,表现为房性及/或室性“早搏”,如果折返连续进行,则形成环形运动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之一)。冲动的折返必须有双重传导途径(折返径路的前传支和逆传支),而且这两条径路的电生理特性(特别是应激性和传导性)有所不同。房室结的折返(及环形运动)途径,传统称为房室结双径路,包括快径路和慢径路。迄今为止,此种现象只是通过电生理检查阐明,而尚不能在房室结组织内观察到结构-形态学上的两条传导途径(“束”),所以将其视为“功能性纵向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2.
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内双径路传导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认为 ,整个心脏传导系统均可能产生纵向分离 ,其形成的双径路传导与折返激动以房室结和希氏束最常见[1 ,2]。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虽公认以折返激动为主要原因 ,但其折返径路内的纵向分离和双径路传导现象却少见报道。自1979年Kinoshita[3]首先报道后 ,国内外相继有零星报道[4~12]。现就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内双径路传导的有关心电学问题作一综述。一、概念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内双径路传导现象是指主导心律 (一般为窦性 )的冲动在心室内折返过程中 ,经一条传入支传至心室某一局部 (灶区 ) ,再经因纵向分…  相似文献   

3.
房室间存有二条或以上的传导途径是形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基础,理论上存有二条传导途径可形成二种折返机制,如房室结旁道(AVN-AP)者有顺传型或逆传型折返;房室结双径(DAVNP)者有慢-快型和快-慢型折返,但同一患者有多折返环形成多种PSVT者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4.
希浦系折返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易  杭州市 《心电学杂志》2001,20(3):184-188
某些激动发出时遇一条径路处于单向阻滞状态时 ,即循另一条传导缓慢的径路传导 ,待其折回原处 ,原单向阻滞区已恢复应激性 ,折回的激动得以通过 ,再次激动原来已激动过的部位而形成折返激动 (reentrantbeat)或回波搏动 (echobeat) ,这便是激动的折返现象。不论解剖的或是功能的折返环路 (reentrantcircuit) ,可以存在于心脏的不同部位 ,例如心房内的3条结间束、房室结传导纤维的迷宫样结构、希氏束的电缆样结构及纵向分离、束支及分支、浦肯野纤维网状结构及其末梢与心室连接处、房室交接区连接其旁…  相似文献   

5.
旁道与房室结、希-浦纤维均为房室间径路,只是前者属异常,后者正常而已.如冲动在两条以上的多房室径路间进行连续折返,就会形成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AVRT按其是否经希-浦纤维或旁道下传又有顺向、逆向之分.折返环路的下传支为房室结、希-浦纤维者称顺向型,QRS波呈室上性型,此型占大多数;如折返环路的下传支是旁道则称逆向型,其QRS波宽大畸形,具预激征特征.AVNRT如经旁道向心室传导冲动,便称为旁观者下传,此旁道成了旁观者,QRS波亦有预激特征.  相似文献   

6.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见原因有多种。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为一常见的电生理现象,是房室结内存在着功能性纵行分离的两条不同性能的传导径路,即快径路和慢径路。而房室结双径路1:2传导是由一次窦性激动经房室结双径路同步下传两次激动心室,这种情况连续发生就会导致两倍于心房率的心室率,表现为非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7.
房室结双径(DAVNP)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目前用功能性纵向分离的双径解释其冲动的折返与环形运动是比较圆满的理论,但多年来在房室结区域始终没有找到具体的解剖-组织形态学传导途径以定位这两条径路。本文对24例AVNRT房室结改良术前后房室结前传不应期比较,探讨其电生理机制。方法与资料病例选择 1995年到1998年收住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行射频导管消蚀的24例AVNRT,男11例、女13例,均测出房室结双径(DAVNP)60ms140ms跳跃。方法 经右颈内静脉和右股静脉穿刺分别送电极导管到高位右房、希…  相似文献   

8.
室上性心动过速60%以上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发生机理主要是房室结内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传导速度不一的通道或单向传导阻滞构成的折返途径。由于折返途径循序不同,心动过速发作时可呈现两种不同形式,即所谓慢—快型和快—慢型。前者慢通道为前向支,快通道为逆向支,后者恰以相反的形式折返传导。它们反映在体表心电图和电生理检查也具有不同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慢快型AVNRT:是成人最常见的PSVT,约90%的频率为140~200次/分。通常由一个房性或  相似文献   

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是指源于希氏束以上的一种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一.机制:至今认识到有三种机制即折返激动、自律性增强及触发活动。折返是主要机制,自律性增强者不及5%,而触发活动的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折返的基础是心脏房室间或房室结内存在传导速度不同和不应性不同的途径使激动得以在其中循环反复。神经性、生理性及病理性原因都可以改变组织传导性和应激性,导致折返激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顽固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由于折返机理,异位兴奋灶的自律性增高、后除极电位的触发激动等机制所引起,其中折返机理被认为是最主要的机制。折返的部位可在房审结、房室间异常旁路通道、心房内和窦房结,而以前两者常见。房室结折返是由于房审结内有双(或多)通道,其中快(β)通道传导快但不应期长,慢(α)通道传导慢而不应期  相似文献   

1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一种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一般认为是房室结内存在着两条传导速度、不应期不同的折返环路所致。心动过速时,心房和心室不是折返环路组成部分,因此,可出  相似文献   

12.
植入起搏器患者除具有心脏自身的激动起源和传导途径之外又引入了起搏器这一激动起源和传导途径,这使植入起搏器患者发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的心电学特点表现复杂化。为了准确分析植入起搏器患者发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学特点,除需具有心电学知识外,还需了解患者所植入起搏器的生产厂家、型号、程控参数等。有时植入起搏器患者发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学特点和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相似,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心室起搏不参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折返环的构成,而参与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折返环的构成。  相似文献   

13.
折返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折返径路中文氏及反文氏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折返是指冲动在激动某种心肌传导组织后返回原处并再次激动该处组织的现象。其形成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解剖或功能上的折返环路,(2)折返环路中具有单向阻滞,(3)环路内充分的传导延缓。上述条件缺一不能形成折返。 一、文氏及反文氏现象的诊断标准 由基本激动折返而引起的期前收缩称折返性期前收缩。通常折返激动是沿着同样的途径按同样的速度进行折返并达到同一终点的,说明折返性期前收缩与其前一次激动关系密切,故而期前收缩的偶联间期固定,且其形态也是一致的。如折返传导时间逐渐延长,直  相似文献   

14.
AVNRT是否存在近端共同通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VNRT是否存在近端共同通路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单兆亮,王玉堂综述王思让审校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AVNRT)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产生机理是房室结存在至少两条传导速度与不应期不一致的传导纤维,激动在其间连续折返,便成为AVNRT。...  相似文献   

15.
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由位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处的异位兴奋灶,或由于折返机理——包括窦房结、心房、房室结、房室结旁路或房-室旁路——所引起。最近认识到某些房-室旁路不能从心房传导到心室,故其体表心电图正常,见不到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但在室上性心动过速时,这些隐匿性异常旁路可参与折返环中的从心室到心房的逆向传导,房室结及希氏束则作为前向传导肢。这种继发于隐匿性异常传导途径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用外科切断异常旁路或希氏束而治愈。  相似文献   

16.
心律失常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是心脏冲动的折返。每当一次冲动使心房和心室激动的同时由另一条途径折返并再次激动心房或心室,这种现象称之为折返。单次的折返称为折返搏动,连续的折返则形成折返性心动过速。折返可发生在心脏的许多部位,常见的有窦房结  相似文献   

17.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右束支和左束支(前、后分支)。窦房结与正常冲动的形成有关,而其他结构为冲动由心房序贯传导至心室所必需。在传导时,窦性激动可在这些传导组织的任何部位被阻滞,而产生房室或室内传导障碍。阻滞的重  相似文献   

18.
射频房室结传导改良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表明,射频消融房窒结(AVN)及其周围组织,能选择性破坏AVN折返径路或部分损伤AVN传导功能,达到治疗AVN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保留房室传导之目的。这一技术称为射频房室结传导改良术(radiofrequency  相似文献   

19.
<正>现已明确,呈网状结构的房室交界区,其解剖或功能容易发生分离。当发生横向分离时,房室之间的传导可出现不同水平面的阻滞(双层或多层阻滞),相反,发生纵向分离时,将出现传导速度与不应期长短截然不同的快、慢双径路,甚至多径路。房室结双径路是发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必需的解剖学基础,当在两条径路出现激动的环形运动时将引发室上速。晚近,有学者提出了与房室结双径路相关的另一种室上速,称为双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dual  相似文献   

20.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为射频消融的经典适应证。射频导管消融术已被公认为根治 AVNRT的首选方法 ,成功率达 96 .1%~98.8%。1  AVNRT的电生理特点目前 ,有关房室结的解剖结构、组织学形态以及 AVNRT的折返环路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 ,房室交界区存在解剖上或功能上的两条 (偶有多条 )径路 ,即 α径路 (慢径路 )和 β径路 (快径路 ) ,前者不应期短 ,传导速度慢 ;后者不应期较长 ,传导速度较快。组织学上发现快径路为前上组结周纤维 ,位于Koch三角的顶部 ,邻近房室结致密区 ;慢径路为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