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目的是归纳并总结新型抗抑郁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和安全性,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干预提供参考。抑郁症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成长,可造成自杀等严重不良后果。使用抗抑郁药物是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手段,然而可用于儿童青少年的抗抑郁药物种类较少,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就近十年抗抑郁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试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精神科儿童青少年和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危险因素,认识两类人群自杀危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自杀.方法 采用自制的自杀危险评估表对210例儿童青少年和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在健康状况、焦虑程度、药物副反应、自杀史、人际关系、性格特征方面儿童青少年和老年患者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儿童青少年和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具有不同的特点,需根据不同特点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抗抑郁剂在儿童青少年中的特异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新型抗抑郁剂SSRIs应用现状;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自杀观点与新型抗抑郁剂有关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应用SSRIs可能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自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的389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自杀组171例,非自杀组218例.对两组间的一般情况与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青少年儿童抑郁症伴自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自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15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CV)评分分为A、B组,其中A组为伴随自杀意念,B组为不伴随自杀意念,另选取80例体检正常的青少年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不同组别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分析影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杀倾向的危险因素。结果 (1)A组白细胞介素-6、CC趋化因子配体2、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高于B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2)抑郁症病程、精神病家族史、近期与父母关系、IL-1β水平与BSI-CV评分均为影响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杀倾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表现为血清炎症因子的上升,这类患者出现自杀倾向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首发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左右杏仁核与全脑功能连接特点,并分析异常功能连接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21例门诊和住院首发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患者组,选取20名健康儿童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均接受静息状态功...  相似文献   

7.
背景:青少年抑郁症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会产生长期严重的痛苦,但这种致残状况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目的:比较未经药物的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和匹配的对照者之间的大脑功能静息状态。方法 :使用3T磁共振扫描仪对15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16名对照者进行功能磁共振静息状态扫描。采用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来评估脑功能静息态。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儿童抑郁量表评分的均值(标准差)高于对照组(22.13[9.21]与9.37[5.65])。与对照组相比,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扣带回后部、左颞下回、右颞上回、右岛叶、右侧顶叶和右侧梭状回具有较高的ALFF;而在双侧楔叶、左枕叶和左内侧额叶表现出较低的ALFF。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与大脑多个区域的显著功能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伴自杀未遂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特点。方法 2019 年1 月 至2020 年1 月招募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住院部11~18 岁的66 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 遂的患者(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及75 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不伴自杀未遂的患者(抑郁症不伴自杀未 遂组),通过张贴广告至社会及学校招募70 名健康儿童青少年(健康对照组)。采用贝克抑郁量表对病 例组进行抑郁严重程度评分;使用家庭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3 组对象的家庭 一般情况及家庭功能的七个维度进行调查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 回归方法对儿童青 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与抑郁症不伴 自杀未遂组贝克抑郁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00(28.00,42.00)比34.0(27.00,41.00),Z=1.310, P=0.190]。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情感反应因子[18.00(15.00,19.50)分 比15.00(13.00,17.00),Z=-4.741,P< 0.01]、沟通因子[25.00(22.50,28.00)分比21.00(19.00,23.00)分, Z=-5.310,P< 0.01]、角色因子[31.00(28.00,34.00)分28.00(26.00,30.00)分,Z=-4.434,P< 0.01]、情 感介入因子[16.00(14.00,19.00)分比13.00(12.00,15.00)分,Z=-4.426,P< 0.01]、行为控制因子[22.00 (20.00,23.00)分比20.00(18.00,22.00)分,Z=-3.451,P=0.002]、问题解决因子[15.00(12.00,17.00)分比 13.00(12.00,14.50)分,Z=-3.404,P=0.002]、总体功能[32.00(27.00,35.00)分比25.00(23.00,28.00),Z= -5.337,P<0.001]。情感反应评分高(OR=1.150,95%CI:1.036~1.278,P=0.009)、家庭不和睦(OR=5.912, 95%CI:2.319~15.090,P< 0.01)、健康状况很差(OR=6.360,95%CI:1.964~20.594,P=0.002)、母亲本 科及以上学历(OR=5.392,95%CI:1.539~18.900,P=0.008)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 结论 抑郁伴自杀未遂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较差,且家庭功能差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出 现自杀未遂行为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流行学、临床特点和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是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情感障碍之一,综合国内外研究可见抑郁症对青少年社会功能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3个方面。本文从这3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抑郁症对青少年社会功能的影响,并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评估及其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研究重点在其核心症状的改善,对其社会功能的评估及干预关注甚少。鉴于国内外指南均对抑郁症提出了“功能全面恢复”的治疗目标,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考虑结合社会情境开发适用于我国国情的青少年抑郁症社会功能评估及干预测量工具,从而为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结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流行学、临床特点和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与成人近似,且发作期更长,复发率更高,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青少年抑郁症研究中的运用日益增多,故本文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目的是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相关因素影响效应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方面的文献,从相关概念、评估方法、影响效应、影响机制等方面对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总结了其局限性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通过对抑郁症相关家庭负性环境的认识,为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基因多态(5-HTTLPR)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的关联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对75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基因型分析,并对其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16岁)和成人版(≥16岁)以及自我接纳问卷(sAQ)的测评.结果 携带L等位基因者(I/L和L/S基因型,n=30)EPQ内外向因子分高于不携带L者(S/S基因型,n=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P=0.009).携带L等位基因的患者(n=31)SAQ自我评价因子分高于不携带L者(n=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38).结论 5-HTTLPR多态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质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抑郁症与应激相关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患之一,这一诊断在儿童和青少年的应用已被广泛接受。社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8-7.8%,终生患病率与成人接近,达15-20%。Fombonne等的研究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有患病率上升且发病年龄更小的趋势。青春期抑郁症发作病程长,复发率高达40-70%,且常常给其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带来困难。自杀已经成为15-24岁人群死亡的第三大原因,青少年自杀最大的危险因素是抑郁症。病程越长,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应付方式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应付方式问卷,对30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评.结果 (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宗教道德观等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矛盾性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青少年抑郁症组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青少年抑郁症组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因子与家庭环境中的控制性呈正相关(r=0.42);求助因子与情感表达呈正相关(r=0.41);自责因子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呈负相关(r =-0.48,r =-0.44),与矛盾性呈正相关(r=0.47).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并与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7.
儿童少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46例儿童少年期抑郁症患者,与随机抽取同期出院的49例成人抑郁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儿童少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发病大多有一定诱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症状有情绪不稳、孤僻、幻觉等. 结论:儿童少年期抑郁症有一定特点,易误诊,但基本症状与成人一致.  相似文献   

18.
正常规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欠佳~([1])。有研究~([2])显示焦点解决短程疗法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抑郁,但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焦点解决治疗技术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选取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35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相似文献   

19.
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是一种异构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国外研究显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安全有效。本研究为小样本开放试验,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对象全部研究对象为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科住院或门诊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ICD-10)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父母养育方式和自我接纳与首次发病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方法对52例首次抑郁发作的青少年患者和214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我接纳问卷(SAQ)测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父母更少情感温暖、理解(P<0.01),母亲有更多的拒绝、否认和更少偏爱被试(P<0.05);逐步判别分析显示,母亲的温暖、理解具有统计学判别意义(P<0.01);抑郁症青少年的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显著低于正常青少年(P<0.01)。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和自我接纳程度低与青少年抑郁发病相关;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