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钙增敏剂左西孟旦为新一代强心药物,具有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安全有效,其合成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钙增敏剂左西孟旦为新一代强心药物,具有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安全有效,其合成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4.
新型钙增敏剂左西孟旦对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较好;单用或与地高辛合用对心力衰竭都有一定疗效,口服没有静脉给药疗效明显;用于心脏手术患者可以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对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心肌也有保护作用。钙增敏剂盐酸椒苯酮胺也有心肌保护作用,已经完成127例Ⅰ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有良好的耐受性,但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确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左西孟旦及盐酸椒苯酮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黎建明 《右江医学》2003,31(4):377-37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其发病率高 ,预后差。 80年代以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药物为洋地黄类和利尿剂。现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塑的机制 ,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 ,从而降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住院率。现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一、正性肌力药物   1.洋地黄  90年代完成的洋地黄研究组 (DigiatlisIn vestigationGroup ,DIG)试验[1] 结果表明 ,洋地黄对总死亡发生率的影响为…  相似文献   

6.
钙增敏剂Levosimendan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昕  刘晓惠 《中国医刊》2006,41(3):8-11
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近30年来没有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出现。Levosimendan作为新型药物——钙增敏剂,已被欧洲、南美和亚洲的40多个国家批准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目前多数正性肌力药物通过增加细胞内钙浓度而起到强心作用,Levosimendan不增加细胞内钙浓度,而是增加心肌细胞对细胞内钙的敏感性,增强钙和收缩蛋白的相互作用,使心肌细胞更合理的应用细胞内钙。该药的作用机制是开放ATP依赖的钾通道,因此还有血管舒张作用。Levosimendan的双重作用机制使其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Levosimendan同时还有抗心肌缺血、心肌顿抑的作用。早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应用Levosimendan后血流动力学很快改善,心脏指数升高,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有研究报告Levosimendan的有益作用持续到用药后6个月。  相似文献   

7.
源于植物的复合物洋地黄苷家族有很多成员,目前常用于临床的有口服中效片剂地高辛和速效针剂西地兰.它们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却不增加心肌耗氧量,于200多年前作为正性肌力药物用于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可谓心血管疾病治疗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且可由多种因素诱发或加重,易反复发作,因此在临床中十分常见。目前已成为危及老年患者生命的主要病症之一。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但疗效不一。本院自1993—2003年共收治CHF患者近500例,分别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适当药物,并根据近年来循证治疗前进展调整用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将心衰的常用治疗药物总结为七大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力衰竭伴高血压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彦 《中国医刊》2005,40(10):19-22
高血压是心力衰竭(心衰)的主要病因之一,早期治疗高血压可以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而心力衰竭伴有高血压的治疗与单纯抗高血压治疗有较大区别.抗高血压治疗常常是数种药物合用,伴心力衰竭时最好使用同时可以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药物,例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急症时可以静脉使用硝普钠、α受体阻滞剂、硝酸盐或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标准药物治疗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30例CHF的药物治疗情况,包括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Ang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醛固酮拮抗剂、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治疗剂量。结果各种药物的平均使用率为:硝酸酯类药物为100%,利尿剂为98·1%,ACEI或ARB为85·1%,β-受体阻滞剂为45·7%,醛固酮拮抗剂为93·5%,洋地黄制剂为60·2%,他汀类药物为32·4%。ACEI达目标剂量者占4·2%,β-受体阻滞剂达目标剂量者占1·6%。结论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作为CHF治疗的标准药物,其临床使用率仍不理想,且达到目标剂量者极低,临床工作者应认真学习掌握《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展望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桔抗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临床实践证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已成功地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在降低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和延长生存方面起到有效作用。 2 0 0 0年的HOPE试验已表明 ,ACEI可显著降低高危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然而 ,除ACEI途径外还存在生成血管紧张素Ⅱ (AⅡ )的其他途径 (非A CEI途径 )。在长期应用ACEI的情况下 ,仍可维持一定程度的AⅡ水平。此外。A CEI可增加组织缓激肽水平 ,使某些服用ACEI的患者发生不能忍受的干咳。而AT1受体拮抗剂能阻断所有途径生成的AⅡ对AT1受体的…  相似文献   

12.
依那普利(Enalapril)是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它能降低肺血管阻力,提高心排血量.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我们应用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如何针对基层医院的条件,用比较经济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寻找和发现卓有成效的防治高血压病药物、疗法和措施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我院于2001年1~10月成立了高血压专科门诊,并对此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和分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宁保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4):416-417
目的了解CHF的标准药物治疗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住心内科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86例的药物治疗情况,包括β受体阻滞剂、ACEI、利尿剂、洋地黄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治疗剂量。结果各种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β受体阻滞剂为75.6%,ACEI为81.4%,利尿剂为93.0%,洋地黄制剂为58.1%,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53.5%,他汀类药物为88.4%。ACEI使用达目标剂量者占30.2%,β受体阻滞剂使用达目标剂量者占34.9%,β受体阻滞剂不合理使用者占69.8%。结论β受体阻滞剂、ACEI作为CHF治疗的基础药物,在我院的使用率一般,达到目标剂量者较低,且β受体阻滞剂不合理使用情况较严重。临床医师应不断学习掌握循征医学证据,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由于慢性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患心肌收缩力严重受抑,因而经常采用正性肌力药物治疗。正性肌力药物的短期或长期治疗可使心功能得到改善,因这类药物有心脏的刺激作用,而且能扩张外周血管,但是尽管正性肌力药物能产生有益的血液动力学效果,长期口服治疗并不能使症状和临床状况得到确切的改善,而且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反而增加病死率,严重心衰患的这种有害作用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又与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高血压病从发病机理以至临床防治的研究。近年来,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新型降压药的问世,从根本上改变了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目前WHO推荐用于抗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共分6大类:利尿剂、β1-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α-受体阻滞剂[1]。下面介绍常用6大类抗高血压药的合理选用。1降压药物的作用特点1.1利尿药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三类。近期ALIHAT发表的结果再次证实价格低廉的利尿剂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的地位。但其长期应用会导致不良反应,如电解质紊乱、糖代谢及脂代谢异常及所谓“心脏毒性作用”。长期使用,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诊疗技术的提高,心脏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成为老年人的主要疾患。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表现,我院对2006~2007年收治的70例CHF患者在常规强心、利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开搏通)、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和醛固酮拮  相似文献   

19.
20.
关于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延明 《当代医学》2009,15(1):18-19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症。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使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应该说,无论各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陆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它们最终的发展阶段均是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