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β-环糊精包合薄荷油的方法。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对薄荷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进行了考察,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饱和水溶液法对薄荷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是可行。结论:优选的包合条件为β-环糊精与薄荷油的投料比为6:1,包合温度为50℃,搅拌3h。在此条件下包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邓晶晶  徐娟  吴也  陈俊似  杨凤 《药学实践杂志》2013,31(2):129-130,147
目的比较饱和水溶液法和超声法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方法选用适量薄荷药材,提取薄荷油,分别用饱和水溶液法和超声法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结果与超声法相比,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率和包合物的收率均较高;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饱和水溶液法最佳包合工艺为薄荷油(ml)∶β-环糊精(g)为1∶5、搅拌时间为1 h、包合温度45℃,β-环糊精(g)∶水(ml)为1∶10。结论优选的饱和水溶液法包合工艺合理、结果较好,并且操作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鉴定。方法:利用薄层层析法(TLC)、红外分光光度法(IR)考察艾叶挥发油在被β-环糊精包合前、后的成分变化和包合效果。结果:通过TLC、IR分析结果均显示艾叶挥发油和β-环糊精包合成功,且包合前后艾叶挥发油性质和化学成分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艾叶挥发油能与β-环糊精能形成稳定包合物,且包合过程不影响其成分组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率及收得率测定为评价指标,对影响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因素进行研究,寻找出最佳制备工艺,并用TLC、红外光谱扫描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最佳的制备工艺为薄荷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1∶7;β-环糊精与水的比例:1∶7;搅拌时间75分钟;包合温度40℃.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1∶7;B环糊精与水的比例:1∶7;搅拌时间75分钟;包合温度40℃,为薄荷油包合物最佳制备条件.结论:优选出来的工艺简便、稳定,包合物产率较高,为薄荷油包合物制备工艺提供了最佳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5.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薄荷油的包合率为指标,考察薄荷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β-环糊精与水的比例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并用TLC与IR光谱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薄荷油:β-环糊精为1:8,包合温度为45℃,搅拌时间为2h,β-CD与水的比例为1:10。结论此法可用于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苍术挥发油包合前后的成分与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苍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前后)的成分与含量,共分离出28种组分并鉴定出20种已知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主要成分有苍术素(12.5%),苍术酮(9.3%)和β-按叶醇(14.1%)。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前后成分相同,相对含量有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7.
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何媛  王四旺  吴红 《中国药房》2006,17(4):255-258
目的:制备并鉴定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证实应用包合技术改进桉油剂型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薄层层析法(TLC)、红外光谱法(IR)、紫外分光光度法(UV)及气-质联用法(GC-MS)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考察桉油在加入β-环糊精包合前、后的成分变化和包合效果。结果:TLC、IR、UV分析结果均显示桉油与β-环糊精已形成了稳定的包合物;GC-MS分析结果显示包合前、后桉油的的主要成分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桉油能与β-环糊精形成稳定包合物,且包合过程不影响其成分组成及含量。  相似文献   

8.
β-环糊精包合川芎、当归共有挥发性成分的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芎、当归共有挥发性成分用β-环糊精(-βCD)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包合时间、包合温度、-βCD与XGRE的比例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包合的最佳工艺并对包合物进行了验证。结果:环糊精包合川芎、当归共有挥发性成分的最佳工艺为A3B2C3,即按β-环糊精:XGRE=6∶1的比例包合,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2h。结论:包合物与混合物有明显区别,-βCD与分子囊中的药物已经形成新的物相,包合成分的GC分析显示包结前后无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9.
护肝颗粒中茵陈等挥发油提取和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护肝颗粒中茵陈等挥发油提取和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含量为提取工艺筛选指标;以挥发油转移率、包合物收率为包合工艺评价指标;并通过薄层色谱检测包合前后挥发油成分变化。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条件搭配为:6倍水,浸泡1h,提取6h;β-环糊精包合最佳工艺为:挥发油-β-CD(1:6),50℃包合1h。薄层鉴别表明包合前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基本一致。结论:本法确定的挥发油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工艺可为其生产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颈瘤康贴膏中川芎和薄荷的挥发油提取工艺,以及β-环糊精包合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川芎、薄荷挥发油重量为评价指标,优选其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包合物收率、油转移率为指标,优选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不粉碎,混合提取,加5倍量水,浸泡1 h,加热回流提取6 h。包合适宜用研磨法,β-环糊精与挥发油投料比为4∶1,加6倍量的水,研磨40 min。结论本法确定的最佳提取与包合工艺,可有效地提取与保留该处方的活性成分挥发油,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蔺子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β-环糊精对马蔺子素进行包合从而增加马蔺子素制剂稳定性。方法饱和水溶液法。结果与结论薄层色谱图显示,马蔺子素被环糊精包合前后其成分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500℃-600℃包合物对热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穴贴定喘膏中细辛和辛夷挥发油经β环糊精、HP-β环糊精包合物对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对挥发油进行β-环糊精包合、HP-β环糊精包合处理,采用Franz扩散装置,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油成分,考察β-环糊精、HP-β环糊精包合对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β环糊精包合物的累积透过率优于未包合及HP-β环糊精包合物。结论: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可促进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3.
汤杰 《临床医药实践》2009,(6X):419-420
目的:探讨β-环糊精包合当归、薄荷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优选包合工艺,再以挥发油包合率为评价指标。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挥发油为6:0.5,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3h。结论:挥发油包合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优选萸连止泻丸中吴茱萸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回收率为指标,优化β-环糊精包合工艺。并通过薄层色谱和差示热分析验证包合前后挥发油成分的变化。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4倍量水,浸泡至透心,提取6h;混合挥发油B一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为45℃,包合时间为45min。薄层鉴别显示包合前后挥发油主要成分前后一致。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对清热消炎颗粒剂中薄荷油进行包合的工艺。方法 用正交试验筛选包合的最佳工艺,用X-衍射和差示热扫描(DSC)法验证包合物。结果 确定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比例为0.5 mL:4 g,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2 h;包合物、β-环糊精、物理混合物的X-衍射图谱、差示热扫描图谱有明显的差别。结论 正交试验优选的包合工艺合理、包合率高、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薄荷素油的气相特征图谱共有模式,研究薄荷素油的化学成分。建立同时测定薄荷素油中α-蒎烯,柠檬烯、薄荷酮、薄荷醇、胡薄荷酮、薄荷醋酸酯6种成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GC-MS对薄荷素油中的共有成分进行鉴定。含量测定采用GC内标法,色谱柱:HP-5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以1-辛醇为内标。结果:薄荷素油中的15种共有成分得到鉴定,建立了薄荷素油含11个主要共有峰的气相特征图谱。含量测定中6种主要成分得到良好的分离,在测定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97%以上。结论:特征图谱结合多组分的含量测定,能更好地控制薄荷素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贺殿  贾忠  邵长江  鞠洋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8):1022-1025
目的:优化赭朴九味润燥汤中当归、红花挥发油混合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含量为提取工艺筛选指标;以挥发油转移率、包合物收率为包合工艺评价指标;并通过GC-MS检测包合前后挥发油成分与相对含量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的条件搭配为:8倍水浸泡1h,提取10h,挥发油含量为3.7mg·g-1(n=6,RSD=10.2%);β-环糊精包合最佳工艺为:挥发油-β-环糊精(1∶6),60℃包合1h,挥发油转移率、包合物收率分别为89.9%(n=3,RSD=9.1%)和79.1%(n=3,RSD=1.7%);GC-MS检测包合前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与相对含量基本一致。结论:本法确定的最佳工艺可为该处方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 β环糊精对盐酸黄连素进行包合 ,考察投料比、加水量、时间等因素对包合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试验 ,以盐酸黄连素包合物的苦味口感评价 ,得出 β-环糊精包合盐酸黄连素的最佳工艺条件 :β-环糊精与盐酸黄连素的比例为 8∶1 ,加水量与 β-环糊精加盐酸黄连素的比例为 1 2∶1 ,包合时间为 4 0min。  相似文献   

19.
黄军  马廷升  姚祖福 《中国药师》2006,9(8):726-727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松节油的最佳工艺。方法:超声法制备包合物。以松节油的包合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β-环糊精与松节油的比例为8:1(g:ml),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20 min,为最佳制备工艺,松节油包合前后的成分未发现改变。结论:该制备方法简单、包合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α-蒎烯、樟脑、胡薄荷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挥发油,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α-蒎烯、樟脑和胡薄荷酮浓度分别为0.2273~2.773mg·mL-1、0.1147~1.147mg·mL-1和0.1381~1.381 m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9.42%、98.65%和99.52%。结论:本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a-蒎烯、樟脑、胡薄荷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