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介绍笔者近两年来用腰痛宁胶囊治疗腰肌劳损,腰扭 伤,腰椎增生,腰间盘脱出症等多种腰痛患者67例,取得了痊愈率74.6%,总有效率97.0%的满意疗效。笔者认为,腰痛宁胶囊是治疗腰痛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3.
腰腿痛是指腰背部疼痛而又可能并发一侧或两侧下肢痛的一种综合征。有急慢性之分,慢性病多见于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症、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等;急性病例多见于急性腰扭伤、下肢外伤等。 笔者近几年采用“腰痛宁胶囊”治疗急慢性腰腿痛,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0例均为本所门诊要求药物治疗的病人。年龄在19~66岁。全部病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并到上级市级医院X线及CT检查明确诊断。其中L4、5突出25例,L5S1突出21例,L3、4突出2 相似文献
5.
6.
阎玉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6):55-57
目的 观察痹痛定胶囊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R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痹痛定胶囊每次3颗,每日3次,MTX 7.5mg,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MTX 15mg,每周1次,疗程均为12周,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沉、C2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均值在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痹痛定胶囊联合小剂量MTX治疗RA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综合理疗及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腰痛宁胶囊,每次3~4粒,q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腰痛宁胶囊配合综合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腰痛宁胶囊致严重过敏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4岁,因腰肌劳损腰痛于2008年3月15日晚10时口服腰痛宁胶囊(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070907)4粒,于3月16日凌晨出现脸部红肿,紧接着手、脚及躯体出现红肿,且有出血小点密布,皮肤瘙痒,触之有灼热感.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疾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目前在国内外仍属病因不明的“难治之症”,本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反复发作的全身疾病,以其侵犯关节的方式成为主要特征,早期多呈反复发作的关节肿痛,晚期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和强直,并有骨骼肌的萎缩,其特征是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以手腕、膝、踝和足关节受累最为常见,患者可伴有发热、贫血、皮下结节及淋巴结肿大等关节外表现,血清中可有多种自身抗体,但众多资料表明免疫功能亢进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们用川藏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6例,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甲氨蝶呤10mg,每周1次;治疗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1000mg,tid。两组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方面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RA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青霉胺和低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依那西普(ETA)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收集的56例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每日口服青霉胺300mg+泼尼松10mg,qd,4周后减量为5mg;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ETA,每周皮下注射2次,每次25mg。疗程均为3个月。疗效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评定。结果:治疗6、12周后,对照组与试验组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均有改善,ACR20%改善标准(ACR20)有效率分别为21.4%和46.4%、39.3%和64.3%(P<0.05),进一步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明疾病活动评分(DAS28)的变化,发现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患者DAS28在6周时已出现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部位反应、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反应;对照组主要为皮疹反应。结论:青霉胺和低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依那西普治疗RA安全、有效,且缓解病情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治疗组67例采用中医治疗与对照组67例采用白虎加桂枝汤中成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所有患者完成20天用药。结果两组显效结果为,治疗组总有效率91.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1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使用是安全的,并且副反应发生较轻,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单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沙利度胺治疗,治疗组20例采用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每位患者均总共治疗6个月,每2周记录患者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状况,并用疼痛模拟评分方法来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分,对比分析两组的总治疗有效率和疗效差异。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治疗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于不良反应,对照组20例中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20例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轻微。结论沙利度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明显,联合甲氨蝶呤可改善疗效并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每周两次益赛普25mg注射,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12周;对照组30例,单用MTX治疗12周。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66.7%,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赛普联合MTX治疗与单用MTX相比可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起效迅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有效性,为中药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 相似文献
17.
裘锦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7):626-628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来氟米特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人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活动性RA患者65例,分为联合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均每周给予MTX10~15 mg口服,治疗组每周加用rhTNFR12.5 mg,皮下注射。两组均在治疗开始时联合使用一种非甾体抗炎药。记录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24个月后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血沉和类风湿因子变化;治疗前、治疗24个月后测定患者X线分期和疾病活动评分(DAS28),记录治疗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指标变化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24个月后,治疗组治疗X线分期变化情况进展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rhTNFR:Fc联合MTX治疗RA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五藤冲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观察组50例,观察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口服自拟五藤冲剂,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观察组总有效率81.63%,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压痛关节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晨僵时间、握力、HAQ评分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肿胀关节数、DAS28评分、CRP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VAS评分、ESR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自拟五藤冲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炎性指标,显著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