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例56岁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规律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2个月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血小板计数为185×109/L.术中给予普通肝素,支架植入后用微量注射泵以0.1 μ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替罗非班36 h.输注替罗非班约12h,患者双上肢出现散在瘀斑,血小板计数下降至5×109/L.立即停用替罗非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并给予地塞米松.术后第4天,恢复使用氯吡格雷.术后第5天,恢复阿司匹林.术后第6天,患者瘀斑消失,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水平.考虑患者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是替罗非班所致.  相似文献   

2.
郁秀娟  丁晓梅 《安徽医药》2013,17(1):175-170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Ⅱb/Ⅲa)已经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治疗中,但是目前对于(GPⅡb/Ⅲa)类药物如替罗非班所引起的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并发症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报道近期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内科1例因替罗非班使用所导致的血小板严重减少个案。探讨(GPⅡb/Ⅲa)类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机制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抗血小板新药替罗非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替罗非班是一个非多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它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途径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性心肌梗死等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替罗非班致严重血小板减少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9岁。于2010年6月15日以"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再发5 d,加重3 h"入院。门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3-V6、I、aVL导联ST段压低0.1~0.2 mV,T波倒置;BP85/60 mmHg。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既往史: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及消化道溃疡病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糖尿病STEMI患者急诊PCI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为糖尿病STEMI患者急诊PCI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对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急诊PCI治疗的糖尿病STE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采用不同剂...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患者女性,58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年,加重3小时"于2007年4月13日入院,入院诊断为急性STEMI,既往否认血液病史,药物过敏史,外伤手术史。欲行PCI术前常规化验血小板计数为206×109/L,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100ml(盐酸替罗非班0.005g,氯化钠0.9g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出产),先以  相似文献   

7.
王岩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3):111-114
目的 对比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糖尿病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将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的33例归为A组,将给予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35例归为B...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微粒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行急诊介入手术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给药组(罪犯血管开通前,1~3 min内静脉推注替罗非班10 μg/kg负荷剂量,继以0.15 μg·kg-1·min^-1静脉持续泵入36 h)32例和对照组(未使用替罗非班)30例,分别于替罗非班应用前、应用后10 min抽取冠脉血3 mL;应用替罗非班24 h和停用替罗非班12 h后分别抽取桡动脉血3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微粒的数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结果:替罗非班给药前两组血小板微粒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0 min血小板微粒的水平降至最低(5.1%±2.7% vs 6.7%±3.2%,P=0.04);给药24 h后给药组血小板微粒水平仍低于对照组(5.2%±2.5% vs 6.9%±3.1%,P=0.03);停用12 h后血小板微粒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迅速降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即刻体内的血小板微粒水平,达到迅速抑制活化血小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1例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对该例及检索PubMed、Sinomed,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从建库至2021年1月26日)收集到的相关病例的主要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收治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予静脉溶栓后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替罗非班应用6 h发现血小板减少,停用替罗非班后4 d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本研究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3例,男性10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0.4±12.4)岁;急性冠脉综合征11例,急性脑梗死2例;阿替普酶溶栓后应用替罗非班者1例,单用替罗非班患者2例,联用其他抗栓药物者10例。应用替罗非班至发生血小板减少的中位时间为6.0(2.5,22.3) h;4例为重度血小板减少,9例为极重度血小板减少;13例患者均停用替罗非班,1例予血小板输注,2例静脉输注血小板同时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暂停替罗非班后,血小板平均5(4,6) d后恢复正常。结论 替罗非班相关血小板减少可发生于用药6 h内,停用替罗非班,或酌情对症治疗后,血小板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IS)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治疗的114例P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观察组接受替罗非班、奥扎格雷治疗,对照组接受奥扎格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变化情况等。结果: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2.98%)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P选择素(P-selectin)、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6.22±1.17)分、P-selectin(10.19±2.31)μg·L-1、血小板聚集率(27.98±3.26)%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奥扎格雷是PIS治疗中较为安全且有效的用药方案,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肾功能正常的新月体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功能正常的新月体性IgA肾病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甲泼尼龙冲击后联合应用强的松和环磷酰胺,对照组单独使用强的松,观察两组患者的24h蛋白尿、血尿、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肾功能。结果2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尿、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肾功能在治疗前、治疗8周、治疗12周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1年,2年时2组之间HGB,ALB,肾功能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新月体性IgA肾病应早期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ACEI或ARB联合及单独用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文献,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有关肾功能疗效指标,并对其药物治疗前后的差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2项文献,包括9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显示,与ACEI或ARB单独治疗组的肾功能指标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h尿微量白蛋白和24尿蛋白定量的标准化均数合并效应量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而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之间的血肌酐、尿素氮和电解质则无明显改变。结论:ACEI联合ARB治疗较单独用药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滤过作用,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魏酸哌嗪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2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魏酸哌嗪和黄芪注射液,疗程4周.结果: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和血脂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魏酸哌嗪和黄芪注射液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血脂和微循环,减少尿蛋白的排除,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Lipo PGE1)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糖尿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和治疗组(贝那普利 Lipo PGE1).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UAER.Ser和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AER均显著下降,(P<0.05,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治疗后治疗组Scr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3)治疗后两组BUN、FBG、MPA、TC和TC均无明显变化.结论Lipo PGE1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早期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9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用药组。3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包括饮食控制、稳定运动量、戒烟限酒和生活行为习惯指导等,同时通过肌肉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空腹血糖小于7.0 mmol/L,餐后2 h血糖小于10mmol/L。在此基础上,贝那普利组患者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口服,每日1次;缬沙坦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胶囊80 mg,口服,每日1次;联合用药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用法用量同贝那普利组)+缬沙坦胶囊(用法用量同缬沙坦组)。3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尿蛋白排出量(UAE)、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β2-微球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MAP、UAE、Scr、BUN、UA、Hcy、Cys-C、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MAP、UAE、Scr、BUN、Hcy、Cys-C、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UA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高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项指标贝那普利组与缬沙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可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指标的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高云  岳峰  许娟 《中国药师》2012,15(2):233-234
摘 要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川芎嗪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其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UAE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3周后,UAER、CD62p、CD63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 3个月后UAER水平进一步下降,CD62p、CD63水平略有升高仍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百令胶囊联合川芎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减少尿微量白蛋白,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绞股蓝总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  张建鄂  吴平勇  张庆红 《医药导报》2007,26(11):1291-1294
目的 比较绞股蓝总苷与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脂、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绞股蓝总苷治疗组32例,缬沙坦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 例。所有患者均继续使用原降血糖、降血压药物治疗。绞股蓝总苷治疗组给予绞股蓝总苷片口服,每次60 mg,tid;缬沙坦治疗组给予缬沙坦口服,每次80 mg,qd;对照组不给予其他治疗。疗程均为24 周。分别于治疗开始后第0,4,8,12,24周收集血、尿标本,检测治疗前后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LDL C)、高密度脂蛋白(HDL 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和尿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结果 治疗4周后,绞股蓝总苷治疗组和缬沙坦治疗组UAER出现下降趋势,随治疗时间延长UAER持续降低。治疗24周后,绞股蓝总苷治疗组和缬沙坦治疗组UAER、SCr、BUN、UA、尿TGF β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治疗24周后,绞股蓝总苷治疗组血脂明显改善,CH、TG、LDL C明显下降(均P<0.01==,HDL C升高(P<0.01=;缬沙坦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有变化,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绞股蓝总苷可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疗效与缬沙坦相当。股蓝总苷还具有显著改善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欣  蒋文勇  刘倩  于黔 《中国药房》2012,(9):806-808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橄榄油)、干预组(骨化三醇0.03μg·kg-1·d-1),每组8只,后2组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建模成功后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检测24h尿蛋白,然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含量及肾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细胞外基质(ECM)重要成分纤维连接蛋白(FN)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肾小管和小管间质损伤进行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干预组24h尿蛋白、BUN、Scr及α-SMA和FN蛋白、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24h尿蛋白、Scr及α-SMA和FN蛋白、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肾小管和小管间质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3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α-SMA、FN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轻肾小管间质的ECM沉积,进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圣苗  陈肖蓉 《中国药师》2015,(11):1935-1937
摘 要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大量组。各组均给予基础治疗,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大量组分别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辛伐他汀10,20,40 mg·d-1。4周后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RP、ICAM-1、IL-1β)和肾功能指标(BUN、Cr、UAER、24hUpro、Uβ2-MG)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大量组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低量组、常量组和大量组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4组IL-1β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4组BUN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Cr、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辛伐他汀各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常量组和大量组低于低量组(P<0.05);治疗后辛伐他汀各剂量组24 h Upro、U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且常量组和大量组Uβ2 MG水平低于低量组治疗后(P<0.05),大量组低于常量组治疗后(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从炎症因子和肾功能指标两个方面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大剂量辛伐他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