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谭明格  向秀伍 《中国药房》2010,(36):3411-341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89例初治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应用"2H3R3Z3E3(S3/)4H3R3"方案抗结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结果:治疗组在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9.7%、67.5%(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显著改善初治菌阳性肺结核患者的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效果。方法:226例结核病短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4例与对照组112例,在应用抗结核药的同时治疗组全程服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对照组服用肌苷、肝太乐,观察时间均为3~6个月。比较2组肝损害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出现肝损害6例(5.3%),对照组出现肝损害29例(25.9%),2组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抗结核药致肝损害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机制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的预防作用。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1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在抗结核治疗同时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而对照组在抗结核治疗同时予以肝太乐治疗。结果对照组肝损害的发生率为2445%,而治疗组仅为163%,差异非常显著(P<0001);肝损害发生后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水平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水平降低,与治疗前及肝功能正常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肝脏损害与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有关,且其可消耗体内的抗氧化物质。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显著降低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杨贵发  苏振静  戚超群  于伟 《中国药房》2007,18(26):2038-2039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抗结核药肝损害患者按出现肝损害先后分组,前73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后85例为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程均为2~4wk,保肝同时继续抗结核药治疗。结果:治疗4wk,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0.6%、45.2%(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6.5%、76.7%(P<0.01),治疗组在症状缓解程度和恢复肝功能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肝损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宁家辉  霍大浪 《中国药房》2009,(27):2143-214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结核药所致肝损害患者75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8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给予香丹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37例,给予门冬氨酸钾镁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4周。测定肝功能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67.57%(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香丹注射液可用于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春芳 《中国药房》2010,(28):2633-263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时并发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2例)仅予以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肝损害的疗效。结果:2周后,治疗组肝功能各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明显,总有效率达95.3%,与对照组(78.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对HBsAg( )患者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112例住院HBsAg( )初治浸润型肺结核随机分为两组,均以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于强化期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出现肝损害时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结果治疗组62例,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增高10例(16.1%),经停肝损药物后转氨酶降至正常.对照组50例,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增高19例(38.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19例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后,11例转氨酶降至正常,8例无效,经停肝损药物后转氨酶降至正常.肝损发生前后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无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HBsAg( )患者抗结核治疗中预防性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但与出现肝损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无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90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应用抗结核药物的基础上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抗结核药物.观察2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情况及肝损害的处理方法.结果 治疗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10.9%低于对照组的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抗结核保肝治疗中,保护肝细胞,减少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李斌  张伟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99-200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174例由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均停用抗结核治疗药物,在护肝治疗基础上分别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组)和甘草酸二铵(对照组)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肝损害情况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8%,对照组67.4%(P<0.01).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有很好的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葵花护肝片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31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护肝片组)78例、B组(谷胱甘肽组)72例、C组(肝泰乐组)81例,在抗结核治疗最初3个月,A组加用葵花护肝片,B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C组加用肝泰乐。结果:A、B、C组3个月内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1.5%,9.7%和25.9%,A组与B组比较P>0.05,C组分别与A组、B组比较P<0.05。肝损害发生后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增高,与治疗前及无肝损害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肝损害与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有关,应用葵花护肝片能显著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脂肪肝(Fattyliver)和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的发生机理。方法:选取200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抗结核治疗前、后进行肝功能、血脂监测,治疗前、后均行肝区CT扫描。结果:抗结核治疗后脂肪肝发生率为28.OO%(56/200),DILl的发生率为32.00%(64/200)。血清ALT、AS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ALT在治疗后的第1、2、3个月、AST在治疗后的第1、2、3、4个月升高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I。一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其中TG在治疗后的第2、3、4个月,LDL—C在第3、4个月,apoB在第1、2、3、4、5个月升高最为明显(均P〈0.01)。血清ALT、AST升高均与TO、apoB、HDL—C、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抗结核治疗中脂肪肝的形成提示DILI已发生。加强肝功能、血脂指标的监测可减少、减轻DILI的发生,防止脂肪肝形成,保证抗结核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沙倩萍  ;裴文萱 《中国药房》2014,(36):3417-3419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明片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12滴/次,4次/d+维生素E片30 mg/次,口服,3次/d+维生素C片0.3 g/次,口服,3次/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明片5片/次,口服,3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分布,晶体混浊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晶体混浊明显吸收、部分吸收眼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好转眼数均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明片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较单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细胞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两组,治疗纽45例采用每日甘利欣150mg、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脉滴注;对照组45例仅用甘利欣150mg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同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肝炎肝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学苗  赵欣  任秀华 《中国药房》2011,(34):3218-3220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化疗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第1周期化疗后出现Ⅱ°药物性肝损伤且经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的恶性肿瘤患者94例,在进行第2周期化疗的同时,应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治疗组,47例)或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2g(对照组,47例)进行预防性保肝治疗,均为1次/d,疗程2周。肝损伤<Ⅱ°者为有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9%、55.3%(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别为(20.8±9.4)、(35.4±7.1)U·L-(1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于化疗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AIDS/TB)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收治的70例AIDS/TB患者(病例组)和98例单纯结核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开始抗结核治疗后2个月内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导致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中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有16例,占22.8%,对照组中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有12例,占1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11,P=0.069)。另外,两组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出现时间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AIDS可能不是抗结核治疗强化期肝功能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其与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亦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商品名:阿拓莫兰)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甘利欣)、维生素等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拓莫兰1.2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疗程30天。观察症状、体征及治疗前后监测肝功指标。结果: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也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阿拓莫兰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能维护肝细胞膜稳定性,可作为病毒性肝炎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文献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ENTRAL),收集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临床研究证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改善总有效率[RR:1.36,95%CI(1.16,1.59),P=0.0002]、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MO=-34.55,95%CI(-39.17,-29.93),P〈0.00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D:-34.62,95%CI(-40.7l,-28.53),P〈0.00001]、总胆红素[MD:-18.57,95%CI(-31.40,-5.75),P:0.005]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较好,但由于纳入的研究样本量较少,降低了结论的可靠性,需要通过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