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四川省重灾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还波及到甘肃、陕西省的部分地区。汶川大地震造成4624万人受灾、374008人受伤、17398人失踪、69181人遇难。川西、川北的高山、高原的特殊地形使得抗震救灾难度无法想象,酷夏大量人员伤亡给震后的灾民及在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军民、志愿者等救援人员在心理上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因而灾后心理重建与灾后生产恢复一样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心理工作者在灾区有效地开展心理重建工作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08,19(20):1542-1542
2008年6月30日,卫生部在陕西省汉中市召开陕、甘两省灾后恢复重建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提出,各级政府要在大卫生的框架下考虑卫生系统重建的问题,恢复重建工作要坚持实用、适用原则,卫生基础设施作为公共设施的组成部分在恢复重建中应得到优先保障,反对搞攀比,更反对铺张浪费;在对口支援中,还要注意加强对受援方的人员培训,加大智力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中理县卫生防疫的经验,为地震活跃带地区的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针对汶川地震后重灾区理县存在的城市环境污染及次生危害问题,采取如下对策:①科学实施现场消毒和杀虫;②突击开展环境卫生整治;③经常进行环境设施维护;④及时排除防疫化学药品的危险隐患。结果:有效地改善了灾后居民安置环境的卫生质量,避免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结论:有效整治环境卫生及排除次生危害隐患不仅可以缓解消毒、杀虫工作的压力,还可使居民生活环境更加美化、安全,在灾后城市卫生防疫工作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中理县卫牛防疫的经验,为地震活跃带地区的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针对汶川地震后重灾区理县存在的城市环境污染及次生危害问题,采取如下对策:①科学实施现场消毒和杀虫;②突击开展环境卫生整治;③经常进行环境设施维护;④及时排除防疫化学药品的危险隐患.结果:有效地改善了灾后居民安置环境的卫生质量,避免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结论:有效整治环境卫生及排除次生危害隐患不仅可以缓解消毒、杀虫工作的压力,还可使居民生活环境更加美化、安全.在灾后城市卫生防疫工作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中理县卫牛防疫的经验,为地震活跃带地区的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针对汶川地震后重灾区理县存在的城市环境污染及次生危害问题,采取如下对策:①科学实施现场消毒和杀虫;②突击开展环境卫生整治;③经常进行环境设施维护;④及时排除防疫化学药品的危险隐患.结果:有效地改善了灾后居民安置环境的卫生质量,避免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结论:有效整治环境卫生及排除次生危害隐患不仅可以缓解消毒、杀虫工作的压力,还可使居民生活环境更加美化、安全.在灾后城市卫生防疫工作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8—05—12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级特大地震。为减少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全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抗震救灾,整个灾区从事卫生防疫的专业人员有16112人。沈阳军区野战卫生防疫队配置在灾区之一茂县实施灾后的卫生防疫,负责9个乡镇的卫生防疫保障,到目前为止,确保了大震之后无重大疫情出现。  相似文献   

7.
<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地震后,灾区人民的困难时刻牵动着本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心,为了支持灾区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8.
2010年"4.14"玉树地震发生后,解放军255医院抽组野战方舱医院于4月19日23时30分到达玉树县结古镇,接替县人民医院职能,担负伤员救治和人民群众、救灾部队官兵、地方援建人员日常医疗保障双重任务,成为灾区第一个展开救治的野战方舱医院、第一个成系统规模的全科医院、第一个灾后医疗重建签约医院。方舱医院充分发挥汶川抗震医疗救援经验,重点在医德医风建设、核心制度落实、医疗安全管理方面下工夫,成功抢救首例重症肺水肿合并脑水肿的地方援建人员,创造了玉树灾区原地抢救危重高原病的奇迹,实现了玉树灾区眼部外伤精细外科手术零突破,在灾后紧急救治和恢复重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刊特开辟高原抗震医疗救援专栏,将野战方舱医院机动、保障、执行医疗救援工作做一总结,以期为今后执行类似任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后过渡期的疾病控制工作措施,保障灾区群众健康。方法根据地震灾区过渡期卫生防疫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总结出重点落实的6项防疫措施:①摸底调查,制定灾区防疫工作计划。②大力开展卫生宣教,让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③搞好环境卫生,认真开展消杀灭等工作。④进行水质检验,确保饮水安全。⑤加强重点疾病的监测防控,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⑥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防止发生食源性疾病。采取上述措施后,灾区无传染病暴发流行,无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结论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对于预防地震灾后传染病的流行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0,(20):1909-1909
<正>本刊讯2010年4月28日,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率卫生部规财司、医政司有关负责人,赴玉树调研医疗卫生系统灾后重建工作,并慰问了青海鼠疫防控工作队以及在当地参加灾  相似文献   

11.
卫生部紧急部署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工作5月12日深夜,卫生部紧急召开党组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和国务院抗震救灾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工作。卫生部要求,全国卫生系统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紧急动员起来,将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地震灾区卫生部门立即组  相似文献   

12.
四川汶川地区发生"5.12"地震灾害后,绵阳市中心医院是距离特重灾区北川县最近的惟一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起了灾区伤员,特别是危重伤员的抢救工作。我院累计救治伤员1912人,收治伤员1557人次,其中重伤919人,输血265人次,占收治伤员17%。地震后,卫生部立即从全国各地血液中心调了大量的血液到我市,保证了伤员临床用血,使伤员得到了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08,19(23):1766-1766
本刊讯2008午7月20-26日,由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围儿童牲金会及联合国人口基金等机构组成的联合考察组赴陕西、甘肃地震灾区考察,并与当地卫生部门商讨卫生系统重建合作事宜。  相似文献   

14.
我们是第一个在映秀镇展开救治的医疗队,地震在带来硬伤害的同时,也对灾害群众的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后续的自助自救和灾后重建带来阻碍.另外,救援官兵绝大部分是冒雨徒步翻山越岭赶往灾区,到达后立即投入了紧急抢险救灾和医疗救助,体力和精力严重耗损,对灾区惨状和遇难者遗体的目睹使得部分官兵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15.
我们是第一个在映秀镇展开救治的医疗队,地震在带来硬伤害的同时,也对灾害群众的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后续的自助自救和灾后重建带来阻碍.另外,救援官兵绝大部分是冒雨徒步翻山越岭赶往灾区,到达后立即投入了紧急抢险救灾和医疗救助,体力和精力严重耗损,对灾区惨状和遇难者遗体的目睹使得部分官兵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汶川地震后灾区民众的常见疾病与用药需求状况.方法:对北京军区总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在都江堰市向峨乡的药品发放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并由此分析出地震后灾区易发生的疾病.结果:地震后灾区主要需要的药品有抗感染药、感冒药、外用药、胃肠道用药等.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地震灾害后灾区民众的用药需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建立了地震灾民安置点,部分安置点设立了集体食堂(包括学校食堂).怎样确保安置点集体食堂的卫生安全,是我们卫生监督部门遇到的新问题.我们既要按照<食品卫生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法规规范这些安置点食堂,又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安置点食堂的具体困难问题;既要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又要有可操作性.根据全力服务于抗震救灾的原则,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卫生监督服务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8.
汶川大地震后,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积极响应中央决定,对灾区恢复食品药品监管等重建工作作出了周密的安排,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笔者试就如何把握和做好灾区恢复重建工作谈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圣林 《首都医药》2008,15(11):7-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纷纷向受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特别是首都各医疗单位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更是情系灾区.心系灾民。北京的各大医院纷纷派出医疗队紧急奔赴地震灾区实施救援和医疗服务。《首都医药》通过《心系汶川》栏目连线在地震灾区参加救援和从事后勤保障的人员,通过他们的视角为读者展示求援现场感人至深的一幕幕。  相似文献   

20.
写在卷首     
《世界临床药物》2008,29(7):1-1
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震区灾后重建工作启动后,国家成立了专门的重建规划组,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为妇女权益工作的民间组织和个人,提交并发表了<关注灾区妇女的需求与权利>建议书,恳请有关部门在赈灾和重建工作中保障妇女儿童的权益.灾后保护弱势人群,这是重建工作的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