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集我院药库2009-2011年中药注射剂相关信息,采用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9-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金额分别是1160.40、1526.93、1692.73万元,2010年增幅31.59%,2011年增幅10.86%。3年内,中药注射剂年销售金额占当年全部中成药总销售金额的份额维持在30%左右,抗肿瘤药年销售金额增幅最大,接近8%。消癌平注射液年销售金额3年均排名第1,分别是212.34、296.33、369.34万元。DDDs较大的主要是活血类中药注射剂;而抗肿瘤药则相反。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总体较合理,但抗肿瘤类需要适当控制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HIS数据库中提取2001—2009年相关药品数据,对中药注射剂剂的种类、用量、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9年共使用了50种中药注射剂,剂型以小容量注射液为主,抗肿瘤药物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分别占全部中药注射剂用量的61.8%和33.9%。有7种药品已经连续使用9年,使用时间长的药品用药金额也较大。结论: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占了全部中成药的近半数,用药品种数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且集中集在抗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辅助用药两类。在用药品种只有少数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09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种类、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呈明显上升趋势,丹红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和DDDs居前列。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增长迅速。必须加强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方法以医院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记录的2005—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相关数据为依据,统计分析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结果中药注射剂5年的用药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105.54%,162.54%,146.97%,172.53%,其中舒血宁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等用药金额成倍增长,丹参注射液DDDs在5年中均列前2名。结论医院中药注射剂品种多,应用量增长迅速,应用范围广,但存在部分过度使用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本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法,对本院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金额、品种、用药频度(DDDs)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本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品种逐年增加,用药金额呈上升趋势,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种类、药品销售金额所占比例较为稳定。心脑血管疾病中药注射剂使用品种、销售金额和DDDs均居临床使用之首位。结论:加强临床用药督导检查,做好医务人员培训工作,引进药品时严格遴选,积极宣传合理用药知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7.
2010年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与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共使用4大类30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以理血剂为主,其余依次为清热剂、补益剂、开窍剂。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趋势符合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传统的优势,但部分中药注射剂存在过度使用现象,应关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李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9):74-75
目的 分析2009-2011年医院住院部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9-2011住院部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医院中药注射剂品种数目无太大的变化,活血化瘀类药在用药金额上占了很大的构成比,其DDDs排序均稳居首位,日费用比较合理.结论 中药注射剂用量逐年增加,应用日益广泛,尤以心脑血管系统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增加最为明显,仍应加强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与评价,以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10.
11.
我院209例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成因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3-2012年上报的209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9例患者中有63例>7080岁患者发生ADR,占30.14%;最易引发ADR的药品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抗肿瘤的中药注射剂;ADR损害类型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共98例,占46.89%;新的一般ADR 65例,新的严重ADR 2例。结论:中药注射剂致ADR与用药人群、患者体质、用药剂量、溶媒选择、联合用药、静脉滴速等有关。临床应加强辨证论治、合理用药,以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我院21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2006年3月-2011年12月ADR监测小组收集并上报的218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按年龄、性别、ADR发生时间、引起ADR的药品类别和品种、ADR涉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218例ADR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占37.16%);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分别占48.62%、51.38%);ADR通常发生于给药后5~30min内(占56.88%);引起ADR的主要药物品种为清热解毒类(占47.25%);ADR涉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1.74%),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20.64%)。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和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加,其中销售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14.82%和25.34%,DDDs年增长率分别达12.05%和26.30%;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DDDs在各年度排序位居首位;痰热清注射剂DDDs增长最快,2013年位居首位;参麦注射剂与苦碟子注射剂各年度DDDs均位于前3位;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DDC较高,其中以康莱特注射剂最高。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基本合理且呈不断增长趋势,但部分中药注射剂可能存在过度使用,应加强其合理使用的监管,确保其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6~2008年中药注射剂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DDDs及其排序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DDDs呈逐年增长态势,尤其是祛瘀剂、肿瘤用药两大类。其中,祛瘀剂的用药金额占每年中药注射剂总金额比例分别为57.3%、59.4%和55.9%。用药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同步性较差。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安全性再评价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品种数基本稳定,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稳居首位,且构成比均在50%以上;单品种中,销售金额和DDDs排名前10位的也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为主。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应加强对其安全性、有效性的监测,促进其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赵智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9):772-773
目的:了解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我院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处方12627张,常用药品6种: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mg/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1mg/支、0.5rng/支)、盐酸吗啡注射液(10mg/支)、硫酸吗啡控释片(30mg/片)、磷酸可待因片(30mg/片),其中使用频率最多的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使用数量最多的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结论:我院手术中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是合理的,但用于癌症镇痛的麻醉药品的使用不尽合理,建议采用多种方法,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成瘾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查阅本院2006年9月所有出院病历,通过DDDs、DDC、DUI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部分中药注射剂在用法、用量上是合理的。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存在没有依据辨证施治原则选用及有过度应用情况,应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