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新荣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077-207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1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晚间顿服,1次/d,连服1月。观察两组的疗效、TC、TG、LDL.C的含量改变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1.2%,有效率90.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3.5%和77.6%。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TC、TG以及LDL—C的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沈展 《河北医药》2011,33(23):3565-3566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和血脂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u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8例U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2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分析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2组治疗前hs-CRP、IL-6、TG、TC、LDL-C、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s-CRP及IL-6治疗2周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TG、TC、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无显著变化(P〉0.05)。Hs-CRP、IL-6与血脂水平均无相关性(r=0.203,P〉0.05;r=0.31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UA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可能通过独立于其降脂作用之外的抗炎症作用发挥对UA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中生 《海峡药学》2012,24(4):199-20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连续治疗2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及血脂水平进行分析,同时计算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hs-CRP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C、TG、LDL-C显著下降(P<0.05),HDL-C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67% VS 71.23%,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和hs-CRP炎症因子水平,从而使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抽取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单号)和对照组(双号),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控制血糖、冠心病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心肌功能指标、血脂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2%,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818,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658,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TnT、CK、CK-MB水平分别为(10.6±8.4)ng/ml、(105.7±34.4)U/L、(20.3±5.1)U/L,均低于对照组的(15.1±8.2)ng/ml、(180.5±28.8)U/L、(38.4±4.6)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及血脂水平,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炎性因子及心功能变化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P<0.05);2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P)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血脂及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108例UP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于入院12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和20mg/d,连续使用4周。结果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治疗4周时血浆中TC、TG、LDL-C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组,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hs-CR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明显减轻UP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明显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影响。方法 对住院确诊为UA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别入选: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但不接受他汀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岐化物酶的变化。结果 两组血脂水平下降的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升高血清一氧化氮浓度(4.5±1.6)vs(5.6±1.9),超氧化物岐化酶浓度(106±12)vs(123±15),降低丙二醛浓度(2.7±1.3)vs(1.9±0.9)。结论 UA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可改善一氧化氮等参与血管舒缩功能的血管活性物质浓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心肌供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70例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酌情给予降颅内压、控制血压及血糖、营养脑细胞、止血以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次20mg,1日1次,连用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治疗2周后,血浆hs-CRP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阿托伐他汀组下降的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71,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安全有效,能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作用,从而减少脑出血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U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每晚10mg口服,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的变化。结果经用药后治疗组血清CRP水平及血脂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R〈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UA患者血清CRP及血脂水平,具有抗炎、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焦玲 《河南医药信息》2010,(9):39-40,42
目的评价早期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2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吸氧、应用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传统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病例在发病24h之内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以后每晚10mg睡前口服;氯吡格雷75mg早晨1次顿服,连用6个月,入院24h及治疗后8周抽空腹静脉血测定TC、LDL—C、HDL—C、hs—CRP,同时观察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TC、LDL—C、hs—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及心源性猝死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趋势及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患者合适的他汀剂量。方法:本研究入选188例择期冠脉介入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1;B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1;C组6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d^-1。观察围手术期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生物标记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结果:3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6天后检测血脂各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术前服用阿托伐他汀3天后生物标记物即有下降(P<0.05);3组患者PCI术后12小时生物标记物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1);3组患者术后3天生物标记物较术后12小时有明显降低(P<0.01),且C组患者降低程度更大(P<0.01)。结论:冠脉介入术可造成血管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此炎症反应,并不依赖调节血脂作用,剂量为40 mg·d^-1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盐酸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住院号单双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倍它乐克、单硝酸异山梨醇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盐酸曲美他嗪20mg/d,每日3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10mg/d,睡前口服。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控制情况及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探讨炎症急性期标志物对不稳型性心绞痛的预后意义。方法 用散射比浊法测定了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C反应蛋白,并同时检测了肌酸磷酸激酶、心肌肌钙蛋白T。结果入院后第1日所有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醇和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均正常;61.5%患者的C反应蛋白≥5.0 mg/L,其中15例发生心绞痛,1例猝死,9例需冠脉再通。在10名C反应蛋白<5.0mg/L的患者中,未发生猝死及心肌梗塞,仅1名需冠脉再通。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预后不良,并提示炎症是本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UAP患者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例已确诊的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用药3个月后比较其疗效、血清hs—CRP水平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及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提高UAP的疗效,显著降低hs—CRP水平,具有较强的调脂作用,是用于治疗UAP较理想的药物之一,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江文艳  宋巧凤 《中国药房》2012,(16):1519-15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体检发现的120例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均分为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并进行12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性治疗。观察3组患者血脂及血压的变化及各组不良反应。结果:在改善血脂方面,常规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血压方面,常规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血压较对照组略有下降,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有效降脂的同时,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血压,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水飞蓟宾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4)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联合用药组(n=45)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每日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加服水飞蓟宾70mg/次,每天3次,疗程均为8周,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情况,对心功能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用药组组总有效率91.9%(57/62),对照组总有效率77.6%(45/5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疗程结束后复查时,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水飞蓟宾联用能够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脂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90例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于每日晚饭后顿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d-(1T1组)、20mg·d-(1T2组)和40mg·d-(1T3组),3组均连续口服12周。服药前和服药后6、12周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和骨密度(BMD)。结果:3组治疗后TC、TG、LDL均明显降低,HDL明显增高(P<0.05);并且3组间同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前、后反映骨代谢的指标ALP无明显变化;反映骨转换与形成的指标BGP治疗后均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T3组BGP同期高于T2组,T2组BGP同期高于T1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12周后BMD均明显增加(P<0.05),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在发挥调脂作用的同时,还能使患者BMD得到改善,且疗效呈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