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25例伴有晕厥症状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住院转归情况.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北京医院确诊的289例PTE患者,按照是否伴有晕厥症状分为晕厥组和无晕厥组,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危险度分级、治疗情况和住院转归情况.结果 晕厥组25例,占所有PTE患者的8.7%,其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62.0±14.0)岁.晕厥组和无晕厥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危险因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晕厥组中心悸和发绀发生率高于无晕厥组(分别是36.0% vs 13.3%和24.0% vs 9.5%,P=0.002、0.030);心电图检查中,SⅠQⅢTⅢ表现的比例较无晕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 vs 2.9%,P=0.001);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右心室前后径/左心室前后径>0.6的比例较无晕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 vs 27.3%,P=0.034);晕厥组主肺动脉及肺动脉干受累的比例高于无晕厥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0% vs 29.8%,X2=5.34,P=0.021);晕厥组高、中危患者的比例要显著高于无晕厥组(76.0% vs 32.6%,X2=18.60,P<0.001).两组的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 vs 9.8%,X2=0.12,P=0.730),但晕厥组死于PTE的比例较无晕厥组高(12.0% vs 2.6%,X2=5.87,P=0.015).结论 伴有晕厥症状的PTE患者常累及主肺动脉和肺动脉干,伴有右心功能不全,疾病危险程度更为严重,可能是疾病预后不佳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以晕厥就诊的肺血栓栓塞症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合并晕厥时的临床表现及疾病严重度判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08年12月以晕厥就诊的12例急性PTE患者临床特点,心脏超声、CT肺动脉造影检查,治疗后14d~20d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12例出现晕厥的急性PTE患者中以大面积PTE为主,CT肺动脉造影(CTPA)显示,PTE伴晕厥者有75%累及中央肺动脉。结论 PTE伴晕厥者多有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右心功能障碍,肺血管堵塞面积较大,容易发生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3.
肺血栓栓塞症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栓塞 (pulmonaryembolism ,PE)的栓子包括血栓、脂肪、羊水、空气等。虽近年来 ,PE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其误诊率、漏诊率和病死率有所下降。但由于PE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其误诊率、漏诊率仍较高 ,应给予足够重视。本文就我院 1986~ 2 0 0 0年确诊的近 2 0 0例肺栓塞患者的误诊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并对其中一些在诊断上较为疑难的病例作简要分析 ,希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 1997年前我院肺栓塞误诊率高达 70 % ,1998年以来 ,我院加强对广大医生进行肺栓塞的普及教育 ,误诊率降至 19% ,而被误诊的患者于 3~ 7d内也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吴大玮 《山东医药》2002,42(19):66-66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PTE)在欧美国家是一种常见病 ,美国估计每年约 70万患者 ,每年约有 5~ 2 0万人死于 PTE,居全部死因的第三位。以往认为 PTE在我国是少见病 ,但近年来一系列的临床和尸体解剖资料证实 ,我国 PTE并非少见 ,关键问题是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严重不足。 1997~ 199  相似文献   

5.
王庆良  谢富波 《山东医药》2002,42(19):70-71
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PTE)的一种微创、见效快、并发症少的方法 ,尤其是对于肺动脉主干及大面积PTE患者 ,通过对血栓抽吸、搅碎及较小剂量的溶栓药物可获得非常满意的疗效。本治疗过程包括肺动脉取栓、局部溶栓。与全身溶栓比较 ,介入治疗的优点是用药剂量小 ,出血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均玲  吴大玮 《山东医药》2002,42(19):67-69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漏诊及误诊率较高.临床中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1 急性心肌梗死 PTE栓塞面积较大时,患者可出现重度呼吸困难,剧烈胸痛甚至血压下降,心电图表现酷似心肌梗死,血清酶学也可升高.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有基础冠心病患者中,其胸痛的性质剧烈、持久,可伴有休克症状,但一般不伴有呼吸困难,其心电图呈特征性演变过程,超声心动图往往示左室扩大、左室节段性运动不良、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肌钙蛋白T(TnT)或肌钙蛋白I(TnI)明显升高.PTE发病年龄范围较广,患者有PTE的高危因素,常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以劳力性呼吸困难显著,心电图改变呈一过性,常表现为SⅠQⅢTⅢ或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前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一般1~2周明显好转或消失,超声心动图示右室扩大、右室壁运动减弱、心室间隔左移、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反流等征象,LVEF一般正常;也可伴有TnT(或TnI)升高,但不如急性心肌梗死明显,必要时可行强化CT、MRA或选择性动脉造影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血栓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利用99mTc 硫胶体 (99mTc SC)制备放射性血栓栓子 ,建立犬肺血栓栓塞症 (PTE)模型 ,观察体内血栓动态演变情况 ,以及溶栓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应用99mTc SC加入人全血中制备放射性血栓 ,通过洗脱实验等方法评价核素在血栓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动物实验采用自体放射性栓子经犬的股静脉注入建立的PTE模型 ,对模型显像观察 14h ,利用核医学的感兴趣区 (ROI)技术以及离体方法测定栓子的自发溶栓率。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 :放射性栓子经浸泡洗脱 ,不易将99mTc SC从血栓中析出 ;核素在血栓中的分布较均匀。利用ROI技术测定模型的自发溶栓率为 (6 2± 4 0 ) % ,离体方法为 (6 0± 2 7) %。结论 99mTc SC在血栓中很稳定 ,分布较均匀 ;应用这种放射性栓子可建立观察溶栓效果的急性PTE模型  相似文献   

8.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当代溶栓疗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的治疗有数种方法可供选择 ,如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等。最佳方法的选择要高度个体化 ,主要决定于栓塞面积的大小、血流动力学状态、基础疾病、原心肺功能状态、年龄、并发症和合并症以及每种疗法本身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等。若溶栓治疗是最佳的选择 ,则应进行审慎的评估 ,并认真做好溶栓治疗各项的准备。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肺栓塞是同一疾病过程的两种表现 ,因此 ,溶栓治疗也必须遵循这一概念 ,始终要考虑这两方面治疗的需要 ,做全面的评估和观察。一、溶栓疗法的概况溶栓治疗早在 196 4、1…  相似文献   

9.
程兆忠 《山东医药》2002,42(19):69-70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治疗目的是抢救生命、稳定病情;溶解血栓,疏通血管;防止进展为慢性PTE.急性期主要是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以纠正右心功能不全、低血压、低氧血症,止痛和抗心律失常.当内科治疗难以奏效时应选择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 1 抗凝治疗 1.1 肝素标准的普通肝素是一种硫酸酯粘多糖,分子量3000~30000,平均15000.肝素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起作用,后者是一种酶,通过抑制凝血酶因子Ⅱa、Ⅹa、Ⅸa、Ⅺa、Ⅻa,促进ATⅢ构形变化,提高其活性100倍到1000倍,预防附加血栓的形成,使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机制溶解已形成的血块.但肝素不能直接溶解已存在的血栓.肝素的作用迅速,具有防止栓塞发展和再发的作用,可预防静脉血栓的延伸,促进人体纤溶机制溶解已存在的血栓,还可抑制血栓引起的神经体液分泌.肝素的最大副作用是出血,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高血压、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急性期等忌用肝素;近期(2周内)大手术、外伤、需行活组织检查时则慎用或不用肝素,严重肝肾疾病时肝素用量应减少.肝素持续静脉泵入比间歇静脉注射发生出血的机会少.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 ,17岁。因咳嗽、左胸痛、发热 1周于 1997年 5月 13日入院。患者近 2年来月经周期不准 ,且经量或多或少 ,伴有血块。查体 :体温 37 7℃ ,脉搏 10 0次 /min ,呼吸 2 2次 /min ,血压 90 / 6 8mmHg(1mmHg =0 133kPa)。体形消瘦 ,无气急、紫绀 ,左下肺呼吸音偏低 ,余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心音稍低 ,心律 10 0次 /min ,律齐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无心包摩擦音。白细胞 2 1 8× 10 9/L ,中性粒细胞0 6 6 ,淋巴细胞 0 34 ,胸片后前位示 :两下肺淡密度斑片状模糊阴影 ,左肋膈角模糊 (图 1)。胸部B超示…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选取我院1998年3月~2003年10月住院的70岁以上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34例,分为两组,一组为发病至确诊并施治时间在14天内的21例,另一组为发病至确诊并施治时间超过14天的1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比较发病至确诊并施治时间在14天内和超过14天的临床疗效。结果34例患者均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初诊时误诊率为44%,发病至确诊并施治时间在14天内的经溶栓抗凝治疗显效率为57%,总有效率为81%。超过14天的显效率为31%,总有效率为69%,两组患者显效率分别为57%、3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要掌握老年肺血栓栓塞的易患因素,及早确诊,治疗以溶栓抗凝为主,发病至确诊并施治时间在14天内的疗效显著,超过14天的疗效减低,但仍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288例心电图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表现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全国多中心明确诊断的288例PTE患者分为大面积及次大面积组(A组)136例,非大面积组(B组)152例,其中男168例,女120例,年龄25~82岁,平均(55±14)岁.A组使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B组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内观察患者心电图的表现,分析各段各种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及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SⅠ QⅢ TⅢ最高发生率为A组32.4%,B组21.7%,QⅢ波型:A组达69.1%,B组56.6%;TⅢ波型:A组63.2%,B组43.4%,SⅠ TⅢ波型:A组40.7%,B组25.7%,改变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时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胸前导联Tv1倒置A组达77.8%,B组52.0%,Tv1-Tv5倒置依次变浅或消失,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各导联及各时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VR SV5振幅呈规律性递减趋势;电轴左偏A组最高发生率47.1%、B组3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轴右偏A组为16.2%,B组为1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PTE患者心电图波型异常改变有较高发生率,对急性PTE患者的早期初步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肺血栓栓塞是指血栓从静脉或右侧心腔流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我国目前缺乏肺栓塞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和重视,该病的患病率和疾病构成比有显著增加的趋势,肺栓塞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常见心血管疾病[1].近年来,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该病的诊治进展作一个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不断提高临床医师对肺血栓栓塞的认识,便于及早治疗,减少误诊及漏诊,对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对收治的44例肺血栓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了肺血栓栓塞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只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能明显提高该病的确诊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中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致炎细胞因子(cytokine,CK)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loism,APTE)中的作用。方法:APTE组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21~78岁,平均(55.3±14.3)岁;对照组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23~77岁,平均(54.6±15.2)岁。于溶栓前、溶栓后即刻,2h,8h和24h测IL-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TE组IL-8明显增高(P<0.001),并于溶栓后即刻和8h2次出现高峰,8h达最高峰值逐渐降低,至24h基本恢复溶栓前水平。结论:APTE可能引起IL-8介导的炎症、易栓反应,造成急性肺损伤,提示溶栓后继续抗凝、抗炎等干预治疗,并同时注意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OPD所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肺血栓栓塞(PTE)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COPD所致肺心病合并PTE与单纯的COPD所致慢性肺心病40例进行对比。结果 肺心病合并肺栓塞组顽固性右心衰的发生率高、肺动脉压明显升高;氧分压明显下降,与单纯肺心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诊断COPD所致慢性肺心病时,遇有难于解释的顽固性右心衰、高肺动脉压及低氧血症时应警惕合并PTE,尽快作胸部CT肺动脉造影或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IPA)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Despite the a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 the prevalence of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at autopsy has not changed over 3 decades. When patients survive long enough to have a diagnosis of massive PTE and start receiving treatment, the outlook is considered to be moderately good. However, the diagnosis is often difficult to obtain and is frequently missed. We hypothesize that mortality of acute PTE is reduced by early diagnosis. Eighty-five patients with acute PTE with circulatory failure who survived 1 h after the onset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arly Dx group consisted of the patients whose disease was diagnosed as acute PTE within 24 h of the onset, and the Late Dx group included patients whose disease was not diagnosed within 24 h of onset, or died without clinical diagnosis between 1 and 24 h after the onset. Overall mortal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 in the Early Dx group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Late Dx group (21.6% vs 67.6%, P < 0.0001).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a reduction in in-hospital mortality was associated with early diagnosis (odds ratio for in-hospital death, 0.09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03–0.33).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suggested that early diagnosis might favorably affect the in-hospital clinical outcome of hemodynamically unstable patients with acute PTE. Received: March 14, 2002 / Accepted: June 21, 2002 Correspondence to M. Nakamura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素抗凝治疗肺血栓栓塞 (PTE)症时 ,尽快达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值在4 5~ 90s区间 (简称达标 )的个体维持剂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 4 2例接受肝素持续静脉点滴法抗凝治疗的PTE病人的临床资料 ;观察 72h内个体肝素用量及达标状况 ;比较达标组与未达标组 ,超标组肝素用量的差异及出血发生率 ;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4 2例PTE患者中达标 31例 ,占 73 8%。达标者每人每日肝素平均剂量为 2 182 1u ,所用肝素维持量中位数为 12 9u·kg- 1 ·h- 1 。超标组出血副作用的发生率高于达标组 ,2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反应值 (溶栓或负荷量肝素治疗后即刻APTT值与基础APTT的比值 )与肝素用量呈反比关系。结论 :肝素维持量个体差异大。达标组所需肝素量中位数低于国外推荐剂量 (18u·kg- 1 ·h- 1 )。发病危险因素及病程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无家族遗传倾向及恶性肿瘤疾病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若治疗反应值 >1 5 ,推荐首选肝素维持剂量为 13u·kg- 1 ·h- 1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急性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并分析预后相关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TE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79.9%)、胸闷(64.1%)、咳嗽(41.6%)等。仅39.1%的患者首诊诊断为PTE。修订的Wells评分标准可以提高PTE首诊疑诊率,严重指数评分(sPESI)可预测患者预后。结论:PTE的首诊诊断率较低,联合应用Wells评分标准对疑似患者进行评分,可以提高患者的PTE首诊诊断率,及时指导治疗;而采用sPESI危险分层能更准确评估患者死亡风险,有利于对预后的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