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国有个民间故事,叫做“皇帝长了驴耳朵”。长了驴耳朵的皇帝只让理发师知道他的秘密,并命令理发师发誓不要把秘密泄露出去,否则小命难保。日子久了,理发师觉得把这秘密压在心中好难受,几乎让他发狂。然而,他又不敢对外  相似文献   

2.
有个童话.皇帝长着一双驴耳朵,只有皇帝本人与理发师知道这个秘密。皇帝警告理发师千万不准对别人讲。当理发师忍耐了相当长的时间后,他觉得再忍下去实在是痛苦,可如果不遵守誓言的话.就有被杀头的危险。为了摆脱这一痛苦.他在地上挖了一个洞,然后对着地洞大声喊了好几遍”皇帝长的是驴耳朵”。  相似文献   

3.
笑话六则     
正刮胡子一天,有个调皮的男孩学着大人的模样来到一间理发店,要求刮胡子。理发师让他在理发椅子上坐下,并在他脸上涂了肥皂水,便跟别人闲扯去了。那个男孩等得不耐烦了,叫了起来:"理发师先生,你什么时候给我刮胡子呀?""我在等你的胡子长出来哩!"理发师答道。  相似文献   

4.
饿最好吃     
什么最好吃?这是皇帝们总在思考的问题.隋文帝为此特别写了一个告示,向广大臣民征求答案.有个要饭的叫詹鼠,把榜揭了.皇帝问他,你知道什么最好吃么? 詹鼠只答了一个字:"饿". 他带着皇帝满大街转悠,把皇帝饿得前胸贴后背.最后给皇帝一张葱油烙饼吃,皇帝吃美了,回来就封了个"詹王".  相似文献   

5.
理发半价在英国,我第一次在住家附近小镇上理发,是儿子领我去的,他跟女理发师说好,并付了9英镑的费用。之后,头发慢慢地长了,我寻思再理发自己去,故提前让儿媳把理发要求写在一个纸条上,以备不时之需。有一天,我去小镇散步,在理发店门前望里瞅,见理发的人甚少,我就推门进去了。女理发师示意让我一旁坐下等候。过了不长时间,女理发师招呼我过去。我走到理发椅旁没有急着坐  相似文献   

6.
驴和总裁     
一个城里男孩凯尼移居到了乡下,从一个农民那里花100元买了一头驴,这个农民同意第二天把驴带来给他。第二天,农民来找凯尼说:"对不起,小伙子,我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那头驴死了。"凯尼回答:"好吧,你把钱还给我就行了!"  相似文献   

7.
在日益繁重、竞争激烈的工作生活里,试问有多少男人真能够挺住?数不清的工作计划开始劈头盖脸向他压来的时候.当工作的压力让他无比苦闷的时候,当他觉得人生就是应付一个又一个压力的时候……他可能会逐渐变得消极,变得脾气暴躁,甚至身为妻子的你也时常成为他发泄的“出气筒”。怎么办?实,作为妻子的你除了要盘算家里的财政支出,尽力帮助丈夫绘制事业蓝图外,还应该精心管理好他的健康,趁工作的间隙把他送进“减压舱”轻松一下,适时地替他赶走压力。  相似文献   

8.
男人在职场上往往很理性,待人客气,彬彬有礼,可是,一回到家里就原形毕露,甚至把外面受的气统统发泄出来。邻居的小孩每次看见他爸还在楼下停车,就会大声对妈妈通风报信说:"老妈,老板回来了!"觉得好奇,便问孩子母亲,为什么孩子叫爸爸"老板"呢?她笑了:"因为他回来老‘板’着一张脸,所以简称‘老板’!"  相似文献   

9.
活给自己看     
小时候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上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死?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把那瘦驴压死?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用棍子扛着。经过一座桥时,驴子因为不舒服,挣扎了下来,结果掉到河里淹死了。你看,如何对待驴子这件小事,由于没主见,一味听信他人的话,弄得自己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但现实生活中这样…  相似文献   

10.
笑话     
<正>站票小明因公出差,上高铁后发现一位大妈坐了他的座位。他想委婉地解决问题,于是就走过去说:"大姐,我不认识字,麻烦您帮我看一下我票上的座位在哪个位置。"那位大妈瞟了小明一眼,悠悠地说:"兄弟,你这是站票啊,站哪儿都行。"首席理发师小强去街头一个小理发店里剪头发。理发师给他围好布后,问道:"要首席理发师给你剪吗?剪得更好!"小强想了想,说:"那就叫首席剪吧!"只见理发师进里屋后,换了一身礼服,戴了一副眼镜,出来对小强恭恭敬敬地说:"您好,我是首席理  相似文献   

11.
正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耳廓长、耳垂大是"福相"。中医有"耳诊",认为耳朵大是"先天足"的表现,果真如此吗?所谓"先天足"的"耳相",到底有没有依据?"耳诊"又是怎么回事?我们的耳朵到底隐藏着什么健康秘密?今天就为您揭秘。耳廓长、耳垂大是"长寿耳"特征?有报道称,一项针对50名8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调查发现,他们的耳朵都有两个特征:耳廓长、耳  相似文献   

12.
阿爽 《婚育与健康》2010,(9X):15-15
<正>有人说,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小朋友之间便开始有了"小秘密"。两个小家伙在一起,你趴在我耳朵上给我说句悄悄话,我再给你耳语几句,然后两人一起哈哈大笑,仿佛掌握了世界上最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或者互相对视点点头,好像刚刚做了一个非常严肃的不能让别人知道的约定。这种悄悄话造成的神秘感让孩子们很受用。当然,宝贝和妈妈之间也经常会有悄悄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三月三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世界爱耳日".大家都知道我们耳朵的主要功能是听力,当然还有维持平衡的功能.如果听力下降,人们很快会联想到是耳朵出了毛病.那么我们常见有哪些耳朵的疾病能影响人们的听力呢?而我们又如何来预防这些疾病使我们的"耳聪目明"保持更长久呢?  相似文献   

14.
开心乐园     
万荣笑话爸,回人常说:犟死驴!驴犟死!有个人买了头小叫驴,也真够犟的了,第一次拉到地里调活,死活调不顺。没办法,只得让他爸紧紧拉着小叫驴在前头走,他在后头掌着犁。犁到地脚头,他说:“爸,停!”他爸就牵住驴停下来。他提起犁拐说。“爸,回!”他爸就牵着驴返回头。他提着犁扭回头插上犁,又说:“爸,走!”他爸就牵着驴开始再往前走。就这样一犁到地脚头,他就叫“爸停”、“爸回”、“爸走”。后  相似文献   

15.
钟科 《大众健康》2002,(8):27-27
有些孩子不愿吃饭,尽管家长想尽了办法,甚至又哄又吓,却仍是不能解决孩子怎样才能吃饭香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吃饭香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讲个故事。从前,有一个皇帝,他在宫中吃香的,喝辣的,享尽了人间美味。时间长了,在老百姓眼中很好吃的东西,他吃着也无味了。这时,国中发生了兵变,他只能落荒逃难。有一天,他逃到一个偏僻山村,农妇送给他一盘用土豆和豆角炖的菜,主食是玉米面窝窝头,他竟吃得津津有味,似乎从来没吃过这样的好东西。临行前,他还让农妇再做点这样的饭菜,要路上带着,完全没有了做皇帝的威严与派头。  相似文献   

16.
有些宝宝一出生就自带"耳洞",让新手爸妈心里直打鼓:耳朵怎会,有个洞?部分地方将其称为"耳仓",认为是福兆,表示孩子长大后会升官发财. 这显然是迷信. 这种"耳洞",学名叫先天性耳前瘘管. 天生耳洞,是遗传病 宝宝的"耳洞",其实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学名叫先天性耳前瘘管. 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如果发育成耳朵的部分出现异常,耳前皮肤就会遗留一个小空隙,称为瘘管. 瘘管藏于皮下,内端封闭,可能是直通通的一条,也可能如树根般盘根错节.  相似文献   

17.
大家都知道冬至和大年初一吃饺子的习俗,但是否知道,饺子的发明人是张仲景呢?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让他的弟子们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百姓.他还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祛寒娇耳汤".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相似文献   

18.
有一片荒废了很久的沙滩.一天,来了一个农夫,他四处奔走,没有发现水源,最后,他失望地摇头叹息:"这儿种不了庄稼."不久,来了一个挖煤的人.他走遍了沙滩的东南西北,用了很多器具,竟然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煤矿.那位农夫听说了挖煤人的收获,很是不服气,问妻子说:"我怎么没发现地下的煤矿呢?"妻子笑着说:"你是种庄稼的,你的眼睛只关注地面上的东西,关心土地上长不长庄稼或者是庄稼长得好与不好.而挖煤人是关注地面下的,关心地面下有什么可用的东西.如果换做一个地质学家,他可能比挖煤人更早发现煤矿.因为是他们所擅长的啊."  相似文献   

19.
白女士趁着春天换个发型,听从理发师的建议剪了一个刘海,谁知没几天,好久不冒痘的白女士又开始长痘了.这让白女士很苦恼,来皮肤科就诊,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熬夜+精神紧张会诱发痘痘 原来,白女士这段时间工作比较忙,每天凌晨才睡觉,前些天脸上冒出了痘痘,她每天要洗五六次脸,还用了些药膏,希望能尽快好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总有好中差之分.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关心"优生",也要重视"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即有起色,进步明显. "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作为一名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开始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