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强调护士要关心病人用药后的效果,预防药物副作用及指导患正确用药。  相似文献   

2.
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强调护士要关心病人用药后的效果,预防药物副作用及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精神科护士和内科护士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睡眠状况调查表对国内某2家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291名精神科护士和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68名内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659名护士中,至少发生一种睡眠问题的护士有460人,占69.8%。其中精神科护士睡眠问题发生率为68.7%,内科护士为70.7%,不同性别、护龄、有吸烟、饮酒史的护士睡眠状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士就医治疗睡眠问题情况调查发现,只有58人选择就医,占8.8%,86人选择服用药物治疗,占13.1%;精神科护士与内科护士中,不同护龄、有吸烟、饮酒史者在面对睡眠问题选择药物治疗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士睡眠状况堪忧,男护士、10年以上护龄、有吸烟和饮酒史的护士更容易发生睡眠问题,护士较少就医治疗睡眠问题,护理管理者要根据不同性别、护龄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睡眠的措施,降低睡眠问题对护士的影响,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浅谈护士在药物治疗与护理中的慎独精神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众所周知 ,药物治疗是疾病治疗的基本方法。护士身居临床第一线 ,既是用药的实施者 ,又是用药的管理者。因此 ,要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护士不仅要具备相关的药理学知识和护理技术 ,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而护理工作绝大部分是个体的单独性的工作。此时 ,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 ,尤其是“慎独”精神便显得尤为重要。1 药物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1 1 技术操作不规范 :药物通过护士的技术操作得以在病人体内发挥作用 ,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药效的发挥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有的护士为图方便…  相似文献   

5.
安全用药是护理安全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增进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的重要因素。护士在临床一线工作,是各种药物治疗的实施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药物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和医疗安全。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新药层出不穷。护士应不断更新知识,及时识别各种新药及其使用方法。心血管科口服药物品种尤其繁多,规格、剂型、颜色、大小各异。每个患者往往同时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对于刚工作的新护士、轮转护士等低年资护士,常常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识别药物,我科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自制了一款药物识别盒,教会护士快速识别口服药。此方法简单,效果良好,护士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护士的积极参与是抗菌药物管理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护士不仅在抗菌药物滴注时间管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识别与处理和药物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也在感染症状及体征识别、抗菌药物调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降低耐药菌感染。该文综述了护士参与抗菌药物管理的现况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护士参与抗菌药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项对护士能力的研究,评价了护士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和临床判断力,讨论了护士在两种有关用药监控措施中的需要。研究对象包括参与给病人实施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全体医生、药剂师和护士。结果显示:由于医生不可能每日和病人接触,也无药剂师巡视病人药物治疗结果的...  相似文献   

8.
精神科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包括分发药物,帮助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观察不良反应,评估治疗效果,向医生提供某些病人的药物治疗建议等。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给精神科护士一定范围的处方权对患者相当有益,精神科有望成为护士具备处方权的一个领域。因此,对精神科护士来说,跟上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研究步伐是非常重要的。 精神分裂症是以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最常见的有幻觉、妄想、思维紊乱、认知功能障碍,社会孤独感。其药物治疗分为两大类:1.经典(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象氟哌啶醇、氯丙嗪这些传统药…  相似文献   

9.
康卫红  王少萍 《天津护理》2010,18(6):358-359
静脉用药治疗在临床治疗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它是医疗工作的基本手段,也是临床护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护士是静脉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药物疗效的主要影响者.静脉药物治疗执行的剂量、时间以及药物的配制和用药时的观察等,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患者健康.因此,护士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协同医生有效、合理、科学、安全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药物治疗是整个医疗工作中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护士是住院患者给药的直接执行者。患者能否得到准确、及时、正确、安全的药物治疗,关键取决于护士的责任心与工作质量。自1993年我院创二甲以来,护理部在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加强了对护士的用药管理,防止了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和用药安全,对提高药物疗效,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起了重要作用。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总结如下。1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使护士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我们将这项工作列入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每月组织政治学习一次,每季进行考核一次,将考核成绩记入医德医风考绩档案,从而使全院护士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精神自觉做好各种治疗护理。  相似文献   

11.
在医疗工作中,护士与病人接触最为密切,可最先观察与评估药物作用,必要时可及时干预。护士是病人的守护者,可发现或纠正医生、药师的错误,护士是防止用药差错的最后防线。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为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护士应履行以下职责。1用药前了解病人相关情况①了解病情和检查结果,以便判断治疗效果和药品不良反应;②评估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③确定病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包括特定的病理、生理变化,尤其是肝肾功能损害、药物过敏、服用多种药物、使用容易出现问题的药物(如镇静催眠药、口服降糖药等)的病人;特殊病人(孕妇、老人、幼儿、体重…  相似文献   

12.
应用评估和干预的预见性护理思维方法,熟悉药物的性能、规范护理操作、积极处理药物不良反应(ADR)、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结果在输液ADR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思维,成功救治了31例ADR病人,未发生医疗纠纷及缺陷。认为在输液ADR护理中的应用预见性思维,可提高护士在输液药物治疗中的综合能力,且能从多角度看待、处理问题,减少和避免输液ADR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护士素质与药物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士素质是指护士应具备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它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药物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是最直接的实施者和管理者,护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药物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护士在主导口服靶向药物管理中的角色和功能定位现状进行综述,结合国外护士对院外口服靶向药物管理的情况及其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分析影响我国护士主导口服靶向药物管理中护士角色和功能充分发挥的原因,以期提高肺癌病人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护士临床用药中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随着临床用药的不断增加,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用药上的失误,轻者影响患者治疗,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引发医疗纠纷。如何做好用药安全管理,消除用药安全隐患,减少用药差错,成为护理管理者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我院在调查、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各环节进行管理,制定用药制度,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更新护士药物知识,改善工作流程,加强药品管理,实行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减少了用药差错,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徐智萍 《家庭护士》2007,5(1):79-80
药物治疗是最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执行药疗是护士重要的职责之一,护士不仅仅是药物治疗实施者,而且是安全用药的监护者和病人正确用药的宣教者.在指导病人用药过程中,为了保证准确、安全而有效地给药,护士应详尽了解有关药物的药理知识;熟练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和技术,告知病人和家属所使用药物的基本常识;教会病人正确使用和保管药物的方法;提醒病人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了解病人用药的能力,使病人得到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浅谈药物治疗中护士的自我防护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周佳 《护理研究》2001,15(5):292-292
药物治疗是临床医疗的最基本手段之一 ,也是医院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1] 。住院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 ,一般是由护士直接执行并观察疗效。随着各种新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护士在进行给药及观察病人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 ,还应对给药过程中药物微粒污染的防护知识有所了解 ,尤其是管理者在护理质量监控中 ,对接触各种类型药物的临床护士要进行防护知识教育和防护技术监督指导 ,使临床护士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在掌握各种药物给药途径、预防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 ,减少操作过程中的接触污染环节 ,消除有害因素对机体的影响 ,确保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8.
静脉药物治疗是疾病治疗的基本方法,我院门诊治疗室承接全院门诊患者的静脉输液治疗,涉及多科用药,使用药品种类多而新,护士对新药品不了解,患者多,护士少,工作繁忙等增加了门诊输液的不安全因素。随之而来的用药问题也越来越多,护士既是用药的实施者,又是用药的管理者。2009年  相似文献   

19.
在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实践中,我们发现临床注重医生是否诊断疾病准确、选药得当,忽视了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一些护士亦不重视提高自身用药护理水平,使临床用药护理成为不合理用药工作的薄弱环节,以致许多药物不良反应、疗效不佳、药物浪费是由于护士施药不当引起的。为此,笔者仅对与护士施药相关的某些药物配伍变化进行综合讨论,旨在提高认识,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给药方式,一般需经过摆药、配药、注射、更换液体4个步骤。传统的做法是护士将多组药物摆放在治疗台上,需加入的药物摆放在液体前,容易造成药物摆放混乱,护士在配制药物、注射、更换液体时不能很快找到所需药物。特别是随着非PVC软袋代替玻璃瓶后,由于软袋不能直立,给护士摆放和配制药物带来一定的困难。我科设计了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