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肉注射肝炎灵引起局部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原因分析进针不顺利:由于肺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此类病人机体衰弱,身体消瘦,皮下脂肪少,皮肤干燥,肌肉松弛,弹性降低,甚至起皱褶,肌肉注射时若忽视这一点,未将皮肤绷紧将会出现进针不顺利,使针尖仅刺进表皮,需要二次进针,造成病人2次肌肉注射的痛苦,此种情况多见于消瘦型,尤其是营养不良的老年人。皮下硬结:首先是与肌肉注射深浅度有关,肌肉注射没有达到肌层,如部分病人发胖,尤其是女性患者,皮下脂肪增厚,如果药物肌肉注射深度不够,这样药物注射到脂肪层或筋膜层,而脂肪层或筋膜层内血管分布较少,血液循环差,不利于药物的吸收,药物就会…  相似文献   

4.
洁霉素应用于临床以来,治愈了很多患者,疗效显著,很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但对于部分肥胖体质者,应用洁霉素肌往后易发生短时间的炎症反应,观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近二年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约有1500例患者应用法霉素肌注,每次0.6g,每日2次,持续5天。其中有49例出现局部反应,占应用人数的3.2%。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反应,其中肥胖体质引起反应的为34例。女性多于男性,女性为37例,男性12例。2局部反应的观察2.1洁霉素肌注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炎症反应,大多发生在注射后第2天。2.2局部反应症状较…  相似文献   

5.
因注射而发生的晕厥,临床上也称为晕针,此现象多发生于门诊病人在注射时而诱发的一种常见症状。本院自2002-01/2004—12共遇到晕针患者1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4岁,因有机磷中毒入院,在抢救过程中在一侧臀部肌肉反复注射大剂量药物,如阿托品,洛贝林、可拉明、利尿剂、抗菌素等药物。28天后于注射部位出现6×6厘米硬结,热敷后硬结变软,皮肤表面无红肿、色淡无光泽,无弹性,在一次肌注拔针后,发现有分泌物顺针眼流出,当即在该处穿刺,抽出酱红色分泌物约40毫升及时送检,然后以穿刺处注入生理盐水冲  相似文献   

7.
伍景平 《华中医学杂志》2005,29(4):F004-F004
钙剂是一种高渗溶液,对局部血管有刺激,如果渗到血管外,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可致局部组织坏死。笔者采用单纯热敷和用硫酸镁外敷处理患儿应用葡萄糖酸钙后局部发红或液体渗出血管外不良反应40例,现总结如下。方法与结果一、一般资料2003年6月~2004年6月,在笔者曾工作过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尤其与穿剌相关的局部反应[1]。为避免无偿献血给献血者造成损伤,消除献血不良反应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影响,本文对与穿剌相关的局部不良反应的有关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给药途径,尤其是慢性病患者长期肌肉注射,因药物吸收不良而引起局部硬结,甚至红肿疼痛,这不但影响了进一步治疗,同时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为了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使患者的治疗能顺利进  相似文献   

10.
肌肉注射不良反应的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注射是39项护理操作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操作,然而在肌肉注射过程中时有不良反应发生。如:疼痛、硬结、感染化脓、注射晕厥、血管出血及神经损伤瘫痪等,本文对此作一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 本组1680例,男928例,女752例,疼痛反应872例,硬结528例,晕厥224例。2 护理2.1 疼痛与护理2.1.1 疼痛的生理反应是指身体对有害刺激的威胁所发出的警告,反应痛觉的生理包括两个成份:感受成分和反应成分。当患者骨肉注射时,患者的皮肤受伤害,同时患者的肌肉组织因液压而感到疼痛,若一个人极度疲劳或虚弱,身体的抵抗力和抵制力降低,于是对很小的刺激都会产生与刺激强度不成比例的夸大反应。因此,在一个人身体状况不好时,肌肉注射往往使人疼痛难忍。  相似文献   

11.
肌肉注射引起晕针100例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晕针是肌肉注射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处理不当会影响治疗效果,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笔者总结100例肌肉注射引起晕针的资料,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统计1992年1月至1998年1月100例肌肉注射引起晕针的资料,其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18-43岁,平均27.5岁。晕针时间多在上午8:00至11:00,且多数病人晨起后未进食。初诊者78例,复诊者22例;61例注射青霉素,17例注射庆大霉素,6例注射地塞米松,其他共16例。注射  相似文献   

12.
无痛肌肉注射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注意选择肌肉注射的无痛部位 ,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将 2 0 0 0例肌注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所获数据经 χ2 检验。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无痛率分别为 65%、 56.5% ,差异显著 (P <0 .0 0 5)。结论 选择肌肉注射无痛区 ,能够减轻患者痛苦 ,具体效果与否 ,还取决于病人对痛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26岁,因发热、咳嗽、咳黄痰2d入院。10d前,因右手指皮肤挫裂伤在私人诊所行清创包扎,并行肌肉注射(具体用药不详),5d后出现畏寒、发热、咳嗽、咳黄痰。入院检查:体温401℃,脉搏13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6/11kPa。两肺呼吸音粗糙,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右手指伤口无红、肿、热、压痛,无渗液。右臀部局部轻压痛,无明显红、肿。血白细胞215×109/L,中性粒细胞092。入院查胸片示右下肺小片状阴影。右臀部B超未见液性暗区。痰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培养阴性。以“肺部感染”进行治疗,疗效不佳。入院第3天,病…  相似文献   

14.
杨妩媚 《大家健康》2014,(7):284-285
目的:针对新生儿使用核黄素后液体皮下外渗,了解处理的方法。方法:根据具体反映情况,针对性使用喜疗妥软膏,酚妥拉明,硫酸镁等。结果:所选病例均取的良好效果,无疤痕形成。结论:新生儿输注核黄素磷酸钠容易发生局部不良反应,但通过积极的观察和合理的护理措施,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姚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8):565-565,574
目的 探讨操作技巧在肌肉注射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 将14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采用常规注射方法,试验组73例由护士运用注射技巧,比较2组患者肌肉注射后的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局部肿痛和硬结发生明显减少.结论 肌肉注射技巧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无痛肌肉注射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娅红 《西部医学》2011,23(3):576-576
肌肉注射是我们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较安全、见效快的特点。但是临床上常出现由于惧怕肌肉注射引起的局部疼痛而不愿接受治疗的情况。2009年7月-2009年9月,对本院门诊注射室接受肌肉注射的450例患者(男性235例,  相似文献   

18.
病例1、孟××,男,20岁,患肥厚性鼻炎。手术前在治疗室站立肌注维生素 K4mg。刚注射完毕,病人就主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即扶坐,随之出现虚脱。马上掐人中后苏醒。病例2、赵××,女,30岁,患急性喉炎。注射青霉素80万单位已两天,无不良反应。这次,站立肌注时,病人主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即拔针扶坐。测脉细弱,随之出现虚脱。  相似文献   

19.
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导致小儿坐骨神经损伤是一种医源性疾病。1985年1月至1990年12月我们共诊治这类疾病27例,其中25例为乡村医生所致。为引起乡村医生的警惕,现报道如下。本组共27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2~10岁,27例中,注射部位明显偏向内下侧的9例,考虑与进针过深或角度偏斜有关的8例;因时间太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较多,来我站就诊的患者中,出现变态反应的24例均为狗咬伤,于10小时内预防性注射狂犬疫苗,咬伤局部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后,用2%碘酊涂擦伤口未包扎,注射部位采用臂部肌注,注射后4小时局部出现皮肤红、肿、硬,直径小于5 cm,触之微热,自觉痒、胀未做处理,仅建议局部热敷症状消失。狂犬疫苗为狂犬病固定毒(aG)适应株,接种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