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的病原菌、药敏率以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09年5月医院65例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病例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率;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新生儿败血症组和菌血症组,比较两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分娩方式、窒息史、母亲产前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预后。结果医院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88‰;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革兰阳性菌占73.85%,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李斯特菌属、肠球菌属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26.15%、24.61%、16.93%、15.38%、9.23%;单核李斯特菌及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死亡的主要病原菌;青霉素G、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耐药率为0;败血症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率及死亡率均高于菌血症组(P<0.05),母体宫内感染确诊率、新生儿生后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低于菌血症组(P<0.05)。结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可作为新生儿早发型感染预防及治疗首选经验性药物,各医院应根据该院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母亲具有宫内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缓解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临床症状及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超低体重婴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为有效控制超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7月-2011年6月医院新生儿ICU中发生医院感染的70例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主要以肺炎和败血症为主;共检出病原菌104株,革兰阴性菌66株占63.5%,革兰阳性菌28株占26.9%;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产ESBLs菌株达100.0%,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达81.8%;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50.0%,其次是肠球菌属,占25.0%;另检出真菌10株占9.6%,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结论 严格控制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抗真菌药物,是预防超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并提出诊治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55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学分析,将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呼吸道感染与性别、体质量、胎龄和机械通气时间等相关性进行对比;并分析病原菌构成特点和敏感率。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呼吸道感染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儿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 200g、机械通气时间≥10d的感染率分别为69.23%、83.33%和91.67%,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出低出生体重儿呼吸道感染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株占6.3%,革兰阴性杆菌30株占93.7%;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3类产ESBLs菌株的敏感性显示,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率最高,均达100.0%。结论通过对低出生体重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进行分析,明确感染相关性和病原菌构成特点,同时对各种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能够指导临床及时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尽快杀灭病原菌控制感染,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对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延缓细菌耐药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病房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防治。方法 分析本院NICU病房2012年5月-2015年5月早产儿临床资料,以同期住院早产儿为对照,总结真菌败血症的高危因素、病原分布、药敏结果等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收治早产儿2 534例,经血培养确诊为真菌败血症23例,均为医院感染。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早产儿14例,超低出生体重(ELBW)早产儿5例。与同期住院早产儿比较,低出生体重儿、小胎龄、静脉置管及长期静脉营养是真菌败血症的高危因素;病原均为假丝酵母菌,其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6例(69.6%),白色念珠菌6例(26.1%),无名假丝酵母菌1例(4.3%),药敏试验均对氟康唑敏感。结论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是院内感染真菌败血症的好发人群。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氟康唑普遍敏感。足疗程抗真菌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医院新生儿病房进行治疗的6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见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关的检测手段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共检出病原菌7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5株,占78.6%,革兰阳性菌14株占20.0%,真菌1株占1.4%,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30.0%、24.3%、14.3%、12.9%、11.4%;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好,而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以及青霉素等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等耐药性明显,仅对替考拉宁、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结论对低出生体重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要重视病原菌的细菌学检测,临床医师要根据病原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陕西省住院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0日,陕西省(陕南、陕北、关中、西安市) 4家三级新生儿病区住院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资料,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分析临床表现、病原学特点、耐药分析及结局。结果共纳入351例败血症患儿。早发型败血症123例,其中足月儿70例,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早产儿53例,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呼吸暂停为主要;早发型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55.6%),其中表皮葡萄球菌为首位,革兰氏阴性杆菌占44.4%,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晚发型败血症228例,其中足月儿150例,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早产儿78例,临床表现以呼吸暂停为主;晚发型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0.7%),首位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占39.1%,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6例占10.2%,光滑念珠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药敏结果显示:青霉素耐药率81.1%,红霉素耐药率78.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药敏显示:对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均为100%,头孢唑林耐药率89.5%,哌拉西林耐药率81.2%,头孢曲松耐药率78.3%。发现2例大肠埃希菌—产碳青霉烯酶。结论新生儿早发型及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病原菌不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等耐药率较高,治疗时应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并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的诊断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10月入住医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NICU)的低出生体重儿(LBWI)血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726株,革兰阴性菌461株占63.50%,革兰阳性菌252株占34.71%,真菌13株占1.79%。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占30.80%,产ESBLs检出率为82.39%,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2.81%;大肠埃希菌占24.95%,产ESBLs检出率为60.87%。铜绿假单胞菌占9.97%,耐碳青霉稀类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8.70%。革兰阳性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61.11%),其次为肠球菌(11.90%)、金黄色葡萄球菌(11.11%)和B群链球菌(8.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的检出率分别为87.66%和89.29%。另检出真菌13株,均为白假丝酵母。结论 NICU病区LBWI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高,临床应引起重视,获得早期病原学诊断、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预防和治疗LBWI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学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从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共监测确诊医院感染败血症54例,分析研究病原菌学及耐药性特征。结果病原菌分布主要革兰阳性球菌25株,占46.3%,革兰阴性杆菌16株,占29.6%,真菌13株,占24.1%;各年度病原菌谱的改变:革兰阳性球菌的比率在逐年下降,革兰阴性杆菌是逐年上升;葡萄球菌属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存在多药耐药现象,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性更为突出。结论近年来NICU医院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谱已发生改变,革兰阴性杆菌在逐年上升;医院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耐药率高,对常用的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加强病原菌特别是多药耐药菌监测,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败血症病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败血症的病原学变化、临床特点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和及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共监测并确诊医院感染败血症54例,按病原分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组25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组16例,真菌感染组13例,对各组相关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病原菌分布构成比中革兰阳性球菌最高占46.30%,革兰阴性杆菌占29.63%,真菌占24.07%;低体重、早产儿、使用医疗技术操作和多种抗菌药物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等均能增加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危险性;临床表现同一般的感染症状,无特殊性。结论 NICU对存在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出现感染症状,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应加强监测,尽早诊断医院感染败血症病例;早发现、早诊断和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病原菌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 结果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47株占39.2%,以肺炎链球菌(9.2%)和化脓性链球菌(7.5%)为主;革兰阴性菌73株占60.8%,以肺炎克雷伯菌(18.3%)、鲍氏不动杆菌(8.3%)和铜绿假单胞菌(6.7%)为主;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较敏感而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较敏感;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占59.2%。 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钱苗  辜楠  韩树萍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0):1689-169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诊断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我院分娩的早产儿(胎龄<37周)64例,其中医院感染败血症组早产儿32例,无败血症对照组早产儿32例,入院后使用抗生素前抽取静脉血检测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CRP与PCT诊断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进行诊断性试验比较。结果与无败血症对照组早产儿相比,医院感染败血症组早产儿CRP和PCT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CT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88.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93.8%,诊断准确性为90.6%均较CRP高。结论 PCT对于早期诊断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早产儿和足月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及临床指导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5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病房血培养确诊为败血症的早产儿和足月儿的临床资料及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早产儿胎膜早破发生率及使用静脉营养比例更高。早产儿败血症患儿更易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窒息;而足月儿败血症患儿发生脐炎的比例高于早产儿败血症患儿。G+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足月儿G+菌发病率更高,而早产儿合并白色念珠菌的发病率更高。 结论 早产儿败血症患儿进行的有创操作更多,并发症更复杂,更易并发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可能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87例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为1.20%(87/7 221)。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70.8%,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 (33.3%) ;革兰阴性菌占29.2%,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42.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极低出生体重(OR=1.9,95%CI:0.9~5.3,P=0.013)、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OR=3.3,95%CI:2.5~8.3,P=0.006)、气管插管(OR=2.3,95%CI:1.7~5.7,P=0.001)和双胎(OR=1.5,95%CI:0.7~4.2,P=0.009)是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是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极低出生体重、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和双胎是早产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与足月儿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经临床和血培养确诊的97例早产儿与43例足月儿败血症的病原学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革兰氏阳性球菌在足月儿组中检出比例高于早产儿组(χ2=15.36,P<0.01),真菌仅在早产儿组中检出(χ2=8.57,P<0.01)。葡萄球菌和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呈多药耐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亚胺培南未发现耐药株。结论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在病原菌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早产儿易发生真菌性感染。检出的葡萄球菌和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产儿与足月儿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早产儿与43例足月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比例高于足月儿(P<0.01),足月儿早发型败血症的比例高于早产儿(P<0.01)。胎膜早破、剖宫产、PICC置管、脐静脉置管和静脉营养在早产儿败血症中的比例高于足月儿(P均<0.01)。母亲围生期感染、羊水污染、顺产在足月儿败血症中的比例高于早产儿(P均<0.01)。早产儿败血症易表现为反应差、喂养不耐受、腹胀、呼吸暂停、呼吸困难、需机械通气治疗(P均<0.05或<0.01),易合并感染性休克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0.01或<0.05),检测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P均< 0.01)。结论 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早产儿败血症常累及多个系统的变化,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Delayed onset of minimal enteral nutrition compromises the immune response of preterm infants, increasing the risk of colonization and clinical complications (e.g., late-onset sepsis).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associations between late-onset sepsis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1500 g) and days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days to reach full enteral nutrition, and maternal and nutritional factor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with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admitted to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of a reference maternity hospital of high-risk deliveries. Data regarding days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days to reach full enteral nutrition, fasting days, 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and NICU length of stay were extracted from online medical records. Late-onset sepsis was diagnosed (clinical or laboratory) after 48 h of life. Chi-squared, Mann–Whitney tests,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applied. Results: A total of 97 preterm infants were included. Of those, 75 presented late-onset sepsis with clinical (n = 40) or laboratory (n = 35) diagnosis. Maternal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rolonged parenteral nutrition (>14 days), and 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presented 4.24-fold, 4.86-fold, and 4.90-fold higher chance of late-onset sepsi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with late-onset sepsis had prolonged parenteral nutrition and took longer to reach full enteral nutrition. They also presente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than infants without late-onset sep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布拉酵母菌散剂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意义.方法 198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未服布拉酵母菌散剂早产儿93例(对照组),口服布拉酵母菌散剂早产儿105例(观察组),回顾性对照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观察两组患儿大便频次或腹泻(伴中重度脱水)情况、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院内感染(败血症、肺部感染)发生率、真菌感染率、静脉营养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大便频次、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0.4)次/d比(3.4±0.5)次/d、(30.21 ±3.43)d比(40.47±4.35)d、(33.5±6.8)d比(45.4±9.3)d](P<0.05);两组新生儿腹泻、NEC、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3%(15/105)比25.8%(24/93)、11.4%(12/105)比19.4%(18/93)、19.0%(20/105)比29.0%(27/93)] (P< 0.05);两组肺炎发生率和真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布拉酵母菌散剂可以减少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腹泻发生率,减少NEC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主要是败血症),可以促进胃肠喂养,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亦不会增加真菌感染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11例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2年确诊新生儿败血症25例中无乳链球菌感染占44.0%,其中早发败血症7例,晚发败血症4例;临床表现发热6例,黄疸5例,肺炎5例(早发感染占4例),颅内感染4例(晚发感染占3例);所有血培养对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和万古霉素均无耐药性,对四环素耐药100.0%,对克林霉素耐药72.7%。结论:无乳链球菌败血症早发感染临床以呼吸道表现为主,晚发感染常合并颅内感染,需注意完善脑脊液检查。治疗上首选青霉素、头孢菌素,克林霉素耐药性高不宜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 方法对我院8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并按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 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要病原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48.8%,其次溶血性葡萄球菌占10.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3%,大肠埃希菌占8.1%;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性高,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是目前最敏感抗菌药物. 结论重视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检测,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