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自发性肾脏破裂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8例自发性肾脏破裂出血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肾包膜下出血10例,肾周血肿8例。其中错构瘤10例,保守治疗3例,肾切除2例,肿瘤剜除术5例;囊肿3例,保守治疗2例,探查血肿清除1例;移植肾破裂2例,均行移植肾切除;肾癌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无明显原因2例,1例保守治疗,1例行血肿清除。结论 自发性肾脏破裂出血的治疗取决于原发病的性质及出血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肾包膜下血肿的影像特征与治疗方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发性肾包膜下血肿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例自发性肾包膜下血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中,行肾切除术6例、根治性肾切除2例、保留肾脏手术1例,血肿穿刺引流6例,肾动脉栓塞术1例,保守治疗4例。痊愈13例,未见血肿复发;死亡4例;失访3例。结论:自发性肾包膜下血肿多见于肾肿瘤,治疗取决于出血的严重程度和原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自发性肾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0例自发性肾出血临床资料。结果 9 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肾癌3例,肾错构瘤6例;保守治疗 1 例,随访 3 个月,病情稳定,血肿部分吸收。结论 CT是确定出血范围和检出病因的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术前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并栓塞能减少术中出血,控制血尿。  相似文献   

4.
隐匿性肾细胞癌的诊治再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隐匿性肾细胞癌(ORCC)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先后收治的7例O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此型。肾癌及其诊治进行讨论。结果:6例病理检查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1例诊断为结节型肉瘤样肾细胞癌,其中G1-G2 2例,G2 2例,G3 3例。5例分别于肾癌根治术加综合治疗后3个月、5个月、15个月、19个月和4.5年因肺、肝、骨骼癌细胞转移、癌性恶液质而死亡;1例皮肤转移患者生存14个月;另1例口服索拉非尼者生存12个月死亡。结论:ORCC是以转移癌(骨骼、肝等)表现首诊而缺乏肾癌症状的晚期肾癌,如能提高警惕,对泌尿系器官进行全面检查,确诊并不难。肾癌根治术加综合治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诱发肾周出血的认识及诊治。方珐对5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肾周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43岁。术前诊断均为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伴中重度肾积水,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确诊肾周出血时间2~36h。结果4例出现休克表现,均经超声及血常规检查诊断肾周出血。1例行超声引导下血肿穿刺确诊肾周出血。1例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2例保守治疗过程中输血,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见肾及输尿管周围广泛纤维化粘连。站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诱发的肾周出血是输尿管镜治疗过程中严重的肾脏并发症,应提高认识,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迟发性大出血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2年采用MPCNI.后发生迟发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严重迟发性大出血15例,男9例,女6例,出血时间为术后3~15d,出血持续时间为2~12d;失血量2002000ml,平均600ml。8例夹闭肾造瘘管,给予制动卧床、补液扩容、止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2例拔除肾造瘘管过程中出血,重新插入肾造瘘管压迫止血,1个月后拔除肾造瘘管;5例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1例治疗失败改行肾切除术。结果:本组15例患者随访半年,未见再次出血,肾功能良好。结论:MPCNL术后迟发性大出血一般可经保守治愈;对于严重出血者,可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延迟性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自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诊治的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延迟性出血的39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其中8例患者过早活动、5例血压升高、4例血糖升高、6例出现感染、2例贫血、2例凝血功能障碍、9例肾动静脉瘘、3假性肾动脉瘤破裂而引起延迟性出血。其中27例经保守治疗出血得以控制,11例采用介入栓塞治疗,1例两次介入治疗失败后行开放手术止血后治愈;随访3个月~2年,所有病例肾功能良好。结论了解经皮肾取石术后延迟性出血的各种原因,术后仔细观察、准确判断出血原因、积极治疗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延迟性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切口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第12肋尖部向前下方5—6cm切口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及肾盂输尿管肿瘤患者17例。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56岁。5例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余12例为B超体检发现,腹部均未扪及肿块。左侧5例,右侧12例。肾肿瘤13例直径3~10cm,平均5cm。UICC临床分期;T1N0M0 10例,T2N0M0 2例,T3aN0M0 1例;分级:G1 1例、G3 12例。肾盂输尿管肿瘤4例:T1N0M0和T2N0M0各2例,G2 3例、G3 1例.结果17例手术均顺利,其中1例肿瘤直径10cm者扩大手术切口取出标本。手术时间平均111min,平均出血90ml。未出现并发症。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10例,嗜色细胞癌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肾盂移行细胞癌3例,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例。17例随访2—21个月,平均12.8个月,均健在,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该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可靠,患者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疾病(附10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对肾肿瘤、肾脓肿和肾出血性疾病等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行股动脉插管,以明胶海绵为主要栓塞材料,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癌63例、肾脓肿4例、错构瘤9例、外伤性肾破裂23例、及1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和2例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后严重持续血尿患者,其中60例肾癌及4例肾脓肿栓塞后2~5d(平均3d)行手术治疗,3例晚期肾癌行单纯栓塞治疗;9例错构瘤栓塞用无水酒精和(或)明胶海绵,26例出血性疾病采用明胶海绵或(和)自体凝血块等。结果 60例肾癌、4例肾脓肿栓塞后体积缩小、肾周水肿带明显、出血少;3例晚期肾癌行单纯栓塞治疗后1例已存活5年,2例存活6~9个月,26例肾出血性疾病除1例外伤性肾破裂改行手术外,余均经栓塞治愈,随访1个月~18年,除1例IVU未显影、1例有轻微肾萎缩外,其余均正常。结论 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脏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保留肾脏。  相似文献   

10.
双侧肾细胞癌2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双侧肾细胞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199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双侧肾细胞癌患者21例。其中同时性10例,异时性11例。肿瘤位于肾上极15枚,中极19枚,下极20枚;左肾28枚,右肾26枚。肿瘤直径0.5~16.0cm,平均4.5cm。2例伴下腔静脉癌栓。17例经手术治疗。6例同时性肾癌中,5例行双侧一期手术,1例行分期手术。其中1例行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双肾部分切除及左肾上腺切除术;3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及对侧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对侧肾部分切除术及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术。11例异时性肾癌均分期手术。其中3例行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对侧肾肿瘤剜出术;1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对侧肾部分切除术加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术;6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对侧肾部分切除术。未行手术治疗4例.其中行介入治疗1例,生物学治疗1例,保守治疗2例。结果 21例随访3个月~24年,平均3.4年。17例手术治疗者中,13例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术后肾功能均可;1例术后10个月出现左上肺转移,已带瘤存活9个月;1例术后1年出现残肾肿瘤复发,经生物学和中药治疗,已带瘤存活5个月;2例死于肿瘤转移。4例未手术者中,1例10个月后死于胰腺转移,1例4个月后死于肾衰竭,1例6个月后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者经化疗和生物学治疗,病情稳定,已带瘤存活7个月。异时性肾癌者的先发一侧行肾癌根治术,对侧肾出现肿瘤的时间为7个月~18年。结论 双侧肾癌并非手术禁忌,如果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仍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保肾手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如果保留足够的肾实质,患者仍可获得良好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6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无临床表现,经B超体检偶然发现“肾脏占位”;1例腰痛、腰部不适、触及腹部包块。CT、IVU等影像学检查均有阳性发现。行肾脏部分切除术2例,根治性肾脏切除术4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确诊。结果:6例术后均痊愈。随访13~96个月,平均78.6个月,2例随访时间未满5年,4例已超过5年(6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肾脏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多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均有阳性发现;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对确定术式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肾癌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62例行手术治疗,根治性肾切除46例,单纯性肾切除16例,6例因其他原因未做手术;随访5个月~9年6个月,生存5年以上27例,19例生存5个月~4年3个月.10例于6个月~2年4个月死亡,其中肉瘤样癌4例均于1年内死亡。结论:术前诊断肾癌的敏感方法为B超、CT和MRI,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3.
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治(附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12例肾嗜酸细胞瘤,结合文献资料复习讨论。结果:8例肿瘤行肾癌根治性切除,1例行肾输尿管切除术,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随访5个月~6年,均无转移或复发。结论:肾嗜酸细胞瘤系肾脏的良性倾向肿瘤,瘤体中心区星形瘢痕是本病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术前诊断较困难,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治疗以保肾丁术首选,但应密切随访,因为本病易并发肾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肾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肾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以突发性、持续性严重血尿为主要症状的5例先天性肾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静脉肾盂造影(IVU)、CT及膀胱镜检查,未能明确病因。1例行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动静脉瘘;4例行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确诊,同时行栓塞治疗。结果:4例栓塞治疗患者术后肉眼血尿立即得到控制,5天后尿常规检查正常,随访3个月~8年,均无复发,无高血压情况,双肾放射性核素扫描提示患侧肾小球滤过率轻度降低。1例肾切除患者术后血尿消失,对侧肾功能代偿正常。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是诊断先天性肾动静脉瘘的关键检查,同时行栓塞治疗是最佳方法,具有创伤性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特点,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患侧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侵袭性肺曲霉( IPA)感染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2008年7月至2013年5月肾移植术后15例IPA感染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受者均为首次肾移植,均为肾移植术后半年内发生IPA感染,最早于术后16 d发现。经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GM试验)检出IPA 9例,肺部CT检查检出4例,血培养检出3例,痰培养检出5例。9例合并CMV或细菌感染,2例合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4例为单纯性IPA感染。13例IPA感染受者给予伏立康唑注射液治疗(3例为确诊病例,10例为临床诊断病例),其中2例合并或序贯给予米卡芬净;另2例临床诊断病例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共有9例受者治愈,6例死亡。结论 GM试验、肺部CT检查等对肾移植术后IPA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表现,能够较早诊断IPA感染,有助于及时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5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肾移植术后生存半年以上并能接受定期随访的236例受者中新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36例肾移植受者中,共有新发恶性肿瘤5例,发生率2.1%(5/236)。患者均为男性,新发肿瘤类型分别为直肠癌2例、肺癌1例、移行细胞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患者肾移植时年龄为46—70岁,平均年龄61岁,肿瘤确诊时的年龄为48~73岁,平均年龄65岁;从接受。肾移植手术至发生肿瘤的时间为14~77个月,平均时间46个月。5例患者经确诊为新发恶性肿瘤后,给予手术治疗和(或)化学药物治疗及减少免疫抑制剂或者转换免疫抑制方案治疗,均未发生肾功能异常和排斥反应。其中2例患者死于肿瘤进展和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存活。结论 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进展隐匿迅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renal scarring in a group of Kuwaiti Arab children with their first documented acute pyelonephritis (APN). Eighty-two Kuwaiti Arab children (10 males and 72 females) who had abnormal 99mTc DMSA renal scan findings of acute pyelonephritis were prospectively studied with the same imaging modality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o identify those who developed renal scarring. A micturition cystourethrogram (MCUG) was performed for all of the children 1 month after diagnosis.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3 age groups (<2 years, 2–5 years and above 5 years). The follow-up DMSA renal scans 6 months after diagnosis revealed normalization of renal changes in 56% (46 patients), much improvement with residual renal abnormality in 6% (5 patients), and persistent parenchymal defects in 38% (31 patients). Vesicoureteric reflux (VUR) was found in 32% of children (26/82) and the majority were between grade I and III. Thirteen of those with VUR (50%) developed renal scars on follow-up. Fifty-three percent of the scarred kidneys (19/36) were drained by non-refluxing ureters. In this study, children older than 2 years had less VUR yet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APN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nal scars. Girls were more prone to developing APN and renal scarring than boys. This work shows that APN is a serious cause for renal scarring in our patients, particularly if associated with other risk factors such as recurrent infections and the female sex.  相似文献   

18.
成人胡桃夹现象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Lin WQ  Huang HF  Li M  Wang ZG  Chen JH  He XL  Zhou JQ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2):889-892
目的 探讨成人胡桃夹现象 (NCP)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总结 1998年 10月至 2 0 0 2年 8月高度疑诊NCP的患者 31例 ,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等检查确诊NCP患者 13例 ,6例NCP采取外科治疗 ,其中 3例行肠系膜上动脉移位术 (SMAT) ,另 3例行左肾静脉狭窄处血管支架置放术 (ES) ,术前及术后行多普勒彩色超声及尿液检查。 结果  13例NCP患者与 18例非NCP患者相比 ,在左肾静脉狭窄处内径 (b值 )、扩张段内径 (a值 )、狭窄处血流 (Vb)、扩张段血流 (Va)、a/b比值等指标上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外科治疗后b值显著增加 ,a值显著减少 ;a/b比值术前为 (4 99±0 79) ,术后为 (1 2 3± 0 16 ) ,P <0 0 1;治疗后Vb明显减慢。随访 6~ 5 0个月 ,平均 (2 4 7± 18 0 )个月 ,血尿均缓解 ,腰肋痛等症状消失。 3例SMAT术后并发后腹膜血肿 1例 (二次手术止血 ) ,麻痹性肠梗阻 1例次 ,肠功能紊乱 1例次 ,均保守治疗成功。 3例ES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在成人NCP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SMAT和ES外科方法治疗成人NCP均有良好的疗效 ,但ES手术安全性更高 ,同时具有组织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无刀疤等优点 ,为治疗成人NCP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肿瘤浸润或转移致输尿管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由于肿瘤浸润或转移至后腹膜压迫输尿管引起的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方法。方法报告25例此种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发灶为消化道肿瘤11例,泌尿生殖系肿瘤等13例,原发灶不明1例。采用CT扫描明确输尿管梗阻部位12例,MRU扫描5例,B超检查12例,IVU检查6例;并且明确肿瘤转移与梗阻的关系。采用双J导管内引流9例,输尿管皮肤造瘘10例,肾造瘘术6例。结果15例经治疗后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0例肾功能有改善。结论CT扫描和MRU对于梗阻部位定位准确且无创;采用双J导管内引流和造瘘外引流损伤小,简便而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全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和微创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全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和微创处理方法。 方法 全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梗阻患者 12例。原发病膀胱肿瘤 10例、结核性小膀胱 1例、放射性膀胱炎 1例。术后输尿管贮尿囊吻合口狭窄 9例、吻合口以上梗阻 3例。均采用MRI和肾镜下肾盂输尿管插管造影诊断。行手术治疗 11例 ,其中镍钛合金记忆金属网支架术 6例 ,输尿管支架术 4例 6侧 ,输尿管贮尿囊吻合术 1例。 结果  12例均诊断明确。 11例术后随访 3个月~ 5年。IVU示患肾功能恢复正常、肾积水消失 9例 ,肾积水减轻 2例。肌酐及尿素氮正常。 1例膀胱癌患者术后 6个月死于肿瘤肺转移。 结论 MRI和肾镜下的肾盂输尿管插管造影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输尿管支架术、输尿管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术手术简单、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