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肱骨髁上骨折的骨外固定治疗(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髁上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因为其特殊的解剖特点,闭合复位困难,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术后功能恢复不理想。我院自2002~2005年收治10例肱骨髁上开放性骨折和陈旧骨折,行骨外固定治疗,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0岁;车祸伤6例,碾压、摔伤4例,新鲜骨折7例,陈旧骨折(新鲜骨折3周以上)3例,其中内固定术后感染1例,反复手法复位失败2例,后行骨外固定。骨折类型:伸直型髁上骨折7例,屈曲型髁上骨折3例。1.2治疗1.2.1闭合复位功能复位,C形臂透视满意后,行骨外固定。1.2.2切开复…  相似文献   

2.
肱骨外髁骨折,多发生于4~14岁儿童,骨折块除肱骨小头外,骨折线常累及部分滑车,于骺端及外上髁,属关节内骨折,需解剖复位。我院自1991~1996年,采用手法整复,经皮内固定治疗肱骨外髁Ⅱ、Ⅲ型外髁骨折20例,经1~25年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最小5~14岁,左侧13例,右侧7例。致伤原因:平地跌伤9例,高处跌落伤7例,骑自行车伤4例,合并一侧锁骨骨折2例。骨折类型按王亦聪等[1]分型:Ⅱ型8例,Ⅲ型12例,就诊时间最短2h,最长7日。12 治疗方法本组采用全麻或臂丛麻醉。①手法整复,对Ⅱ型骨折…  相似文献   

3.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骨折中最常见的损伤 ,本院 1988年~ 1997年收治 16 8例肱骨髁上骨折 ,现就其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作一回顾性总结。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 10 4例 ,女 6 4例。年龄 2~ 11岁。伸直型 140例 ,屈曲型 2 8例。其中尺偏型 80例 ,桡偏型 74例 ,无明显偏移 14例。开放型骨折 4例。受伤时间 1小时~ 15天 ,2 4小时入院者 131例 (78% )。手法复位小夹板制动 10 0例 ,手术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 6 8例。2 .治疗方法 :对新鲜闭合骨折 ,肿胀不严重 ,无神经、血管损伤者 ,其中无明显移位者石膏托外固定 ,3周后去石膏夹板行功能锻炼 ;有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塑型铝板外固定预防肘内翻的发生。方法:伸直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病例95例,男54例,女41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6.25岁,就诊时间从1h~9天,平均3天;骨折类型全部为闭合性伸直型骨折,尺偏39例,桡偏30例,旋转26例。采用手法复位,塑型铝板保留携带角或加大携带角3°~5°外固定治疗。结果:本组95例,随访时间为3~28个月,平均15.5个月。优占70例,良占22例,可为3例,优良率为97%。结论:确切的手法复位,塑型铝板保留或加大携带角外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预防肘内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1998年-2003年,我院行手术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出现10例肘内翻畸形,现将经验教训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5-12岁,髁上骨折6例,低位髁上骨折4例,均为闭合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术后10例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手法复加小夹板固定加悬吊皮牵引治疗新鲜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应用手法复位小板固定加悬吊皮牵引治疗新鲜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6例,年龄2岁~14岁,就诊时间2h~24h,伸直尺偏型30例,伸直桡偏型6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无异位骨化及关节屈曲挛缩,按李稔生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标准。优:30例,良:6例。结论:小夹板固定加悬吊皮牵引治疗新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可靠,避免手术创伤,并发症少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肱骨外髁骨折多见于儿童,发病率占肘关节损伤的12.3%,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占儿童肘部骨折的第二位。我院自1986年8月至1991年12月手术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18倒,总结如下。临床资料男12例,女6例,年龄2~12岁,平均7.9岁,其中6~12岁15例,左侧8例,右侧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d~18个月,平均为61 d。三周内手术者14例,3~6周内手术者3例,6周~18个月手术者3例。来本院前误治者11例。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失败者7例。  相似文献   

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5):443-445
目的:探讨经皮闭合手法复位结合微创钢板内固定(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科自2009年10月~2015年12月采用经皮闭合手法复位结合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共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57.3±5.2)岁。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未合并有桡神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5~11 d。其中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按照AO分型(B型6例,C型9例),其中有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合并有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例)。术后对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肘关节功能(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月,平均(14.2±3.1)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4~22周,平均(15.8±2.1)周,未发生钢板内固定断裂及桡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1例,可2例,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经皮闭合手法复位结合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具有损伤小、不影响骨折端血供、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时间短及愈合率高、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损伤 ,我院原用手法复位后屈肘位石膏托或超肘小夹板外固定 ,常难以达到理想的复位和维持稳定的对位 ,肘内翻畸形发生率较高 ,部分病例切开复位内固定 ,肘内翻也时有发生。自 1 999年以来 ,笔者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牵拉伸肘手法复位 ,伸肘外翻位石膏外固定 ,疗效十分满意。1 临床资料  本组 6 2例患者 ,男 32例 ,女 30例 ,年龄 3~ 1 2岁 ,平均6岁 ,右侧 4 6例 ,左侧 1 6例 ,尺偏型 38例 ,桡偏型 8例 ,前后移位型 1 6例 ,受伤至复位时间最短 2小时 ,最长 2天 ,平均 4小时 ,软组织中度肿胀 5 …  相似文献   

10.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 ,自 1996年以来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 6 0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0例中 ,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 14岁 ,最小 2岁 ,平均 10岁 ;就诊时间为伤后 1小时~2周 ,平均 3天 ;滑跌伤 4 8例 ,车祸撞伤 8例 ,其他致伤 4例 ;开放性骨折 15例 ,闭合性骨折 4 5例 ;骨折类型 ;伸直型 4 0例 ,屈曲型 2 0例 ;尺偏型 2 7例 ,桡偏型 33例。全部病例均无合并神经血管损伤。2 治疗方法2 1 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2 1 1 材料及药物准备 :依据病人年龄及肢体情况选取儿童型肱骨髁…  相似文献   

11.
一、一般资料 本组手法整复及石膏外固定治疗31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3-12岁,平均7岁,右侧骨折23例,左侧骨折8例;伸直型骨折28例,其中尺偏型24例,桡偏型4例;屈曲型3例,均为尺偏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1例,无局部血管损伤;合并不完全性桡神经损伤1例;骨折距治疗时间最长5天,最短20分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一种后正中入路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术式。方法:2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年龄2~12岁,平均8岁。受伤至接受手术时间4~48小时,平均为16小时。在全麻或臂丛麻醉下,后正中入路显露骨折,解剖复位,屈肘位用1.6mm克氏针从内、外髁交叉打入,交叉点位于鹰嘴窝顶以上。术后屈肘90。功能位石膏固定,2~3周拆石膏,3周拔除克氏针。结果:28例手术克氏针固定后复位满意。针道感染1例,取出后愈合,未影响骨折位置。随访2年,无肘内翻畸形。结论:后正中入路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骨折复位精确,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梁家建  梁勇  杨云红 《广西医学》1999,21(6):1215-1216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同时合并同侧桡骨远端骨骺骨折并不常见,文献未见报导。其损伤机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院从1993年7月至于1999年5月治疗21例,全部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4~14岁。其中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16例,屈曲型5例,尺偏型18例,桡偏型3例;合并桡骨远端骨骺骨折中,型骨骺骨折4例,型骨骺骨折4例,型骨骺骨折8例,型骨骺骨折5例,无型骨骺骨折病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1.2 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先整复桡骨远端骨骺骨折,于腕部作顺势对抗拔伸牵引数…  相似文献   

14.
我院骨科自1982年至1991年以来,共收治48例肱骨内上髁骨折,全部采用闭合手法治疗,复位成功率高。现报告如下。肱骨内上髁骨折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16岁,平均12岁。部位:右侧29例,左侧19例。类型:Ⅰ度骨折18例,Ⅱ度骨折24例,Ⅲ度骨折4例;Ⅳ度骨折2例,本组病例中,均为一周以内的骨折。治疗方法对无移位的Ⅰ度或轻微的Ⅱ度骨折,无需整复,可用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肘屈90度,颈腕带悬吊约2~3周。  相似文献   

15.
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以小儿最多见 ,占小儿肘部骨折的 30 %~ 4 0 %。多发年龄为 5~ 12岁[1] 。如果手法复位失败 ,则需切开复位 ,克氏针交叉内固定。虽然骨折一般都能顺利愈合 ,但如果术后功能锻炼时间处理不当 ,则容易留下肘关节僵硬后遗症。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我院骨科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病例 343例 ,1999年 1月以后采取术后 3周功能锻炼较 1999年 1月以前术后 6周功能锻炼 ,取得了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患者 343例中 ,男 2 78例 ,女 6 5例 ;年龄 4~ 12岁 ,平均年…  相似文献   

16.
<正> 我院自1983年以来收治了408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手法整复夹板纸压垫固定372例,并发桡神经麻痹17例占(4.6%),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4—13岁。均为新鲜、闭合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整复前无桡神经损伤表现。本组骨折手法整复后,于骨折远端内  相似文献   

17.
肱骨髁上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 ̄40%,好发年龄为5岁 ̄12岁。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手术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手术适应证条件也在适当放宽。现将我院自1999年 ̄2004年对48例肱骨髁上骨折,经肘部内外侧双切口入路术式进行手术治疗的结果分析研究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5岁。左侧上肢12例,右侧36例;伸直型42例,屈曲型6例;其中除9例因肿胀较重未予手法复位,3例损伤超过一周直接手术外,其余各例均为在麻醉下实行手法复位失败者。术后行石膏托外固定肘关节于功能位。在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外侧三枚克氏针内固定术(CRPP)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骨折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III型骨折患儿,年龄1岁8个月~13岁,男32例,女20例;GartlandⅢA型35例,ⅢB型17例。结果:按照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47例;良5例;优良率100%。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骨折,固定可靠,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无1例有肘内翻、肘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volkmann挛缩。  相似文献   

19.
肱骨骨折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外伤性骨折,好发于16岁以下的儿童,多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所引起。根据其临床表现对该病不难诊断。根据肱骨骨折的临床分型及并发症来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愈后情况。本作者所经历的76例肱骨骨折的患者中的临床观察及治疗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本组病例76例,男46例,女30例。肱骨干骨折16例,肱骨髁上骨折42例,肱骨髁部骨折断18例,其中合并损伤者47例,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治疗者60例,手术治疗22例(其中含手法复位效果不满意或失败者7例)。附表临床分型临床分型例数合并损伤治疗手法复位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男8例6例12例3例女…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7~1999年采用三种治疗方法其收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36例,对三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临床资料本组男94例,女42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1.5岁。左侧54例,右侧82例。骨折后治疗时间:均在48小时内治疗。骨折分型:伸直型124例,屈曲型12例。1.2治疗方法1.2.1骨折后即就诊,肿胀不重者,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下行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10~14天肿胀退后改长臂石膏型固定,对尺偏型骨折同时施以外插内离手法,1~2周后拆除石膏行功能练习。1.2.2对就诊时软组织肿胀严重,或已有水疱形成者,先行尺骨鹰嘴牵引,牵引争取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