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蒙医辨证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临床总有效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较对照组的75.00%明显提高(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用药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变化,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胃粘膜的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民  齐金刚 《陕西中医》2007,28(9):1147-1148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32例予西药治疗,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活检复查有较好的疗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7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胃粘膜的恢复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对照组(65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64例和5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疗法,克拉霉素片500mg,Bid,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 Bid,阿莫西林分散片1000mg Bid。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活血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及主要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5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400mg、兰索拉唑30mg、左氧氟沙星200mg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0%;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8.00%,经X2检验,两组患者的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组,安全可靠,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选取确诊为脾胃虚弱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六君子汤水煎取汁口服。连续治疗4wk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个疗程,判定疗效。两组疗程均为4wk。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结论:六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增强胃动力、保护胃粘膜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8%,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萎缩性胃炎采用辨证论治进行对症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确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结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辨证施治结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炎I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及西医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脾虚气滞血瘀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患者中检测HP(+)者先予西药抗HP治疗1周,之后治疗组予胃炎I号,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的中医疗效及西医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中医疗效率91.30%,对照组中医疗效率65.22%;治疗组西医疗效率86.96%,对照组西医疗效率60.87%;治疗组中西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炎I号治疗脾虚气滞血瘀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益气活血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蒙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蒙医辨证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总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高,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3 6例均行中医辨证治疗 4周 ,2个月后 ,观察临床症状、复查胃镜下的变化 ,并设西药对照组 3 6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94 4%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以及抗幽门螺旋茵治疗,观察组给予抗菌治疗和中药辨证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方案.结果: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112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4例,单纯西医治疗组48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效率93.8%,对照组79.2%,治疗组病理检查有效率95.3%,对照组81.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蒙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慢性胆囊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采用蒙医辨证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总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高,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辨证为肝胃不和证予胃炎1号颗粒,脾胃湿热证予胃炎2号颗粒。对照组30例给予施维舒胶囊。疗程8周后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检查、病理检查。概括两组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等。结果:两组在总体疗效判定上,治疗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总有效率50.0%。经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经服用中药与西药8周后的总体疗效判定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体疗效判定有差别,中药治疗组比对照组总体疗效高。结论:胃炎1号颗粒及胃炎2号颗粒,在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胃镜表现,其症状改善、胃镜改善和总体疗效判定上均优于对照组,证明中药治疗是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有效、安全的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3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症候与体征积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复发率1.37%明显低于对照组17.24%(P0.0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行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