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急,变化快,常因有意识障碍,高热急严重脑水肿,极易出现和并症,同时重型颅脑损伤因丘脑脑干-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出现神经性胃肠道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其病死率甚高。因此,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是,加强胃肠道监测,对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提高治愈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易并发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的胃肠道病变,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16%~47%,在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中高达40%~80%,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加强胃肠道护理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本组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道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佳薇  董爱琴 《护理研究》2007,21(5):1346-1346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机体会出现高能量代谢、高分解代谢和糖耐量降低,呈现负氮平衡状态。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对维持胃肠道完整性,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现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报告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胃肠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愈后情况,结果经治疗28例中出血停止者27例,止血治疗无效死亡者1例,虽然颅脑损伤并发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但其死亡率较低。可见颅脑损伤的严重性与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有关,但胃肠道出血不是主要的死亡原因,颅脑损伤的愈后与颅脑损伤本身的严重程度及类型有关,程度越重者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方法:给予2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道内营养和胃肠道外营养。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后疗效满意。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营养支持过程中要注意一般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68例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经胃肠道营养支持疗法的护理广东省人民医院(510080)钟华荪,余薇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及颅内肿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这些病人因广泛性脑、脑干损伤而出现较长时间的昏迷,或因颅后窝病变致IX、X、颅神经损伤,出现吞咽及进食...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薇  董爱琴 《护理研究》2007,21(15):1346-1346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机体会出现高能量代谢、高分解代谢和糖耐量降低,呈现负氮平衡状态。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对维持胃肠道完整性,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现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分析如下。1肠内营养支持的有关概念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1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为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而采取的相应护理方法与技巧。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食物返流、吸入性肺炎、胃潴留、腹胀、便秘等。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时掌握一定方法与技巧,可有效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急性胃肠损伤提供借鉴。方法 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的随机森林算法的预测模型。结果 15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并发急性胃肠损伤患者94例,占62.67%。是否并发急性胃肠道损伤的患者在糖尿病、白蛋白、APACHE-Ⅱ评分、休克指数、液体负平衡、酸中毒、深度镇静、呼吸衰竭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构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森林模型,树的数量为103时出现的错误率最低;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因素重要性排序为糖尿病、液体负平衡、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白蛋白、深度镇静及酸中毒;随机森林模型预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98,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773。结论 构建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管饲膳食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较好的营养途径。总结了90 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胃管膳食常见胃肠道反应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并结合病人特点介绍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营养状态评定法:测量臂肌围法。保持和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胃肠道黏膜病变方面的正性作用。[方法]将2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伤后第1天、第4天、第7天血清和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结果]两组相比,EEN组的胃液EGF值增高提前且幅度明显,在伤后第4天显著高于TPN组(P〈0.05);血清EGF值呈微小的上升趋势,但在各个时相点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早期肠内营养可起到抗胃肠道黏膜急性损伤和促进组织损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6例和对照组97例,两组均给予重型颅脑损伤后的对症治疗方案和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在入院第3天经胃管给予营养支持,试验组在入院第3天给予经鼻空肠管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胃液PH值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入院第20天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院第10天和第20天两组患者胃液PH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并发症中除泌尿系统感染外,其余3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人院第3天给予经鼻空肠管营养支持,能对患者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以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起到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8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60例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2组,每组80例,在急性期,A组采用ACTH治疗,B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结果:A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优良率为66.3%,出现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3例,消化道出血27例,重度营养不良9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21例,停药后未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使用甘露醇平均时间为7.3d,死亡14例,B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优良率为43.7%,出现SIADH18例,消化道出血52例,重度营养不良17例,ARF39例,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4例,使用甘露醇平时间12.6d,死亡28例,结论:ACTH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好,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疗效的激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两种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满足入选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24 h持续滴注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鼻饲法.观察21 d内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和高血糖、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持续滴注鼻饲营养液能使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顺利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的发生机理,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MSOF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21例患者治愈2例、好转7例、死亡12例,死亡率57%,致残率33.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全面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减少MSOF连锁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比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成3组,输入同样营养液,A组采用肠内营养泵持续12小时输注,B组采用间歇性重力滴注,c组采用一次性空针推注。结果A组与B、C组比较,在腹痛、腹胀、腹泻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泵输注法可减少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颅脑损伤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而且老年人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常见疾病,容易发生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记分≤8分的颅脑损伤为重型颅脑损伤,其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而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往往使病情加重,直接影响患者的病程与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严重颅脑损伤时,机体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可潜在地导致各种并发症,早期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直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引起胃肠道本身和脏器并发症.因此,及时发现和预防胃肠功能紊乱是护理的重要环节.我科于1997年2月~2000年8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现将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早期鼻饲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持续滴注的鼻饲方法作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骨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早期(48-72h)持续滴注鼻饲要素膳综合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3例(GCS评分4-8分)与按传统方法伤后7-8d鼻饲流质综合治疗的同类患者53例比较。结果:GCS评分5分以上的病人能较好地耐受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方法。实验组的血清白蛋白、体重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胃肠道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生存质量显著改善。结论: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可安全地用于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且对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促进营养状态和预后恢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0.
邵蕊 《现代护理》2008,14(3):329-330
重症颅脑损伤是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病人的糖、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异常,肠道缺血性损害严重影响肠蠕动及黏膜细胞的生长和代谢。肠内营养对于胃肠道一般无器质性病变,胃肠功能完整或有部分胃肠道功能的病人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就早期肠内营养在颅脑损伤病人的作用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