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导管造影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及治疗乳头溢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收治的126例病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乳头溢液患者经过术前造影钼靶拍片,术后病理证实乳导管扩张症48例。乳腺增生症5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4例,导管内恶性肿瘤8例,诊断符合率69.5%。结论选择性乳导管造影拍片检查对乳头溢液的诊断,尤其对乳导管内病变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乳腺积乳囊肿钼靶X线摄影的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采用意大利VENUS和GIOTTO钼靶乳腺机对乳腺肿块头尾位(CC)、侧斜位(ML0),部分侧位摄片。结果:钼靶诊断27例乳腺积乳囊肿中浸润型1例(3.7%);致密型10例(37%);积气型11例(40.7%);多发或混合型5例(18.5%)。结论:乳腺钼靶照片是诊断乳腺积乳囊肿的主要手段,X线摄片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提示积乳囊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的钼靶X线影像特征,提高对乳腺良、恶肿块的诊断符合率。方法总结200例乳腺肿块的钼靶X线影像特征,均经病理结果证实。结果200例乳腺肿块的钼靶X线影像特征与病理证实符合率达94.5%。结论根据乳腺钼靶X线影像特征,结合临床,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王澍  智娟 《中外医疗》2010,29(25):53-53
目的评价钼靶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可触及乳腺肿块患者进行钼靶检查,总结其病变的影像学征象,并结合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钼靶检查诊断为乳腺癌18例,乳腺良性病变32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乳腺癌22例,乳腺良性病变28例。钼靶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4%。结论钼靶检查是诊断和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联合诊断指标分析(附15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综合评价针吸细胞学检查,癌细胞DNA含量分析,癌胚抗原检测和乳腺钼靶片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作用;探讨4项指标联合诊断的准确性和重要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157例乳腺肿块或乳头溢液的患者,术前均行针吸细胞学、DNA含量、癌胚抗原及双乳钼靶片检查,并和术后病理相对照。结果 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最高,为85.35%;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DNA含量的假阳性率最高,为34.20%;钼靶X摄片的假阴怀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钼靶X线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5例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结果钼靶X线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76.84%;其中出现直接征象肿块者27例,间接征象如钙化、皮肤增厚、乳头内陷等68例。结论高频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目前乳腺癌最为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徐金刚 《安徽医学》1992,13(1):38-39
<正> 1cm以下小乳腺癌的诊断较为困难,本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小乳腺癌(≤1cm)分别就临床表现,钼靶X摄片及针吸细胞学检查进行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其中门诊组33例,普查组14例,年龄分别为30~71岁,平均年龄43.7岁。首次门诊检查临床能触及肿块16例,其中0.6~1cm14例,≤0.5cm2例。未触及肿块31例,其中表现为单纯局限性腺体增厚13例,其中表现为单纯局限性腺体增厚13例,腺体增厚伴乳头血性溢液2例,单纯乳头溢液6例(4例血性液体,2例黄色液体),乳腺疼痛3例,乳  相似文献   

8.
女性乳头溢液导管造影检查与病理诊断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导管造影检查对乳头溢液疾病诊断价值和准确性。方法:分折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溢液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导管造影钼靶照片表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研究。结果:78例造影片中,钼靶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的53例,其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17例,乳腺癌4例;其他乳腺疾病2例;造影片末显示或与术后病理不符合的为25例;导管造影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诊断的符合率为67.9%。结论:导管造影仍是乳头溢液疾病目前较可取的方法,结合临床特征及触诊检查,仔细操作,可提高诊断与定位的准确性;与细胞学检查相结合有望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申炜  李耀波  唐红玉 《广西医学》2009,31(10):1436-1437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计算机X线摄影(CR)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可疑乳腺肿块患者行乳腺钼靶CRX线诊断,并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31例可疑乳腺肿块中,乳腺恶性肿瘤钼靶CR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1.8%(9/11),误诊2例;乳腺钼靶CRX线诊断良性病变22例,其中纤维囊性增生症19例,纤维瘤3例,病理诊断良性病变20例,其中乳腺增生7例,乳腺纤维腺病7例,纤维瘤3例,乳腺导管扩张症3例。结论乳腺CR钼靶检查技术对诊断乳腺疾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107例女性乳头溢液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女性乳头溢液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1 0 7例女性乳头溢液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结果 :血性溢液和浆液性溢液占全组 91 .6 % ,恶性乳头溢液伴肿块 82 .6 % ;良性溢液伴肿块 31 % ;乳管内乳头状瘤恶变率 9.6 % ;导管乳头状瘤恶病 8.3% ;乳管造影与病理符合率 6 1 .1 %。结果 :临床表现 ,乳管造影 ,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 ,X线钼靶摄片 ,彩色多普勒是诊断乳头溢液的重要依据 ,上述 4种乳头溢液以手术治疗为主 ,术式应根据病理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分析乳腺囊性增生症的钼靶X线表现,提高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经病理证实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54例,以肿块就诊34例,肿块伴乳头溢液13例,乳头溢液7例.肿块可发生于乳腺任何部位,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楚或不清楚,质韧,可活动.单乳或双乳多乳孔溢液乳头溢液者13例.患者常有乳房胀痛,其中31例乳房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且经前明显.年龄27~69岁,40~49岁年龄组27例(占50%),病程3天~5年不等,病程在3个月内者35例(占65%).全部做了钼靶X线摄影,其中7例做了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结果 钼靶X线平片表现:本组54例,片状高密度影32例(占59.3%),密度高于周围腺体,较均匀,可有砂砾状、杆状、小弧状钙化灶,分布较散在.结节或肿块影13例(占24.1%),密度均匀,单发或多发,结节直径在0.5cm~3.0cm大小不等,边缘模糊或部分边缘清楚,形态可不规则.无异常发现者9例(占16.7%).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表现:7例做了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表现为:囊肿型4例,表现为主导管轻到中度扩张,分支导管或末端囊性扩张,形态不规则,造影剂呈片状分布.囊肿伴导管硬化型1例,即既有较大导管的囊性扩张又有其他乳管及其分支变细.导管增生硬化型1例,表现为主导管轻到中度扩张,分支导管变细、僵硬,管壁毛糙,管腔内可有多发颗粒状充盈缺损.小导管腺泡囊性增生型1例,表现为终末导管扩张形成小囊,直径多在5mm以下,常多发.导管增生扩张型和小囊肿型乳腺平片检查多无阳性发现.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多种影像学表现反映了复杂多样的病理特点,钼靶X线摄影对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12.
影像学检查对乳腺结核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勇  卢淑娇 《现代医学》2003,31(4):260-261
目的 总结评价影像学检查对乳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钼靶照片及B超图片,结合术后病理作对比分析。结果 钼靶摄影检查、B超在乳腺结核诊断上敏感性分别为25.0%和38.5%,乳腺结核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均酷似乳腺癌,易被误诊。结论 单一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对乳腺结核诊断准确率不高,结合临床表现及触诊检查,在B超及钼靶引导下行穿刺检查有望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应注意与乳腺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钼靶X线表现征象,提高钼靶X线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68例乳腺肿瘤钼靶X线表现特征。其中恶性27例,良性41例。结果毛刺状肿块及成簇钙化是乳腺恶性肿瘤特异性X线征象,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为88.9%和85.4%。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35例妇女乳腺钼靶X线特征,探讨钼靶X线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5例乳腺疾病患者均行钼靶X线摄影检查,结合手术病理观察其影像学特征,分析钼靶X线在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钼靶X线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在肿块形态、边缘毛刺及钙化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病理证实恶性病变12例,良性病变123例,经钼靶诊断恶性病变9例(符合率75%),良性病变123例(符合率100%),诊断符合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乳腺肿块诊断方法的联合应用及其评价附4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乳腺临床触诊、电脑近红外扫描、钼靶X线摄片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照病理诊断结果,对432例乳腺肿块作联合诊断,总准确率94.7%。其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率最高(95.0%),临床触诊最低(81.9%).行电脑近红外扫描与钼靶X线摄片的诊断符合率配对比较,P>0.05.分析提示:联合诊断是发现乳腺癌的有效途径,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和可靠的诊治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超、钼靶X线及联合诊断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手术乳腺肿块病人215例,其中良性肿物138例,恶性肿物的77例,其超声声像图和钼靶X线的特点进行总结,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彩超检出乳腺良性肿块173例,恶性肿块42例;钼靶X线检出乳腺恶性肿块59例,良性肿块156例;病理诊断乳腺恶性肿块77例,良性肿块138例,彩超检查符合率%,钼靶X线符合率%.结论 彩超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一般,钼靶X线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一般,彩超及钼靶X线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联合应用与病理结果符合度强,说明联合诊断高于单独彩超及钼靶X线诊断,可大大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乳腺钼靶X线摄片检查已成为目前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1995年以来,我院使用意大利产Giotto牌高频乳腺X线机行乳腺钼靶摄片共诊断乳腺癌12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0例中,均为女性,年龄21~26岁,平均47.2岁。左乳63例(52.5%),右乳57例(47.5%)。外上象限最多,为60例(50%),次为内上象限24例(20%),乳头后方19例(15.8%),外下象限11例(9.2%),内下象限6例(5%)。1.2 临床表现 以乳房肿块就诊者114例(95%),共扪及肿块122个,肿块直径0.6~12cm。其中单乳双块者4例。以乳头浆液性溢液或血性溢液就诊5例(4.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钼靶检查应用于乳腺良恶性疾病普查的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接受乳腺癌筛查的366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钼靶检查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钼靶检查在该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与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钼靶检查在妇女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89%、94.03%,诊断准确率为92.55%;钼靶检查结果显示良性、恶性分别为62例、25例,与病理学诊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影像学表现方面,良性、恶性病变在肿块小于临床测量、肿块密度高、恶性钙化、周围有毛刺、肿块边缘无规则性几个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妇女乳腺良恶性疾病普查中行钼靶检查可获得良好影像学表现,诊断准确率较高,对疾病早期普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乳腺肿块B超和钼靶照片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B超和钼靶照相两种影像学方法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678例乳腺同时进行了B超、钼靶和病理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B超和钼靶对乳腺增生性疾病、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79%,85.18%,76.42%和79.91%,89.35%,56.54%。联合应用的阳性预测值93.80%,阴性预测值88.03%,假阳性率7.31%,假阴性率10.24%。结论:B超和钼靶照相两种影像学方法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是肯定的的;单独使用时B超优于钼靶照相;联合应用可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分析少见乳腺炎的B超、钼靶及磁共振的影像学特点,结合病理结果及文献复习探讨这三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所有经病理检查确诊并行影像学检查的24例少见乳腺炎,包括一般资料、影像学检查特点、病理结果、诊断符合率.结果 24例中乳腺导管扩张并慢性炎14例,肉芽肿性小叶炎3例,慢性化脓性炎6例,乳腺结核1例;行B超检查13例,诊断符合率为77%,行钼靶检查12例,诊断符合率25%,行MRI检查3例,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少见乳腺炎大多在影像学上无特异性表现,但仍有其异于其他乳腺肿块的特点,MRI检查较B超及钼靶检查更准确,联合多种检查手段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