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评价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巴州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不可切除HCC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联合组32例。对照组采用TACE+索拉非尼方案;联合组采用TACE+索拉非尼+信迪利单抗,于TACE术后第3天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200 mg,每3周给药1次。观察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不良反应、甲胎蛋白(AFP)及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结果 联合组的PFS为11.90(6.46,17.34)个月,高于对照组的4.70(0,11.3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13,P=0.045)。联合组的OS未到达足够50%死亡的数据,对照组为11.90(0,23.8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相似文献   

2.
何波  侯晓杰  慕媛 《武警医学》2023,(2):150-156
目的 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8-03-01至2020-12-31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肿瘤科收治的120例晚期转移性TNBC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指标变化、远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随访近期,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25、CA15-3、中期因子(MK)及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明显长于对照组(4.20个月vs. 3.44个月,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随访远期,观察组的mPFS明显优于对照组(6.77个月vs. 5.75个月,P<0.05),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以紫杉醇(PTX)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AG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35例既往化疗失败AGC患者,以紫杉醇为基础方案进行二线治疗,评价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疾病进展时间(TTP)、PTX为基础方案二线治疗起始时间至死亡时间(TTD)、一线治疗起始时间至死亡时间(OS)及不良反应。结果35例AGC中32例可评价疗效,RR 8例(22.9%),SD 20例(57.1%),DC(PR SD)80%,中位TTP、TTD、OS为4.5、8.8、15.8个月;30例(85.7%)为铂类治疗失败的患者,既往治疗方案对紫杉醇二线化疗疗效无明显影响。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4级发生率约22.9%,其他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以紫杉醇为基础方案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AGC,患者耐受性好,疾病控制率高,生存期延长,是很有前景的二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癌伴门脉癌栓(PVT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肝癌伴PVT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成DEB- TACE联合阿帕替尼组(n=35)和DEB- TACE组(n=35),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术后肿瘤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通过增强CT或MRI观察术后癌栓的变化情况。随访观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和与阿帕替尼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术后1、3和6个月ORR分别为91%、66%、51%, DCR分别为94%、91%、80%;DEB- TACE组术后1、3和6个月 ORR分别为85%、37%、26%, DCR分别为91%、66%、54%;联合组与DEB- TACA组术后1个月ORR、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ORR、D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个月癌栓消退率为49%,DEB- TACE组为23%,联合组显著高于DEB- 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mPFS为9个月(95%CI:7.712~10.288),DEB- TACE组为6个月(95% CI:4.952~7.048),联合组mOS为18个月(95%CI:14.365~21.635),DEB- TACE组为13个月(95%CI:11.541~14.459),联合组与DEB- TACE组相比,mPFS、mO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出现5例Ⅲ级不良反应,经药物剂量减量或对症处理后好转,其余均为Ⅰ、Ⅱ级不良反应。结论 DEB- 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由于缺乏监测肿瘤化疗反应的可靠方法 ,胃食道结合部癌病人术前化疗与否尚存争议。现探讨 1 8F- FDG(1 8F-氟代脱氧葡萄糖 ) PET显像能否预测早期肿瘤化疗反应。方法 :研究对象是连续 40例胃食道结合部局部晚期腺癌病人 ,每例术前接受两个疗程 (每疗程 36 d)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化疗前与第一疗程后 14d分别行 1 8F- FDG PET显像 (每例每次静脉注射 1 8F- FDG2 5 0~ 370 MBq)。应用内镜和标准影像技术评估化疗临床反应 (肿瘤长度和厚度均减少5 0 %以上为有临床反应 )。完成化疗后 3~ 4周手术切除肿瘤 ,以组织病理学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DEB-BACE)和单纯全身静脉化学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和无进展生存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0例,其中DEB-BACE组40例,静脉化疗组40例。定期跟踪随访,收集临床资料。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和客观缓解率(ORR)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采用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中,除既往治疗情况和转移灶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B-BACE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4.0个月,化疗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0.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32,P=0.464)。DEB-BACE组的DCR为67.5%,优于化疗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1,P=0.025);DEB-BACE组ORR也优于化疗组(χ^(2)=11.665,P=0.002)。DEB-BACE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8.0个月,化疗组为3.0个月。DEB-BACE组6、12和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7.5%、34.0%和3.2%,化疗组分别为30.0%、15.0%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8,P=0.014)。结论 DEB-BACE组的DCR、ORR、mPFS均高于化疗组,表明DEB-BACE在中晚期肺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参数术前评估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经内镜证实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且行手术治疗最终获得病理结果的59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1周内行常规胸腹部平扫和能谱成像双期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强化值(Hu)、标准化碘浓度(NIC)、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Zeff-a)及能谱曲线斜率(λHu)。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理分级、不同T分期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评价各参数值诊断低分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效能。结果不同病理分级间动脉期及静脉期NIC、λHu、Zeff-a和Hu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各参数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1)。动脉期NIC诊断低分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0.961,阈值0.125,敏感度95.8%,特异度91.4%。结论不同病理分级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能谱CT各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能谱成像为术前评估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病理分级提供了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1, HO-1)阳性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血红素氧合酶阳性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实验组予以康艾注射液联合紫杉醇、替吉奥、奥沙利铂方案治疗,对照组应用紫杉醇、替吉奥、奥沙利铂方案化疗。4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及HO-1检测。结果 实验组1年、2年生存率(75.2%、22.3%)均高于对照组(59.3%、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提高10分比例,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艾注射液对HO-1阳性进展期胃癌有治疗作用,能抑制胃癌组织中HO-1的表达,减轻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联合紫衫醇每周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深部热疗联合紫杉醇周剂量化疗组和紫杉醇周剂量化疗组,每组30例;化疗方案为紫杉醇+DDP+5-FU。结果深部热疗联合紫杉醇周剂量化疗组有效率为83.3%,紫杉醇周剂量化疗组有效率为56.7%。两组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深部热疗联合紫杉醇每周疗法是治疗晚期胃癌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FOLFOX4化疗联合全身热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太空舱全身热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在深度镇静下行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太空舱全身热疗仪进行全身热化疗,对照组18例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RR)60.0%,疾病控制率(DCR)80.0%;对照组RR 27.8%,DCR 44.4%。两组间RR、D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主要化疗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Ⅰ~Ⅱ度皮肤烧伤4例,无一例出现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结论采用太空舱全身热疗系统联合FOLFOX4方案进行全身热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联合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9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和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SBRT治疗分为观察组(n=31,采用SBRT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治疗)与对照组(n=54,采用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治疗)。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均衡混杂因素,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6个月总生存率、1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PFS);使用常见不良事件标准(CTCAE)5.0版评估两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结果 PSM前,两组年龄(P=0.043)、肝外转移数(P=0.028)和既往是否手术治疗(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M后,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纳入27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66.7%、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DCR分别为96.3%、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邓薇  张小田  高静  沈琳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12):1142-1146
目的探讨人再生基因蛋白Ⅳ(REGⅣ)和细胞角蛋白18(CK18)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10年7月在北京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61例晚期胃腺癌患者及32例同期健康成年人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REGⅣ、CK18水平。所有化疗均为一线治疗,方案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联合铂类(顺铂或奥沙利铂)加或不加紫杉类的三药或两药联合方案,根据RECIST 1.0标准行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结果胃癌组血清REGⅣ和CK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EGⅣ5.15(2.14~22.55)ng/ml vs 2.22(0.02~12.29)ng/ml,CK-18132.29(24.97~473.62)U/L vs 63.05(16.06~294.58)U/L]。在胃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的REGⅣ和CK18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61例胃癌患者中,26例对化疗敏感(CR+PR),35例不敏感(SD+PD),这两类患者化疗前的REGⅣ、CK1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有化疗前后配对血清标本的患者中,CR+PR患者14例,SD 16例,PD 6例,各类患者的REGⅣ、CK18表达水平在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GⅣ和CK18作为血清标志物对胃癌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两者化疗前水平及化疗前后变化与晚期胃癌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晚期胃癌系统性治疗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然而,可选择一线治疗方案的优劣性目前仍不明确。本研究探索晚期胃癌不同一线化疗方案的疗效及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不同化疗方案其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差异性,分析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有87例患者入选,其中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mFOLFOX6或XELOX)57例,接受含紫杉类方案(多西他赛或紫杉醇联合顺铂或5 氟尿嘧啶)23例,7例接受其他化疗方案(包括卡培他滨单药、FOLFIRI及顺铂腹腔化疗等),其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5.5%,21.1%,0%(P=0.04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4.7%,63.2%,0%(P=0.009);随访日期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6.9个月、4.1个月、2.1个月(P=0.004),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2.6个月、5.8个月、3.2个月(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化疗方案、化疗周期数、化疗疗效、肿瘤原发部位、化疗前有无腹膜转移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方案、化疗周期数、化疗前有无腹膜转移、化疗前CA19-9水平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含奥沙利铂为主方案疗效佳,可以作为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优选方案;一线化疗方案、化疗周期数、化疗前有无腹膜转移、化疗前CA19-9水平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治疗前腹膜转移、CA19-9升高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使用紫杉醇联合顺铂、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对患晚期胃癌患者76例,采用紫杉醇1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5 mg/m2+生理盐水1500~2000 ml,腹腔内灌注,第2天;醛氢叶酸(CF)200 mg/m2,静脉滴注,第2~4天;氟尿嘧啶250 mg/m2,静脉推注,第2天后1500 mg/m2,72 h持续静脉滴注。结果全组CR 6例(7.8%),PR 28例(36.8%),SD 32例(42.1%),PD 10例(13.1%),总有效率(CR+PR)44.6%。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醛氢叶酸和氟尿嘧啶是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较好的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和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诊晚期(ⅢB期及Ⅳ期)肺腺癌患者,按一线化疗方案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0例: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于第1~3 d静脉滴注,21 d为一周期;对照组22例:紫杉醇135 mg/m2,第1 d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第1~3 d静脉滴注,21 d为一周期。治疗2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并观察两组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近期有效率( RR )为35.00%,对照组(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Ⅲ~Ⅳ级化疗药物所致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中脑转移患者脑部病灶均有缩小,而对照组未见缩小。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有较好疗效,在脑转移患者中显现出优势,毒性反应轻,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后序贯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Ⅲ~IVA期鼻咽癌患者共24例, 接受两周期卡瑞利珠单抗(200 mg)联合多西他赛+顺铂诱导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顺铂25 mg/m2连续3 d), 之后接受标准同步放化疗(处方剂量:PGTV、PGTVnd为6 996 cGy/33次、PTV1为6 006 cGy/33次、PTV2为5 096 cGy/28次, 同步顺铂化疗, 剂量为75 mg/m2)。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诱导治疗后鼻咽病灶客观缓解率(ORR)为91.6%[完全缓解(CR)45.8%+部分缓解(PR)45.8%];颈部淋巴结ORR为95.8%(CR 4.2%, PR 91.6%)。17例同意复查鼻咽镜, 咬检后显示13例获得病理完全缓解。同步放化疗后鼻咽病灶CR为83.3%, PR为16.7%;颈部淋巴结CR为91.7%, PR为8.3%。13例IVA期患者诱导治疗后鼻咽病灶ORR为92.4%, 颈部淋巴结ORR为92.4%, 均为PR。同步放化疗结束后鼻咽病灶CR为84.6%, PR为15...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TACE联合靶向免疫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7例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ACE联合靶向免疫药物治疗(联合组)16例,单纯靶向免疫治疗(单纯组)21例。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中位总生存期(mOS)。根据m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mOS和mPFS分别为14.0个月(95% CI:4.59~23.41)和6.0个月(95% CI:4.04~7.96),单纯组分别为11.6个月(95% CI:4.53~18.67)和4.5个月(95% CI:3.38~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45)。联合组的ORR和DCR分别为68.75%和87.5%,较单纯组(4.76%和33.3%)均明显提高(P<0.01)。两组患者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4)。结论 与单纯靶向免疫治疗相比,TACE联合靶向免疫药物治疗晚期HCC的疗效明显提高,且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和替吉奥(GS)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8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联合GS化疗方案,B组30例接受GS化疗方案。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中位生存时间(mOS)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临床受益率(ORR、DCR和CBR)分别为57.9%、73.7%、84.2%,B组分别为26.7%、46.7%、6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mPFS、mOS 分别为8.0、11.8个月,高于B 组5.6、10.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反应、血液毒性及肝毒性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胰腺癌患者,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GS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是发生于食管-胃交界上下5 cm内的腺癌,是不同于胃癌、食管癌的独立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AEG,术前需要进行有效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疾病分型,进而更好地制定手术方案。内镜是术前检查AEG的有效方法,可直接查看患者瘤体的大小、外貌、形态,还便于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单用爱迪注射液(Aidi)、CAF(CTX+THP+5-Fu)化疗方案及Aidi加CAF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46例晚期乳腺癌随机分成3组,Aidi单药组11例,CAF方案化疗组17例,Aidi加CAF方案联合化疗组18例。结果 Aidi、CAF方案化疗以及Aidi CAF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27.2%(3/11)、41.2%(7/17)、50.0%(9/18);CAF方案,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其发生率为64.7%,较其它两组严重(P<0.01)。结论 Aidi+CAF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有增效、减毒作用,可能是治疗晚期乳腺癌较好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