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尚无标准诱导治疗方案,急性早前T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对标准的强化化疗反应差,复发风险高,预后差。拟探讨合适的诱导方案来提高其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不同方案诱导化疗的21例初诊ETP-ALL患者的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初诊ETP-ALL根据骨髓细胞学、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检测结果诊断。结果:21例患者中男14例,女7例;中位年龄27(16~57)岁;7例接受PCIOD方案[培门冬酶注射液:2500 IU/m2肌肉注射,第1、14天;环磷酰胺:800 mg·m-2·d-1,第1天;伊达比星:6~8 mg(总量10 mg),第1~3天;长春地辛:4 mg,第1天;地塞米松:20 mg/d,第1~7天]治疗。14例接受VTLP样方案(吡柔比星:40 mg/m2分3 d或柔红霉素30~45 mg·m-2·d-1,第8、15、22、29天;长春地辛:3 mg/m2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L3-SMI)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住院期间完善了腹部CT或MRI检查的ACLF患者,计算L3-SMI,比较不同L3-SMI水平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入组患者男性113例,女性13例;男性患者L3-SMI为(40.3±7.4)cm2/m2,显著大于女性患者[(33.9±4.5)cm2/m2,P<0.05];在男性患者中,有肝硬化基础者L3-SMI为(38.1±5.9)cm2/m2,显著低于无肝硬化基础者[(42.0±7.9)cm2/m2, P<0.05];酒精性肝病患者L3-SMI为(34.8±6.8)cm2/m2,显著低于非酒精性肝病患者[(41.5±7.0)cm2/m2, P<0.05];90 d生存组患者L3-SMI为(40.7±7.7)cm2/m2,与90 d死亡患者[(38.8±6.3)cm2/m2, P>0.0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男性患者分为低L3-SMI组(≤40 cm2/m2)61例和高L3-SMI组(>40 cm2/m2)52例,结果低L3-SMI组和高L3-SMI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9.7%和13.5% (P>0.05),低L3-SMI组90 d生存率为68.9%,与高L3-SMI组的76.9%(P>0.0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L3-SMI组患者体质指数为(24.5±3.9)kg/m2,显著高于低L3-SMI组[(20.5±2.9)cm2/m2, P<0.05];高L3-SMI组患者血红蛋白为(126.4±23.2)g/L,显著高于低L3-SMI组[(114.7±21.3)g/L, P<0.05];高L3-SMI组患者血钠为(136.6±4.1)g/L,显著高于低L3-SMI组[(133.5±4.5)g/L, P<0.05];低L3-SMI组和高L3-SMI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437.1±198.3)μmol/L和(317.4±173.0)μmol/L,P<0.05],差异显著。结论 女性患者、低体质量患者、肝硬化患者、酒精性肝病患者L3-SMI水平更低,ACLF患者L3-SMI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与疾病转归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需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小板数值与CD19-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0年5月84例接受CD19-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CAR-T细胞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组(46例)和CAR-T细胞治疗后MRD阳性组(38例),比较2组患者CAR-T细胞回输当天及回输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的血小板数值。结果:CAR-T细胞治疗后MRD阴性组在CD19-CAR-T细胞回输时和回输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的中位血小板数值分别为109.0×109/L、57.0×109/L、83.7×109/L和35.0×109/L,明显高于MRD阳性组的31.5×109/L、24.0×109/L、18.0×109/L和18.0×109/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数值与CAR...  相似文献   

4.
泼尼松治疗成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前瞻性观察口服足量泼尼松8周疗法治疗成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1)泼尼松治疗方案:足量泼尼松[剂量为1 mg/(kg*d)]治疗8周,如患者完全缓解,则自第9周开始逐渐撤减;如第8周达到部分缓解,则足量泼尼松延长至第10周,自第11周再开始减量.(2)病例入选标准:年龄18~60岁,肾活检证实FSGS,SCr<265.2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1.73 m2,尿蛋白定量>3.5g/24h,血清白蛋白≤30g/L,排除继发FSGS.(3)疗效判断:完全缓解(尿蛋白定量<0.4g/24h, 血清白蛋白≥35g/L,SCr≤109.6 μmol/L);部分缓解(尿蛋白定量<3.5g/24h,且下降超过基础值50%以上,肾功能稳定);无效指尿蛋白下降程度<基础值50%,并>3.5g/24h,或SCr倍增. 结果:(1)入选病例31例,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18~47岁.(2)经足量泼尼松治疗8周后,26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3.9%,其中8例(25.8%)完全缓解(2周缓解2例、4周4例、8周2例);18例(58.1%)部分缓解(2周部分缓解12例,4周2例,8周4例),5例(16.1%)无效.18例部分缓解患者延长疗程至第10周,仅1例达到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29.0%.(3)疗效影响因素:初治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非初治患者(94.8% vs 66.7%,P<0.05);完全缓解患者尿RBP阳性率明显低于部分缓解(25.0% vs 83.3%,P<0.01)和无效患者(25.0% vs 100%,P<0.01);伴急性肾功能损害者完全缓解率显著低于无急性肾功能损害者(0% vs 36.4%,P<0.05).(4)不良反应:9例(29.0%)出现ALT和(或)AST升高;5例(16.1%)表现库兴综合征;5例(9.7%)出现感染,其中1例军团菌肺炎、2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皮肤带状疱疹;1例(3.2%)类固醇性糖尿病;1例(3.2%)于治疗过程中出现SCr升高超过基础值50%(97.2~172.3 μmol/L). 结论:口服泼尼松8周疗法治疗成人FSGS是有效的,总有效率达83.9%,其中完全缓解率25.8%、部分缓解率58.1%;延长疗程至第10周完全缓解率上升至29.0%.初治病例、肾小管间质病变轻、无肾功能损害者疗效较好.治疗不良反应依次为转氨酶升高、感染和库兴综合征.该疗法完全缓解率不高(25.8%)、不良反应较明显,停药后复发问题也有待进一步阐明.进一步观察小剂量激素加二线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的疗效,有助于为FSGS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低剂量利妥昔单抗(RTX)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顽固和复发性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LN患者(女性16例、男性7例;顽固性LN 18例、复发性LN 5例)先接受单剂RTX 375 mg/m2,6月时6例再次予RTX 375 mg/m2(常规剂量维持组),17例给予每3个月一次RTX 100 mg(小剂量维持组)。除RTX外,患者均联合激素和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CNI,n=18)或吗替麦考酚酯(MMF,n=5),随访时间至少24月。B细胞耗竭定义为CD19+细胞<5个/μL,B细胞重建定义为CD19+细胞≥5个/μL。回顾性分析两种RTX方案治疗顽固和复发性狼疮LN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23例LN接受RTX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时B细胞耗竭率分别为87.0%,65.2%,43.5%和65.2%。共20例(87%)获得缓解,其中9例(39.1%)达到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顽固性LN中15例(83.3%)获得缓解,复发LN均获得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塞利尼索、地塞米松(Sd)联合化疗药物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这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的临床研究,分为2个治疗臂:SDd组:塞利尼索80 mg d1,8,15,22,地塞米松40 mg d1,8,15,22,脂质体阿霉素25~35 mg/m2,d1;SCd组:塞利尼索100 mg d1,8,15,22,地塞米松40 mg d1,8,15,22,环磷酰胺300 mg/m2,d1,8,15,22。每28 d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等。结果:截止到2023年4月30日,共入组36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9(29~74)岁,患者应用塞利尼索的时间距离初次诊断的中位时间为3.5(0.5~15.5)年,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3(1~8)。其中6例(16.7%)患者伴髓外病灶,12例(33.3%)患者伴高危细胞遗传学,4例(11.1%)患者既往接受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8.3%)患者既往接受过CAR-T治疗。既往药物暴露情况:硼替佐米(9...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建立山丘型地区复杂钉螺孳生环境中运用无人机喷撒灭螺药物的方法,并评价其灭螺效果。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及查阅文献制定无人机喷撒灭螺药物效果评价方案。2022年8月,选取云南省巍山县大仓镇大凤集自然村以北的山坡田为预试验现场,将预试验现场(12 000 m2)分为4组,每组面积不少于3 000 m2。A组试验区域不清障,采用无人机喷撒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剂量40 g/m2);B组试验区域先进行清障,然后采用无人机喷撒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剂量40 g/m2);C组试验区域不清障,采用背负式喷撒(粉)机喷撒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剂量40g/m2);D组试验区域先清障,然后采用背负式喷撒(粉)机喷撒5%杀螺胺乙醇胺盐颗粒剂(剂量40 g/m2)。将4组试验区域再分别按面积均分为6个地块,并依次编号为1、2、3、4、5、6区,其中1区用于开展基线调查,2~6区用于灭螺后1、3、5、7、14 d钉螺调查。分别于施药前及施药后1、3、5、7 d和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8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法、英、美分型系统(FAB)分型,M2型3例,M4型9例,M5型6例。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低危6例,中危8例,高危4例。其中11例患者为移植前第1次完全缓解(CR1),7例患者为移植前第2次完全缓解(CR2)。所有患者的造血干细胞来自于外周血,其中18例采用化疗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2例因第1次采集CD34+数量不足,第2次采用普乐沙福动员。18例患者输注CD34+计数中位数为4.05×106/kg(1.87×106~27.40×106/kg),单个核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4.48×108/kg(4.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MI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315例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2年随访。根据BMI将患者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14例、正常体重组(18.5 kg/m22)137例、超重组(25 kg/m2≤BMI<30 kg/m2)115例、肥胖组(30 kg/m2≤BMI<35 kg/m2)34例和严重肥胖组(BMI≥35 kg/m2)15例,分析各组基线资料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衰患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与BMI的关系。结果:2年随访结果显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和严重肥胖组慢性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率分别为50%、32.1%、13%、5.9%和6.7%,其中超重及肥胖组的全因死亡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01),但严重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安不同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5-2016年西安市每天六种大气污染物数据,即颗粒污染物(PM2.5、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 、臭氧(O3),2015-2016年西安市每日气象数据(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以及同期西安市两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呼吸科每日的门急诊量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评价同期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平滑样条函数控制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和长期趋势等混杂因素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将星期效应(Day of the week effect, DOW)即周末,作为哑变量纳入多元回归模型。在考虑了0~7 d的滞后效应后,采用以泊松分布为连接函数的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通过构建单污染物模型对年龄、疾病的亚组进行分析。 结果:西安市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每升高10 μg/m3,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0.39%(ER=0.39,95%CI:0.37~0.41,P<0.05),且在第6天达到最强效应;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每升高10 μg/m3,西安市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0.34%(ER=0.34,95%CI: 0.32~0.35,P<0.05);CO浓度每升高10 μg/m3,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48.53%(ER=48.53,95%CI: 46.07~51.03,P<0.05),且最强效应在第6天;NO2浓度每升高10 μg/m3,西安市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0.96%(ER=0.96,95%CI: 0.9~1.02,P<0.05);SO2浓度每升高10 μg/m3,西安市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2.13%(ER=2.13,95%CI: 2.04~2.23,P<0.05);O3浓度每升高10 μg/m3,西安市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0.07%(ER=0.07,95%CI:0.04~0.10,P<0.05)。PM2.5,PM10,CO,SO2,NO2、O3浓度的增加均会引起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门诊量的增加,且多在滞后第6天影响最大,CO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结论西安市6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暴露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门诊就诊量,其中污染物CO对门诊量的影响最大,且对65岁以上人群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不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度拉糖肽注射液治疗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2月龙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根据患者BMI指数不同分作A组(BMI:24~27 kg/m2,30例)、B组(BMI:28~30 kg/m2,30例)、C组(BMI:>30 kg/m2,20例),均接受相同药物度拉糖肽注射液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血脂指标。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水平、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糖指标呈下降趋势,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呈降低趋势,高密度脂蛋白指标呈升高趋势。其中C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与A组,B组患者血糖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拉糖肽注射液可用于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指标,尤其针对BMI指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影响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治疗边缘区淋巴瘤(MZL)疗效的相关临床因素和分子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48例MZL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治患者29例,复发/进展患者19例,均应用BR方案(利妥昔单抗375 mg/m2,d0,苯达莫司汀90 mg/m2,d1~2)进行治疗。48例患者中有36例进行了DNA测序,以进一步探究基因突变对MZL患者中BR方案疗效的影响。结果:48例患者中位年龄65.5(22.0~79.0)岁,男女比例1.5:1.0。29例初治患者中,20例达完全代谢学缓解(CMR),8例达部分代谢学缓解(PMR),CMR率69.0%(20/29),总有效率(ORR)96.6%(28/29)。19例复发/进展患者中,13例达CMR,4例达PMR,CMR率68.4%(13/19),ORR 89.5%(17/19)。中位随访12(6~24)个月,初治患者1年疾病无进展生存(PFS)率为96.2%,1年总生存(OS)率为100.0%;复发/进展患者1年PF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后置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效果。方法 29例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15例患者采用后置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观察组)、14例患者采用经典白消安/环磷酰胺方案预处理(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移植前第3~7天氟达拉滨30 mg/(m2·d)静脉滴注,移植前第3~6天白消安注射液0.8 mg/kg静脉滴注(6 h一次),移植第3、4天环磷酰胺50 mg/(m2·d)静脉滴注;对照组移植前第3~6天白消安注射液0.8 mg/kg静脉滴注(6 h一次),移植前第3、4天环磷酰胺60 mg/(kg·d)静脉滴注。主要观察指标为移植后急慢性GVHD及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次要观察指标为细胞移植所需时间、患者总生存期与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观察组患者移植后急性GVHD3例、慢性GVHD1例,对照组患者移植后急性GVHD5例,两组急、慢性GVHD发生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植入时间及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3.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安罗替尼口服与多西他赛化疗和调强放疗在一线治疗失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 stage-small cell lung cancer,ES-SCLC)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30例一线EP方案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ES-SCLC患者,治疗第1天口服安罗替尼12 mg+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 mg/m2,治疗第2~14天口服安罗替尼12 mg/d,21天为1个治疗周期。患者在服药同时进行同步放化疗。2个用药周期后判定疗效,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并记录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4例、稳定(SD)例8例、进展(PD)5例,总客观缓解率56.6%、疾病控制率83.3%。随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为6.7(95%CI:5.655~7.74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与安慰剂比较,评价艾曲泊帕每天1次治疗经治的成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疗效;并评价艾曲泊帕长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既往接受过一线以上方案治疗的成人慢性ITP患者,病程12个月以上,首次艾曲泊帕服药前血小板计数30×10~9/L,患者随机分组进入第一阶段(8周)双盲期治疗。艾曲泊帕起始剂量25 mg,每日1次,口服,按照血小板计数调整剂量。治疗目标为血小板计数维持在(50~150)×10~9/L,达标者判断为治疗有效。完成第一阶段治疗的患者进入第二阶段开放期(24周)和第三阶段延长期治疗。艾曲泊帕停药后随访4周。结果:本中心研究起止时间为2013-06-14-2018-08-31。15例患者入组,治疗组12例,对照组3例。第42天,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患者分别为8例(66.7%)和0;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次数≥1次的患者分别为10例(83.3%)和0。首次出现血小板计数≥50×10~9/L的中位时间为8(8~42)d。开放期第24周时,患者血小板计数中位数77(4~198)×10~9/L,9例(60.0%)维持有效。75%以上访视时间有效者5例(33.3%)。停止艾曲泊帕治疗后第4周时,3例(21.4%,3/14)患者维持有效。6例(46.2%,6/13)患者停止或减少合并药物治疗。艾曲泊帕治疗后出血改善。恶心和转氨酶增高是常见的不良事件,血栓事件2例。结论:艾曲泊帕治疗经治成人慢性ITP有效率高,患者长期应用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60%四聚乙醛水分散粒剂的室内和现场杀螺效果。方法 按照《农药登记用杀钉螺剂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NY/ T 1617-2008)要求,采用60%四聚乙醛水分散粒剂(MWG)室内和现场喷洒法灭螺,并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使用60%四聚乙醛水分散粒剂室内喷洒法灭螺,1、3 和7 d LC50 值分别为0. 312(0. 271~0. 360)、0. 216(0. 190~0. 245)和0. 177(0. 160~0. 196)g/ m2 ,0. 900 g/ m2 浓度7 d 后实验室钉螺死亡率为98. 00%。使用0. 900 g/ m2 浓度现场喷洒7 d,岳阳草洲和江陵县河滩现场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0. 91%和85. 12%。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对照组(1. 000 g/ m2 )相比,岳阳草洲现场0. 900、1.800 g/ m2 MWG 组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2. 555、3. 340,P 均>0. 05);江陵县河滩现场1. 800 g/m2 MWG 组钉螺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 989,P>0. 05)。结论60%四聚乙醛水分散粒剂室内和现场喷洒试 验使用0. 900 g/ m2 浓度,其药效均达到《农药登记用杀钉螺剂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NY/ T 1617-2008)规定的登记标准,具有较好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为新型高效、使用方便的灭螺药物剂型。  相似文献   

17.
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10例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化疗药物治疗初治、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例初治MM患者在每一疗程的第1、4、8、11天静脉注射硼替佐米0.7~1.3mg/m2,每3周为一疗程;每2个疗程(6周)的第1~4天,口服美法仑9mg/(m2·d)和泼尼松60mg/(m2·d);每例患者至少接受2~10个疗程。5例复发难治患者,在每3周1个疗程,第1、8天分别静脉注射硼替佐米3.5mg,或第1、4、8、11天1.0~1.3mg/m2。每次用硼替佐米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40mg;每例患者至少接受1~6个疗程。采用Blade标准评价疗效,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第3版)判断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8个月,5例初治患者中2例完全缓解(CR),1例接近完全缓解(nCR),1例部分缓解(PR),1例轻微反应(MR)。5例复发难治患者中,2例nCR,2例MR,1例无改变(NC)。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症状和乏力等。经对症治疗及调整用药剂量后均能改善。结论:硼替佐米对于初治或复发难治的MM患者,是一种可以耐受的、疗效确切的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告用环磷酰胺(CTX)持续输注,联合鬼臼噻吩甙(VM-26)及地塞米松治疗进展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病人与方法 21例进展性难治性 MM 患者,男13例,女8例,中数年龄57(43~81)岁,其中Ⅲ_(A)期18例,Ⅲ(B)期3例。M 蛋白成份类型,IgG 型16例,IgA 型4例,本周蛋白型1例。21例中对 MP 方案原发性耐药者9例,用其它方案药物治疗后复发并耐药者12例。治疗方法:每个月使用 VM-2630mg/M~2静注第1~2天;地塞米松40mg 静注第1~7天;CTX200mg/M~2持续静脉输注(用轻便泵)第1~7天。为了避免影响 CTX 的烷化活性,将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应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2、3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4月收治的58例基因2、3型CHC患者,采用抽签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给予对照组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接受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HCV RNA载量,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CV基因分型。结果 观察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和早期病毒学应答(EVR)率分别为72.4%和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8%和65.5%(P<0.05);在治疗4周末,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5.8±2.1)×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3.7±1.9)×109/L,P<0.05】;在治疗12周结束时,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3.4±0.4)×109/L和(99.60±24.2)×109/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0.9)×109/L和(82.01±14.8)×109/L,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终止治疗情况。结论 应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2、3型CHC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8(AQP8)和水通道蛋白9(AQP9)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长期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3例,继续接受恩替卡韦治疗,使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AQP8和AQP9水平。采用Logistic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各临床因素差异的异同。结果 2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病程≥10年(63.0%对33.9%)、抗病毒治疗时间≥5年(25.9%对62.5%)、血清白蛋白(31.4±1.9 g/L对37.9±2.3 g/L)、血小板计数(73.8±7.5×109/L对109.6±6.8×109/L)、血清AQP8水平(20.5±2.8 μg/L对12.6±2.1μg/L)、血清AQP9水平(10.1±1.7 μg/L对6.0±1.0 μg/L)和MELD评分(21.5±3.5对13.6±2.9)方面,与56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著抗病毒治疗时间短、血清AQP8≥15.2 μg/L和MELD评分≥19.5分是影响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19例有腹水患者血清AQP8和AQP9水平分别为(19.5±2.8)μg/L和(10.7±1.3)μg/L,显著高于64例无腹水患者[分别为(13.9±2.1)μg/L和(6.3±0.9)μg/L,P<0.05];13例有肝性脑病患者血清AQP8和AQP9水平分别为(20.3±2.6)μg/L和(9.7±1.3)μg/L,显著高于70例无肝性脑病患者[分别为(14.2±2.4)μg/L和(6.9±1.1)μg/L,P<0.05]。结论 长期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QP8和AQP9水平升高提示病情进展,可能与不良预后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