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症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氟桂利嗪治疗,联合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A、RVA的Vm治疗后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症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西药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痰瘀阻窍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西药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兼痰湿中阻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眩晕肝阳上亢兼痰湿中阻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天麻钩藤饮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比较两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临床确诊的眩晕病人,随机被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照组22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均以2周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2组症状治疗结果比较,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2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治疗组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增快(P〈0.01);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中阻型PC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痰浊中阻型PC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能有效改善痰浊中阻型PCI性眩晕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2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5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风池、太冲、足三里、关元、百会)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姜半夏、天麻、炒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川芎、葛根、丹参、当归)口服治疗。两组均于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8.2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培他啶、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尼莫地平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和右侧椎动脉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梅尼埃病的效果。方法: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用半夏白术天麻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对照组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67%、对照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眩晕指标、耳鸣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氟桂利嗪对脑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眩晕患者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脑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两组持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1:2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治疗结束6个月后予以随访并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7.4%,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疗效较好,无论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较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为优,可资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13.
黄丽娟  钟王瑜 《光明中医》2023,(20):3960-3963
目的 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8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与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眩晕障碍(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流速度指标、血浆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脑部供血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痰浊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收集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评分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痰浊证的有效率明显优于氟桂利嗪组[OR=4.25,95%CI(0.9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个月复发率优于氟桂利嗪[OR=0.29,95%CI(0.15,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0.03,95%CI(-0.07,0.02),P=0.31(>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痰浊证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与氟桂利嗪无明显差异。但受限于纳入文献质量,难免对Meta分析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有关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眩晕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眩晕VA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0.00%,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可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芪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气虚痰阻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参芪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方治疗;对照组33例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组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 0. 05);总体疗效上,治疗组较对照组为佳(P 0. 05);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改善显著(P 0. 05)。结论采用参芪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气虚痰阻型前庭性偏头痛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颈型眩晕痰浊上蒙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痰浊上蒙型颈型眩晕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口服,连续治疗6周。分别在治疗前后通过比较颈型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中医证候积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ESCV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中医证侯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各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蒙型颈型眩晕患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病痰浊上蒙证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眩晕病痰浊上蒙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晚1次,每次1粒),观察组另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基础方: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生姜,大枣),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评价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者治愈20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眩晕病痰浊上蒙证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一个疗程(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的椎基底动脉TCD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第3、7、14天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刮痧联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5例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刮痧联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治疗7 d。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30 d神经功能,以及治疗后30 d预后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52/53),高于对照组的82.7%(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mRS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刮痧联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可有效改善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