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Rh血型抗原鉴定,对Rh阴性患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的输血患者选择相合性输注。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检出的RhD阴性输血患者进行D抗原复检、抗体筛查,及对其他Rh血型抗原进行鉴定。结果:在79例RhD阴性的输血患者中抗体筛查阳性的共25例;抗-D抗体3例,抗-E8例,抗-c4例,抗-c、E7例,抗-C1例,抗-e3例,对存在不规则抗体的患者均选择Rh因子相合的血液输注,其中,有7例患者采用O型的ccdEE和CCdee表型红细胞输注。结论:应用抗体筛查及Rh抗原鉴定的结果,选择Rh因子相合的血液输注及对有抗c和抗e抗体的阴性患者在血源困难的情况下选择O型的ccdEE和CCdee表型红细胞输注,保证了特殊血型的用血需求,既可以避免不规则抗体的产生,同时也减少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3例低频率抗-Mur抗体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秋红  刘金莲  周先果  唐秋民 《内科》2009,4(4):572-573
目的研究抗.Mur抗体血清学特征,探索其在输血医学中临床意义。方法对3例患者的血清,与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在盐水、木瓜酶、凝聚胺、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该3例患者与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在盐水、凝聚胺、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结果显示患者血清中含有抗-Mur抗体。结论该3例同种抗体抗-Mur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为避免抗体筛查中漏检抗-Mur。确保输血安全,建议在抗体筛选细胞中增加Mur抗原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不规则抗体进行鉴定分析,为其制定输血策略,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在河北省血液中心进行疑难交叉配血的AIHA患者2例,分别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对其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抗体筛查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采用二硫苏糖醇(DTT)处理和未经处理的谱细胞鉴定患者血浆抗体特异性。结果:2例患者均为RhD抗原阳性,DAT及抗体筛查试验阳性,其中1号患者血浆与DTT未处理谱细胞反应呈抗-D特异性,与DTT处理后谱细胞反应结果呈全阴性;2号标本血浆与DTT处理及未处理谱细胞反应均呈阴性。2例患者与同型RhD阴性红细胞均呈交叉配血相合状态。结论:1号患者体内的不规则抗体为抗-LW抗体,2号患者抗体为自身抗-D抗体,此类AIHA患者均可输注同型RhD阴性悬浮红细胞。  相似文献   

4.
分析1例Rh(D)阴性患者输注DEL型血后产生高效价抗-D致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为Rh(D)阴性患者安全输血提供策略建议。采用盐水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性质鉴定,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对不规则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和效价测定;将配血不合红细胞与患者血清在37℃温吸收后在56℃热放散,对所得放散液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同时采用吸收放散法对献血员红细胞进行DEL型检测。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抗体性质为IgG型,抗体特异性为抗-D,效价为2 048,配血不合红细胞吸收放散液抗体特异性鉴定为抗-D,经吸收放散检测该献血员为DEL型(回顾调查该患者在17 d前输注的一袋红细胞也为DEL型)。Rh(D)阴性患者接受DEL型血输注,具有产生抗-D的潜在风险,所产生的抗-D可再次结合DEL型红细胞致配血不合。对于有输血史、妊娠史、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以及输血依赖等群体输注应持谨慎态度。对已经产生抗-D患者,在非紧急情况不应输注,避免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抗-cE合并抗-Mur致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的特征。方法对2例受检者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其血清与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在盐水、木瓜酶、凝聚胺、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鉴定抗体的特异性。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病例1血清中存在IgM与IgG混合型抗-cE、IgM型抗-Mur,导致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病例2血清中存在IgG型抗-cE、IgM型抗-Mur,导致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结论抗-cE合并抗-Mur可致血型鉴定及配血困难,对该类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和交叉配血过程中必须采用多种介质,并确认供血者对应抗原为阴性,防止假阴性漏检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IgM型抗-M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输血治疗过程中,患者经多次输血产生不规则抗体的现象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在盐水介质和凝聚胺试验中,凝集M+红细胞的抗-M为IgM性质的抗体比较少见,笔者发现1例IgM型抗-M引起配血不相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为保证患者及时得到输血治疗,在检测患者血样中ABO以外抗体后,针对性筛选相应抗原阴性血液。方法:ABO血型、Rh(D)血型及Rh表型鉴定采用试管法,抗体鉴定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试验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综合判定结果。结果:AIHA患者含有自身抗体合并有抗-Mur、抗-E抗体,输注同型血液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提升,疗效显著。结论:准确鉴定出患者血清中同时存在的自身抗体及抗-Mur、抗-E抗体,有利于缩短配血时间,筛选相应抗原阴性血液,保证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例孕妇的Rh血型进行鉴定。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鉴定该例样本的Rh血型及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PCR-SSP进行RHD基因检测。结果:该孕妇RhD抗原盐水介质阴性,经3批间接抗人球蛋白方法确认1批RhD弱阳,其余2批RhD为阴性。Rh表型为Ccee。PCR-SSP检测RH基因含有10个外显子,含有RHD1227A基因。结论:RHD1227GA突变导致先证者红细胞D抗原表达减弱,因而表现为放散D型。  相似文献   

9.
<正>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重要的意义,而Rh血型抗体则是引起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常见原因。临床输血工作中遇到的Rh血型抗体以抗-E居多,抗-D少见且多为IgG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RhD阴性个体在汉族人群中为数极少,RhD同型输血的施行有力的预防了抗-D抗体的产生;而RhE阴性个体在人群中为数众多,且RhE存在非同型输血的情况。笔者近来在工作中发现因输血产生IgM、IgG型抗-E患者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血清学和基因分型对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类抗-D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指导临床安全用血。方法 选择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例女性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P法检测鉴定患者ABO、Rh血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吸收放散试验,利用谱细胞对患者血清及放散液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抗体处理结果和临床诊治经过。结果 患者血型为B型DCCee,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均阳性,血清及放散液中均检出特异性类抗-D抗体,给予患者相容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4 U输血后,血红蛋白(Hb)升高至56 g/L,未出现输血反应。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Hb上升至62 g/L,贫血症状缓解。结论 血清学检测联合基因分型可鉴定具有同种抗体特异性的自身抗体,类抗-D抗体AIHA患者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危急情况下需要输血治疗时,应选择类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输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Rh血型是除ABO血型之外临床意义最大的血型系统,也是较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因其高免疫性,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而备受重视。Rh血型系统主要有5种抗原,即C、c、D、E、e。在临床输血中,一般只做D抗原的鉴定,凡被检红细胞和抗D血清凝集者为RhD阳性,不凝集者为RhD阴性。在我国汉族人群中,RhD阴性的比例为0.2%~0.4%,属于稀有血型,因为非常罕见,  相似文献   

12.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是指输血24h后发生的溶血反应。通常发生在以前经历过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的患者,再次输血时,由于红细胞(RBC)抗体水平下降至低水平或检测不到,导致输人具有相应抗原的RBC,刺激机体产生继发性或回忆性抗体,通过抗原抗体反应介导RBC的溶解。引起DHTR最常见的抗体是Rh血型系统的抗体,其次是Kidd、Dully、Kell等系统抗体,我们发现1例抗E、抗C抗体引起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探讨在特殊情况下Rh分型在输血医学中的意义。采用微注凝胶技术,对1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的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ABO血型鉴定和Rh分型。对产妇意外抗体进行鉴定,对新生儿进行Rh系统溶血病检测,对供者进行Rh分型并与产妇进行交叉配血。产妇血型为AB型Rhccdee,新生儿血型为AB型RhCcDee。产妇及新生儿血浆中意外抗体为抗C、抗D。新生儿红细胞表面可释放出抗C、抗D抗体。筛选供者5例与其中1例配合,供者Rh血型为ccdee。母婴Rh血型不同可导致Rh系统意外抗体产生,在多次输血及Rh阴性受者宜进行Rh分型。多次受血者、Rh阴性受血者及孕产妇输血宜进行Rh同型输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准确对抗-Mur,抗-E进行抗体类型和特异性鉴定,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供血者,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患者红细胞进行Rh分型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定,采用盐水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患者血清与谱细胞的反应格局来确定抗体的类型及特异性,同时进行抗体效价的测定,运用荧光PCR法对患者MNS血型系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患者红细胞Rh分型为DCCee,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阴性,血清中存在(IgG+IgM)型抗-Mur和IgG型抗-E抗体,IgG型抗-Mur效价为4,IgM型抗-Mur效价为2,IgG型抗-E效价为32,MNS血型系统基因分型结果为M(-)N(+)S(-)s(+)Mur(-)。结论:抗-E和抗-Mur均可以引起严重免疫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在不同介质中,不同实验条件下,以及正确选用抗体筛查和抗体特异性鉴定细胞,帮助我们检出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尤其避免低频抗体的漏检,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准确对抗-Mur,抗-E进行抗体类型和特异性鉴定,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供血者,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患者红细胞进行Rh分型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定,采用盐水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患者血清与谱细胞的反应格局来确定抗体的类型及特异性,同时进行抗体效价的测定,运用荧光PCR法对患者MNS血型系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患者红细胞Rh分型为DCCee,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阴性,血清中存在(IgG+IgM)型抗-Mur和IgG型抗-E抗体,IgG型抗-Mur效价为4,IgM型抗-Mur效价为2,IgG型抗-E效价为32,MNS血型系统基因分型结果为M(-)N(+)S(-)s(+)Mur(-)。结论:抗-E和抗-Mur均可以引起严重免疫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在不同介质中,不同实验条件下,以及正确选用抗体筛查和抗体特异性鉴定细胞,帮助我们检出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尤其避免低频抗体的漏检,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统计西安地区初筛RhD阴性住院患者Rh表型分布特点及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研究不同表型与抗-D抗体产生的相关性。方法:对633例初筛RhD阴性住院患者样本用Rh血型分型卡进行Rh血清学表型鉴定,用间接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法筛选和鉴定不规则抗体。结果:在初筛为RhD阴性的633例样本中,检出ccdee 358例(56.56%)、Ccdee 202例(31.91%)、ccdEe 34例(5.37%)、CCdee 20例(3.16%)、CcdEe 13例(2.05%)、ccdEE 3例(0.47%)、CCdEe 2例(0.32%)、CcdEE 1例(0.16%)、CCdEE 0例;在633例初筛RhD阴性样本中,检出抗-D抗体阳性者44例,各表型抗-D抗体例数及占各自总数的比例为ccdee 29例(8.10%),Ccdee 12例(5.94%),ccdEe 2例(5.88%),CedEe 1例(7.69%)。结论:西安地区RhD阴性住院患者Rh血清学表型以ccdee为主,初筛RhD阴性个体抗-D抗体的产生与是否含有C或E抗原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毛细管超速离心技术鉴定新旧红细胞血型抗原,以便临床血型鉴定、抗体筛查,进而保证临床合理配血,确保输血安全。方法:对2015-01—2018-12多次输血交叉配血不合及疑难血型等21例患者进行分类,运用毛细管超速离心方法,分离新旧红细胞或输注红细胞,进行红细胞ABO血型抗原鉴定,Rh系统或及其他系统血型抗原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鉴定,明确鉴定血型及相应红细胞血型抗体。结果:经毛细管超速离心后,基本明确了2例患者血型,19例患者不规则抗体的特性,同时提示患者的直接抗人球试验阳性多为溶血性输血反应引起。结论:运用毛细管超速离心方法能够完善疑难血型鉴定,红细胞血型抗体的鉴定,有利于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并分析RhE抗原及RhE抗原阴性患者输注抗原阳性血液产生抗-E抗体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01-01-2016-09-30我院2 395例输血患者血样进行ABO血型及RhD,RhC,RhE抗原检测,并做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及鉴定;对RhE阴性输血患者输注的血制品进行RhE抗原检测;对RhE阴性输血后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阳性的患者血样进行抗体鉴定。结果:2 395例输血患者中,RhE抗原阴性率45.1%(1 081/2 395),抗筛阳性率1.3%(31/2 395),其中抗-E抗体占58.1%(18/31)。RhE阴性患者输注RhE阳性血后产生抗-E抗体占1.4%(5/352)。结论:对输血患者进行ABO和RhD匹配的同时,进行RhE抗原匹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6岁,因呼吸道疾病入院,常规不规则抗体筛选时3种筛选细胞均呈阳性。妊娠史与输血史:孕3产3活1,头胎正常存活;50年前患者生第2胎时因剖腹产而大量输血,1个月后出现腰背痛、全身不适等反应,新生儿于1周内死亡;生第3胎时新生儿发生严重黄疸,于当天死亡。经过Rh血型系统鉴定、谱细胞检测等判断为IgG抗-D、抗-C混合抗体。单克隆IgG抗-D,单克隆IgM抗-C、抗-c、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笔者遇到多次输血造成配血不合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平均年龄52岁。3例分别为结肠癌术后、白血病及贫血患者;均因重度贫血(Hb≤62g/L)接受过多次输血治疗,平均输血量1200ml。其中2例再次输血时出现交叉配血困难,另1例输血后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血型血清学检查:对3例上述患者血液样本进行ABO正、反定型、Rh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鉴定。血型正、反定型用试管法,抗体筛选及鉴定用盐水法、酶法、抗人球蛋白法(AGT)、聚凝胺法(MPT)检查患者血清在不同介质中与试剂谱红细胞的凝集情况,确定抗体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