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及免疫病理尹广,黎磊石,刘志红,周虹,张少凌,宋岩我们分析8例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特点,并在国内首次用肾组织免疫球蛋白轻链、血清淀粉A蛋白染色以及高锰酸钾试验辅助分型,旨在加深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8例患者均经...  相似文献   

2.
<正>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是由于淀粉样物质在多种组织器官内沉积造成的多系统疾病,每年发病率在610例/100万人,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往往早期诊断困难。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指淀粉样物质在心脏内沉积,造成以限制性心肌病或难治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疾病。所谓的淀粉样物质是以异常的β折叠形式沉积在细  相似文献   

3.
淀粉样变性是指具有β片层结构且刚果红染色阳性的淀粉样纤维结构物质在细胞外沉积而导致的一组疾病,目前仍是一个通过组织学做出诊断的疾病,活检组织刚果红染色呈砖红色,偏光显微镜下为苹果绿双折光是淀粉样变性的诊断性特征.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常出现消化道症状,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包括巨舌、吞咽困难、腹痛、出血、便秘、腹泻、吸收不良和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淀粉样变性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导致治疗延迟.本文就淀粉样变性累及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及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A-α链淀粉样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以AL型和AA型常见,近年国外报道遗传性淀粉样变性发生率并不低,常被误诊为AL型。本文通过报道国内首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A-α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病理特点,加深对遗传性淀粉样变性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肾组织进行A蛋白、κ、λ轻链、纤维蛋白原、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载脂蛋白AI染色,并进行纤维蛋白原A-α链DNA序列分析。结果:本例患者系青年女性,以蛋白尿和高血压起病,肾功能正常,伴肾脏病家族史。组织学改变显示淀粉样物质只沉积于肾小球,而小管间质及血管不受累。肾小球纤维蛋白原A.仅链染色阳性,A蛋白、κ、λ轻链、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和载脂蛋白AI染色阴性。基因测序提示存在纤维蛋白原A-α链的基因突变。结论:遗传性纤维蛋白原A-α链淀粉样变性以蛋白尿和高血压起病,淀粉样变性只累及肾小球,小管间质及血管一般很少受累,纤维蛋白原染色是诊断该病的关键,而纤维蛋白原A-α链基因测序则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对淀粉样变性的认识不断深入,免疫球蛋白轻链型(AL型)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型(AA型)淀粉样变性的诊断有了一定的提高,而对于遗传性淀粉样变性的诊疗目前仍存在一定困难和误区。本文报道了一个遗传性淀粉样变性家系,并主要针对遗传性淀粉样变性中家族性淀粉样神经病变、溶菌酶性淀粉样变性、载脂蛋白AⅠ淀粉样变性、载脂蛋白AⅡ淀粉样变性、纤维蛋白原A-α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进行讨论。1病历资料家系图见图1。Ⅲ-4为先证者。起病年龄为38岁,初  相似文献   

6.
正淀粉样变性常可累及肾脏、心脏、皮肤、消化系统和骨髓[1],分为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继发性淀粉样变性、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及遗传性淀粉样变性。淀粉样变性的整体发病率低,其中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发病率约为0.051‰~0.128‰[2]。该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早期临床症状隐匿,患者常因多脏器受损后就诊,临床上易误诊、漏诊。淀粉样变性累及肝脏时黄疸发生率较低(5%),且多为轻度黄  相似文献   

7.
老年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证实为肾小球膜性肾病、肾间质淀粉样变性;皮肤脂肪组织淀粉样变性.最终诊断膜性肾病合并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相似文献   

8.
<正>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是一类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型)最为常见,占淀粉样变性的80%以上。AL型淀粉样变性好发于老年人,中位诊断年龄约62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环境致病因素的加剧,AL型淀粉样变性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笔者所在单位1979年~2002年的13 519例肾活检结果显示淀粉样变性占肾活检总数的0,5%,而近年来AL型淀粉样变性已占肾活检总数的2%左右。国外资料表  相似文献   

9.
肾淀粉样变性病理诊断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淀粉样变性可以分为系统性和局灶性两类.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包括免疫球蛋白轻链(AL)、血清淀粉样A物质(AA)、家族性、衰老的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和透析相关的淀粉样变性.局灶性淀粉样变则包括:局灶的AL淀粉样变以及与帕金森病和快速进展性疾病相关的阿尔茨海默病,克雅病;此外2型糖尿病也属此类.最常见的累及肾脏的淀粉样物质是AL、AA以及家族性淀粉样变性.笔者从肾活检病理角度谈谈对肾淀粉样变性诊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淀粉样变性是身体的一或多个部位细胞外纤维蛋白淀粉样沉积。胃肠淀粉样变性常无症状,但可发生普遍的功能失调。作者报告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胃肠道淀粉样变性的超声特征。 70岁男性,日本人。因不适、腹泻、便秘、便血及体重丧失7个月住院。实验室资料:Hb9.3g/dL(93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9200/mm~3(9.2×10~9/L)。血尿素氮和肌酐正常。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A明显升高[2100mg/dL(21g/L)]。骨骼放射学见凿缘损害及骨髓抽吸进一步证实了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行肝穿刺活组织确诊的8例肝淀粉样变性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以及病理学相关资料,归纳肝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临床表现及体征:肝肿大(7/8)、乏力(6/8)、纳差(6/8)、脾肿大(4/8)、腹水(2/8)、门静脉高压(2/8)、双下肢水肿(2/8)、皮肤瘙痒(2/8)、心脏病病史(2/8)、静脉曲张(1/8)。实验室检查:ALP升高(8/8)、GGT升高(5/8)、低蛋白血症(2/8)、ALT异常(2/8)、AST轻度升高(1/8)、TBil异常(1/8)。影像学检查:B超显示肝实质呈不均匀的回声图像(8/8)、瞬时弹性肝脏硬度检查显示明显增高(2/2)、CT显示弥散减弱(4/8)或局灶的减弱(2/8)。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病理学特点:HE染色在肝窦(8/8)及中央静脉周围(6/8)可见大量均染的粉红色样物质沉积,均染的粉红色物质刚果红染色为阳性(8/8),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均染物质呈现苹果绿色,诊断为淀粉样变性;免疫组化Kappa染色阳性(6/8),Lamda染色阳性(4/8)。结论肝肿大和ALP的升高在原发性肝淀粉样变性患者中相对常见,当患者出现肝肿大、血清ALP升高且无法以常见的肝病明确诊断时,临床医师应该考虑肝淀粉样变性这一少见但致命的疾病,进而通过积极的相关检查,及早明确诊断,正确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2.
心脏淀粉样变性诊断与治疗(附病例介绍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指淀粉样物质在心脏内沉积,临床上常表现为限制性心肌病或难治性心力衰竭伴有或不伴有各种类型传导阻滞。心脏淀粉样变性见于多种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经皮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淀粉样变性肾病伴心脏受累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为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共纳入经皮肾穿刺活检确诊的淀粉样变性肾病患者45例,收集患者行肾穿刺活检时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血压等)、超声心动图指标(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对比心脏受累与未受累者指标差异及预后。结果 超声心动图指标分析显示,心脏受累组较未受累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受累组中位生存期15月,较心脏未受累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穿刺活检诊断淀粉样变性患者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加,且室间隔厚度≥10 mm,可作为判断是否合并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早期依据。  相似文献   

14.
转甲状腺素蛋白(ATTR)淀粉样变性是一种成人发病的罕见性全身性疾病,主要以错误折叠的原纤维在体内积聚为特征,可累及周围神经、心脏以及胃肠道。胃肠道表现在遗传性(ATTRv)淀粉样变性中很常见,本文主要针对转甲状腺素淀粉样变性胃肠道表现的诊断和管理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5.
淀粉样变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淀粉样变性心肌病的定义,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明,实验室和其它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 CA)是由于错误折叠的蛋白形成纤维样物质沉积在心肌组织以及其它心脏结构(乳头肌、瓣膜、房间隔及传导系统等),导致以心力衰竭及相关症状为主的的浸润性心肌病,是最常见的限制性心肌病,其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许多组织中积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1]。目前,心内膜活检是诊断CA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价格昂贵,采样范围有限,损伤较大,临床应用受限。因此,无创性影像学方法已经发展成为心脏淀粉样变性的主要诊断手段。超声心动图因其低风险、低成本和相对较高的时间分辨率而成为CA首选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淀粉样变性)是最常见的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目前AL淀粉样变性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案选择主要取决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研究显示,免疫调节剂(IMiDs)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在初治及复发难治性AL淀粉样变性的治疗中均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将对临床常用的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及泊马度胺等三种IMiDs在AL淀粉样变性治疗中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心肌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CA)是一种淀粉样蛋白沉积于心脏组织从而引起心脏功能改变的限制型心肌病。CA主要有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 amyloidosis,AL)和运甲状腺素蛋白型淀粉样变性(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ATTR)两型,其中又以AL为代表[1]。AL-CA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可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症状、体征,常伴有其他心外表现[2],常因不能及时诊断而延误治疗,导致预后差,病死率高。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伴多浆膜腔积液等多系统损害的AL-CA病人。  相似文献   

19.
心脏淀粉样变性(CA)是由于错误折叠的蛋白在心肌沉积引起的。这种淀粉样蛋白沉积可以单纯出现于心脏,也可于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中受累而被发现。对高度可疑CA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以及确诊后对淀粉样沉积物进行精确生化分型至关重要。其中,以甲状腺素转运蛋白型(TTR)及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AL)型的CA在临床上最为常见。本文旨在阐述CA诊断和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20.
淀粉样变性是由于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细胞外基质,造成沉积部位组织和器官损伤的一组疾病,出现心脏受累时即为心脏淀粉样变性,该病病情重、进展快、治疗困难、病死率高,但临床少见且识别率低。本文着重叙述其诊断手段和相关进展,并对诊断流程进行了归纳,以协助临床了解并正确诊断该病,使患者获得及时治疗并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