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就医患者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状况,预防医疗纠纷。方法:对9 706例门诊或住院患者输血前、术前、产前等创伤性诊疗前进行血液乙肝两对半、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 IV)及梅毒抗体(TRUST)检测分析。结果:乙肝感染率8.52%、单独HBsAb阳性率34.13%、抗-HCV阳性率0.53%、抗-H IV阳性率0.01%、梅毒抗体阳性率0.81%。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有助于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减少因输血后感染、院内感染等引起的医源性感染,防范因非医源性感染引发的医疗纠纷的发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输血前、术前、产前、血透前及腔镜检查前进行感染性疾病检测。分析传染原因,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9001例输血前、术前、产前、血透前及腔镜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抗体(抗-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HIV-Ag/Ab)四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对9001例患者进行检测,阳性患者为714例(7.93%)。其中HBsAg阳性457例(5.08%),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65例(1.83%),丙肝抗体阳性86例(0.96%),艾滋病抗原抗体初筛试验阳性6例(0.07%)。结论:通过对输血前、术前、产前、血透前及腔镜检查前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可明确患者健康状况,可以减少医院感染,杜绝医源性经血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杜荣  贾波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0):964-964
目的通过对输血前、术前、产前住院病人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减少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降低母婴传播性疾病的发生,从而杜绝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输血、手术或产前的病人进行输血前、术前及产前检测共9项,即: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 IgM)、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 IV)、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统计。结果 HBsAg阳性率为4.78%,抗-HAVIgM阳性率为0.26%,抗-HCVgG阳性率为0.19%,梅毒感染率为0.13%,抗-H IV抗体阳性率为0。结论预防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对患者进行手术前、输血前、产前的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检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威胁输血安全的因素主要是病原体经血液传播,如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等。对术前、产前、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检测十分必要。我院对2004年1月至  相似文献   

5.
2 686例输血前及术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病人术前、输血前和产前由输血引起的经血传播引起的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年度1-12月需输血、手术或分娩的病人进行输血前、术前及产前检测共9项,即: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 2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统计.结果:HBsAg阳性率为9.46%,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2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45%,梅毒感染率为0.04%,抗HIV抗体阳性率为0.04%.结论:为了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非常必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前、输血前、产前9项检测.  相似文献   

6.
输血前及术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与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我院病人术前、输血前和产前由输血引起的经血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年度1月至12月需输血、手术或分娩的病人进行输血前、术前及产前检测共9项,即: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 M)、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统计。结果:HBsAg阳性率为9.46%,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2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45%。梅毒感染率为0.04%,抗HIV抗体阳性率为0.04%。结论:为了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非常必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前、输血前、产前9项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乙型肝炎、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2007年1-12月需输血、手术的病人1880例进行输血、手术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1gG)、抗HIV(1+2)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为7.765%,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425%,梅毒感染率为0.585%,抗HIV抗体阳性率为0.053%。结论为了规范医疗操作和保护患者的利益,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和手术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产前、术前抗-HIV、抗-HCV、梅毒抗体等指标进行检测及分析,探讨患者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765例患者进行输血前、产前、术前艾滋病(HIV)抗体、丙型肝炎(HCV)抗体检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RPR)对梅毒进行检测。结果检测阳性率为:抗-HIV3.35%,抗-HCV3.88%,RPR6.38%。结论进行输血前、产前、术前血源性指标检测,对减少医患纠纷,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输血在临床急救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因其而引起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随着由输血后传染病引起的医患纠纷逐年增加,输血后传染病已成为医务人员和行政部门关注的焦点[1]。输血是病毒性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等常见病的传播途径。为了解本地区血源性疾病存在的严重程度,为避免经血液传播性疾病导致的医疗纠纷的发生,笔者对本院受血者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的检测作一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5年2月~2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传播疾病在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其对于医疗安全、预防输血感染、院内感染及优生优育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所有门诊及住院的输血前、手术前、产前的患者血液11 675例,进行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HCV(丙肝)抗体、抗HI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TP(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血液学检测。结果:血液传染性疾病阳性率为7.52%,其中HBsAg阳性率3.06%,抗-HCV抗体阳性率1.32%,抗-HIV抗体阳性率0.09%,抗-TP抗体阳性率3.05%。结论:通过对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疾病的检测,可了解患者入院前状况,为保证输血安全,杜绝院内感染、职业暴露,避免医疗纠纷,保证孕妇优生优育,提供了保障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We compared a simple method of warming stored blood by immersion of blood bags in warm water, to the standard method using portex blood warming infusion coils, which are not freely available in Sri Lanka. The mean temperature of blood after warming by immersion of blood bags was 29.5 degrees C and by infusion coil 30.2 degrees C. The values were within the confidence limits of each other. Ten units of blood in each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regard to changes in free haemoglobin (Hb), packed cell volume (PCV), and 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 an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We recommend immersion warming as a safe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warming by infusion coil.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避免输血传染疾病,减少医患纠纷,对住院患进行必要的血液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已成为临床检验的一项任务。现行主要对患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简称传染病4项)检测,现将2005年3月-2006年3月的检测结果作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在输血安全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共3 215例输血患者为试验组,采用聚凝胺法、微柱凝胶法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以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期间我院3 113例输血患者为对照组,统计输血反应不良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阳性率0.40%,女性阳性率(0.60%,10/1500)为男性(0.17%,3/1715)的3.5倍;女性阳性患者中,孕产妇阳性率(1.14%,8/701)是非孕产妇(0.25%,2/799)的4.5倍;肝胆外科、普外科、肾内科共10例(76.92%,10/13),其他科室3例(23.08%,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9例,发生率为0.93%,试验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3例,发生率为0.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9,P<0.05)。结论:具输血、妊娠病史患者为高危人群,肝胆外科、普外科、肾内科为高危科室,在严格执行不规则抗体检测过程后,临床输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输血是抢救急、危重患者重要治疗手段,也是感染性疾病医源性传播的主要途径。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临床输血前必须检查患者血液感染性病原体相关指标。为规范医疗操作和保护医护患各方利益,防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输血前给药是否有助于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8~12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362例(次)输血患者为调查对象,将在输血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肌肉注射异丙嗪的178例(次)输血患者设为药防组;将在输血前不使用任何药物的184例(次)输血患者设为对照组。根据输血病历记载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62例(次)输血患者共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32次,其中发热反应26次,过敏反应6次,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在各种血制品中,冰冻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15.69%,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5.05%。各种血制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P0.05)。药防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6.74%(12/178),对照组为7.61%(14/18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药防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12%(2/178),对照组为2.17%(4/18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输血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输血前肌肉注射异丙嗪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9%;输血前未用任何药物的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9.24%。3种情况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前后的体温、脉搏、血压、白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给药无助于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输血在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中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但输血同时也可传播危害严重的疾病[1]。由于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院血源性感染所导致的法律化行为逐渐增多,医院在血源性感染的控制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尤为重要。为了有效控制血源性感染,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自2  相似文献   

19.
输血前患者血液传染指标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宁  冯星  羊建 《吉林医学》2010,31(23):3825-3826
目的:对拟输血患者3678例在输血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反应素等输血传染病因子进行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输血前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7%;丙肝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5%;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1%;梅毒反应素阳性率为1.6%。结论:输血前检查能作为上述几种病原体流行的信号灯,为预防、诊断和治疗提示方向,也是鉴别是否因输血感染疾病的依据,减少输血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的影响不断增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成为医学检验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为目前检验全面质量管理最薄弱的环节,涉及人员较多,环节较复杂,较多的细节问题仍需进一步进行探讨、改进。文中从医生、患者、护士、送检人员4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加强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