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CT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新官  邓东 《广西医学》2008,30(1):70-72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在影响肺癌预后的诸多因素中,纵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肺癌术后患者生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资料表明,肺癌无淋巴结转移者(N0)的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而有淋巴结转移者仅为42%(N1)和15%(N2)[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检查联合VEGF-C表达检测的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VEGF-C表达,分析两种方法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以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为标准)。结果: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CT检查的敏感性为65.00%,特异性为80.77%,诊断符合率为73.91%。VEGF-C阳性表达检测的敏感性为90.00%,特异性为65.38%,符合率为76.09%。两种方法联合,其敏感性为95.00%,特异性为88.46%,符合率为91.30%,符合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联合VEGF-C表达检测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成人结核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5例成人结核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炎,临床上都曾以纵隔肿瘤、肺癌或何杰金氏病而误诊误治。本文讨论了本病的临床和 X 线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T扫描、肿瘤标志物检测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及检出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CT扫描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在保定市第三医院住院的肺癌患者110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46例;年龄41~71岁。使用西门子螺旋CT机扫描,扫描条件:130 kV,110 mAs。采用C-12型肿瘤诊断用蛋白芯片试剂盒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 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正确的有33例,敏感性为67.35%,特异性为70.49%;肿瘤标志物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77.55%,特异性59.02%;肿瘤标志物联合CT检查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91.84%,特异性65.57%,准确率为77.27%,与单项检查比较,敏感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应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和螺旋CT联合分析,相对于单独应用一种检查技术对于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检出的敏感性、准确率有所增高,可以提高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肺癌TNM分期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患者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使用CT进行检查。结果本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2.75%。结论采用CT诊断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符合率非常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探讨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文昌  郑和情 《上海医学》1995,18(10):605-606
  相似文献   

7.
判明肺癌有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对确定手术切除可能性、制定治疗计划和估计预后均有重要意义。据Osborne报道,CT在判定纵隔淋巴结转移方面比常规X线检查敏感得多,敏感度(真阳性率)达94%,而常规断层仅为50%。但是CT的假阳性率也高达37%,总的诊断正确率仅为76%。所以Osborne认为CT结果为阴性是可信的,表明纵隔无转移;当CT结果为阳性时,其诊断意义有限。过去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完全靠测量淋巴结的大小。Glazer等的研究表明:在横切面上纵隔正常淋巴结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CT在腹部癌肿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1例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的腹部癌肿淋巴结转移在CT扫描中的表现。结果原发性肝癌、胃癌、胰癌、结肠癌及胆囊癌伴腹部癌肿淋巴结转移可出现CT征象,癌肿不同。淋巴结转移发生的部位也不同。结论 CT对腹部癌肿淋巴结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999-2003年我们采用胸部CT及增强CT诊断单纯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3例,现就增强CT对其的诊断价值,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纵隔镜检查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Zhao H  Wang J  Li JF  Liu J  Li Y  Liu YG  Chen YT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3):919-921
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术在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自1999年11月至2004年6月,30例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纵隔肿大淋巴结,但临床难以明确诊断,经纵隔镜检查术后确诊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经纵隔镜活检,获取气管周围、胸骨后、隆突下以及双侧肺门等部位的肿大淋巴结并送病理检查。结果本组患者术前诊断为恶性病变者17例,包括纵隔转移癌8例、肺癌6例、恶性淋巴瘤3例;良性病变者13例,包括结节病12例、纵隔淋巴结核1例。术后全部经病理证实为胸部结节病,其中Ⅰ期24例,Ⅱ期6例。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40%(12/30),有57%(17/30)的患者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其中3例结节病患者因术前误诊肺癌或淋巴瘤,已在外院接受了化疗。3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结论纵隔镜检查术安全、可靠,对于Ⅰ、Ⅱ期胸部结节病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恶性肿瘤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常因肺、肝、骨等远处转移而使治疗失败,肺转移在鼻咽癌远处转移中最为常见,鼻咽癌肺转移病灶分布规律及化疗关系如何?笔者作如下探讨。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1998年1月-2010年11月间死亡病例43例,经鼻咽活检,鼻咽CT确诊为鼻咽癌,全部为低分化鳞癌,胸片胸部CT证实肺转移。1.2肺转移灶分布情况外肺野13例,中肺野6例,内肺野2例,中外肺野4例,内肺野+纵隔淋巴结肿大10例,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部CT平扫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肺转移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借鉴作用的信息。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在佳木斯大学宏大医院收治的Ⅲ期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n=90)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胸部X线和肺部CT检查,探讨胸部CT扫描在初诊时诊断GTN肺转移的价值、其与初治结果 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随访中的作用,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90例患者中,37例确诊为肺转移,其中27例为低危患者,10例为高危患者;高危患者与低危患者的真阳性率比较(50.00%>38.57%),P>0.05。经胸部CT扫描检查并确诊为肺转移患者的血清hCG水平为[(17450.73±120.43)U/L],37例确诊患者中,双肺病变14例,以中下肺为多,达12例;单肺病变以右肺为多,13例,左肺10例,37例中有12例为胸膜下结节。低危患者治疗后的缓解率(89.39%)比高危患者要高(70.83%),P<0.05。结论 胸部CT平扫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肺转移可提高肺转移的阳性率,对患者应尽量做胸部CT平扫检查,可见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能谱CT (dual energy CT, DECT) 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胸部DECT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NSCLC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病例57 例,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患者术前CT图像,将轴位图像上所有短径 (short-axis diameter, S)≥5 mm的纵隔淋巴结纳入本研究。测量淋巴结形态学参数长径(long-axis diameter, L)、S、短径与长径比值(ratio of short-axis diameter to long-axis diameter, S/L)以及能谱参数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 (iodine concentration, IC)、标准化碘浓度 (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NIC)、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比较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形态学指标及其能谱参数的差异,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有诊断价值的参数,并生成诊断淋巴结转移的联合变量,对淋巴结S、静脉期NIC及联合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证实转移淋巴结49 枚,非转移淋巴结938 枚。CT轴位上共检出S≥5 mm纵隔淋巴结163 枚 (转移淋巴结49 枚,非转移淋巴结114 枚)。转移淋巴结的S、L及S/L均显著大于非转移淋巴结 (P<0.05), 转移淋巴结的能谱参数均显著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 (P<0.05)。S是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单一形态学指标,ROC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 AUC) 为0.752,阈值8.5 mm,灵敏度67.4%,特异度73.7%,准确率71.8%。静脉期NIC为最佳单一能谱参数,AUC为0.861,阈值0.53,灵敏度95.9%,特异度70.2%,准确率77.9%。多因素分析显示S、静脉期NIC是转移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S、静脉期NIC诊断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95,灵敏度 79.6%,特异度 87.7%,准确率85.3%,明显高于S (P<0.001)、静脉期NIC (P=0.037)。结论: DECT定量参数鉴别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优于形态学参数,联合S和静脉期NIC可提高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能谱CT (dual energy CT, DECT) 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胸部DECT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NSCLC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病例57 例,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患者术前CT图像,将轴位图像上所有短径 (short-axis diameter, S)≥5 mm的纵隔淋巴结纳入本研究。测量淋巴结形态学参数长径(long-axis diameter, L)、S、短径与长径比值(ratio of short-axis diameter to long-axis diameter, S/L)以及能谱参数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 (iodine concentration, IC)、标准化碘浓度 (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NIC)、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比较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形态学指标及其能谱参数的差异,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有诊断价值的参数,并生成诊断淋巴结转移的联合变量,对淋巴结S、静脉期NIC及联合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证实转移淋巴结49 枚,非转移淋巴结938 枚。CT轴位上共检出S≥5 mm纵隔淋巴结163 枚 (转移淋巴结49 枚,非转移淋巴结114 枚)。转移淋巴结的S、L及S/L均显著大于非转移淋巴结 (P<0.05), 转移淋巴结的能谱参数均显著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 (P<0.05)。S是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单一形态学指标,ROC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 AUC) 为0.752,阈值8.5 mm,灵敏度67.4%,特异度73.7%,准确率71.8%。静脉期NIC为最佳单一能谱参数,AUC为0.861,阈值0.53,灵敏度95.9%,特异度70.2%,准确率77.9%。多因素分析显示S、静脉期NIC是转移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S、静脉期NIC诊断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95,灵敏度 79.6%,特异度 87.7%,准确率85.3%,明显高于S (P<0.001)、静脉期NIC (P=0.037)。结论: DECT定量参数鉴别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优于形态学参数,联合S和静脉期NIC可提高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矽肺的CT特征和CT诊断价值.方法 对126例矽肺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患者CT清晰地显示小结节、肺气肿、小叶间隔增厚、纤维化、块状影及其他病变.结论 CT在矽肺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在胸部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60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胸部淋巴瘤患者的CT资料,探讨各型胸部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按侵犯部位,胸部淋巴瘤可分为4型:肺门纵隔型(27例)、肺型(15例)、胸膜心包型(7例)、混合型(8例).其侵犯纵隔和肺门主要表现为不对称性肿大的淋巴结并大多融合成块.侵犯肺组织的主要表现为:肺部肿块影、结节空洞影、渗出实变影.侵犯胸膜或心包的主要表现是: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较少有明显的胸膜增厚或心包增厚.结论:胸部淋巴瘤具有较明显的CT特点,CT在胸部淋巴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生成素-2(Ang-2)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102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MSCT扫描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依据病理诊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将102例胃癌患者划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比较两组术前MSCT检查的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出血流量(BF)参数和术前VEGF-C、Ang-2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MSCT联合血清VEGF-C、Ang-2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102例胃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68例,划为转移组,转移率为66.67%;34例未出现淋巴结转移,划为未转移组。转移组患者MTT和PS值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BF值低于中未转移组(P<0.05);转移组患者术前血清VEGF-C、Ang-2水平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 显示,MSCT参数MTT、BF、 PS值和血清VEGF-C、 Ang-2诊断胃癌患者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PET-CT诊断早期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术前行PET-CT检查的所有Ⅰ a~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资料.并将淋巴结病理结果与区域淋巴结的组织径线相联系并比较.结果 共有10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28.4%的患者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PET-CT检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分别为37.9%、91.8%、66.7%及 79.8%.11.1%的患者存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PET-CT检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分别为40.0%、97.5%、66.7%及92.9%.真阳性和假阴性2组淋巴结的平均径线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ET-CT诊断早期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较低,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在汝南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术前所有患者接受螺旋CT增强扫描,术后淋巴结送病理科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螺旋CT增强扫描与平扫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癌淋巴转移准确度为85.00%,特异性为83.33%,敏感度为85.42%。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癌淋巴转移准确度高于螺旋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能显著提高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度,为临床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