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6层螺旋CT减影法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宇  徐益明  卢道延  葛高华  邵瑾 《河北医学》2008,14(11):1307-131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减影法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患者先后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以平扫图像为蒙片进行减影,最后进行三维血管成像处理,评价常规CTA与减影法CTA图像质量及病变的影像表现.其中18例同时进行了DSA检查,8例同时进行了MRA、DSA检查.结果:血管重建后总体可评价率为95.1%.检查结果与DSA基本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减影法血管成像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三维重建图像,影像显示明显优于常规法CTA,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及局限性。方法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2例完成64层螺旋CT模板扫描和CTA增强扫描后进行数字减影,将减影和常规CTA原始图像分为2组(DSCTA组和常规CTA组),比较2组后处理时间,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DSCTA组较常规CTA组后处理时间明显缩短:2组对Willis动脉环及其远段脑动脉的重建图像质量及动脉瘤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而对Willis动脉环近段动脉的重建图像质量及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DSCTA明显优于常规CTA;常规CTA对血管外病灶显示清楚.而DSCTA与DSA均未能显示。结论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简单、无创、去骨效果良好,综合常规CTA与数字减影CTA全面分析脑血管情况,效果优于DSA检查,是脑动脉瘤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技术的应用.方法 使用GE 64排Light Speed VCT螺旋CT机对35例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头颈部CTA扫描,使用欧苏碘海醇造影剂20 ml,盐水20 ml预扫描,先行小剂量对比剂测试颈动脉时间-密度曲线,设定最佳延迟时间,第1组平扫时间与第2组增强扫描延迟时间之和为0.5的整倍数.将增强前后数字化图像进行减影,去除骨结构,从减影图像中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果 35例中34例CT血管减影成像均能良好显示颈内动脉、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无骨质干扰;1例因头部轻微运动,颈椎骨质未能完全减去.结论 头颈部CTA扫描应用减影成像技术,去除骨结构对血管的影响,在工作站后处理图像上可更清楚地显示头颈部血管,为诊断脑血管病变提供丰富图像.  相似文献   

4.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减影技术在头颈部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减影软件进行头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探讨新的半自动减影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评价效果.方法:100例患者经过头颈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期间使用特殊的头部固定装置利于图像配准,通过减影软件将增强前骨骼的三维模型从增强后的数据中减去,得到头颈部血管减影图像.(1)让1名有经验的操作者分别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常规血管成像和减影血管成像,记录图像处理时间.(2)让2位资深放射科医生双盲评价两种方法做出的头颈部动脉图像并按质量等级(1~5级)进行评分. 结果:(1)两种图像处理方法所需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14.30±2.25 min vs 11.01±1.89 min,P<0.01),减影组比常规组明显节省了时间.(2)两位盲法观察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87,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结合两位观察者的数据,常规法与减影法得到的头颈部动脉图像质量有统计学差异(评分为2.93±0.36 vs 4.22±050,P<0.05),减影法图像质量优于常规法图像.结论: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中,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减影技术操作简便、省时,较好的克服了常规方法难以从骨骼中提取血管的难题,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吕秀玲  李炯  康少锋  朱力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2):144-145,96
目的探讨64层双源CT智能跟踪目测手动触发扫描在颈部动脉CTA成像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SOMATOMDefinition双源CT对40例临床怀疑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智能跟踪目测手动触发扫描进行颈部动脉CTA三维重建数据采集成像,随后通过工作站对扫描采集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结果依据图像质量评定标准,图像质量为优、良、差的,分别为35例、4例、1例。结论采用智能跟踪目测手动触发扫描进行颈部动脉CTA三维重建数据采集所获取图像,有助于放射影像医师更有效、准确地对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疾病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6.
郝璐  赵智强 《新疆医学》2012,42(12):36-37
目的:探计16排螺旋CT在头颈部CTA中阈值设定与图像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智能跟踪法,在做头颈部CTA时改动常规扫描触发阈值,应用容积重建(VRT)、多平面重建(MRP)、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SSD)等后处理技术,对70例未改动扫描阈值采用常规阈值所成图像(第一组),与70例根据病人实际情况改动扫描触发阈值所成图像(第二组),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定。结果:依据评价标准第一组图像质量达优率为65.7%,第二组图像质量达优率为92.8%。结论:在根据患者不同年龄、身体状况、循环情况等因素对智能跟踪扫描触发阈值进行调整,可使靶动脉的主干及分支充盈更佳,有效减少小静脉伪影,血管边缘锐利度增加,为我们提供了更精确的影像信息从而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血管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75例拟诊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小剂量对比剂进行头颈部CTA检查,将扫描后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CTA重建,分别对CTA图像质量及病变显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低剂量对比剂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图像质量均达到诊断要求,颈部动脉显示优良率82.6%,脑部动脉显示优良率81.3%,头颈部血管病变显示清楚;75例中正常23例;异常52例,其中脑动脉瘤32例(共38个动脉瘤),脑血管畸形(AVM)2例,脑血管硬化13例,颈内动脉阻塞3例,烟雾病2例。结论采用小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进行头颈部血管128层螺旋CT成像(CTA)检查,能够获取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在不影响诊断结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对比剂用量,有利于降低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CTA减影法在颅内动脉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减影法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TA检查拟诊为颅内动脉瘤42例,分别运用常规法及减影法进行CTA成像,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并评价图像质量.结果 常规法15例中检出动脉瘤12个,由于瘤体邻近颅底骨骼遮盖重叠而漏检3个大脑前动脉瘤;减影法27例中,4例因弹簧圈和支架影响瘤体欠清楚外,检出31个动脉瘤(4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减影法能清晰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常规法图像后处理时间约为30 min,而减影法约为15 min.结论 CTA减影法3D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成像效果优于常规CTA,但对检查支架和弹簧的图像显示不如常规CTA扫描清晰.  相似文献   

9.
64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逆向减影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直以来DSA是诊断头颈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因其创伤性,神经血管不良反应率高,患者对此项检查依从性差及费用较高,影响了它在头颈血管疾病的应用。近年来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迅速发展,尤其是64层螺旋CT(VCT)的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有了空前提高,实现了大范围各向同性容积数据的高速连续采集。配合强大而人性化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CTA图像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已成为头颈部血管成像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快速、微创、成像质量好是CTA的几大优点。但由于受颈椎骨及颅底骨的影响,使得常规CTA后处理相对繁琐,时间较长,有时影响血管显示,降低图像质量。随后减影技术的出现基本解决了骨头对血管的影响,极大的提高了后处理速度及图像质量。但在在主动脉弓、椎动脉开口、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开口处常因静脉对比剂干扰产生放射状伪影。本研究利用64层螺旋CT探讨反向减影技术对比常规减影技术的优势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减影CT血管造影(CTA)结合常规CTA在脑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86例患者行脑动脉血管成像,采用减影技术和未减影技术分别进行图像后处理,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容度投影(MIP)。结果 86例中,81例(92%)达到优质显示;5例为一般显示。结论减影CT结合常规CTA可作为脑动脉成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减影与未减影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术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减影与未减影技术脑血管成像方法及其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6例、栓塞术12例患者术后复查,全部行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期从颅顶向颅底扫描获得未减影数据。将动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动脉的减影数据。对未减影和减影图像采用容积再现(V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多平面成像(MPR)重建。结果颅内动脉密度较静脉密度明显高,血管减影图像与未减影图像相比,二者图像质量相似(P〉0.05)。减影图像去除了颅骨和瘤夹、弹簧圈的干扰;未减影图像则同时显示血管和颅骨、瘤夹、弹簧圈,对颅内血管与瘤夹关系显示直观,但弹簧圈伪影干扰大。1例左侧大脑中动脉夹闭术后载瘤动脉中断,1例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栓塞术后中断,所有患者全部动脉瘤夹无脱移,未见残动脉瘤残留。结论 64层螺旋CT同步扫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减影与未减影结合运用可准确评价颅内动脉瘤术后改变。  相似文献   

12.
陈肇平  李清水 《中外医疗》2014,(11):190-19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64排128层)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怀疑患有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采用64排Brilliance 螺旋CT进行血管成像扫描,右上肢静脉团注入造影剂优维显60~70 mL,注射速率4.0~5.0mL/s。采用触发扫描技术,先选好跟踪层面,待CT值达到设定阀值时自动启动扫描,并将原始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VR)及MIP、CPR、MPR等多种成像方式进行诊断。结果42例患者图像清晰,对颈内外动脉、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颅内动脉及其一级分支显示良好,且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诊断结果为39例病变。结论对于头颈部血管病变,多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技术逐步取代DSA,其安全可靠,简便快捷,图像清晰,具有多种后处理方式,为头颈部血管疾病提供更多、更可靠信息,具有优越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减影CTA(CT angiography)去骨技术和常规CTA去骨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重建时间和图象质量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行脑减影CTA和常规CTA检查的患者的资料,后处理重建均用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以评价减影CTA和常规CTA图像质量和重建时间.结果 减影CTA图像质量和常规CTA图像质量优良的均占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影CTA血管重建时间(3.59±2.55)s短于常规CTA(14.71±2.9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影CTA去骨技术用于脑血管成像图像质量优良,重建血管迅速,应作为脑血管成像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于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行64层CT血管成像,且应用同步减影技术(ssCTA)。扫描数据在AW4.3后处理工作站上使用各种不同技术进行后处理。结果:100例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后动脉及Willis环均能显示,共检出狭窄142段,闭塞26段,动脉瘤11例,血管起点变异15例,血管正常患者17例。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初步诊断,并且头颈部CTA能够成为头颈部血管疾病的首要检查及主要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螺距扫描对头颈血管减影CTA成像中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从而在不同头颈血管病变中选择合适的螺距进行扫描。方法 搜集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46例患者头颈血管减影CTA影像资料,按照螺距分成A、B两组各23例;A组扫描螺距为0.984,B组扫描螺距为0.516;对A、B两组图像中颈部动脉、颅底较大动脉及颅内动脉分支行主、客观分析,对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采用主观分析进行评分,客观分析包括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前动脉分支CT值、本底噪声、信噪比,并统计辐射剂量。 结果 A、B组两种螺距扫描在颈部动脉及颅底较大动脉的主观评分、图像信噪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均CT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但CT值均>300HU,其接近或处于血管成像合适的CT值范围,对成像不构成影响。A、B两组扫描对颈部动脉、颅底较大动脉解剖结构显示及颅底骨质去除影响不大;对颅内动脉分支主观评分、平均CT值、图像信噪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图像均优于A组图像,其显示颅内动脉分支更多、更细小、管壁更光整。 A组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 对于病变位于颈部或颅底较大血管处可使用0.984的螺距接受较少辐射剂量获得满意的减影CTA图像;对于怀疑颅内较小血管病变可使用0.516的螺距获得高质量的减影CTA图像,但须接受较多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朱峰岭  高俊 《安徽医学》2009,30(2):197-198
目的应用CT脑血管造影(CTA)减影技术来研究脑底动脉环的结构显示情况。方法对所选的39例患者分别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利用减影法CT血管造影技术将初始数据运用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方法来进行后处理,最后统计各支血管结构的显示状况。结果所有39例患者造影图像中,分别检出大脑前动脉发育不良4例;大脑后动脉发育不良4例。结论减影法CTA结合常规的CTA血管造影技术对脑底动脉环结构及其解剖变异能够良好地显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头颈部CT血管减影成像中低剂量对比剂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估。方法选取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各50例,采用CT扫描方法,对比剂注射方法和影像重建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动脉内对比剂浓度水平,重建影像质量。结果低剂量组主动脉弓,舌骨,大脑中动脉均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锁骨下静脉伪影程度,静脉污染程度,重建影像质量均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多层螺旋CT中应用低剂量对比剂效果显著,能够使获取的图像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双能量减影法与常规减影法CT血管造影颅外颈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扫描辐射剂量,评价两种方法的优劣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临床怀疑颅外颈动脉病变患者进行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数据后处理包括用平扫+80kV增强数据进行传统去骨数字减影(常规减影法)和用80及140kV两个不同能量的数据进行直接去骨减影(双能量减影法).两种方法均保存减影后数据,再完成容积显示和最大密度投影.将图像质量分为4级,对比常规减影法和双能量减影法的图像质量及平均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对正常血管的显示:45例患者中24例未见异常,两种方法均清晰显示颈部动脉血管主干及主要分支,两种方法总体质量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变的显示:两种方法均清晰显示21例狭窄血管45支,两种检查方法对血管狭窄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剂量对比:双能量减影法CT血管造影较常规减影法CT血管造影总辐射剂量降低了17.3%(P<0.01).结论 常规减影法与双能量减影法CT血管成像均能够清晰显示正常颅外颈动脉及狭窄血管,双能量减影法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更低.对扫描中不配合患者,双能量减影法去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脑CT灌注峰值时间来预测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扫描延迟时间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头颈部CTA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组(40例,采取经验法选取延时20s扫描)和B组(40例,采取CTP-CTA联合扫描技术),测量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和上矢状窦,C4椎体水平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的CT值,并计算同层动静脉CT值差。结果 (1)B组较A组头颈部动脉CT值高(P〈0.05),同层动静脉对比度较A组清楚。(2)B组扫描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重建后均得到满意的头颈部血管图像;A组扫描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重建后得到头颈部血管图像,其中3例(7.5%)因扫描时间过早、5例(12.5%)因扫描时间过晚而致头颈部血管图像显示不佳。结论 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联合应用脑CTP检查中,通过测量脑CT灌注峰值时间预测头颈部CTA检查扫描延迟时间是保障头颈部CTA检查成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CTA)的最佳的扫描参数和技术要点,提高图像质量.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50例临床疑似颈动脉或椎动脉患者均采用智能追踪触发扫描和延时扫描(18~25 s)两期颈部CTA检查,并对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运用两期不同扫描参数的颈部CTA均能不同程度地显示颈动脉和椎动脉异常血管的类型、位置、大小,但智能追踪触发扫描阳性率比较高,图像质量优于延时扫描.结论 正确掌握好颈部CTA的技术操作及多种重建方法的综合运用,可提高颈部CTA的图像质量及对颈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