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5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周行HD+HP治疗1次,共8周.均给予精心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钙水平均显著增加(P<0 05),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患者血清磷同治疗前比较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治疗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iPTH无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显著(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HD+HP治疗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项目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性疼痛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的46例同病种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项目管理。对比两组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疼痛程度、舒适度、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项目管理后,观察组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前疼痛程度、舒适度、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疼痛程度、舒适度及心理状况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项目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的疼痛问题,并改善舒适度和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庹翠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6,(1)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通过对50例肾性骨病患者的护理观察,我们认识到:心理护理、高钙低磷饮食、钙剂的选择及活性维生素D的应用与适当的户外活动等措施是肾性骨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李志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5):68-69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肾性骨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肾性骨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磷、血PT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肾性骨病,可减轻骨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血磷、血钙、血PTH水平。 相似文献
5.
6.
血液灌流是应用吸附剂清除患者体内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毒物。作者试图应用HA型树脂灌流器进行吸附治疗,观察对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对肾性骨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灌流是应用吸附剂清除患者体内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毒物[1].作者试图应用HA型树脂灌流器进行吸附治疗,观察对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在肾性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高通量透析,对照组给予普通透析,均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钙(Ca)、血清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等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时,Ca、P、PTH、ALP等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提高肾性骨病患者相关因子水平,改善生存质量,精心护理是患者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类型、临床特点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49例血液透析患者,口服四环素标记后行骨活检,同时检测相关生化参数。结果49例患者均有肾性骨病的临床表现,其中高转化型24例(49.0%),低转化型19例(38.8%),混合型6例(12.2%)。3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构成无差异,4例糖尿病患者均为低转化型;透析时间超过10年者高转化型骨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透析5~10年和≤5年者。骨铝染色阳性率为63.3%,低转化型高于高转化型及混合型组,高通量组和普通透析组骨病类型和骨铝染色无差异,高通量透析组透析前血钙水平显著高于普通透析组(P<0.05),iPTH水平低于普通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低转化型骨病组服用活性维生素D3制剂的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组。骨铝阳性组透析前血磷和iPTH水平显著低于阴性组,服用铝制剂的患者比例也高于骨铝阴性组。结论本组患者高转化型骨病与长时间透析、维生素D3不足等因素相关,低转化型骨病可能与维生素D3制剂使用不当、糖尿病等因素相关,而骨铝沉积则与服用铝制剂等因素相关,与透析时间长短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5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钙及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钙及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血钙及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病,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血钙、血磷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50例肾性骨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通过对50例肾性骨病患者的护理观察,我们认识:心理护理、高钙低磷饮食、钙剂的选择及活性维生素D的应用与适当的户外活动等措施是肾性骨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单中心横断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及骨病控制情况,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的113例患者肾性骨病指标进行调查,并与美国肾脏病基金会慢性透析患者骨代谢和骨病控制指南(简称"指南")进行比较,以观测其达标水平。分析其与年龄、性别、尿素清除指数(Kt/V)、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透析时间、肾功能、血压、血红蛋白(Hb)、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 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相关性。结果113例患者中,有61例(54.0%)血清钙浓度、45例(39.8%)磷浓度、72例(63.7%)钙磷乘积、35例(31.0%)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达到指南所要求的目标;但所有指标均达到要求目标仅有20例(17.7%)。钙磷代谢紊乱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年龄、性别、hs-CRP、Kt/V、透析时间不相关;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BMI、高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为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血肌酐、血红蛋白、高血压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数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及骨病控制不佳,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目标。其发生与肌酐、血红蛋白、血压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肾性骨病病人进行高通量透析的效果及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8例肾性骨病病人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和普通透析组各34例,高通量透析组给予高通量透析,普通透析组给予普通透析治疗,其他护理措施均相同。通过分析两组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病人的血清钙、磷、血清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素的浓度来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病人治疗6个月后的观察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与常规透析相比,在有效清除肾性骨病病人血液中磷、血清碱性磷酸酶,保持血钙水平稳定等方面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将74例血液透析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接受血液透析滤过,两组疗程均为8w。记录两组治疗前后骨痛、肌无力、皮肤瘙痒等症状情况及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值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60%)高于对照组(72.97%),观察组血磷、甲状旁腺激素值低于对照组,血钙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透析性骨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肾性骨病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组合型人工肾对尿毒症患者肾性骨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我院于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采用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方法 治疗30例尿毒症患者(HD+HP组),并与单纯HD治疗尿毒症患者31例(HD组)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骨痛、皮肤瘙痒、血压、食欲、睡眠等临床症状及尿素氮(BUN)、肌酐(SXr)、血红蛋白(Hb)、血小板(BPC)、钙(Ca)、磷(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两种方法 治疗尿毒症患者肾性骨病的疗效.结果 HD组、HD+HP组治疗后骨痛的缓解率分别为67.7%(21/31)、96.7%(29/30),皮肤瘙痒的缓解率分别为71.0%(22/31)、96.7%(29/30),HD+HP在缓解维持性透析患者的骨痛与皮肤瘙痒中显著优于单纯HD(P均<0.01);HD组治疗前后iPTH分别为(65.5±34.4)pmol/L和(57.1±21.4)pmol/L,HD+HP组治疗前后iPTH分别为(73.5±44.4)pmol/L和(19.1±17.4)pmol/L,单纯HD未能很好地清除iPTH(P>0.05),而HD+HP则可(P<0.05).结论 对于iPTH水平较高的维持性HD患者,可通过增加HP,达到更好地清除这些患者血中大、中、小分子毒素物质,从而降低肾性骨病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19.
曹蓓莉胡祎严斌泓路建饶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21):54-56
目的了解低钙透析液(含钙1.25mmol/L)对血液透析低转运肾性骨病患者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 2014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使用含钙1.25 mmol/L、1.5mmol/L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6个月时白蛋白校正钙(albumin correction calciun,Ac-Ca)、磷(P)、钙磷乘积(Ca×P)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3、6个月,Ac-Ca、P、Ca×P均较治疗前下降,iPTH升高,其中治疗后第6个月所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3、6个月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组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含钙1.25mmol/L的透析液对血液透析伴低转运肾性骨病患者进行低钙透析,能有效纠正钙磷代谢紊乱,改善被过度抑制的甲状旁腺功能,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