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观察其效果,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老年痴呆患者150例,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75例,干预组进行特定的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分析干预后2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的差别。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对非重度老年痴呆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重度患者,对男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女患者。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尤其对非重度患者和男患者,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细化康复护理介入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60例早期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干预组进行细化的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12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 细化康复护理的早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临床疗效提高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化康复护理介入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临床疗效的提高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2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第2天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Fugl Meyer运动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 Meyer运动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3、6个月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NFDS)评分低于护理前(P 0. 05),观察组护理后3、6个月NF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护理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P 0. 05),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护理后3、6个月生活自理能力优于护理前(P 0. 05),观察组护理后3、6个月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加快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97-4498
探讨脑梗死致患者瘫痪肢体的康复护理效果。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致肢体瘫痪的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前,两组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符合临床实际的康复护理措施对脑梗死患者具有积极影响,不仅能改善患者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还能调节患者负性心理,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可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实施延伸护理对其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来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82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情况,比较两组不安全行为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MMSE、AD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MMSE、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安全行为总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7.50%),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老年痴呆患者延伸护理可有效提高其认知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且能有效降低患者不安全行为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认知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心境的影响,观察其效果,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选取AD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70例,干预组进行综合认知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2组分别在干预开始时和干预后3,6,12个月进行中文版痴呆心境评估量表(DMAS)、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OL-AD)的测评.结果 干预组接受综合认知训练1年后,患者的心境状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中非重度组AD患者心境、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重度组患者.结论 综合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AD患者的心境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尤其对非重度组患者,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将神经内科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脑梗死偏瘫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传统护理组(对照组),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住院5周时,观察组上、下肢肌力与入院时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改善(P〈0.05),且显著优于入院时(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2组进行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均较自身康复护理干预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延缓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疗效、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收治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分别于入院时、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时点比较两组患侧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评分情况,采用巴塞尔指数(Barthel指数)观察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并进一步评估患者的QOL。结果两组干预后均取得一定的康复效果,观察组干预1、3个月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高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QOL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QO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药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肢体功能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观察12周.于康复训练前及训练12周末,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结果 康复训练12周末,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均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观察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较训练前有所降低,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康复训练前两组各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训练后观察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联合康复训练能延缓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发展、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痴呆患者使用单双号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Cornell痴呆抑郁量表(CSDD)、功能活动调查表(FAQ)及生活质量量表(GQOL-74),比较干预前后两组MMSE、CSDD、FAQ及GQOL-74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CSDD评分、FAQ评分及GQOL-74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理心(EMP)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住院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住院老年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同理心护理联合康复训练为;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及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神经精神科问卷(NPI-Q)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医生面谈印象变化量表(CIBIC plus)评估病情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病房环境、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康复指导及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MP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住院老年VD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认知水平及精神行为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提高对护理工作、环境等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达标理论的延续性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中风病中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达标理论的延续性康复护理,以沟通互动为实施基础、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目标,使患者主动参与计划和目标的制定,从入院开始延续至出院后3个月。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且于患者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MBI评分优于对照组,出院时的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基于达标理论的延续性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康复护理组术后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术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能力.结果:术后1年康复护理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及SAS、SDS评分状况,评定分析术后生活自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心理状况,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强制性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中予以强制性运动干预,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性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及其自理能力的影响,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也为护理实践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7年12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干预的护理措施,分别通过Harris评分和SF-36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康复和自理能力。结果 2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和2个月时的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评分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的比较中,2组患者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职能三个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四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和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5E"康复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以常规抗精神类药物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5E"康复干预。观察2组入院前及干预后8周自理能力、行为障碍、病情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8周2组ADL评分降低,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积极因素评分升高,消极因素评分降低,且研究组ADL及NOSIE各项目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5E"康复干预,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一般功能锻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干预组干预前后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ADL评分优于出院时及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干预后满意度评分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