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疾病危象是甲状腺疾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危险状态,如抢救和治疗不及时可危及到生命.甲状腺疾病危象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危象,严重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所致的粘液性水肿、昏迷及抗甲状腺药物所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等.本文对临床较常见的甲亢危象、甲减危象和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粒细胞缺乏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进行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包括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1]。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服药时间长(1~2年)、副作用常见,甚至严重副作用如肝坏死、胆汁淤积性肝炎和粒细胞缺乏等,且易复发[2]。近几年来,131I治疗在我国甲亢患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3]。我院收治1例甲亢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后引发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症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庞建华  王战建 《临床荟萃》2003,18(16):907-907
抗甲状腺药物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主要的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 ,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将甲亢治疗中致粒细胞缺乏症 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 999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5月共收治甲亢合并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5例 ,男性 3例 ,女性 2例 ,年龄2 2~ 4 5岁 ,平均 36 .7岁 ,甲亢病史 1~ 3个月 ,均为初次发病 ,有心悸、怕热、多汗、多食、消瘦、乏力等甲亢症状。实验室检查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游离甲状腺素 (FT4)、超敏促甲状腺激素 (sTSH)符合甲亢诊断。使用甲巯咪…  相似文献   

4.
抗甲状腺药物致肝功能损害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绍礼  华炜 《临床医学》2004,24(2):F004-F004
抗甲状腺药物(ATD)是治疗甲亢的有效方法,绝大多数甲亢病人采用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常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肝功能损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自1998年1月~2003年7月期间,我们对抗甲状腺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1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焦敏侠 《临床医学》2008,28(1):96-97
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时,可致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低血糖、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药疹等,前两者多见,病情重者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甲亢治疗并造成严重后果,故应予以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脱敏疗法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由于甲状腺分泌过量甲状腺激素所致的常见内分泌疾病。抗甲状腺药物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抗甲状腺药物以硫脲类为主,常用者有他巴唑、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主要作用为阻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较常见的皮肤反应为皮疹和粒细胞缺乏。近年来我科对5例严重皮肤过敏反应患者试用脱敏疗法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一、病历简介例1:患者女性,38岁。确诊甲亢3年,入院服他巴唑10mg,1次/8h,服药第5天感手足发胀,全身出现大量荨麻疹,以上肢、腰背部为主,服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甲亢的内科治疗常规采用抗甲状腺药物,但其所致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尤其是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我院2002/2007年共收治11例由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利  包满珍  王淼淼 《全科护理》2013,(25):2305-2306
[目的]总结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病人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加强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病人的护理可减少病人合并感染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有利于病人度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药物治疗国内目前主要是他巴唑(MM)和丙基硫氧嘧啶(PTU),粒细胞缺乏症是抗甲亢药物应用中一种较少见却严重的副作用,其发生率0.1%。0.5%,易引起严重感染,甚至诱发甲亢危象,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本科从2004年9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4例抗甲亢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抗甲状腺药物少见严重的副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甲状腺药物少见、严重的副作用主要包括粒细胞缺乏、肝损害、低血糖、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相对较常见的严重副作用是粒细胞缺乏和肝损害。本文着重对抗甲状腺药物少见、严重的副作用作一综述 ,以提高对这些副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发病率约0.5%,以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最常见,约占85%,男女比为1∶4~1∶6。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作为Graves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主要副作用包括皮疹、瘙痒、关节痛、肝损害、白细胞减少等,而粒细胞缺乏是ATD治疗最为严重的副作用,病情进展迅速,合并感染则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治疗,主要有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同位素~(131)碘治疗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三种。本文重点谈一下甲亢药物治疗中的几个实际问题。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是什么? 目前国内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为硫脲类中的甲基及丙基硫氧嘧啶和咪唑类中的他巴唑及甲亢平。这些药物的优点是:①疗效比较肯定,对绝大多数病人有效;②不损害甲状腺及周围组织;③比较安全,严重并发症(粒细胞缺乏症、肝损害)的发生率不高。只要提高警惕,密切观察,即可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④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甲亢病本身和抗甲状腺药物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可导致粒细胞缺乏而危及生命.2010年4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13例甲巯咪唑治疗甲亢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伴重症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例因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粒细胞缺乏并重症感染的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0g/次,1次/12h;阿米卡星静脉滴注0.6g/次,1次/d,两药疗程7d~10d。结果:痊愈5例,显效2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0%;2例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反应,未经处理症状逐渐消失。结论: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伴重症感染疗效明显,患者耐受性好,可作为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感染患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老年甲亢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31I治疗及手术治疗,但老年甲亢患者往往多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难于耐受手术治疗.目前对于老年甲亢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还是131I治疗尚无统一的意见.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抗甲状腺药物及131I治疗老年甲亢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一种常见的疾病,病因仍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免疫监护缺陷有关。在病因性治疗措施问世之前,甲亢的治疗仍须可依赖传统的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和放射性碘治疗。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始于四十年代初期,至今仍是治疗甲亢的主要手段,如何合理用药是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课题。为了提高甲亢治疗的水平,现将抗甲状腺药物合理应用的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抗甲状腺药物的选择 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是硫胺类,包括甲硫氧嘧啶(MTU)、丙硫氧嘧啶(PTU)、他巴唑(甲硫咪唑)和甲亢平,其抗甲状腺作用的机理是(1)抑制甲状腺的过氧化酶,干扰碘化物的有机化;(2)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阻断碘化酪氨酸的偶  相似文献   

17.
抗甲状腺药物致肝损害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蓉 《临床荟萃》2001,16(23):1096-1097
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有粒细胞减少、皮疹和肝损害等。其中药物性肝损害并不少见 ,但有关临床报道甚少 ,尤其是基层医院对此认识不足。收集我院内科 1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2月共 2 8例抗甲状腺药物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进行总结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2 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患者中男 8例 ,女 2 0例 ,年龄 16~ 70岁 ,平均 (4 5± 6 )岁 ,2 8例甲亢均为 Graves病患者。1.2 所选病例均符合下列情况  1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有肝损害的证据 ;2用药与肝损害的时序性 ,即肝损害在用抗甲状腺药物之…  相似文献   

18.
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尤其是Graves(又名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一般情况下,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是安全的,但其少见、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存在潜在的致命危险[1].有资料表明[2],3%~12%的甲亢患者在使用ATD后可产生不良反应.ATD是治疗甲亢的常用药,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及护理.本文对ATD的副作用及相关护理作综述.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手术治疗等.其中碘-131(131I)治疗甲亢被临床公认为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1],较之需长期用药的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和可能出现甲状旁腺或声带麻痹的手术方法 有明显优势,且其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24例甲亢患者采用放射性碘-131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粒细胞缺乏症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莉莉 《实用医学杂志》1997,13(11):723-724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在发病过程中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均可出现粒细胞缺乏(粒缺)。为了探讨甲亢合并粒缺的升粒细胞治疗方法,对14例甲亢合并粒缺患者分别予鲨酐醇+利血生(9例),鲨酐醇+利血生+地塞米松(3例),鲨酐醇+利血生+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2例)治疗。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有效升高粒细胞,显效时间分别为21.7天,16.7天和3.5天。提示rhGM-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