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辉兰  黎玲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543-544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6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自杀行为产生的诱因以精神症状、情感障碍、不良生活事件为主,分别占自杀诱因的39.71%、32.35%、13.23%;常见的自杀方式为自缢35例(51.47%),撞头12例(17.65%),其他21例(27.94%);时间为下夜29(42.65%),上夜21例(30.88%),白天12例(17.65%)。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是有起因的,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自杀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增加抢救成功率,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防止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再次出现自杀行为,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方法加强护理人员预防患者自杀以及患者自杀后应急预案培训,对手外科收治的30例自杀入院患者进行严格入院精神评估,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及巡视,严格交接班,加强服药监护。结果 3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再次自杀或自伤行为,出院时自杀意念及自杀倾向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1)。结论预防手外科自杀入院患者再次自杀的强化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及风险意识,保障自杀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黎严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258-259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精神病患者采取的防止意外事件产生及护理管理措施。常见的事件有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纵火、逃跑出走、噎食、跌伤等,产生原因及对意外事件的防范,包括躯体合并症的处理,重点时段、重点患者的管理,建立安全的管理制度、制定护理安全紧急风险预案,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科培训,增强护理安全意识。结果:108例患者均实行护理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件产生。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效地避免了精神科护理安全的风险,降低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2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年龄、服用药物、住院天数、便秘出现的时间及程度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便秘238例(32.78%)。其中轻型87例(36.55%),中型125例(52.52%),重型26例(10.93%);随年龄的增长和住院时间的延长便秘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便秘的高发人群,应针对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所致便秘进行健康教育及相应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实施认知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实施认知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安全护理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住院观察表记录患者自杀、外走、自伤、伤人行为;并于患者出院前1 d对陪护亲属进行疾病认知调查.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陪护亲属对疾病的概念、疾病的治疗、疾病的转归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自杀未遂、外走、自伤、伤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认知疗法能提高陪护亲属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度及监护能力,减少患者自杀、外走、自伤、伤人的发生,从而提高监护质量,并为预防医患纠纷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实施认知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安全护理教育,观察纽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住院观察表记录患者自杀、外走、自伤、伤人行为;并于患者出院前1d对陪护亲属进行疾病认知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纽陪护亲属对疾病的概念、疾病的治疗、疾病的转归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自杀未遂、外走、自伤、伤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认知疗法能提高陪护亲属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度及监护能力,减少患者自杀、外走、自伤、伤人的发生,从而提高监护质量,并为预防医患纠纷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对体重影响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单用奥氮平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精神病护理,干预组增加预防肥胖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在入院后第1、2、3、4、8、12、48周比较两组体重变化。结果干预组平均体重增加值第3周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加强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可以有效控制奥氮平治疗引起体重增加的问题,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患者因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影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冲动伤人、毁物、逃跑、自杀等不安全事件,所以精神科的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2011年我院护理部为了加强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设计制作了护理风险级别牌,应用于5个精神病区,有效减少了患者外走、攻击行为、自杀自伤发生率,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护理风险级别牌的设计与制作 卡片选用硬纸质材料,宽4.5cm、高6.5cm,左右两上角分别制作成红、蓝色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色块,红色代表一级护理、蓝色代表二级护理.卡片上3cm为白色底板,用以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院诊断及日期;下3.5cm将卡片纵向均分为绿色、黄色和橙色3个色块,分别代表1、2、3级危险度;做3个直径1cm的紫色圆形及时贴,上面分别标有代表自杀(Suicide,S)、外走(Escape,E)、攻击行为(Attack,A)字母,备用.根据评估结果,将及时贴贴在相对应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某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数据中的21例住院患者自杀的详细资料,并访谈曾经发生患者自杀事件的病房护士长或当事人,发现自杀高危患者具有抑郁症病史或家族史、有自杀病史或家族史、治疗效果不好的癌症患者、久治不愈的重病患者等特征;认知因素、缺乏合适的心理评估、医院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等是影响患者自杀的重要因素。建议建立患者自杀评估及心理评估体系、加强患者心理健康教育与医院管理等措施,以及时发现自杀患者,防止与减少患者自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某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数据中的21例住院患者自杀的详细资料,并访谈曾经发生患者自杀事件的病房护士长或当事人,发现自杀高危患者具有抑郁症病史或家族史、有自杀病史或家族史、治疗效果不好的癌症患者、久治不愈的重病患者等特征;认知因素、缺乏合适的心理评估、医院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等是影响患者自杀的重要因素。建议建立患者自杀评估及心理评估体系、加强患者心理健康教育与医院管理等措施,以及时发现自杀患者,防止与减少患者自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精神行为异常情况,为制订干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急诊临床信息系统软件设置急诊就诊患者精神行为异常评估模块,对10 522例急诊科就诊患者进行评估;使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的行为表现、心理精神状态进行再评估确认筛查结果。结果 共筛查108例精神行为异常患者,占1.03%,男女比例为1∶1.12;患者就诊时间段集中于10:01~16:00和20:01~2:00。42例(38.89%)仅表现为异常心理精神状态,66例(61.11%)合并多种精神行为异常表现;男性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女性、近期与周围人群产生矛盾者自杀/自伤发生率显著增高(均P<0.05),不同年龄及不同急诊分期患者自杀/自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诊科就诊患者精神行为异常表现多样,护理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及时鉴别与处置,确保医护患安全。  相似文献   

12.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队列训练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队列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为期8周的队列训练。采用阴性、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价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干预8周后PANSS、IPR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队列训练能促进患者间的情感沟通、理解协作,改善其人际交流、缓解情感平淡,改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及精神病性症状,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国住院癌症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率的总体情况,为住院癌症患者自杀行为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10月的相关文献,采用R4.0.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5篇,总样本量6328例.文献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住院癌症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1.6%[95%CI (15.9%,27.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使用多条目自杀测评工具、南方地区癌症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结论 我国住院癌症患者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综合医院应早期识别住院癌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并及时对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采取预防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52例成年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保护性约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特殊的入院方式;住院依从性差;精神症状丰富,行为紊乱;药物的赖受性。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①培训护士掌握精神专科知识和技能;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合理运用沟通技巧;③严格执行保护性约束制度;④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⑤设计及使用保护性约束观察巡视记录单;⑥改良、创新约束工具;⑦引导患者重塑行为模式。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降低,保护性约束的使用率下降,患者和工作人员均未出现受伤,无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住院精神病患者口咽部革兰阴性(G-)杆菌定植的改变,为控制呼吸道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9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不同时期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分析G-杆菌定植的相关医疗因素.结果患者入院后第1天和第5天口咽部G-杆菌定植率分别为9.8%、22.8%(以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为主),住院第5天患者口咽部G-杆菌定植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这一改变与患者精神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约束护理、生活自理能力差、睡眠差、进食少有关,与年龄、住院频率无关.结论需加强精神病患者急性期的病情观察和治疗,以减少G-杆菌定植,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对Mile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住院精神病患者口咽部革兰阴性(G)杆菌定植的改变,为控制呼吸道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9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不同时期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分析G杆菌定植的相关医疗因素。结果 患者入院后第1天和第5天口咽部G杆菌定植率分别为9、8%、22.8%(以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为主),住院第5天患者口咽部G杆菌定植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这一改变与患者精神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约束护理、生活自理能力差、睡眠差、进食少有关,与年龄、住院频率无关。结论 需加强精神病患者急性期的病情观察和治疗,以减少G^-杆菌定植,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探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实施传统式的功能制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服务与护理、健康宣教、个性化心理调适、生活关怀、情感支持和文化护理等方面的人性化护理管理,8周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BPRS总分值及各因子分(除激惹性外)、SDSS评分及SCL-90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相关证据,为预防住院患者自杀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问题开发工具PIPOST确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循证问题,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BMJ Best Practice、美国国立指南库(NGC)、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循证护理指南、Wiley Online Library、JAMA、Pub Med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对证据进行总结。结果纳入8篇文献,总结出15项证据,包括自杀风险评估、自杀安全管理、自杀治疗护理、自杀随访及自杀守门人培训5个主题。结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证据实证性强,可用于临床。护理人员在应用证据时应评估具体临床情形及障碍因素,结合专业判断形成有效、可行的自杀预防策略,动态评价证据应用效果,切实防范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骨折的部位及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住院期间发生骨折的12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生骨折的原因很多,如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病房环境设施不完善、不均衡的饮食等。常发生在卫生间、餐厅。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计划组织患者的户外活动,给予合理的饮食,改善病房环境,减少不安全隐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时间规律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跌倒的时间规律,为有效防范跌倒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心内科2001年9月至2008年10月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发生跌倒,占0.28%.其中22例(71.0%)发生在11月至次年2月,24例发生在0:00~9:00.结论 冬季及0:00~9:00是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易发生跌倒的季节和时段,此季节和时段也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护士应针对高危季节和时段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