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鑫 《中国校医》2014,(10):744-744
目的掌握东海县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强度,为制定防制措施控制水痘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3年东海县水痘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东海县共报告水痘425例,年均发病率为9.11/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9岁以下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65.18%,其中以3~5岁组发病最多,占23.76%(101/425),男女发病比例为1.53∶1;发病居前3位的为散居儿童(35.53%,151/425)、学生(30.12%,128/425)、幼托儿童(16.71%,71/425);各乡镇均有病例发生,牛山镇最多,104例(24.47%),南辰乡最少,4例(0.94%);除2010年4、9月以外,其余年份和月份均有病例发生,4—7月为发病高峰。结论水痘是可控制的传染病,针对幼托儿童、学龄前散居儿童及学生等重点人群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沈阳市2018年水痘疫情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控制水痘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年沈阳市水痘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报告水痘病例6 161例,报告发病率为74.28/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呈双峰分布,5月份、11月份疫情最高;城郊地区水痘的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报告水痘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 占报告病例数的49.38%,托幼儿童发病比例上升;5~19岁的病例最多,占报告总病例的52.59%,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年龄为9岁和5岁,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60.95/10万和637.56/10万。结论 沈阳市水痘发病率继续呈上升态势,为有效控制疫情应加强水痘疫苗接种工作,同时有效落实学校水痘的各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了解松江区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有效的水痘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13-2014年松江区水痘暴发疫情。结果 2013-2014年全区共发生水痘暴发疫情37起,均发生于幼托机构及中、小学校,涉及病例数为389人,各暴发点的水痘罹患率为0.17%~3.96%。春秋两季是水痘暴发疫情的高发期,所有暴发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63:1,3~10岁儿童占所有暴发病例的76.61%,56.76%的暴发都发生在中心城区4个街道的学校中。所有暴发病例中水痘突破病例占63.50%,其中85.02%的病例的接种年限在三年以上。结论 松江区水痘暴发疫情形势比较严峻,建议各学校加强晨检以便及时发现首发病例阻止后续病例发生,同时发病学校需加强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掌握病例返校指征,开展学生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并建议对三年内无水痘疫苗接种史的病例密切接触者开展水痘疫苗应急接种工作,从而达到有效防止疫情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1年北京市平谷区水痘流行特征,为防控水痘流行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根据平谷区2011年疫情报告系统的水痘疫情资料和水痘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平谷区报告水痘病例536例,发病率为131.60/10万,暴发疫情5起,涉及2所幼儿园,3所小学;以15岁以下托幼儿童和中小学生发病为主;男女发病比例为1.10∶1;水痘发病高峰为冬春季;为了控制暴发、散发疫情,全区开展水痘疫苗应急接种,共接种2738人次.结论 该区2011年水痘病例报告数与往年基本相同.在冬春季,做好托幼、中小学校暴发疫情的处理,扩大应急接种对象范围,能有效控制水痘发病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金华市金东区水痘疫情防控成效。方法对金东区2011—2019年报告的水痘病例、疫苗接种、聚集性疫情及日常督导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金东区2011—2019年共报告水痘2 661例,年均发病率89.8/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报告聚集性疫情13起,涉及病例177例(6.7%);病例以0~7岁和8~14岁儿童居多(共占68.6%),0~7岁组发病率从2011年的588.8/10万下降到2019年的95.7/10万;2011—2013年0~7岁组高发,2014—2019年8~14岁组高发(年发病率维持在363.5/10万~650.4/10万);病例主要为学生1 529例(57.5%);金东区11个镇(乡、街道)均有水痘病例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为孝顺镇649例(24.4%)、东孝街道434例(16.3%)和多湖街道293例(11.0%);2009—2017年出生儿童第1剂水痘疫苗平均接种率为86.2%,第2剂平均接种率仅57.1%。结论 9年来金东区水痘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但第2剂水痘疫苗接种率仍偏低,8~14岁人群发病率居高不下,应加强8~14岁青少年的水痘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田东县水痘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5年田东县水痘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5年田东县累计报告597例水痘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3.17/10万,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分布呈双峰形.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27:1;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全县10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最多的乡镇为平马镇,占病例总数的22.45%.结论 托幼儿童和学生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沈阳市于洪区水痘疫情动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2年于洪区水痘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于洪区2008-2012年累计报告水痘病例2 503例,年均发病率为128.60/10万.人群分布:2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居多,占91.61%,男女性别比例为1.26:1;职业以学生为主占47.22%,其次是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分别占21.01%、13.58%;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11月~次年1月发病占29.48%,4~6月发病占38.99%.结论 于洪区2008-2012年水痘发病率较高,发病具有2个明显的报告高峰,发病人群以≤24岁的学生和幼托、散居儿童为主.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采取以接种水痘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托幼机构、学校学生水痘发病特点,为进一步做好学校、托幼机构水痘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3年北京市大兴区水痘个案病例和暴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1-2013年北京市大兴区累计报告3 168例,年平均发病率75.06/10万,托幼儿童、学校学生水痘病例1 763例,占病例的55.65%;冬春季高发,男女性别发病比例1.49∶1,以小学段高发,占47.87%,自小学段起随着学段的提升,学生水痘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接种Var V者的发热、出疹程度较未接种Var V者轻,80.52%的病例接种Var V与发病间隔≥3年;暴发疫情多发生在小学。结论应加强冬春季小学校学生水痘监测,努力提高Var V的免疫接种率,以降低水痘发病率、减少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沈阳市大东区水痘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控对策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大东区2006~2011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1年大东区累计报告水痘病人5 405例,年均发病率为133.71/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99.64/10万、162.43/10万、157.17/10万、123.85/10万、128.76/10万、131.21/10万(P<0.01)。2006~2011年水痘年均发病率(/10万),男性为148.92,女性为118.16(P<0.01);0岁为305.49,1~3岁为247.54,4~9岁为1 214.21,10~14岁为956.42,≥15岁为51.09。全部病例中,4~6月、11月至次年1月发病的分别占32.12%、38.30%;学生、幼托儿童分别占60.39%、16.76%。[结论]大东区水痘发病率较高,学生和托幼儿童为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烟台市15岁以下儿童水痘发病特征及危险因素,为烟台市水痘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5年烟台市15岁以下儿童水痘的发病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水痘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11-2015年烟台市15岁以下儿童水痘发病占病例总数的48.73%,10~14岁年龄组所占构成比最高(占39.33%);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4~6岁下降幅度最大,达48.80%,其他年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病高峰为每年的11-1月份和4-6月份,分别占42.60%和31.34%。所有地区均有水痘病例报告,城市高于农村。儿童水痘病例以轻型和中型为主,97.78%的病例无并发症。86.74%的水痘病例无水痘疫苗免疫史。分析结果显示,水痘病人接触史、带状疱疹病人接触史、医院就诊史可能是水痘发病的危险因素,接种水痘疫苗是水痘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做好水痘病例的管理及加强水痘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水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9—2011年闵行区水痘暴发疫情流行趋势,为制定水痘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1年闵行区发生的水痘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闵行区2009—2011年间共暴发水痘疫情69起,暴发病例数共计681例,暴发点均为教学机构,以小学最多,占暴发疫情的65.64%;暴发点学生总数120098,罹患率为0.57%。疫情有上升趋势。每年3—5月与10—12月为发病高峰,5~14岁占了全部病例的80.76%,男女比为1.65∶1;地区间存在差异,学校分布集中的镇(街道)暴发疫情多。水痘突破病例占37.15%,接种和发病时间间隔集中在3~10年的占95.41%,并以5~7年相对集中。暴发疫情报告时间与首例病人发病时间间隔中位数为8d,最长为35d。[结论]校园水痘暴发疫情形势严峻,是防控的重点单位,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水痘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北京市平谷区2007--2012水痘疫情统计分析,掌握近几年水痘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调整水痘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区进行2007--2012年水痘疫情报告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共报告水痘2688例,临床诊断病例2687例,占99.96%;其中暴发疫情病例92例,占3.42%。发病人群以学龄儿童为主,占80.25%。男女性别比为1.15:1。农村发病高于城区,为1.24:1。全年均可发病,发病高峰月主要是上年12月到次年1月和当年5月到7月两个高峰。发病人群中接种疫苗和不接种疫苗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谷区水痘发病主要在冬季和夏季,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在这两个季节应加强学龄儿童和散居儿童特别是农村学校、托幼园所水痘疫情的监测,加强重点人群宣传教育,加强水痘疫苗应急接种的及时性,及时采取隔离病例等控制措施,以减少暴发疫情的发生,进一步降低水痘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温州市水痘的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09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水痘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并对水痘的时间、年龄、性别、职业和区域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6-2009年共报告水痘病例17 075例,年均发病率为56.11/10万。4年间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8.93%和30.31%。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在夏季和冬季出现发病高峰。5-9岁年龄组人群发病率最高。水痘暴发以学生群体,尤以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为多。结论目前温州市水痘疫情形势仍较严峻,应采取措施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谢舒娴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080-3081
目的掌握深圳市盐田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盐田区2008-2012年水痘疫情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深圳市盐田区共报告水痘病例1 520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43.90/10万。10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66.51%,发病时间存在两个高峰,4-7月,11月至次年1月病例增多。不同街道年均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5年间共发生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起,均发生在幼儿园。结论盐田区水痘疫情较为严重,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单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西区2008~2011年的水痘疫情,为控制水痘暴发和流行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疫情信息系统中河西区2008~2011年的水痘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西区2008~2011年共报告水痘2 725例,2008~2011年发病率分别为87.86/10万、86.43/10万、104/10万、111/10万。水痘发病集中在5~20岁,男女性别比为1.38:1。水痘发病主要集中在1~5月及12月,其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7.3%。在发病人群中,主要集中在托幼儿童及中小学生,占总病例数的70.82%。病例在各街道间分布不平衡,幼儿园、学校分布密集的街道发病率较高。结论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采取加强病例报告和防控力度、提高水痘疫苗的接种率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控制措施,以减少暴发疫情的发生,降低水痘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水痘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山区2008—2013年水痘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南山区2008—2013年共报告水痘930例,年均发病率为14.99/10万。暴发水痘疫情45起,涉及病例358例。水痘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7起,占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25.00%。每年发病呈双峰型,第一个高峰在4—6月,第二个高峰在12月—次年1月。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及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74.94%。发病数居前3位的职业分别为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发病构成比分别为49.14%、15.81%和15.16%。结论应重点加强小学的水痘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潍坊市2011年水痘流行特征,为水痘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潍坊市2011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潍坊市2011年报告水痘495例,发病率为5.45/10万。水痘发病率,潍城区、坊子区、奎文区、昌乐县、青州市、高密市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男性为6.65/10万,女性为4.23/10万;<3岁为23.75/10万,3~4岁为27.81/10万,5~14岁为31.73/10万,15~24岁为6.12/10万,25~43岁为0.98/10万。495例病人中,12~2月发病的占37.17%;学生占47.68%,幼托儿童占18.79%,散居儿童占20.00%,工人占3.84%,农民占4.85%,其他占3.84%,不详占1.01%;有水痘疫苗接种史的占43.43%,无接种史的占49.09%,接种史不详的占7.47%。病人均为散发。[结论]2011年潍坊市水痘疫情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青海省水痘报告病例和突发疫情事件进行趋势分析,为今后水痘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中青海省2010-2019年的水痘报告病例个案和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采用ArcGIS 10.20绘制水痘发病县区分布图。结果 2010-2019年青海省水痘发病率在20.78/10万~72.00/10万间波动、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7.95/10万;总体发病年龄中位数为7岁,其中2010-2014 年水痘发病年龄中位数8岁,2015-2019年水痘发病年龄中位数9岁。主要报告年龄为19岁以下人群,其报告发病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4.66%,报告人群主体为学生、幼托和散居儿童,其报告发病数占总病例89.23%。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年龄依次为7岁、6岁、8岁、9岁和10岁;男女性别比为1.18[DK]∶1;11月报告发病最多,其次为 6月和12月。水痘年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县区依次为门源县(84.07/10万)、乌兰县(83.76/10万)、同仁县(76.34/10万)、格尔木(68.99/10万)和化隆县(68.72/10万)。水痘聚集性疫情以小学为主、占疫情事件总发病数的84.26%,水痘疫情事件报告中位数为12天、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44天。结论 青海省水痘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无后移现象,高发地区和场所为青海省西北地区、海东市的小学校,强化上述区域疫情监测敏感性,及早发现疫情苗头有利于控制疫情;建议将水痘纳入法定传染病,提倡水痘免疫策略。 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7-2013年重庆市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2007-2013年重庆市水痘疫情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3年重庆市水痘报告发病率从8.59/10万上升到2013年的30.02/10万,发病人群以5~14岁人群为主,小学和托幼机构是水痘的易感人群,也是出现暴发疫情的高发单位;水痘疫苗接种率逐年上升,但仅限于小年龄儿童内推广1剂次水痘疫苗,5岁以上儿童接种率较低。结论小学和托幼机构是水痘防控工作的重点部门;小学、托幼机构为水痘主要发病人群,建议扩大重庆市水痘疫苗接种对象,鼓励1~14岁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并进一步加强该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以控制水痘疫情的暴发流行;避免水痘突破病例的发生,有必要在提高儿童首剂疫苗接种率的同时,对14岁以下儿童开展第2剂疫苗加强的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佛山市高明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水痘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7年高明区共报告水痘病例1949例,年均发病率为75.43/10万,发病呈逐年升高趋势。2013-2017年发病高峰期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2017年全年发病901例,占病例总数的46.23%,并出现2个发病高峰。发病人群的年龄以5~15岁为主(61.62%),性别比为1.39∶1,职业以学生为主(59.06%),中心城区荷城街道报告病例占总发病例数的79.73%(1554例)。6年间水痘疫苗年均接种率为8.83%,以2岁以下儿童为接种的主要人群。结论2012-2017年高明区水痘发病呈逐年升高趋势,应加强疫情监测工作,针对重点人群采取防控措施,加大水痘疫苗接种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