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是常见原因。我院自 1999年始应用米索前列醇和葡萄糖酸钙联合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通过临床观察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我院共收治产妇2 46 2例 ,其中产后出血量≥ 10 0 0ml者 45例。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2 7例 ,年龄 2 1~ 39岁 ,平均年龄 2 7 5岁 ;初产妇 17例 ,经产妇 10例 ;自然分娩 16例 ,剖宫产 11例 ;巨大儿 8例 ,双胎 5例 ,重度妊高征 3例 ,羊水过多 2例 ,滞产和产程过长 6例 ,其它 3…  相似文献   

2.
21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无创性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目前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随着产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为药物治疗或有创侵入治疗,在不同程度上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危害。探索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保障产妇分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主张应遵循先简单后复杂、先无创后有创的原则[2]。我院应用无创性护理干预措施,成功救治了21例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于2006年6月~2008年12月共自然分娩2169例,排除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67例,岀血量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3):713-714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2月我院2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出血原因,总结护理要点。结果经研究分析可知,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主要的原因为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宫缩乏力与胎盘因素为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强化产前检查,结合患者自身特点对产后出血量实施正确地评估,基于此采取有效且合理的抢救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确保产妇的安全,使其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度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降低重度产后出血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江苏省三家医院所有产后出血的孕产妇的1655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在导致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除软产道损伤外,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在出血量≥1000 ml组和<1000 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32例重度产后出血中,保守治疗无效最后遭遇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有16例,其中胎盘因素导致者10例,顽固性宫缩乏力4例,羊水栓塞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重症肝炎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各1例;(3)在子宫切除组和子宫保留组之间,产妇高龄、胎盘植入、既往有2次或2次以上生产史或剖宫产史、平均产后出血量等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而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更易使产后出血发展为重度。(2)胎盘因素是遭遇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前置胎盘合并黏连或植入的比例尤其高。(3)产妇高龄、胎盘植入、产次≥2次及重复剖宫产史(既往剖宫产次数≥2次)分别是使得重度产后出血导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概率明显增加的高危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5.
146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雪霞 《护理与康复》2003,2(4):238-239
目的:分析146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5月本院146例产后出血护理资料,对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引起出血的各因素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病率7.83%,高于文献报道。146例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90例,占62%;软产道损伤29例,占20%;胎盘粘连19例,占13%;其它8例,占5%。结论:产前护理评估和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出血高危因素、分娩时重点观察和处理出血情况、产后随访纠正继发性贫血是产后出血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选自2012年112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9800例产妇中出现产后出血232例,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应的有效处理措施。结果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差等是产后出血的原因,其中宫缩乏力是主要原因;剖宫产产妇的产后出血率高于阴道分娩的产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产后出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宫缩乏力是主要原因,应尽早发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进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22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发生产后出血者50例纳入出血组, 将未发生产后出血者72例纳入未出血组。对两组患者初产妇临床资料进行收集, 对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及总结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前者年龄≥30岁、流产次数≥3次、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妊娠期贫血、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宫缩乏力者占比均高于后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妊娠期贫血、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宫缩乏力均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针对阴道分娩初产妇, 年龄、流产次数、妊娠期合并高血压/贫血、巨大儿、胎盘因素及宫缩乏力等均可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有效规避。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在防治产后出血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就宫缩乏力引起的难治性产后出血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情况 本组 2 6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3 2岁 ,初产妇 16例 ,经产妇 10例 ,孕周 3 7 5~ 42 1周 ,剖宫产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 8例 ,阴道分娩的 18例 ,2 6例中有 6例并发前置胎盘 ,有 7例在产程中已发生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均发生在产后2h内。出血量均 >15 0 0ml(面积法计算 ) ,2 6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发生率和防治,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江西省德兴市妇幼保健院136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资料。结果:宫缩乏力99例,占72.8%;胎盘因素18例(包括胎盘粘连15例,附胎盘2例,嵌顿1例),占13.2%;软产道损伤9例,占6.6%;前置胎盘6例,占4.4%。阴道分娩123例,占90.4%;剖宫产13例,占9.6%。妊娠合并症26例,占19.1%;其中妊高症17例,占12.5%。产后2小时内出血114例,占83.83%;产后2~6小时出血14例,占10.3%。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娩后2小时内出血发生率高,阴道分娩高于剖宫产发生率,妊高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加强孕产期保健和妊娠合并症和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加深对产后出血的认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住院分娩的25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病因及防治措施。结果产后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软产道裂伤、胎盘早剥等。结论产后出血与多种因素有关,宫缩乏力是最常见的病因,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致产后出血的因素,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手术时机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我院1995年7月-2005年6月因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的19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0年中我院分娩总数30896例。19例行子宫切除术,发生率约为0.61%r。胎盘因素8例,其中胎盘植入7例,前置胎盘1例;产后宫缩乏力7例;羊水栓塞2例;子宫破裂2例。结论产时产后出血、胎盘因素和子宫收缩乏力为子宫切除主要原因。因此,掌握好子宫切除的时机已经成为救治产科出血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有7例为宫缩乏力,6例为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3例为胎盘残留,2例为前置胎盘,1例为阴道血肿及1例羊水栓塞;且所有患者经宫腔纱布填塞、介入治疗后抢救成功19例,抢救成功率为95%。难治性出血原因中以胎盘因素居多,治疗时应针对患者的不同病因及身体状况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东莞市三家二甲医院(南城医院、高埗医院、麻涌医院)行剖宫产的41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按产后是否出血分为产后出血组42例和产后未出血组374例。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早剥、人流产次数≥2次、中重度贫血、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切口撕裂、胎盘植入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值1)。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产后出血与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早剥、人流产次数≥2次、中重度贫血、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切口撕裂、胎盘植入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减少产后出血发生风险,保障孕妇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分娩的13582例产妇中产后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产妇共207例,出血的发生率为1.52%,其出血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占72.35%;其次是胎盘因素,占14.11%;软产道裂伤占11.02%;凝血功能障碍占2.52%.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分娩方式、孕胎次、双胎及三胎、巨大儿、妊娠并发症等.结论:加强孕期检查、减少高危因素;严密监护产程,防止宫缩乏力,提高产科技术是降低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4例产后出血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1.88%,产后2 h内出血者占88.2%,2~24 h出血者占11.8%。出血原因:宫缩乏力12例,占35.3%;软产道裂伤10例,占29.4%;胎盘因素7例,占20.6%;凝血功能障碍5例,占14.7%。结论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重在预防,加强孕期管理,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提高助产技术,重视产后2 h内的观察,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索爱珍 《全科护理》2009,7(29):2679-2680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大致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1]。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2]。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在短期内大量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导致循环衰竭而危及产妇生命。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对预防产后出血、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对我院2002年8月—200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防治措施及护理。1临床资料2002年8月—2005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50例产后出血病人,初产妇36例,经产妇14例;其中未做产前检查5例;年龄22岁~38岁,平均28.8岁;剖宫产11例,顺产39例;子宫收缩乏力致出血40例,胎盘因素致出血5例,软产道损伤致出血4例,凝血功能障碍致出血1例;转上级医院2例。以上病人均采用容积法收集血量。2护理2.1组织管理建立完善的抢救组织,成立抢救小组,加强对产科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掌握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训练,要求产科护理人员熟悉掌握各种妇产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选2003-01~2007-01发生的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187例,其发生率为5.46%(187/3428)。宫缩乏力占52.41%,胎盘因素占35.29%,产道损伤占5.35%,凝血功能障碍占1.07%。不同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和防治措施,并进行相关病因分析,为今后妇产科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防治措施和相关病因.结果 76例产后出血患者入院后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行对症护理和预防感染,经急救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76例产后出血相关病因分析显示,子宫收缩乏力者占61.84%,胎盘因素者占22.37%;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 h内者占90.79%;出血量500~999 ml者占96.05%.结论 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加强孕前生殖健康教育,强化保健措施,及时诊断和处理产后出血,特别是做好产后2 h内的观察,对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也是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结论预防和及时治疗宫缩乏力和胎盘滞留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11/2005-11我院共收治孕产妇2 213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32例。现将产后出血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年龄19~35(平均27)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11例;孕1次18例,孕2次12例,孕3次2例;孕龄28~41周,平均38周;阴道分娩20例,剖宫产12例(有3例行B-Lynch改良术),合并妊高征1例,有人流史者12例。本组均符合产后出血诊断标准,出血量计算采用称重法或容积法[1]。出血量500~3 200 m l,其中3例发生失血性休克。出血原因:宫缩乏力20例,其中1例合并重度贫血;1例为瘢痕子宫;1例巨大儿;宫颈裂伤3例;前置胎盘3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胎盘植入2例。1.2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病因予以止血抗感染、应用缩宫素、填塞宫腔、缝合裂伤、输血补液等处理。2结果30例出血停止,2例治疗无效行子宫全切及次全切术后恢复良好。3讨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本组发生率1.42%;与上述亦相符[2]。究其原因不外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近年来资料分析发现: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引起的难以控制出血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