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家庭用药》2012,(3):5-5
“蒙牛奶制品事件”将黄曲霉毒素拉入了人们的视野。专家指出,黄曲霉毒素其实是黄曲霉菌属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物,是目前公认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如黄曲霉素B1的分解温度为268℃,普通的加热根本不能将其分解。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中污染黄曲霉毒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粮食、食品和饲料中,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以下简称AFB,)含量最高,毒性最大.故常以AFBt为毒素的代表‘’‘。黄曲霉毒素药理实验表明其有强烈毒性。由于某些易发霉的中药材常因保管不善而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可能,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我们对50种常见中药材污染黄曲霉毒素情况进行检测。1.实验材料样品50种中药材由福州中药厂,福建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及福建卫校中药标本室提供.AFBt标准品由商业部谷物油脂化学研究所提供。2.方法与结果2.l薄层层析:2.1.1层析条件薄层板:取硅胶G适量,加0.5%的C…  相似文献   

3.
张雪辉  陈建民 《药学学报》2004,39(12):997-1000
目的比较研究了免疫亲合柱(IAC)净化-HPLC柱后溴化衍生荧光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含量与溴化荧光光度法(SFB法)检测黄曲霉毒素总量的方法。方法在IAC-HPLC柱后溴衍生荧光法中,药材经甲醇-水(70∶30)溶剂系统提取后,采用免疫亲合柱净化、富集黄曲霉毒素,净化后的样品溶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后,进入柱后衍生管中与过溴化溴化吡啶溶液发生反应,最后进入荧光检测器分别检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含量。在SFB法中,样品经甲醇-水(70∶30)提取后,再经免疫亲合柱净化、富集,在处理后的样品溶液中添加一定量一定浓度的溴水溶液后,迅速置于荧光光度计中读数。结果IAC-HPLC柱后溴衍生荧光法中,考察了3种不同药材中添加2个浓度水平的混合对照品的回收率实验,回收率平均值在93%-97%之间。黄曲霉毒素B2和G2的最低检出限为0.06 μg·kg-1,黄曲霉毒素B1和G1的最低检出限为0.20 μg·kg-1。精密度实验的RSD值在0.8%-1.4%之间。运用此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39种中药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同时运用SFB法检测了上述39种中药中黄曲霉毒素的总量。结论SFB法不适合用来检测中药中黄曲霉毒素的总量。  相似文献   

4.
用鼠肝匀浆(S_θ)代谢活化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研究它们对流感病毒在恒河猴肾细胞(LLC-MK~2)诱导干扰素-α/β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活化与未活化的黄曲霉毒素对干扰素诱生都有抑制作用。但代谢活化后,抑制作用增强。抑制作用的大小按B_1>G_1>B_2>G_2顺序排列,显示有结构-活性关系。而干扰素赋于细胞的抗病毒能力并不受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联苯双酯对大鼠黄曲霉毒素B1代谢及肝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肝炎药联苯双酯对大鼠黄曲霉毒素B1代谢和肝毒性的影响.方法大鼠po联苯双酯300 mg*kg-1*d-1, 连服3 d后ip黄曲霉毒素B1 1.5 mg*kg-1.给黄曲霉毒素B1 16 h后测定血清ALT和AST水平,观察联苯双酯对黄曲霉毒素B1引起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体外代谢的影响.结果联苯双酯(300 mg*kg-1*d-1,连服3 d)可明显降低黄曲霉毒素B1引起的大鼠血清转氨酶升高,增加低毒代谢产物AFM1的生成.联苯双酯还可增加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总量和胞浆GSH含量,诱导P450 2B1介导的PROD和GST的活性.此外,联苯双酯对P450 3A介导的红霉素脱甲基酶和P450 1A介导的EROD也有一定的诱导作用.结论联苯双酯可通过增加大鼠肝脏对AFB1代谢的解毒功能起到肝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比较干燥方式对土鳖虫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购活土鳖虫,沸水烫死后,模拟产地晒干的条件设置一组样品30℃烘干,另一组样品设置为较高温度60℃快速烘干(每组各制备2批);依据药典,采用HPLC (荧光检测器)检测比较2组样品的黄曲霉毒素含量。结果 30℃缓慢烘干者有明显腥臭味,黄曲霉毒素含量严重超标;60℃快速烘干者微有腥气,黄曲霉毒素含量合格。与传统日晒品比较,供应商大批量65℃烘干12 h者黄曲霉毒素含量合格。结论 采用较高温度及时干燥,可以控制土鳖虫黄曲霉毒素含量。  相似文献   

7.
双环醇对大鼠黄曲霉毒素B1代谢和肝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抗肝炎新药双环醇对大鼠黄曲霉毒素B_1(AFB_1)代谢和肝毒性的影响.方法:大鼠灌胃双环醇300 mg·kg~(-1)·d~(-1),连服三日后腹腔注射黄曲霉毒素B_1 1.5 mg·kg~(-1).给黄曲霉毒素B_1 16小时后观察双环醇对黄曲霉毒素B_1引起肝损伤的防护作用以及对体外代谢的影响.结果:双环醇(300 mg·kg~(-1)·d~(-1),连服三日)可明显降低黄曲霉毒素B_1引起的大鼠血清转氨酶和肝脏MDA的升高,增加低毒代谢产物AFQ_1的生成.双环醇还可增加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总量和胞浆谷胱甘肽含量,诱导P450 CYP2B1介导的7-戊氧基香豆素脱烃酶和谷胱甘肽疏基转移酶的活性.此外,双环醇对P450 CYP3A介导的红霉素脱甲基酶和 P450 CYP1A介导的7-乙氧基香豆素脱烃酶也有诱导作用.结论:双环醇可通过增加大鼠肝脏对AFB_1代谢的解毒功能起到肝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福州市鲜奶与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_1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福州市卫生防疫站林景涛,周焕清毒理学实验表明,黄曲霉毒素M1的急性毒性和致癌性同黄曲霉毒素B1相似。为初步调查福州市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污染情况,为今后制定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标准提?..  相似文献   

9.
黄曲霉毒素是部分黄曲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毒性。被污染的食品以黄曲霉毒素B_1较为多见。通过人类流行病学的调查,凡肝癌的高发区,食物中污染黄曲霉毒素的情况都较严重。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并将它列为食品卫生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介绍一种新的快速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检测中药中黄曲霉毒素B_1的研究青岛市药品检验所266003杜平华,杨晓峰中药在贮存过程中因保管不善极易霉变污染黄曲霉毒素,本文应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121个品种155批不同剂型、不同品种的中药材及中成药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全国省级药检所及口岸药检所在黄曲霉毒素检测项目的技术水平,发现并解决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各实验室加强质量管理,完善残留分析质量保证程序,提高检测水平.方法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稳健统计,用“Z比分数”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共26家实验室报名参加本次比对试验,所有检测结果均为满意的有19家实验室,占参加比对实验室的73.1%.在黄曲霉毒素B1与黄曲霉毒素总量的Z比分数统计中,有7家实验室共出现10次有问题(或可疑)结果,1个实验室出现1次不满意(或离群).结论 全国省级药检所及口岸药检所黄曲霉毒素总体检测能力较高,部分实验室技术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对没有检验能力的实验室建议加强软、硬件建设,尽快填补检测空白.  相似文献   

12.
联苯双酯对大鼠黄曲霉毒素B1代谢及肝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宏  李燕 《药学学报》2002,37(10):753-757
目的研究抗肝炎药联苯双酯对大鼠黄曲霉毒素B1代谢和肝毒性的影响。方法大鼠po联苯双酯300 mg·kg-1·d-1, 连服3 d后ip黄曲霉毒素B11.5 mg·kg-1。给黄曲霉毒素B116 h后测定血清ALT和AST水平,观察联苯双酯对黄曲霉毒素B1引起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体外代谢的影响。结果联苯双酯(300 mg·kg-1·d-1,连服3 d)可明显降低黄曲霉毒素B1引起的大鼠血清转氨酶升高,增加低毒代谢产物AFM1的生成。联苯双酯还可增加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总量和胞浆GSH含量,诱导P450 2B1介导的PROD和GST的活性。此外,联苯双酯对P450 3A介导的红霉素脱甲基酶和P450 1A介导的EROD也有一定的诱导作用。结论联苯双酯可通过增加大鼠肝脏对AFB1代谢的解毒功能起到肝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通过优化黄曲霉毒素提取与净化方法来建立延胡索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 HPLC法测定,样品经超声提取后通过免疫亲合柱,用1%吐温 20的PBS溶液去除杂质,采用柱后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器检测,并对超出现行药典规定限度的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HPLC-MS/MS)法验证。 结果: 23批样品中有10批检出黄曲霉毒素,其中4批超出药典规定限度,超限样品与HPLC-MS/MS验证结果一致。 结论: 该方法能有效去除样品中的杂质,排除测定干扰,可作为延胡索中黄曲霉毒素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10批样品均检出黄曲霉毒素,显现出黄曲霉毒素污染方面的安全问题,建议增加延胡索中黄曲霉毒素检查项,以确保药材质量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研究甘草饮片微生物及其真菌毒素污染状况。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进行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菌数、沙门菌和真菌毒素检测。结果:甘草饮片中未检出沙门菌,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及耐热菌污染菌数的对数值平均分别为4.38,2.14,2.58。真菌毒素共检出10批次,检出率为90.9%,涉及黄曲霉毒素B1(AFB1)、伏马毒素B1(FB1)、伏马毒素B2(FB2)、伏马毒素B3(FB3)及赭曲霉毒素A(OTA)等5种真菌毒素。结论:甘草中微生物污染状况较为严重,易感染而产生的真菌毒素为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参考国外的限量值,建议暂时拟定甘草饮片中OTA不得超过20μg·kg-1,AFB1不得超过10μg·kg-1,需氧菌总数不得超过105cfu·g-1,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得超过103cfu·g-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LC-MS/MS检测莲子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方法.方法 收集5批莲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1批发霉的莲子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B2、G1、G2.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莲子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6.
应用LC-MS/MS 检测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晶  栾国华  刘哲 《中国药师》2011,14(7):929-932
目的:建立LC—MS/MS对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中药材粗粉甲醇提取,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吸附,甲醇洗脱,以甲醇/乙腈-1.0mmol乙酸铵为流动相,黄曲霉毒素含量用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多反应(MRM)监测。结果:黄曲霉毒素G2、B2在0.03—3.2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黄曲霉毒素B1,G1在0.1~1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0.1ng·ml^-1。定量限0.2ng·ml^-1。黄曲霉毒素回收率:86.6%~93.2%,RSD为7.1%-11.8%。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灵敏、简便,准确,通过色谱(保留时间)及质谱特征碎片离子定性,能有效排除假阳性干扰。可作为中药中昔曲霪喜素藏留号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试剂盒检测中药材及中成药黄曲霉毒素B1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试剂盒检测中药材及中成药黄曲霉毒素B1河南省药品检验所450003任凤兰马宏伟中药采集后不及时干燥或贮存不当或在制备和加工过程中处理不善,可能污染各种霉菌并产生霉菌毒素,其中黄曲霉素B1(以下称AFB1)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强.为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  相似文献   

18.
陈雯  吴中亮 《毒理学杂志》1998,12(4):207-209
用黄曲霉毒素B1(AFB1)、苯并(a)芘(BaP)和2-乙基氨基芴(2-AAF)作为致癌物代表,研究限量饮食(Dietaryrestriction,DR)对雄性F344大鼠和B6C3F1小鼠代谢活化致癌物的影响。以几种致癌物主要的DNA加合物作为代谢活化的生物指标。结果显示:限量饮食降低大鼠和小鼠的体重,降低AFB1-DNA加合物(ADA)的生成,增加AFB1-谷胱甘肽结合物(AFB1-SG)的生成,增加BaP-DNA加合物(Bp-N2-dG)的生成,但对2-AAF-DNA加合物(AF-C8-dG)的作用有双重性,染毒后24,48小时AF-C8-dG在两组动物肝中无差别,而72小时后则明显降低AF-C8-dG的生成。结果说明:对于不同的致癌物,DR有选择性改变代谢酶活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改变致癌物的活化进而影响致癌过程的起始阶段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舒肝丸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并评价舒肝丸中黄曲霉毒素安全性。 方法: 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 乙腈 水(10〖KG*9〗∶〖KG-*2〗30〖KG*9〗∶〖KG-*2〗60),色谱柱资生堂 C18(150 mm×4.6 mm,5 μm),紫外光灯(254 nm)衍生,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λex=360 nm,发射波长λem=450 nm,并对全国流通领域的舒肝丸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进行测定。结果: 建立的HPLC法,黄曲霉毒素B1、G1在10~50 pg,黄曲霉毒素B2、G2在3~15 p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9%,87.9%,86.1%,87.1%,RSD均在3.0%以内。且经对全国流通领域的舒肝丸进行测定,结果全部样品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含量均符合要求,合格率为100%,表明安全性较好。结论: 该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稳定、准确,可为舒肝丸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AFT)是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中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在自然界黄曲霉的分布较寄生曲霉普遍,所以主要产毒是黄曲霉。黄曲霉毒素的种类 1962年Nesbett等用氧化铝层析板法,在紫外线照射下,看到两种萤光,一种呈蓝色,取字首命名为B,名一种呈绿色,取字首命为G;1963年Hartey等发现于B、G下各有一个小萤光点,即命名为B_1、G_1和B_2、G_2;1966年Holzapfel等以B_1、B_2和G_1、G_2混合毒素喂羊,48小时后在尿中发现有蓝紫色和深紫色的萤光物质,定名为m_1、m_2;1971年亦报导“B_1”毒素在猴体内可转变为另一代谢产物“P_1”。到目前为止用色层分析法从分离的毒素中发现有20种萤光物质,已鉴定的有12种,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