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理学测试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动态──国际毒理学大会一瞥童建苏州医学院(215007)1995年8月26日至31日,在希腊北部城市Thessaloniki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环境毒理学和第33届国际法医毒理学大会(1stInternatlonaluong...  相似文献   

2.
国内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宁 《毒理学杂志》2007,21(5):368-370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则是针对某种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展开的评价,包括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及食品中各种化学和生物等的污染物。通过对其急性毒性、遗传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的评估,为其是否能够安全食用、政府审批和上市或制定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并进行监督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国民健康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也历来重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工作,在短短的近20年中,制…  相似文献   

3.
药物毒理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毒理学是现代毒理学中研究药物的毒副作用机制,评价在研新药安全性的分支学科;其主要目的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及减少因药物毒性导致的新药开发失败。自上世纪90年代通过药代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的优化改进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之后,药物的毒性因素已成为新药研发失败或撤市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替马沙星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和肾衰,调脂药西立伐他汀所产生的横纹肌溶解,非甾体抗炎药罗非昔布所导致的心脏病和卒中等。为了应对毒性因素对新药研发过程(尤其是临床前阶段)中的制约,近十年来药物毒理学家在新药发现阶段的发现毒理…  相似文献   

4.
侯亮  刘旭 《云南医药》2011,(4):443-445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性化合物及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有机体的有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预测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为确定安全限值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自上世纪90年代通过药代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的优化改进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之后,药物的毒性因素已成为新药研发失败或撤市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替马沙星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和肾衰,调脂西药立  相似文献   

5.
马兜铃酸的毒理学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马兜铃酸的毒理学研究进展方法:方法: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结果: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消化道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和基因毒性。结论:要辨证合理使用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材。  相似文献   

6.
我国时间毒理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建 《毒理学杂志》2000,14(2):72-75
时间毒理学 (Chronotoxicology) [1] 是时间生物学的一个主要分支 ,是探讨外源性有害因素与内源性生物节律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时间毒理学一般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应用时间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有机体的内在生物节律对毒物作用或体内过程的影响 ,二是研究毒物对机体生物节律的损害作用 ,特别是毒物的时间毒性以及毒作用的各种时间 剂量和时间 效应关系。国外最早关于动物对毒物有时间耐受性的文献见于 50年代[2 ] ,而我国则从 80年代起开始出现相关的报道 ,主要的研究集中在药物时间毒理学和农药时间毒理学两个…  相似文献   

7.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军事毒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由Ostling和Jonhanson首先提出,后又经Singh和Olive建立和改进的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CellGelElectrophoresis,简称SCGE)技术,因其细胞电泳形状颇似慧星,又称慧星试验(CometAssay)。它是一种测定和研究单个细胞DNA链断裂的新电泳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其简便、快速、灵敏、样品量少、无需放射性标记,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可用于体内、体外各种实验,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有核细胞经受试物诱导的DNA损伤和修复的研究。在国外,SCGE被用于…  相似文献   

8.
环丙氟哌酸的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环丙氟哌酸的体外抗菌作用、体内保护作用、小鼠和大鼠一次给药的半数致死量和安全试验。结果表明,环丙氟哌酸对革兰氏阴性菌的MIC范围为0.005~0.19μg/ml,抗菌活性强于氟哌酸、氟啶酸和吡哌酸;对革兰氏阳性菌的 MIC为0.045~1.50μg/ml,其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明显强于上述对照药。小鼠分别感染金葡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后的半数有效量明显优于氟哌酸、氟啶酸和吡哌酸。小鼠一次给药的半数致死量,口服LD_(50)为2991.52mg/kg; 静脉为223.88mg/kg;肌肉和皮下的LD_(50)分别为831.08mg/kg和1133.42mg/kg. 大鼠口服LD_(50)>5000mg/kg,静脉LD_(50)>200mg/kg;肌肉和皮下分别为>1000mg/kg和>1200mg/kg。狗口服50mg/kg日服三次为期2日和口服100mg/kg日服一次为期7日,未见毒性反应和功能改变,也未见病理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遗传毒理学发展的回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了中国遗传毒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 70年代末至 1983年为启动阶段 ,建立了一系列遗传毒性检测方法 ,筛检了大量环境化学物的遗传毒性 ,以及培训了大量专业人员 ,成立了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自 1983~ 1993年为深入发展的关键阶段。遗传毒性检测方法标准化、规范化 ,开展遗传毒性机制的研究 ,遗传毒性试验列入新药、农药、食品、化妆品等安全性评价准则 ,并成立了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自 1993年至今 ,遗传毒理学进入了分子时代。建立了分子致突变测试系统 ,例如穿梭质粒载体系统 ,转基因动物致突变测试系统 ,以及其他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突变的分子分析等。开展了基因突变分子机制的研究 ,在非定标性突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且 ,还回顾了遗传毒理在我国人类环境的现场监测、人群健康监测、遗传毒性与疾病、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能够管理和处理大量的毒性数据和预测毒性,有些研究结果表明,用计算机预测化合物致癌性的准确率为49%-59%,而专家的预测准确率为65%-84%。从这个试验中可以得出结论,即对那些明显具有或不具有致癌性的化合物,计算机和专家都能很好地判断。一旦化合物的致癌显著性下降,则人和计算机都处于不利地位,但人能够更有效地做工作。因为研究在继续,计算机程序将开发出更好的学习包,操作也将越来越改进,计算机预  相似文献   

11.
胡恭华 《毒理学杂志》2005,19(3):232-234
众所周知,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基因;而基因的表达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比较不同毒物或同一毒物在不同作用状态下的基因表达情况,将为分析整个细胞的生命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然而要从上万种的表达基因中找出异常表达的基因并非易事。差异显示反转录聚合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的完成,生命科学研究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包括结构基因组研究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等。随着近年来蛋白质研究技术的突破,蛋白质组研究不仅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的里程碑,而且也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1蛋白质组学概念蛋  相似文献   

13.
糠醛的毒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糠醛还是一种还没被充分重视和熟知的化学物。我国生产糠醛的工厂大部分是在70年代后建立的。生产大部分是半开放式的,对工人和周围环境都产生一定影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糠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化学物。但国内有关糠难的毒理学研究报道甚少。国外发表了一些资料。根据  相似文献   

14.
张天宝 《毒理学杂志》1990,4(4):252-255
自60年代“反应停”事件后,化学物质的致畸性危害已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促进了畸胎学的发展,致畸性测试已被广泛列入药物、化学物等的安全性评价项目中。随着人们对畸胎发生和胚胎/胎儿等发育过程的不断探索,获得了胚胎发育的很多知识,实验畸胎学已有很大扩展。进入80年代后,由于发育生物学、胚胎学、畸胎学和毒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和相互交义,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专业领域——发育毒理学(developmental toxicolo-gy)。目前,这一学科作为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5.
毒理芯片技术在药物毒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生物芯片技术在生物学领域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已开始用于药物毒理学领域:包括基因芯片技术在药物毒理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发现毒理学中药物毒性的预到;化学物代谢特性分析与评价;化学致癌物筛选和识别,以及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等。本文重点介绍了毒理芯片技术及其在药物毒理机制和药物毒性预测中的应用,并简单阐述了其在药物毒理上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人类可持续生存与毒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可持续生存与毒理学的发展刘培哲(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我是一个环境科学工作者.自1993年以来,我开始从事全球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研究,并参与《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1994年3月25日在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上通过了...  相似文献   

17.
石涛 《毒理学杂志》1991,5(2):130-132
氰戊菊酯(Fenvalerate,Fen)亦称杀灭菊酯、速灭杀丁和戊酸氰醚酯,化学名称为(R,S)-a-氰基-3-苯氧基苄基(R,S)-2-(4-氯苯基)-3-甲基丁酸。它是一种不含环丙烷结构的新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等特点.目前广泛用于农、林、牧业、家庭、仓贮和园艺等.有关氰戊菊酯的毒性、毒理和特殊毒性等已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其毒理学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免疫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免疫毒理学研究萌发于 2 0世纪 6 0年代初 ,由于历史原因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1989年10月 10~ 13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学专科学会免疫毒理组的成立和全国第 1次免疫毒理学术交流会的举行 ,标志着我国免疫毒理学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也就是说免疫毒理学科有学科带头人、有一定的研究队伍 ,有几个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有一定广度和深度。本文目的是对近年来我国免疫毒理学研究有特点的研究进展作概括性的综述 ,并提出 2 1世纪来临之即 ,免疫毒理学研究发展的我见以供讨论。1 敏感动物模型的建立过去研究毒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对机体免…  相似文献   

19.
肝切片技术及其在药物毒物代谢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Krumdieck组织切片机的问世和动态培养体系的发展,使精密肝切片技术在药理学和毒理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药物代谢研究中有着其他体外方法(肝细胞培养、器官灌流、微粒体制备)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本文介绍了肝切片的技术、制备、培养系统、特点以及在药物毒物代谢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方福德 《毒理学杂志》1994,8(4):257-260
分子遗传毒理学研究技术简介方福德分子遗传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环境中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DNA(基因)的作用及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并对有害作用提出防治策略。从现有资料看,环境致癌物约有80%发生基因变异,其余则通过基因外作用途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