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到了3岁,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和小脾气,自己的要求一旦不被满足,或是被家长冷落,就会发脾气,甚至哭闹不止。有些家长以为很了解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样的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很多七八岁的孩子,性格胆怯,内向.在家十分淘气,是个活宝,但是在外在公众场合显得畏缩,胆小,拘谨,怕生,不爱说话,在家在外完全两个样.你家的孩子也这样吗?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在外也勇敢起来呢?  相似文献   

3.
《家庭医生》2012,(13):4-4
近日,广东省妇联与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发布了“广东省十大家庭教育困惑”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广东省家长最关心的十大家庭教育困惑,按得票多少依次是:什么才是孩子发展的良好方式,怎样预防孩子上网成瘾,诚实的孩子会不会吃亏,该不该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比较,怎样赏识孩子还会进步,孩子为何与我们对着干,如何向孩子表达更多的爱,家庭教育到底要教育什么,是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还是督促孩子按时休息,该不该让祖辈带孩子。  相似文献   

4.
我的孩子从小胆子就小,还特别怕黑。只要她在光线暗一点的地方呆一会儿,就会又哭又闹。连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要开着灯,直到睡着了之后,我们再去把灯关上。我的小女儿已经快两岁半了,我不知道,这么做将来对孩子的眼睛会不会有影响,如何纠正孩子的这个毛病呢?  相似文献   

5.
《大众健康》2010,(11):33-34
思维相当重要,正如前国足总教练米卢先生所强调的: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可以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比如,抱着理解父母的态度,我们可能对他们更加尊重、孝顺,也可能体会到他们对我们更多的爱。  相似文献   

6.
有位妈妈说:“我很爱我的女儿,我工作那么忙,起早贪黑地为她做了许多事,可她却认为这些都是应该的,一点不领情。一次,我生病了,她早上上学时明明看见了,可放学回到家,看我还躺在床上,就生气地把书包往床上一摔,冷冷地说:‘还不起来做饭,懒猪!’当时,我的心都碎了。你瞧,我把她养到十几岁,有什么用?”另一位妈妈也说:“别看我的孩子小,可是特别自私。全家人去饭店吃饭,他点的一盘菜,别人谁也不许动,哪怕吃不了扔了,他说那是他的。”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叹:“这一代独生子女自私、冷漠,不关心人。”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全部的爱,可孩子给他们的爱却很少。然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可能  相似文献   

7.
教孩子花钱     
周林 《健康人生》2010,(2):16-16
“孩子这么大了,怎么还不会花钱!”“这孩子真不懂事,花80块钱买这么个破东西,连10块钱都不值!”“他爷爷又给了孩子100块,他又要到处乱花了!”“你再乱花钱,我就打断你的腿!”您呢?也曾同样因为花钱的事抱怨甚至“威吓过”孩子吗?  相似文献   

8.
愤怒是一种强烈的情绪,会在体内堆积,导致行为失去理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罹患一些疾病。因此,不论孩子为何事因何人生气,都需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将愤怒、不满从心中释放出去。  相似文献   

9.
罗力 《家庭医生》2011,(17):28-28
在市场买豆芽时,我想买小贩摘理好的,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拉拉我的衣袖说:“阿姨不要买这种,这种比较贵,那种没摘好的比较便宜!”她的母亲瞪她一眼,斥责道:“阿姨买哪种要你多管闲事!”“把你自己的事管好就了不起了,还去多管闲事!”这是许多中国父母最常跟孩子吹胡子瞪眼说的老人言。  相似文献   

10.
游涵 《家庭医生》2011,(14):36-36
最近亲子讲座较多.众多家长的参与热情令我感动,同时,他们也积极与我交流探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老公太忙,我也要上班,所以孩子交给老人照看”。  相似文献   

11.
梅蕾 《健康人生》2004,(5):17-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的警觉,儿童被拐骗的事情已不多见,但仍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对任何一个家庭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假若孩子在遇到危险时知道怎样保护自己,那么他们就可以比那些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孩子处理得好些,以利摆脱犯罪分子的侵害。因此,从小教孩子学会怎样避免和防范可能出现的伤害,学会保护自己,是非常必要的。要使你的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桂华 《家庭健康》2007,(7):22-23
一位母亲带着她8岁的儿子前来咨询,孩子上课时经常破坏课堂纪律,并经常骂人、与同学打架,老师批评、教育、罚站,父母训诫、责骂、殴打,他仍屡教不改,成了哪个老师都不愿教、哪个班主任都不想要的老大难学生。当问及孩子的优点时,母亲回答说没有可以称赞的优点。但在进一步的晤谈中我发现,孩子讲义气、乐于助人、劳动积极,也有不少优点。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看来,孩子说谎是一项让人难以忍受的恶习。但儿童心理学却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说谎。不过,孩子说谎并不都是有意欺骗,有时还是一些良好品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孺子难教     
上小学二年级的小明,考试考到班里后几名,父亲呵斥了几声,扬手轻拍了几下屁股。小明受不了,就威胁父亲说:“你可就这一个孩子。”妈妈下班回家,小明就诉苦说:“今天爸爸打我,气得我直想打110。”  相似文献   

15.
《中国校医》2004,18(2):132-132
关于孩子的家庭作业问题,曾有人给家长提出过权威性的建议,比如找一个安静、光线好的地方;确定开始做功课的时间。但是,这些建议有时候根本就不管用。假如你的孩子做作业还是草草了事、或者忘了做,甚至不肯做,你该如何处理呢?研究学生心理的简·康诺利博士建议:“首先,父母必须  相似文献   

16.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有创造精神的儿童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而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表现在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通过多种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幼儿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新颖性、灵活性等特点,是我们每个家长与老师都要重视的事情。发散性思维方法就是要突破原有的知识,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扩散,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的方法。它  相似文献   

17.
文龙 《自我保健》2008,(9):26-27
有时.父母的言行与身教一样重要.甚至几句话比肢体行为还让孩子刻骨铭心。相当多的家长习惯了祸从口出,他们未曾顾及孩子自尊,动辄责骂羞辱。通常父母不是故意的.他们想借着狠言恶语来提升一下自己威信,殊料没取得任何实际效果,反而还伤了孩子,让他越来越逆反。  相似文献   

18.
肖峰 《健康》2012,(2):49-49
我的孩子今年6岁,以前做错了事别人批评他的时候他还能听,但是现在,他一点都不在乎。孩子的爸爸平时不怎么上心,我教育孩子时他反而出来护着,真气人。我每天部很烦躁,无法平静面对孩子,看见他就生气。我知道这样下去对他的成长不利。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游涵 《家庭医生》2012,(16):40-41
明明今年读小学一年级。老师找到明明妈,说明明上课总爱搞小动作,走神,小马虎不断。当然,回家后,明明妈质问甚至打骂孩子应该是免不了的,但是,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于是,妈妈找到心理师咨询。  相似文献   

20.
《健康人生》2013,(4):36-37
要是可以选择,在真与假、好与坏之间有谁愿意选择后者?我想,恐怕就算是三岁的孩子也知道应该选择前者。那么有的孩子是怎么学会了说谎,甚而变成惯于说谎?他们最初又是怎么开始说谎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