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缺血性脑损伤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饲养健康SPF级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8周后,腹腔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mg/kg),3d后测大鼠血糖浓度大于16.7mmol/L即为糖尿病模型;采用Zea Longa等的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栓塞模型。实验分4组进行:(1)假手术组;(2)模型组(糖尿病+脑缺血模型);(3)BBR组(模型+小檗碱);(4)甘露醇对照(模型+甘露醇)组,处理期间继续按原方法喂养。分别于缺血后12、16、20、24h经股静脉穿刺给药,小檗碱剂量为0.05g/kg体重,甘露醇剂量为0.5g/kg体重,给药时间为5min~10min,实验结束采血取材。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大鼠一般状态进行评估;用脑组织含水量检测评估脑水肿程度;H·E染色光镜观察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和脑水肿程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AQP1的表达情况。结果:小檗碱处理组2型糖尿病大鼠一般状况好于模型组,脑水肿减轻;H·E染色显示,小檗碱处理组脑组织的神经元胞体水肿不明显,模型组水肿明显;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小檗碱处理组脑组织的AQP1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小檗碱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病理变化;小檗碱处理组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AQP1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利水渗湿中药猪苓对膀胱癌大鼠膀胱组织中AQP1和AQP3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以猪苓干预BBN联合糖精诱导Fisher-344大鼠膀胱癌模型,使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测定膀胱癌组织中AQP1、AQP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猪苓250mg/kg和500mg/kg剂量对大鼠膀胱癌模型膀胱组织AQP1、AQP3mRNA相对表达含量显著下调。结论猪苓利水渗湿功效可能通过调节膀胱癌组织AQP1和AQP3产生抗膀胱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针不同穴组治疗功能性便秘(FC)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 FC动物模型采用0 ℃ 0.9%氯化钠溶液对SD大鼠灌胃复制,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1组(EAⅠ组)、电针2组(EAⅡ组)和电针3组(EAⅢ组),正常组采用SD大鼠。EAⅠ组取天枢、大肠俞(双侧)、EAⅡ组取曲池、上巨虚(双侧)、EAⅢ组取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单侧)进行电针治疗。观测粪便性状和肠道炭末推进率评定大鼠肠动力,透射电镜检测大鼠结肠黏膜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AQP3、AQP8蛋白表达,qPCR检测大鼠结肠AQP3、AQP8 mRNA表达。结果 EAⅡ组大鼠24 h粪便粒数、24 h粪便含水量和肠道炭末推进率均显著增加,首次黑便时间显著减少(P<0.05),结肠黏膜超微结构经EAⅡ干预后显著改善,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AQP3、AQP8蛋白和AQP3、AQP8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经EAⅡ干预后表达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刺激曲池、上巨虚可能通过降低FC大鼠结肠黏膜AQP3、AQP8蛋白和AQP3、AQP8 mRNA表达,减少结肠水分重吸收,增加结肠粪便含水量,调节水分转运,改善结肠黏膜超微结构,增强肠动力,起到改善便秘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沈烨宇  刘文斌 《海南医学》2014,(22):3290-3292
目的分析钙内流及水通道蛋白AQP0/1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白内障发病中的参与机制,为相关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4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n=20)和药物干预组(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组,n=20),20只同批次相同饲养条件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组大鼠第5周到8周持续给予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灌胃治疗(60 mg/kg),共持续4周。Western blot分析各组中AQP0/1及炎症因子IL-6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晶状体中AQP0/1表达下调(P〈0.01),IL-6表达上调(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部分恢复AQP0/1的异常作用(P〈0.05),对IL-6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高血糖诱发炎症因子IL-6上调表达,并进一步增强细胞钙内流及AQP0/1下调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宣肺止咳合剂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AQP1蛋白表达及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方法 取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ig生理盐水,iv生理盐水)、LPS模型组(ig生理盐水,iv LPS 5mg/kg)、宣肺止咳合剂组(7.5、15、30mg/kg,iv LPS 5mg/kg)、阳性对照组(ig地塞米松DEX 0.135mg/kg,iv LPS 5mg/kg),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 blot 、qPCR检测肺组织中AQP1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1、IL-4、IL-6、L-10水平。结果 肺组织HE染色结果可见,模型组肺泡间质渗出明显,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宣肺止咳合剂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结构可见,损伤明显减轻。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QP1表达显著降低(P<0.01),给予宣肺止咳合剂和地塞米松治疗后,AQP1表达较模型组升高,宣肺止咳合剂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AQP1mRNA水平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宣肺止咳合剂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AQP1mRNA水平较模型组有显著升高趋势(P<0.01或P<0.05)。ELISA结果显示,中、高剂量宣肺止咳合剂和阳性药能抑制LPS引起的TNF-α、IL-1、IL-6水平升高,增加IL-4、IL10水平(P<0.05或P<0.01)。结论 宣肺止咳合剂对内毒素性ALI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AQP1的表达,抑制(TNF-α、IL-1、IL-6等)促炎因子,促进(IL-10、IL-4等)抗炎因子的释放,调节促/抗炎平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探讨AQP1在慢传输型便秘发病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治疗组,麻仁丸治疗组。空白组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便秘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分别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建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模型建立后,治疗组大鼠分别用莫沙必利、麻仁丸灌胃,观察各组大鼠大便粒数及大便湿重。治疗结束后将大鼠集体处死,取大鼠近端结肠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近端结肠AQP1的表达情况。采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便秘组结肠AQP1的平均光密度(MD)值大于空白对照组、莫沙必利治疗组、麻仁丸治疗组的MD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莫沙必利治疗组和麻仁丸治疗组的MD值均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近端结肠AQP1的表达增高使结肠对水分的吸收增加,从而引起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导致慢传输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内毒素对肾髓质水通道蛋白-2(AQP2)的影响及生长激素对AQP2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内毒素组(予内毒素100μg/100g腹腔注射)、生长激素预处理组(予内毒素前3日每日予重组人生长激素0.1IU/100g皮下注射)和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ml腹腔注射)各24只,分别于处理后4、8、12、24h分批处死,取肾髓质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AQP2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毒素组AQP2表达在处理后4~8h下降20.3%、8~12h下降37.1%、12~24h下降59.8%,差异显著(P〈0.05);生长激素预处理组在同时间段的AQP2表达亦明显下降(P〈0.05),但较内毒素组又显著升高(P〈0.05)。结论:内毒素可使肾髓质AQP2表达下调;而生长激素能够抑制内毒素对AQP2表达的影响,使肾髓质AQP2表达升高,从而对内毒素致肾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ANP对急性肺损伤大鼠AQ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苗新芳  戚好文  李志超 《医学争鸣》2003,24(24):2241-2243
目的 :研究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 1 (AQP1 )的表达变化 ,探讨心房利钠尿肽 (ANP)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可能机制 .方法 :复制ALI大鼠模型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 ,ALI模型组 ,ANP治疗组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AQP1的表达变化 ,并测定各组大鼠动脉血气 ,肺湿 /干 (W/D)比值 ,同时进行肺组织病理染色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LI模型组AQP1的表达显著降低 (P <0 .0 5 ) ,而ANP治疗组AQP1的表达显著高于ALI模型组 (P <0 .0 5 ) ,同时ANP治疗组能使血气改善 (P <0 .0 5 ) ,W/D比值下降 (P<0 .0 5 ) ,肺组织损伤减轻 .结论 :ANP对急性肺损伤大鼠AQP1的表达调节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有效途径之一 .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旨在从水液代谢及气道黏液分泌的角度探讨阳和平喘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阳和平喘颗粒低、中、高剂量治疗组(YHPC-L、YHPC-M和YHPC-H)和地塞米松治疗组(DXM),每组15只。其中,M、YHPC-L、YHPC-M、YHPC-H和DXM组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及雾化吸入的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同时应用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复制肾阳虚模型,N组则均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采取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AQP1和AQP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QP1和AQP5在肺组织的分布及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N组相比,M组AQP1和AQP5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发生显著下降(P<0.01);与M组相比,YHPC-L、YHPC-M和YHPC-H组AQP1和AQP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0.01),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与DXM相比,YHPC-L对AQP1和AQP5的作用效果低于DXM(P<0.05),而YHPC-M和YHPC-H则与之具有相当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 阳和平喘颗粒可通过上调AQP1和AQP5的表达而调控水液代谢平衡及气道黏液分泌,进而发挥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型脑损伤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变化,及其与脑损伤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创伤性脑损伤(TBI)组和各假手术(SO)组。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致重度脑创伤模型。于伤后4h、8h、12h、1d、3d、5d、7d取出大鼠脑组织,免疫组化(IHC)和原位杂交(ISH)检测AQP4的表达变化,干湿重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结果IHC和ISH显示,脑损伤后AQP4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上调,1d达高峰,持续至3d后下降,7d接近SO组水平。与SO组相比,除7d亚组外,TBI其余各亚组中AQP4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脑损伤后4h脑组织含水量即比SO组增加(P〈0、05),随时间延长,脑组织含水量亦逐渐增加,伤后1-3d达高峰。AQP4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978,P〈0,01。结论脑损伤后,随着脑水肿加重,AQP4表达上调。提示脑损伤后AQP4的表达变化与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AQP4在损伤后脑水肿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石膏炮制前后的生肌药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考察生、煅石膏的生肌作用。方法于大鼠背部两侧脱毛区用手术刀切割直径约为1.5cm圆形创口2个,间距约为2cm,深达肌层,肌层伤口厚度约为0.15cm,建立大鼠肌层创口模型。将40只形成创口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贝复济治疗组、生石膏治疗组、煅石膏治疗组。然后于创口处分别撒敷生、煅石膏细粉,喷洒药物贝复济,分别于第8和第14天观察创口肉芽组织的修复状态。结果煅石膏治疗组与模型组和生石膏治疗组比较,大鼠创口成纤维细胞数、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和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面积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贝复济治疗组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石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煅石膏能促进大鼠伤口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形成,加快肉芽组织增生,从而促进皮肤创口的愈合。石膏煅制后药效发生改变,具有生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损伤(TBI)后尼莫同对AQP4表达和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致重度脑创伤模型,随机分成尼莫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观察点定为伤后4h、8h、12h、1d、3d、5d和7d。取大鼠脑组织进行以下实验:(1)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2)免疫组化检测AQP4的表达变化;(3)测伤区脑组织中EB外渗的量,反映BBB通透性的变化。结果:脑损伤后,在尼莫同组和对照组缺血组织均出现脑损伤的病理改变、AQP4表达上调、BBB通透性增加,其变化趋势一致;且随伤后时间延长改变加重。除AQP4表达外,其他各项指标的差别从TBI12h开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损伤后,尼莫同可以增加BBB通透性,加重脑损伤,不影响AQP4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心康冲剂对慢性心衰大鼠AQP2mRNA、AVPV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慢性心衰水潴留的作用机制.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2 mg/kg,1次/周,共10周)造成心衰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芪苈强心组,心康冲剂低、中、高剂量组.药物干预6周后,各组随机取6只存活大鼠,检测肾脏AQP2mRNA、AVPV2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QP2mRNA、AVPV2mRNA的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芪苈强心组、心康冲剂各组均可显著下调AQP2mRNA、AVPV2mRNA的表达(P<0.05);与芪苈强心组相比,心康冲剂各组下调AQP2mRNA、AVPV2mRNA表达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康冲剂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康冲剂可下调慢性心衰大鼠AQP2mRNA、AVPV2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利尿消肿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以麻黄和石膏为主要配伍的经方进行分析,归纳麻黄与石膏的主要配伍规律。认为麻黄与石膏既可相互制约,又可相互为用,通过剂量的调整和方中其他辅助药物的加减变化,二者配伍应用可以实现发汗清热兼顾、以发汗为主和以清热为主等不同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对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区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海人酸组、雷公藤内酯干预组,每组10只.海人酸组颈内皮下注射海人酸,剂量为10 mg/kg;雷公藤内酯干预组在海人酸注射前连续7d腹腔内注射雷公藤内酯,剂量为30 μ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取脑海马组织,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动物海马区AQP4蛋白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海人酸组和对照组AQP4条带与GAPDH条带的灰度值比分别为0.872±0.141和0.453±0.078,海人酸组AQP4表达显著增多(P<0.05);雷公藤内酯干预组中海马AQP4蛋白相对灰度值比为0.647±0.185,表达较海人酸组减少(P<0.05).RT-PCR结果显示,海人酸组与对照组AQP4条带与GAPDH条带的灰度值比分别为1.212±0.115和0.843±0.091,海人酸组AQP4 mRNA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雷公藤内酯干预组AQP4 mRNA相对灰度值比为1.105±0.192,与海人酸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 雷公藤内酯对海人酸致痫大鼠脑海马区AQP4蛋白的表达有下调作用,可以作为临床难治性癫痫的候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Cai SN  Zhu S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3):1648-1651
目的 观察氯胺酮缺血前预给药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缺失症状、脑水肿及Aquaporin 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62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8只)、生理盐水组(Vehicle组,n=22只)和氯胺酮预处理组(Ketamine组,n=22只).Vehicle组、Ketamine组大鼠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90 min后拔出栓线实现再灌注,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Ketamine组、Vehicle组分别于缺血前30min静脉持续输注(1mg·kg-1·min-1)5%氯胺酮及0.9%生理盐水,30 min后实施缺血再灌注损伤.Sham组手术操作同前,但线栓未阻塞大脑中动脉.再灌注24 h大鼠进行神经缺失症状评分,后断头取脑,采用干湿重法测定缺血侧脑半球的水肿度,Western-blot检测缺血周边区脑组织AQP4表达.结果 Vehicle组、Ketamine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明显,缺血侧脑半球干湿重比值较Sham组明显增加(P<0.01);与Vehicle组相比,Ketamine组缺血侧脑半球干湿重比值无明显减小(P>0.05).与Sham组相比,Vehicle组、Ketamine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周边区AQP4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Vehicle组相比,Ketamine组AQP4表达无明显下调(P>0.05).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及脑水肿明显,缺血周边区脑组织AQP4表达上调;氯胺酮缺血前预处理未能明显改善神经缺失症状及脑水肿,对缺血周边区脑组织AQP4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