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医学报》2020,(3):497-500
目的:通过构建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SIR模型和基本再生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评价河南省的防控效果,并针对疾病恢复期提供建议。方法:选取河南省2020年1月21日至2月19日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使用R(3.6.2)来构建SIR模型,ode函数用来求解微分方程,optim函数用来优化模型。最终建立了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趋势SIR图,并将之与疾病实际流行过程对比。同时分析了SIR模型下和实际情况下的R_0变化趋势,并利用指数平滑模型进行了预测。结果:SIR模型峰值的感染人数大大超过了实际情况,实际变化数据的R_0趋势图也低于SIR模型得出的R_0变化趋势图,这说明河南省的疫情防控措施起了很大的作用,有效避免了大量人群的感染。结论:河南省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有效地限制了疫情的扩散,防治效果显著,应继续做好疫情的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SIR模型和基本再生数(R0)的变化趋势,对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防控效果进行分析,并针对疫情后续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从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处获取自2020年1月21日至2月16日共计27d的疫情信息,用于构建SIR模型和疫情分析。截至2020年2月16日24时,浙江省累计确诊1171例,累计出院470例,死亡0例。使用R(3.6.2)软件构建和求解微分方程,同时使用optim函数进行优化,绘制出浙江省COVID-19的SIR模型。通过估算当前的R0值,并以折线图的方式直观地展示R0的变化,对疫情控制效果作出评价。结果COVID-19属于指数型增长。SIR模型显示在浙江省当前的防控措施下,疾病的感染人数已经有效降低。R0的下降也同样反映了浙江省的疫情防控效果是显著的。结论浙江省COVID-19防控措施的效果可观,疫情已经得到了初步控制,应继续坚持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 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所采取的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措施对季节性流感(简称流感)的流行模式产生了影响, 流感活动强度显著降低, 未再检测出B/Yamagata谱系。全国流感哨点监测数据显示, 2012—2019年度, 流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征, 年均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为14.5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后, 我国流感的常规季节性规律被打破, 2020—2021年度呈极低流行水平(年均检测阳性率<1.0%), 2021—2022年度冬季高峰复现。自2022年12月26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 社会活动逐步恢复, 流感活动强度出现反弹, 呈现反季节流行, 并出现流感与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流感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强调多病共防, 建议长期、持续监测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等的流行趋势;注重促进重点人群的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加强普及防控知识, 提高公众自我防病意识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河南省信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动态,为优化疫情防控策略、评估干预措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信阳市官方报道的COVID-19病例数据和个案信息,确定感染日期,并由此估计潜伏期,构建SEIR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同时模拟分析改变防控措施实施时间时疫情的动态变化。 结果 信阳市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274例,罹患率为3.72/10万;潜伏期的中位数为6.00(4.00,7.25)d。模型分析显示,信阳市疫情的基本再生数R0=2.86,采取防控措施后有效再生数降至0.29;若提前3 d采取防控措施,病例数降低50.5%,而推迟3 d采取防控措施,病例数将增加1倍。 结论 信阳市COVID-19疫情快速扩散,但在国家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下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非定点收治三级综合医院的感染防控策略与措施的探讨,探究其防控效果,进一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风险,为非定点收治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诊疗及防控方案为基本依据,结合阜阳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从医院应急防控组织体系建立,人员、物资储备,多层次、多途径培训,制度、流程制定更新,多部门协作,分区管理等方面制定非定点收治综合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结果 2020年1月22日—5月31日全院门诊就诊467 165人次,发热门诊就诊8 346人次,16例患者经核酸检测阳性并送至定点收治医院。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就诊患者经过针对性筛查及接诊,医务人员经过科学防控培训与指导,陪护人员经过有效宣教与讲解,做到了零漏检、零漏报、零交叉感染。期间积累了54条工作制度及流程,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累了经验。 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医疗机构通过压实责任,明确分工,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制定制度流程,落实可行性防控措施,多角度思考、多方面干预、多部门协作,可有效防止疫情的传播与扩散。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发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和上级部门决策部署,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成立中国药科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中国药科大学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科技攻关会议,迅速组织优势力量开展科技攻关,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力争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干部病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防控措施.方法 严格落实医院针对防控新冠肺炎的措施,结合科室医疗护理工作的实际,制定以人员管理、病区管理、消毒卫生管理为核心的应对措施.结果 科室患者及工作人员均未感染新冠肺炎,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运行.结论 落实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病区的疫情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8.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于2020年8月发布了《神经外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程管理及防控指南》,对指导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安全、有序的开展临床诊疗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防控已进入常态化。本文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与评述,以期为新冠疫情防控常态下神经外科及相关专业开展治疗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多省市持续发生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行病例。放射科作为主要影像筛查与辅助诊断的一线科室,应急防控工作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总结并探讨了我科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的应急防控方案,拟为放射科抗击烈性传染病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持续蔓延,国外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家庭医生作为基层社区医疗服务的主体及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家庭医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承担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机制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本研究就如何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本文总结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家庭医生的职能和部署,通过强化组织管理、制定工作制度和流程、加强家庭医生疫情防控岗前培训、明确家庭医生工作职能、关心关爱家庭医生身心健康等措施,使家庭医生在科学防护、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开展重点人群的协助排摸、隔离观察人员的规范管理和服务、其他签约居民的服务管理、个体化健康教育等工作,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可用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评估的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并对湖北省COVID-19疫情进行预测和评估。方法: 考虑COVID-19潜伏期患者不易被有效隔离,且具有较强的传染能力,建立了联合考虑潜伏期传播能力和追踪隔离干预措施的COVID-19 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以2020年1月23日至2月24日的湖北省疫情数据为依据,拟合得到了新建立的修正SEIR模型的动力学参数。通过欧拉数值方法实现修正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的求解,对湖北省疫情进行分析,评估防控隔离和集中收治等措施对疫情发展的影响。结果: 修正的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对疫情的理论估计与湖北省疫情的实际情况较为符合。模型理论分析表明,防控隔离和医学追踪隔离等措施对疫情大面积传播有重要抑制作用;集中接收、分层治疗等重要措施对感染人数峰值的迅速回落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个人提高防范意识,采取严格自我防护措施,遏制了感染人数的新增。结论: 修正的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可用于COVID-19传播态势分析,以便为制订未来的疫情干预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经形成了大流行,目前我国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防控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作为潜在的传染源,健康携带者及潜伏期携带者在疫情蔓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开展高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特定人群病毒核酸检测,对COVID-19病例发生较为频繁的地点开展小规模的筛查工作,以及加强对不同聚集性疫情调查之间的横向交流等措施,对于聚集性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明确COVID-19的感染谱、传染期、是否存在恢复期携带者、院内感染问题及潜伏期的长短,将有助于在今后防控工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对重庆市流感传播和流行的影响,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流感防控措施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通过国家流感哨点监测系统收集重庆市2018—2020年流感监测资料,分析流感流行的季节性特征,比较2020年与2018—2019年各年同期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和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评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流感流行特征的影响。结果 流感监测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2018—2020年度重庆市报告ILI%依次为3.53%、2.23%和1.20%;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97%、23.81%和2.65%。2018—2019年ILI%分布相似,2020年2月开始,ILI%骤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在2018—2019年每年12月至次年3月达到高峰,2020年2月后迅速下降,3月降为0。ILI%与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呈正相关(r=0.404 8,P<0.05)。2020年与2018—2019年各年同期相比,ILI%增长率分别为-66.09%和-46.32%,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下降81.03%和88.87%,其中1月降幅较小,下降率为39.87%;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动态,为未来预防和控制COVID-19二次暴发以及其他新发传染病的暴发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的559例COVID-19确诊病例信息,确定病例的感染日期,基于泊松过程建立传播模型并计算山东省COVID-19疫情期间的基本再生数和瞬时再生数,并对比分析基于顺序贝叶斯和时间-依赖方法的瞬时再生数估计结果。 结果 确诊病例的发病日期与被报告日期的天数之差大致服从威布尔分布。山东省COVID-19开始暴发时,基本再生数R0=2.64(95%CI:1.37~4.51),瞬时再生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致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且3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均显示出此种趋势。 结论 经过防控措施的干预后,山东省COVID-19的本地流行已经基本结束,但仍需提高警惕,防止疫情二次暴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人口流动和疫情防控措施信息构建数学模型,预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的发展趋势。 方法:获取截至2020年2月8日浙江省乐清市151例确诊病例的患病过程以及乐清和武汉之间的人口流动等信息,采用两阶段的方法构建数学模型,将人口流动数据与确诊病例症状开始时间以及输入性病例和本地病例的传播动力学特征整合起来,模拟并预测乐清的COVID-19疫情发展趋势。 结果:在疫情初期,每日从武汉来的输入性病例数(症状出现日)与当日、 6?d前和 9?d前从武汉到乐清的旅客数量成正相关。利用根据武汉到乐清的旅客数量估计的输入性病例数以及易感-暴露-感染-恢复模型预测乐清最终的病例数为170例。如果根据每日报告的输入性病例数来预测,预计最终病例数为165例。截至2020年4月27日,乐清实际监测到的病例数为170例,这两个预测值与实际值均接近。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两阶段预测模型能够对COVID-19的流行趋势做出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医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的知晓度情况,了解医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意识,为后续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对589名来自韶关学院医学院的在校医学生通过微信联合问卷星问卷调查平台的方式采用自制的问卷“关于对流行性疾病防控知识的认知程度(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知晓度现况调查。对新型冠状病毒基本认知问题答案进行赋分后,采用t检验来比较不同性别的基本认知情况。结果 医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知晓度总体情况令人满意,且没有性别差异。对于少出门、戴口罩是有效防控措施的同意率高达100%和97.79%,并且绝大多数(87.93%)学生主动学习正确戴口罩的方法。结论 医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意识较好,政府及学校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隔离病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感染防控策略,评价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8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OVID-19隔离病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情况和转归,总结所采取的感染防控措施,分析医护人员和患者COVID-19交叉感染情况以及患者之间血源性病原体交叉感染的情况,评估各项感染防控措施在控制交叉感染发生和传播中的作用。结果 研究期间该隔离病区累计收治101例COVID-19患者,其中10例(占9.90%)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采取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均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CVVHDF), 累计床旁血液净化治疗79例次。采取的感染防控管理措施包括病区隔离分区、患者行为隔离和患者安置、操作人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透析废液、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和医用织物等环境物品管理。无1例医护人员感染COVID-19,所有医护人员两次咽拭子COVID-19病毒核酸检测(两次采样间隔>1 d)均为阴性;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中2例COVID-19疑似病例在住院期间多次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及血清COVID-19病毒抗体IgG、IgM均阴性,胸部CT无病毒性肺炎表现;患者未发生血源性病原体的院内交叉传播。结论 在COVID-19隔离病区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通过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可以为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区患者诊治和感染防控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隔离病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感染防控策略,评价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8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OVID-19隔离病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情况和转归,总结所采取的感染防控措施,分析医护人员和患者COVID-19交叉感染情况以及患者之间血源性病原体交叉感染的情况,评估各项感染防控措施在控制交叉感染发生和传播中的作用。结果 研究期间该隔离病区累计收治101例COVID-19患者,其中10例(占9.90%)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采取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均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CVVHDF), 累计床旁血液净化治疗79例次。采取的感染防控管理措施包括病区隔离分区、患者行为隔离和患者安置、操作人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透析废液、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和医用织物等环境物品管理。无1例医护人员感染COVID-19,所有医护人员两次咽拭子COVID-19病毒核酸检测(两次采样间隔>1 d)均为阴性;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中2例COVID-19疑似病例在住院期间多次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及血清COVID-19病毒抗体IgG、IgM均阴性,胸部CT无病毒性肺炎表现;患者未发生血源性病原体的院内交叉传播。结论 在COVID-19隔离病区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通过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可以为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区患者诊治和感染防控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而预防仍然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时行感冒1号方,系湖南省重大传染病中医专家组组长陈新宇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专家组的智慧,研制出预防新冠肺炎感染的中药制剂。基于该方"益气固表、调和营卫、芳香化浊"的组方思路,提出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不同人群预防策略,即"普通大众重在避其毒气、高危人群酌情预护其虚、康复患者谨防复发之虞",以期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中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